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写的《三国志》是否可信?为什么?

小刀文史


《三国志》称得上是信史、良史。因为作者陈寿,是个靠谱的人;而且,他原本就是三国时的蜀人,后来去了晋国,当时的不少事情,是亲身经历过的;再者,陈寿治学严谨,《三国志》写了十年,仔细推敲琢磨过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他是私人著书,尽管不可能没有个人倾向,但外部压力干扰少,不至于让其昧着良心,歪曲史实。

先说陈寿。

陈寿,233-297,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以北)人。他的父亲,曾在蜀国将领马谡手下任职。

陈寿少好学,拜同乡、天文学家谯周为师。后来,他在蜀汉担任观阁令史,职责不详,大概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正副馆长一类。当时蜀廷宦官黄皓擅权,陈寿不愿屈就奉迎,因之屡遭谴黜——看来,他还是蛮正直有骨气的。后来,他往晋,先后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280年,晋灭吴。陈寿开始写作《三国志》,290年成书。

陈寿搜集了三国时官私著作,主要有官诏的王沈的《魏书》;官诏的韦昭的《吴书》;私撰的鱼豢的《魏略》。蜀汉不设史官一职,没有成文史,他只是收集到一些民间著述。 除《三国志》外,陈寿还著有《古国志》、《益都耆旧传》,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

《晋书》中,列有《陈寿传》。

次说《三国志》。

《三国志》,原来是《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分别成书。到了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才合为《三国志》。

这样看,《魏书》所占分量最重,大约占了《三国志》的二分之一;《吴书》占三分之一;余下的是《蜀书》。《魏书》分量大,或许与其和晋是传承关系,属于正统有关;《蜀书》少,则与可凭依史料少有关。

另外,因《魏书》为正统,有“纪”、“传”;《蜀书》和《吴书》只有列传。三书均无“志”、“表”,这是《三国志》不同于《史记》、《汉书》之处。大概,一是因为陈寿所握材料有限,二是可能觉得不好处理。

此书面世后,好评多多。其他相关书籍都逐渐销声匿迹了。

约百年后,南朝史学家裴松之(372-451),见之大喜,倾力为《三国志》作注,博引群书,以补原书不详之失——共引书约一百五十六种,结果,《注》比原书厚了好几倍,倒也大大丰富原著,且留下诸多宝贵史料——裴松之所引之书,大多已佚失。

清代,又有一个研究《三国志》的高潮。杭世骏作《三国志补注》六卷;潘眉著《三国志考证》八卷;梁章鉅写《三国志旁证》三十卷。他们在补注同时,还做了补表的事情。

当代大家卢弼,著《三国志集解》六十五卷,约二百万字,将前人对《三国志》的研究广采博收,加以评判。被认为是关于《三国志》带总结性的著作,是现在《三国志》 最全和最权威的注本。亦被认为,是研究《三国志》的必备之书。

再说评价。

正面评价——

第一,古往今来,《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均被认为是最好的“前四史”。《后汉书》由南朝范晔写于423-445年,比《三国志》晚了约150年。

第二,各代对《三国志》的具体好评,大致可概括为——“良史实录”;“取材精审”;“行文简洁”;“文采飞扬”,具体哪些人评价、怎么说,不多赘述。

第三,至近现代,大史学家们治史,涉及到三国时期,基本依据《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如钱穆的老师吕思勉老先生,他的《秦汉史》中讲到这段历史,所引用的基本是上述两书,可见其信史的可靠性。

负面评价——

第一, 叙述过简。 这是《三国志》确实存在的遗憾。或许陈寿当时有他不可言说的苦衷。好在有裴松之等,加“注”,再加“补注”,等等,多少弥补了缺憾。

第二,曲笔回护。 后人中,亦有不多的人,说陈寿论史,对某人某事有“曲笔回护”之嫌。这个事,其实必须历史地看待。陈寿不是圣人,他有个人的情感和选择表达自己看法的考虑。但是总体上,从古到今的大多数史学家,并不太认可这个说法。陈寿不论对魏、蜀还是吴,大的事件的表述和评判,是基本公允的。

第三,陈寿索米。 有后人说,陈寿写作《三国志》时,曾向当事人索要财物。传出这个消息的,主要是唐代的房玄龄一干人。他主编,并带领20人编著《晋书》,在《陈寿传》里搞了这么一出。书里说,陈寿要写丁仪,向他儿子索要“千斛米”,无果。一斛相当十斗,后来改做五斗。无论如何千斛米不是小数量。这个“传”里,还说到陈寿对诸葛亮记述的不公平,因为诸葛亮挥泪斩了马谡,还牵连到陈寿的父亲。但是后人考证,所说的这些应该不是事实。毕竟房玄龄那时候已距陈寿过去了将近400年。裴松之离陈寿的年代最近,他为何没说这些事呢?而且,后人对《晋书》的评价,主要就是两点问题——记述荒诞;史料不实。关于陈寿的负面描述,可能也被算入其中了。不过,房玄龄等也说了一句实在话——说陈寿“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换一句话说,任何一个写史的人,谁能保证自己的著述百分之百的准确和正确?后人对一部史书的评判,也不会以百分之百真实准确这样的标准来评价——真这样做的,如果不是外行,就很可能是“气人有笑人无”的眼高手低之辈了。


一老沈一


《三国志》被称为良史,但也不可以全信,它也有不少地方被人诟病。

比如说此书叙事过于简单,事情讲得不明不白,尤其是蜀汉集团某些重要的人物,记载的内容太少了。

比如说书中内容存在着严重的冲突,比如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三国志·马良传》中说的是“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三国志·向朗传》中说的是“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而《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说的是“戮谡以谢众”。

再比如说尊曹贬刘,以曹魏为正统,自然有失偏颇。



但是不得不说,《三国志》还是挺靠谱的。

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作者陈寿从小就以才学闻名,在蜀国时已做过史官,显然他的水平是足够的;其二,陈寿写《三国志》花费了数年的时间,直到公元297年左右才定稿,距离东汉末年约100年的时间;其三,当时人的评价。夏侯湛看到陈寿的《三国志》后,便销毁了自己正在写的《魏书》,著名文学家张华还曾想把《晋书》也交给陈寿写。



信之不可皆信之吧。


小刀文史


陈寿

就像本人签名一样,“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丫头,但是不打扮怎么出门……”,历史没有绝对的真相和客观,千人千面,后人不可能穿越到历史里去探索真相,更何况即便你能穿越,看到的又何尝就是客观的、可信的?

既然如此,相比无据可查的历史,至少有文字流传的还可以考据。这就是《三国志》的作用。一般而言,史料是相互考证的,不过因为他所参考的很多资料现在都没了,所以三国志对于考证三国时期的历史问题就变得更为重要了。当然,裴松之注了之后就更丰富完善了。

他的可信度有多高呢,我认为需要考虑几个问题:

1、他为什么写?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

不管他身居何处,陈寿一辈子做的都是史官,据说写《三国志》的时候已经四十八岁了,在当时就该算是老年了,这个年纪上以本职工作为兴趣,写了这本没人赞助的史书,那就跟现代人闲来无事,在简书、博客上写文章慰藉自己的文学心是一样一样的。

2、他为谁而写?

既是写《三国志》就是纯粹个人行为,就势必带着明显的主观情绪。不过,既然陈寿原来从史官的职业操守看判断,他写这玩意儿至少要做到有据可查,所以,有官方资料可考的魏国和东吴的传记相对就较为详细。魏国已有王沈的《 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所以蜀书相对简单,有些都没有。

不过陈寿人在曹魏,而且是从蜀国去曹魏做官退休的,这作品中或多或少还是要更维护曹魏一些,也可以理解。

3、他是如何写的?

写这三国书,陈寿花了整整十年时间,他身为三国时期人,当时看来写的就是当代史,有一些事情是亲身经历的,但是就当时的信息来源和信息流通情况判断,他所能掌握的东西一度也是有限的。所以,陈寿写史书,跟我们一样,主要参考已经成文的传记、史册、其他可考的文字。

这个过程去粗取精,辩伪存真,抽丝剥茧去掉一些明显不切实际的、带强烈个人感情的东西,是做学问的必须,也是史官工作的要求。

但是从《三国志》的各个传记可以发现,其实陈寿也像很多作家一样,在整理资料撰写的过程中慢慢爱上了自己笔下的各个人物,加上各个传记往往单独成篇,在一些重大事件中似乎很多人都成了故事的主角和关键人物,比如说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等。

我们现代的作品也常常是这样啊,日本战国时期的名人们,每个人单独站出来无论写成书还是拍成电影,那都是所有事件的中心和主角。中国的历史故事也免不了这样。这才显出中心人物的作用和个性嘛。

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和称赞。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 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 史记》《 汉书》《 后汉书》《三国志》合称 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唐朝房玄龄等撰写的《晋书·陈寿传》也承认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龙镇


《三国志》是良史。但是也有缺陷。

首先要确认,《三国志》大体是真实的,是得到普遍认可的私编历史记载。

其次,《三国志》最大问题在于历史记载过于简略。这与私撰性质有关,个人收集档案资料能力是有限的,蜀汉又根本没有史官,导致许多资料缺乏。而且毕竟这是在西晋时期编写当代历史,很多牵涉家族不愿提供资料,免得牵涉政治因素。

第三,陈寿个人比较贪图钱财,向某些具备立传资格者的后代索要钱财,因此后人很鄙视陈寿的为人,甚至后汉书拒绝为陈寿父亲,刘备重要将领,可与赵云相提并论的陈到立传,以避免提及陈寿。

最后,作为投降西晋的蜀汉官员,陈寿只能尊司马懿,并对涉及司马家族屠杀曹魏宗亲大臣等事给予文字掩饰,这是必须的。


四川達州


历史这东西就没有绝对的真实,就算是传下来的史书也是一样,真假参半,首先时间离得太久,没有人能够证明写的到底是事实还是假的,因为没有人看到,再者,记载的人,记载的人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待在身边看着别人说什么做什么,大部分都是问别人或者结合其他人记录的,还有就是记载人或者写作人自己的偏见,所有人都一样,对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看法,这也会影响到历史的真实性。当然,虽然不能证明历史是不是完全真实,但是怎么说也都能让我们大概了解一下历史,毕竟是我们国家的文化,我们是有必要相信自己的文化的,也是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的一种自信。


人称Boss



卜浍


陈寿也是一个人也难免会有偏颇,如果史书要客观那只能用数学的形容词和其他没有任何色彩的词句。但是这样的书做不到,也不可能传世,我们要褒贬要教育后世。陈寿作为历史学家,作品还是可靠的,还原度还是很高的。但是历史上有孤证不立的说法,即使他再可靠,没有其他证据,也不能认,只能存疑。


字油


陈寿的父亲违法被诸葛孔明责罚,故对诸葛孔明肯定不会笔下留情,易中地叫兽用三国志把诸葛亮贬低得一无是处,实在是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老实人86011996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信不信由你!!


云雀叫天子他信西那瓦


个人认为总体不失大格吧,如果要说问题大概有两点。第一,碍于政府,为尊者讳有些史实不能秉笔直书。第二,传主的评价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性有失偏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