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完成期,车补方案能否得到落实?

车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公务用车补贴,它是国家公务人员执行公务时改变公务用车的保障方式,也就是说改变了原来的公务出行由单位派遣公务用车保障变为发放公务用车交通补贴,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公务人员领取了交通补贴后,公务人员执行公务的出行由社会化提供公务交通保障,若再提供公务用车保障的均属于违规行为。

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完成期,车补方案能否得到落实?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除了执法、大型调研、机要通信、应急管理等可以使用公务用车外,其余公务出行单位不再保障公务用车,由社会化提供保障。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涉及的参改人员有公务员、参公人员及其行政工勤人员和工勤人员均享受公务用车补贴。

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完成期,车补方案能否得到落实?

全国各地的行政机关及参公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已全部结束,参改人员的公务用车补贴进行了发放也只有公务员和参公人员进行享受,各地执行的标准有所不同,但差异不会太大。一般情况下厅级干部按每月发放1950元,处级每人每月1200元,科级每人每月750元,科员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各单位再预留10%,统筹用于公务出行比较多的人员,这部分资金由单位根据各地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制定本单位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后进行使用。

为什么事业单位没有公务用车补助呢?

由于公务用车制度首先是在行政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试点性的改革,改革成熟后再向事业单位推进。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的实施方案中央早已出台,各省在推进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中,由于事业单位的人员多,性质复杂,并且很多事业人员就没有公务出行的任务,如果按照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同样发放公务用车补贴,势必大大增加了财政的压力,违背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初衷。

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完成期,车补方案能否得到落实?

事业单位公务用车补助会如何发放呢?

我认为各地的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很快就会落地,但执行的标准肯定也不会有所不同,也不可像公务员和参公人员那样按人行发放,但可以肯定事业单位的领导也就是管理8级以上的领导会按人员的级别进行发放,其余的一般职工就很难说了。

从2018年上半年开始,包括江西省、广西省、陕西省、山西省、湖北省、青海省、贵州省、山东省在内的8个省份都确定要实施车改。现在已经是2020年3月了,将近2年的时间过去了,车补改革方案具体怎么样,目前也不得知。同时,车补也有限制。

以湖北省为例,以报销公务员车费为主,进行实报实销,避免车补普惠制政策,但也并非所有事业单位人员都能领取,因为有这样一条明文“在编在岗的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编人员”,无法领取到车补,那就是:

事业单位已退休职工、事业单位临时工、事业单位中超编甚至在编不在岗的职工。以及医护工作者,这些人都不能领取到相应的车补。

小伙伴们,你们所在的地区事业单位是否已经有了车补呢?或者有其他想法建议的,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