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籍曹魏四大名臣:武山县四门镇二人,甘谷县二人

如今的甘肃省天水市,在汉末三国时期是曹魏与蜀汉两大集团的主战场之一。在当时的曹魏集团中,有四位名臣来自于该地,其中二人来自于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二人来自于天水市甘谷县。

甘肃天水籍曹魏四大名臣:武山县四门镇二人,甘谷县二人

第一位:庞德。庞德,字令明,今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庞德少年时在州郡任职,早年在跟随马腾征战的过程中屡建战功,被晋升为校尉。之后,庞德追随马超在平阳抵御袁尚部将郭援等人,在战斗中斩杀了郭援,又被晋升为中郎将。此后,庞德一直跟随马超作战。关中之战爆发期间,庞德率部多次与曹军激战,表现不俗,但未能没有转变战局。经过数年征战,马超集团终于被赶出了关中地区。

甘肃天水籍曹魏四大名臣:武山县四门镇二人,甘谷县二人

马超战败后,庞德跟随马超一同投靠了汉中张鲁。在此期间,马超因不满张鲁的猜忌与打压,在益州争夺战末期加入了蜀汉集团。令人非常奇怪的是,庞德并未随马超一起投靠刘备,而是继续留在了汉中张鲁麾下。

甘肃天水籍曹魏四大名臣:武山县四门镇二人,甘谷县二人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率部进军汉中,庞德与张鲁等人一同归降了曹魏集团。曹操见到庞德之后非常高兴,任命其为立义将军,并赐爵关门亭侯。至此,庞德成了曹魏集团中的一员骁勇战将。

甘肃天水籍曹魏四大名臣:武山县四门镇二人,甘谷县二人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庞德跟随曹仁平定了宛城侯音、卫开等人的叛乱后,便受命率部屯守樊城。庞德驻守樊城期间,与蜀军交战时曾射中了关羽的前额,其威名令关羽军中将士非常忌惮。同年八月,关羽围攻襄阳,连日暴雨使汉水暴涨,关羽借水势歼灭了于禁的救兵,并顺势进攻遭受水灾的樊城。庞德率领部将依据河堤较高的地势坚持与蜀军作战,最终力战不敌被关羽俘虏。关羽对庞德招降不成,将其斩杀。

甘肃天水籍曹魏四大名臣:武山县四门镇二人,甘谷县二人

第二位:庞会。庞会是曹魏名将庞德之子,今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庞德在荆州战死之后,曹操每每想起此事都痛哭流涕,为了表彰庞德的功业,将其子庞会及另外一个儿子封为列侯。曹丕继位之后,再次对庞德的儿子们进行了封赏。其中,庞会在兄弟几人之中最有其父的风范,勇猛果敢,在曹魏集团官至中尉将军。庞会效力曹魏期间,跟随钟会等人参加了灭蜀之战,并在此战中诛杀了关羽的后人,为父亲报了仇。其它事迹不详。

甘肃天水籍曹魏四大名臣:武山县四门镇二人,甘谷县二人

第三位:杨阜。杨阜,字义山,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杨阜少年时在当地很有名气,成年后在州郡出仕,早年历任州从事、长史、别驾、参军等职。马超反曹失败后向西逃窜,曹操追到安定时,恰好河间地区发生了叛乱。于是,曹操急忙率军往回赶,由于撤军过于匆忙,没能按照杨阜的建议及时做好地方部署。结果,曹操刚撤军不久,马超随即率领部众卷土重来,攻击了陇上诸郡。当时,除了杨阜所在的冀城之外,各郡纷纷响应马超。

甘肃天水籍曹魏四大名臣:武山县四门镇二人,甘谷县二人

杨阜在冀城率领吏民及族中子弟,以千人之力与马超的万人大军整整对峙了八个月之久。刺史、太守等人见无法向外界求得援助,失去了抵抗意志,最终不顾杨阜的苦劝开城投降。马超进城后便斩杀了刺史、太守及杨阜的堂弟杨岳。杨阜忍辱负重,不久后寻找时机逃离了冀城,投靠了屯兵历城的表兄姜叙。杨阜得到了姜叙的支持后,又联络了南安、安定郡的赵衢、梁宽等人,于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共同起兵,击败了马超,平定了陇右地区。

甘肃天水籍曹魏四大名臣:武山县四门镇二人,甘谷县二人

杨阜因此功绩受到了曹操的器重,在曹魏集团早期历任益州刺史,金城、武都两郡太守。杨阜在职期间恩威并施,在地方上治绩突出,很有威望,后期历任城门校尉、将作大匠、少府等职。不过,杨阜后期非常无奈。在朝中任职期间,杨阜对魏明帝曹睿的失策行为数次苦谏,怎奈魏明帝就是不听。无奈之下,杨阜提出卸任的请求,却遭到魏明帝曹睿的拒绝。最终,杨阜病逝于任上。

甘肃天水籍曹魏四大名臣:武山县四门镇二人,甘谷县二人

第四位:姜叙。姜叙,字伯奕,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姜叙是杨阜的姑表兄,杨阜从小在他家长大,兄弟二人的关系非常好。当年杨阜从马超占领的冀城逃出后投靠了姜叙,并得到了支持后向马超展开了复仇之战。姜叙除了跟杨阜这层关系之外,姜氏在陇右乃至整个凉州地区都是一个影响力较大的姓氏。姜叙跟杨阜等人击败马超平定陇右后,曹操晋封其为列侯。姜叙在曹魏集团官至抚夷将军,其它事迹不详。


参考书籍:《三国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