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者手中变质的冷兵器,拥有锋利的长刃却用来象征权力和地位

我是“保持进攻线”,喜欢我的文章请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在欧洲,佩剑是一种集极高荣誉与悠久历史于一身的古老武器。

早在6世纪初,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维京人就开始制造佩剑,其传统的设计一直延续了千年之久。随着中世纪十字军东征,佩剑跟着这次宗教战争发生了历史大变革。

由于宗教宣誓仪式的需要,人们需要将手按在剑刃上表示尊重誓言,所以佩剑剑刃的长度进一步加长,而且还给剑加上了十字护手。从此不论是撒克逊人、法兰克人、还是日耳曼人,都用佩剑给宣誓仪式赋予忠诚。

到了18世纪的火药时代,佩剑从一种单兵武器逐渐转变成军人礼服的装饰物,其发展又发生了变革。此时欧洲的佩剑不再是为了刺穿敌人的胸膛而打造的令人敬畏的武器,而是成为了一种权威同地位的象征。因此佩剑不但剑刃开始变短,为了追求华丽的外观,做工也开始越发的复杂。

正如美国词典编辑加韦伯斯特曾经赋予sword这个单词这样的意义:“它是一种附带长刃的武器,一般用于象征荣誉和权威。”

索林根的兴衰

侵略者手中变质的冷兵器,拥有锋利的长刃却用来象征权力和地位

索林根的位置

在德国鲁尔山谷中,有一座城市叫做索林根,德国著名品牌“双立人”的总部就坐落在这里。

索林根的界碑上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纹章——两把交叉的剑和一只船锚。进入这座城市之后,顺着一条名叫“剑之街”的大道可以直通市中心。在过去,这条“剑之道”是刀匠同来自于各地的商人们交易的地方,是全城最繁华的所在。

侵略者手中变质的冷兵器,拥有锋利的长刃却用来象征权力和地位

索林根的界碑


索林根制铁行业历史悠久,但是其真正崛起成为制剑名城是在中世纪。一些原本是索林根工匠的十字军战士回到家乡,带回了一种制铁业的神器——风箱。风箱的引入意味着制剑的时候火焰可以达到更高的温度,并且这个温度还能人为控制,因此工匠们就可以得到大量精铁,从而打造出品质优异的剑。从此索林根就凭借打造刀剑武器的名声,成为各地商人们趋之若鹜的“剑之城”。

到了19世纪下半叶,德国借着普法战争的胜利完成了统一,德意志帝国取代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新霸主。新兴的容克贵族们继承了许多欧洲古老的传统,其中就有用佩剑来显示他们的荣誉和权威,因此制剑行业并没随着工业革命而消亡。军队源源不断的订单加上鲁尔工业区的崛起,使索林根的制剑业达到了顶峰。

但是好景不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8年以德国的乞降宣告结束。德意志第二帝国烟消云散,接下德国这个烂摊子的魏玛共和国不但面临着战争赔偿、割让领土的困境,就连武装力量被解散,只保留了10万人的正规军。失去了军队这一最大的客户,再加上国内经济萎靡不振等等,在这些多重打击之下,索林根也变得暗淡与萧条,能坚持下来的制造商无一不是苟延残喘。

侵略者手中变质的冷兵器,拥有锋利的长刃却用来象征权力和地位

双立人总部


1933年1月,希特勒向国民许诺重振经济并通过“民主选举”上台,魏玛共和国正在悄然变成德意志第三帝国。

这年春天,一个来自索林根的代表团来到柏林,他们为了拯救濒临崩溃的索林根地方经济,前来向做出许诺的中央政府索要政策。他们成功了,希特勒不但在帝国大厦接见了他们,还同意为冲锋队成员配备短佩剑。索林根代表团欢天喜地地回到了家乡,“剑之城”的春天即将来临。

几个月之后,总量为450万把的“希特勒青年团”旅行匕首的订单被送到了索林根,总算拯救了岌岌可危的刀剑制造业。

第三帝国佩剑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全面重建德国国防军,欧洲版图即将迎来重组。随着国防军力量的不断壮大,在希特勒的推崇下,象征着容克贵族权力和地位的佩剑又成为大家追崇的饰品。

侵略者手中变质的冷兵器,拥有锋利的长刃却用来象征权力和地位

正式场合佩剑不可或缺


除了军队,大大小小的政治团体也都开始配发各种各样的佩剑。不论是陆海空军官、党卫军这些军人,还是外交官员、警察、司法组织、海关、消防这些部门,甚至狩猎组织、矿业组织,都可以通过制服之外的佩剑来识别他的地位。

当时流行的长佩剑主要分成三类:

大剑(Schwert),设计原型是中世纪使用的用于砍劈的大型剑,具有长直外形、双面刃和大型十字护手。

侵略者手中变质的冷兵器,拥有锋利的长刃却用来象征权力和地位

大剑


长剑(Degen),设计原型是16世纪流行的轻型直刺剑,后来转变为侍臣佩剑或者盛装佩剑。外形长直,只有一面有刃,剑柄平滑且附有弓形护手。

侵略者手中变质的冷兵器,拥有锋利的长刃却用来象征权力和地位

长剑


马刀(Sabel),设计原型是18世纪以来骑兵使用的马刀。其剑身微微弯曲,比大剑轻便,又比长剑多了军人气质和阳刚之气。剑柄附有防滑纹,弓形护手更大,可以在上面施展繁琐的工艺以打造出华丽的外形。因此Sabel成为私人订制的首选,是当时最流行的一类佩剑。例如隆美尔元帅、古德里安将军的佩剑都是精美的Sabel。

侵略者手中变质的冷兵器,拥有锋利的长刃却用来象征权力和地位

照相这么重要的事情,必须带上佩剑

为了迎合使用者的需求,佩剑再一次迎来大变革,华丽装饰物成为衡量其工艺最重要的指标。此时的佩剑必须附带有各种精巧的花纹、鲜艳的珐琅彩饰、各种金银质地甚至是宝石等贵重的装饰物。到了后来,越来越多的军官和官员开始找制造商私人订制佩剑,只要多付些马克,佩剑甚至可以用大马士革精钢来手工打造,剑身刻蚀上独特的蓝色或金色花纹也不是不可能。

侵略者手中变质的冷兵器,拥有锋利的长刃却用来象征权力和地位

▲这把海尔德公司豪华版1017型陆军马刀,剑身采用大马士革钢打造,并且刻蚀了蓝地金色的华丽花纹,工艺简直无懈可击。这把佩剑是赠送给巴隆•冯•德•戈尔茨的礼物,他的家族是一个军人世家,有32人成为过普鲁士的将军,还有1人成为了元帅。

侵略者手中变质的冷兵器,拥有锋利的长刃却用来象征权力和地位


▲这把埃克霍恩公司出品的“元帅”系列“茨坦”1734型双面雕花陆军马刀,属于将军的荣誉佩剑,做工精美,带有全套缨饰。

由于每位定制者都想拥有一把与众不同的佩剑,所以当时佩剑的款式并不受军方和政府部门的干预,就连陆军军械部的制式马刀也在1940年12月20日取消了私人定制的禁令。到了1941年8月,索林根打造的私人定制马刀已经达到了500万把的惊人数目。

侵略者手中变质的冷兵器,拥有锋利的长刃却用来象征权力和地位

骑兵永远离不开马刀


结语

德国各种佩剑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44年,那时的德国已经濒临崩溃,钢铁需要用来制造更有用的武器,佩剑的订单变得寥寥无几。

最终,随着德国无条件投降,这些代表着权力和地位的佩剑变成了投降者的象征,很多在投降时作为武器交到了盟军手中,成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者的战利品。代表着军人荣誉的佩剑被非正义战争蒙上了污点,渐渐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就请关注我,我是“保持进攻线”,持续为您带来精品好文,谢谢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