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施一公同年落選院士後來施一公當選,他卻宣稱:不再競選院士

說到我國的科研界,院士無疑是最具閃耀光芒的頭銜,說到院士因為成員少加上評選上的難度高,被視為我國含金量最高的一類人群,很多科研人追逐了一生都不一定能夠拿到這個頭銜,這項可以伴隨一輩子的榮譽成為了一生的標籤,同時更是身份的象徵。

他與施一公同年落選院士後來施一公當選,他卻宣稱:不再競選院士

在我國如今的院士已經形成了2年一次的評選機制,而且為了可以優中選優,需要經過一輪一輪篩選,能夠進入候選並最終出現在公示名單中的人員也不足百人,比如在19年的院士增選名單中可以看到最終只有75人入選,其中國內院士只有50人,而從年齡構成來看,除了一位出生於1970年外,大部分都是50後和60後,甚至不乏一些40後群體,雖然這些年我國強調了院士隊伍的年輕化,但可以看到想在40歲左右評選上院士還是十分困難的,每年40歲左右評選上的院士人數寥寥無幾,甚至有些年份呈現出來了顆粒無收的局面。

他與施一公同年落選院士後來施一公當選,他卻宣稱:不再競選院士

舒紅兵

而說到施一公這位院士對於我們來講常常會在媒體或者教育類信息報道中見到他的名字,施院士其實當年成為院士的時候還是很年輕的,我們可以看到在13年院士評選當中,他通過過五關斬六將的方式擠到了最後,成為了中科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的一位院士成員,當年也僅有46歲而已,施院士的當選被很多人視為實至名歸,畢竟從其的學術成就和履歷來看,對得起這個頭銜。

他與施一公同年落選院士後來施一公當選,他卻宣稱:不再競選院士

不過鮮有人知的是其實這不是施院士第一次參選,在2年前也就是2011年的時候,施教授曾經參與過院士評選,後來還進入到了候選名單之列,但是最終卻不敵和自己同歲的武大副校長舒紅兵而敗北,當時的舒紅兵44歲成為了該年份當選院士的年齡最小群體,而在這一年其實還有多位大咖參與其中,饒毅就是眾多選手之一。

他與施一公同年落選院士後來施一公當選,他卻宣稱:不再競選院士

說到饒毅如今擔任首醫大校長一職,饒校長的年齡比施院士和舒紅兵都年長了5歲,如果按照年齡上來講是有優勢的,但讓很多人遺憾的是饒校長在第一輪評選中就被淘汰出局了,事後有人分析原因,認為主要是因為饒校長髮表的論文太少了,相較於舒紅兵的160篇左右的SCI等國際學術雜誌論文來講,饒毅全部加總不及他的五分之一。

他與施一公同年落選院士後來施一公當選,他卻宣稱:不再競選院士

但是也有人認為並非僅僅是因為論文發表量在競爭對手中太低導致了饒校長在首輪競選中慘遭淘汰的原因,而是因為饒校長和施一公同時在13年前回國,兩人雖然已經都在重點985任職,並且當時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但是饒校長和施院士因為回國時間尚短,加上兩人人脈不及舒紅兵,導致了最終的失敗,畢竟舒紅兵當時回國已經有10年的時間,而饒校長回國僅有4年時間,人脈關係網遠遠達不到舒紅兵的高度。

他與施一公同年落選院士後來施一公當選,他卻宣稱:不再競選院士

因此不服氣的饒校長看到舒院士當選後加上自己在首輪的遭遇後十分憤怒,甚至還直言:以後再也不參與院士評選了。說到這裡很多人認為這是在賭氣,從後面的數次院士評選年我們可以看到,確實如此饒校長說到做到了,而和自己同時敗北的施院士則在13年也就是2年後進入到了院士之列。

不少人認為饒校長這樣很不值,但是從饒校長的作風來看確實特立獨行,甚至還敢於直面披露學術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吸引了不少的粉絲,對於饒校長這種堅定不移放棄競選院士的做法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