「散文」 七彩云南之行

「散文」 七彩云南之行

[散文] 七彩云南之行


彩云之南,归去的地方,往事芬芳,随风飘扬。蝴蝶泉边,歌声在流淌,泸沽湖畔,心仍荡漾......”歌手徐千雅的一首《彩云之南》唱遍了大江南北,激起了多少人对云南的向往。聆听着这首悦耳动听的歌曲,我在脑海里细细地回味着前年难忘的云南之旅......


「散文」 七彩云南之行


  一、并不温暖的“春城”
  很早就知道昆明被誉为“春城”,听说那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温暖如春,可是当我们来到春城,身上依然穿着羽绒服而不觉得热。暗想也许我们来得不是时候,冬天本就是旅游的淡季,和夏季相比自然少了些繁华喧嚣,多了些萧瑟冷清。
  幸好寻到了昆明的花市,没费多大周折在温室中终于寻觅到了春天的感觉。一眼望去,那些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花盆中栽满了杜娟、山茶、兰花、郁金香及许多我不知名字的花儿,黄的、粉红、大红、桔红、浅紫,五彩缤纷,鲜艳夺目,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这座春天的百花园里,我感受到了春城的温暖,仿佛浑身洒满了阳光,心儿也觉得轻快了许多。
  误打误撞来到滇池,与成千上万只海鸥嬉戏,是我一生难以忘记的最美相遇。每年冬天来自西伯利亚的候鸟红嘴海鸥都会来到滇池过冬,它们约每年11月来,来年3月离开返回西伯利亚。从未见过这么多的海鸥,高空飞翔的,水里嬉戏的,岸边歇息的,行走啄食的,欢快高歌的,应有尽有,天空、水面成了海鸥的天堂,人在这些精灵面前仿佛都成了点缀,它们才是这里的主角。


  有的人站在岸边拍照、议论,有的人高举食物等着它们来吃,有的人举起手臂迎接着它们。人群中不时发出一阵阵欢呼声,那是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鸣音。在这鸟的天堂里,你可以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尽情享受与精灵们相处的欢乐。我用手机拍下视频,留下美好的瞬间,把它分享在朋友圈里,名曰:“滇池戏海鸥。”

「散文」 七彩云南之行


  二、历史悠久的大理古城


  来到大理街头,一眼便望见一座雄浑沧桑的城楼,它巍然屹立于“凹”字形的古城墙之上。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提,大理为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虽然是较冷的冬季,但丝毫不减人们的游兴。我们兴致勃勃地跟着导游沿着古朴的青石板街道一路向前,边参观着边听讲解着。原来大理古城在唐宋年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也是云南旅游的核心区。
  “云南茶花甲天下,大理茶花冠云南。”大理在古时被喻为“花都”,自古以来民间素有“街街流水、户户养花”的习俗。我来到一树红艳艳的茶花前,不禁想到了《天龙八部》中的段誉,还有“曼陀山庄”爱种茶花的王夫人和王语嫣。说起大理段氏家族,与他们密不可分的一处名胜就是崇圣寺三塔。
  在一个清冷的早晨,我们来到仰慕已久的崇圣寺三塔。大塔又名千寻塔,十六级,南北小塔均为十级,外形很像西安的小雁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像亲密的一家三口,是云南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听导游说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大地震,这三座塔都不曾毁坏,可见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不可低估。不能走进塔内参观,我们只好站在塔前拍照留念,心中稍有遗憾。崇圣寺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称为“天龙寺”,历史上有9位大理皇帝在此出家,现在见到的崭新寺庙都是近代新建的。

「散文」 七彩云南之行


  “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耳畔回响起了电影《五朵金花》中的歌曲《大理三月好风光》,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未能见到三月蝴蝶泉边成千上万的蝴蝶,可是有幸戴上白族姑娘的头饰拍照,能掬一捧清凉的泉水品尝,能在温室里见到翩翩飞舞的彩蝶,看它们款款落下慢慢亲吻着肌肤......
  明代有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在他的游记中热情地称颂过蝴蝶泉,“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清代诗人沙琛在《上关蝴蝶泉》诗中赞道:“迷离蝶树千蝴蝶,衔尾如缨拂翠湉。不到蝶泉谁肯信,幢影幡盖蝶庄严。”真是不到蝴蝶泉枉来大理啊!


  大理流传着“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的说法,所以到了大理,除了古城外一定要去的就是苍山和洱海。大理一年四季风景如画,以“风、花、雪、月”四景最为奇特神秘。传说天上有一位仙女羡慕人间的生活,便下凡来到洱海边与一渔民青年成婚。她看到渔民打鱼困难,就把自己带来的一面宝镜放入海底,把鱼儿照得一清二楚,好让渔民打到更多的鱼。后来那面宝镜在海底变成了金月亮,这就是“洱海月”。遗憾的是我们未在晚上坐船,不过白天在洱海上坐着晃悠悠的小船,依然感到很惬意的。
  洱海其实是湖泊,据说因其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站在甲板上,吹拂着自由的爽风,望着碧波万顷的洱海,远眺着空中飞翔的海鸥,真是舒心惬意极了!此时此刻,什么烦恼忧愁都忘记了。船上有句红色的标语,吸引了我的目光,“像爱护你的眼睛一样爱护洱海。”是呀,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爱护,最近报道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建在洱海边的百万豪宅被封了,就是因为污染问题导致的。
  回到船舱中,我们观赏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热情好客的白族妙龄少女面带微笑,为我们奉上了三道茶。白族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乔迁等喜庆日子里,都会用“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来款待客人。第一次品尝三道茶,了解白族茶文化,回味无穷,乐趣无穷......


「散文」 七彩云南之行


  三、仓促的丽江之行
  “翠色山峦下,商居掩古城。花溪迎曲巷,岁月久悠增。”丽江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傍晚时分,我们到达了 古城,因为刚下过雨风又大,就匆忙来到了江泽民题词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前拍照,于瑟瑟的寒风中瞥了几眼,感觉真如导游所说,现在的丽江古城商业化气息太浓重了,到处是繁华热闹的商铺、酒吧,难怪有人说到丽江寻找“艳遇”呢。


  夜晚的古城显得寒冷、冷清,行人稀少,虽然我们仍然兴致不减地走了几条街,看了几家店,我买了一条纳西族的手工围巾作纪念品,可无奈坐在桥上望着树木清冷的倒影,最后还是带着一丝惋惜不舍地离开古城。晚上的一场演出荟萃了各少数民族的精华,为我们带来了视觉盛宴。富有民族特色的晚餐独特可口,让我喜欢上了云南菜,这些多多少少弥补了丽江古城的缺憾。
  第二天的束河古镇之行,虽远离了城市的繁华和燥杂,但这趟旅行也给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导游为我们介绍了茶马古道、东巴文字,带我们参观了绿油油的水草在清澈的河道招摇的纯朴古镇,这里的寿星非常多,拍婚纱照的新郎新娘也多,一切皆因了这里保留着原始的美景、纯朴的民情,最有乐趣的是在金沙江三股水景区穿越原始森林、走玻璃栈道、骑矮种马、坐游艇,能望见远处的玉龙雪山,听导游讲山的那边就是西藏。神奇的西藏,令我憧憬和神往......


「散文」 七彩云南之行


  四、神秘的西双版纳
  “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一上车就听到导游忧郁的歌声,当年知青在这里生活,留下了许多令人伤感的故事。
  特殊的地理位置,为西双版纳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这里的神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毒品,一是翡翠。车上导游时常提醒我们,这里离缅甸很近,“毒品”是个非常敏感的词语,到住处后一定要仔细检查,以防贩毒分子借助游客藏匿毒品。听了他的提示,一车游客都倒吸了口冷气,想不到来这里玩这么紧张呀!
  在澜沧江湄公河坐大游轮观风景、看节目倒也轻松愉快。全长4880公里的澜沧江—湄公河是世界第六大长河,因其沿途穿越了中、老、缅、泰、柬、越六个国家,所以享有着“东方多瑙河”的美名。坐在船上吃着水果,欣赏着舱外的风景,想像着电影《湄公河行动》中惊心动魄的情节,不由地感慨在这条河上竟然发生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散文」 七彩云南之行


  船内的互动节目开始了,最有趣的一个节目是主持人把不同民族的帽子、服装混合在一起,让几位现场观众自己搭配穿在身上,看谁能穿正确。结果可想而知,几乎所有人都穿错了,穿得滑稽可笑,令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俊不禁。主持人将年纪大的女子叫“老骚”,把年轻点的女子叫“小骚”,因傣语中称男子为“猫多丽”,女子为“骚多丽”。这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与船上演员们挥手作别后,我们来到了打洛口岸。名义上好像是来看中缅交界的国门,其实更大的商机隐藏在翡翠中。云南出产翡翠,堪称翡翠的王国,每个城市都能见到大大小小的卖翡翠的商店,而打洛口岸的翡翠商店则是此行见过的最大、数量最多、最精美的店。在导游“幸福的女人戴手镯”“貔貅能转运”的忽悠下,游客们纷纷动心下海打捞自己喜欢的“鱼”。后来见到了缅甸人开的玉器店,他们的做工比国内的粗糙些,价格自然要便宜一点。
  在版纳最常见的美食就是烧烤了,起初我觉得不就是烧烤吗,全国各地一个味道,经过品尝后才称赞傣族人做的烧烤的确与众不同。我最喜欢吃的是菠萝饭,将米饭放在挖空的菠萝中蒸熟,米饭会有一种天然的菠萝香味,既香又甜的味道,缠绕在舌尖上、口腔间,回味无穷。


......  云南之行,虽没去令人神往的香格里拉、泸沽湖、玉龙雪山,但欣赏到了最自然、最纯净的美景,领略了少数民族风情,收获了翡翠美食,真是不虚此行!


「散文」 七彩云南之行

百度搜索逸飞中文网,欣赏更多精彩文章,诗意每一个平凡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