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的健康宣教

流行性感冒的定義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行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起病急,高熱、頭痛、乏力、眼結膜炎和全身肌肉痠痛等中毒症狀明顯,而呼吸道卡他症狀輕微。

流行病學特點

傳染源

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傳染源。從潛伏期末到發病的急性期都有傳染性。成人和年齡較大的兒童患季節性流感(無併發症)期間,病毒在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續排毒 3-6 天。住院的成人患者可以在發病後持續一週或更長的時間散播有感染性的病毒。嬰幼兒流感以及人 H5N1 禽流感病例中,長期排毒很常見(1-3 周)。包括艾滋病在內的免疫缺陷患者也會出現病毒排毒週期延長。

傳播途徑

流感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處粘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和汙染病毒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通過氣溶膠經呼吸道傳播有待進一步確認。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流感病毒常常發生變異,例如甲型流感病毒在人群免疫壓力下,每隔 2-3 年就會有流行病學上重要的抗原變異株出現,感染率最高的通常是青少年。

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人群出現流感樣症狀後,特定人群較易發展為重症病例,應給予高度重視,儘早進行流感病毒相關檢測及其他必要檢查。

1. 妊娠期婦女

2. 伴有以下疾病或狀況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應用免疫抑制劑或 HIV 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及集體生活於養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療養機構的被看護人員、19 歲以下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3. 肥胖者〔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30,BMI= 體重 (kg)/ 身高 (m)2〕。

4. 年齡<5 歲的兒童(年齡<2 歲更易發生嚴重併發症)。

5. 年齡≥65 歲的老年人。

臨床表現

流感症狀及體徵

流感類型

症狀、體徵

單純型流感

1、最常見。

2、突然起病,高熱,體溫可達 39-40℃,可有畏寒、寒戰,多伴頭痛、全身肌肉關節痠痛、極度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常3、有咽喉痛、乾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等。顏面潮紅,眼結膜外眥輕度充血。

4、如無併發症呈自限性過程,多於發病 3-4 天后體溫逐漸消退,全身症狀好轉,但咳嗽、體力恢復常需 1-2 周。

5、輕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狀輕,2-3 天可恢復。

中毒型流感

1、極少見。

2、表現為高熱、休克及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等嚴重症狀,病死率高。

胃腸型流感

1、除發熱外,以嘔吐、腹瀉為顯著特點,兒童多於成人。

2、2-3 天即可恢復。

確診標準

具有臨床表現,以下 1 種或 1 種以上的病原學檢測結果呈陽性者,可以確診為流感:

(一)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二)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檢測陽性,需結合流行病學史作綜合判斷。

(三)流感病毒分離培養陽性。

(四)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異性 IgG 抗體水平呈 4 倍或 4 倍以上升高。


流行性感冒的健康宣教


(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評估確定治療場所。

住院治療標準(滿足下列標準 1 條或 1 條以上):

ü 妊娠中晚期婦女

ü 基礎疾病明顯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腎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ü 符合重症流感診斷標準

ü 伴有器官功能障礙

(二)在發病 36 小時或 48 小時內儘早開始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

(三)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

(一)在符合應用指徵的條件下使用抗病毒藥物,以下為應用指徵:

推薦使用

考慮使用

(1)凡實驗室病原學確認或高度懷疑流感、且有發生併發症高危因素的成人和兒童患者,不論基礎疾病、流感疫苗免疫狀態以及流感病情嚴重程度,都應當在發病 48 小時內給予治療。

(2)實驗室確認或高度懷疑流感以及需要住院的成人和兒童患者,不論基礎疾病、流感疫苗免疫狀態,如果發病 48 小時後標本流感病毒檢測陽性,亦推薦應用抗病毒藥物治療。

(1)臨床懷疑流感存在併發症高危因素、發病>48 小時病情沒有改善和 48 小時後標本檢測陽性的成人和兒童流感門診患者。

(2)臨床高度懷疑或實驗室確認流感、沒有併發症危險因素、發病<48 小時就診,但希望縮短病程並進而減低可能出現併發症的危險性,或者與流感高危併發症患者有密切接觸史的門診患者,可以考慮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其中症狀顯著且持續>48 小時的患者也可以從抗病毒治療獲益,但其安全性和療效尚無前瞻性研究評價。

(二)主要抗病毒藥物藥物

1.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2.M2 離子通道阻滯劑

注意:兒童用藥劑量與成人不同,療程相同。

(三)關於耐藥、臨床用藥選擇和用法。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是流感治療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環節。此篇不做詳細解釋。

流感患者的健康宣教

流感的預防

ü 加強個人衛生知識宣傳教育;

ü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

ü 咳嗽、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等,避免飛沫傳播。

ü 經常徹底洗手,避免髒手接觸口、眼、鼻。

ü 流行期間如出現流感樣症狀及時就醫,並減少接觸他人,儘量居家休息。

ü 流感患者應呼吸道隔離1周或至主要症狀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徹底消毒。

ü 加強戶外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ü 秋冬氣候多變,注意加減衣服。

ü 當流涕多時,可使用柔軟的紙巾或紗布擦拭,切忌太過用力。

流感疫苗的接種事項

接種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預防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手段。疫苗需每年接種方能獲有效保護,疫苗毒株的更換由WHO根據全球監測結果來決定。


流行性感冒的健康宣教


優先接種人群:

ü 患流感後發生併發症風險較高的人群:

ü 6~59月齡嬰幼兒

ü ≥60歲老人

ü 患慢性呼吸道病、心血管病、腎病、肝病、血液病、代謝性等疾病的成人和兒童

ü 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和兒童

ü 生活不能自理者和因神經系統疾患等自主排痰困難有上呼吸道分泌物等誤吸風險者

ü 長期居住療養院等慢性疾病護理機構者

ü 妊娠期婦女及計劃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婦女

ü 18歲以下青少年長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療者

ü 有較大機會將流感病毒傳播給高危人群的人員

ü 醫療衛生保健工作人員

ü 敬老院、療養院等慢性疾病護理機構工作人員

ü 患流感後併發症風險較高人群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

禁忌者:

ü 對卵蛋白或任何疫苗過敏者。

ü 中、重度急性發熱者。

ü 曾患格林巴利綜合徵者。

ü 醫師認為其他不能接種流感疫苗者。

接種方法和時機

ü 從未接種過流感疫苗、或前一年僅接種1劑的6月齡~9歲兒童應接種2劑, 間隔4周;

ü 以後每年在流感高發季節前接種1劑。其他人群每年1劑。

ü 我國大多數地區應在每年10月前開始接種。

抗病毒藥物預防藥物

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只能作為沒有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後尚未獲得免疫能力的高合併症風險人群的緊急臨時預防措施。應選擇對流行毒株敏感的抗病毒藥物作為預防藥物,療程應由醫師決定,一般1~2周。對於那些雖已接種疫苗但因各種原因導致免疫抑制,預計難於獲得有效免疫效果者,是否要追加抗病毒藥物預防及投藥時機、療程、劑量等也應由醫師來做出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