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的“家” 隔不斷的愛

隔離的“家” 隔不斷的愛

明媚的陽光,盪漾著春天的氣息。坐落在城郊的留觀點裡,依然是那麼緊張,嚴肅。測量體溫、消毒、記錄、視頻通話、運送物資……隔離區內,依然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松桃苗族自治縣第一時間在縣委黨校、康龍酒店、長興堡鎮設立了三個疫情防控醫學隔離觀察點。“你安心隔離,我用心守護。”在醫學隔離觀察點裡,醫生和護理人員全天候在崗,與被留觀的人員守望相助,不斷上演一個又一個溫馨的故事。

共同構築防疫屏障,是信心

“龍院長你辛苦了,這麼晚還得不到休息,你要保重身體,感謝你帶來的那麼多苗藥,感恩有你。”凌晨3點,看到龍光橋副院長髮來感謝捐贈醫療設備的消息,已經解除留觀回公司的楊大燕淚流滿面。

隔离的“家” 隔不断的爱

2月13日下午,楊大燕從湖北武漢出發進入松桃苗族自治縣大興高速入口時,按照國家規定,必須要到就近的縣委黨校進行醫學隔離觀察。

剛來隔離點的時候,楊大燕情緒特別差,加上他是一家公司的負責人,公司都還等著他回去安排復工復產,他對醫護人員態度特別差,說話也很不禮貌。龍光橋副院長和其他醫護人員,不僅沒有生氣,反而一直在安慰他,特別是龍旭娟護士長那天一句“你著急復工,你的肚子咋還沒有復工嘞?”把楊大燕給逗樂了。

“雖然看不見他們長什麼模樣,但隔著防護服都能感受到他們的溫暖,走的時候龍光橋副院長還特意送我松桃的土雞蛋和苗藥,讓我特別感動。”楊大燕說。

“他人特別好,之前一直在向我瞭解我們這裡的醫療設備情況,沒想到回公司後特意送來一臺非常先進的智能醫療設備。”龍光橋送別老朋友楊大燕後,沒想到老朋友回贈給他一個“新助手”。

隔离的“家” 隔不断的爱

據龍光橋介紹,楊大燕贈送的這臺智能醫療設備具有多個感應探頭,不需要和留觀人員直接接觸,就能實現留觀人員多個身體指標遠程採集和上傳,同時還可以實現實時雙方在線視頻。這套設備不僅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還十分有效的提高了診療效率和準確度,極大地緩解了疫情防控壓力。

在該縣的康龍大酒店醫學觀察點,同樣上演感人的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疫情爆發前期,按照松桃自治縣醫療救治專家組的建議規劃,縣域內急需設立一個能容納上百人的隔離規模同時能夠為排查出的隔離人群提供一個舒適的隔離環境的二級醫療隔離觀察點,而縣內位置適合、具有116間房間、網絡服務評價滿分的康龍酒店就成為了設立醫學隔離觀察點的最佳對象。“開始我們還擔心不好做工作,哪知道一去和翁方勇交談,他二話不說馬上就答應了,並立即安排酒店服務人員對還在住宿的顧客一一通知並道歉退還費用。”談起與康龍酒店老闆翁方勇的第一次見面,縣計生協會常務副會長、康龍酒店醫學隔離觀察點負責人楊正貴記憶深刻。

“我老婆是松桃人,我是武漢人,我來松桃二十多年了這裡是我第二故鄉,本來每年我們都要回武漢過年,由於疫情今年沒有回去。看到全國那麼多人都在關心我的家鄉,那麼多醫護人員不顧生命危險趕去搶救我的家人親戚朋友,只要政府需要我做點什麼,我無條件支持。”康龍酒店老闆翁方勇和筆者談到他的家鄉時一度哽咽,而他的康龍酒店被在這裡留觀人員稱為“英雄酒店”。

臨時大家庭“代購小分隊”,很暖心

“感謝工作人員的悉心照料,在這裡如同在家一樣。”2月21日,隔離了5天的留觀人員付武,當醫生在給他房間發放午餐的時候,他遞給醫生一張寫滿暖心話語的小條子。

隔离的“家” 隔不断的爱

“剛來時心裡恐慌、暴躁,還很失落、低沉、抑鬱。進來一段時間後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樣,每天開開心心的,都很樂觀積極,因為進來得急什麼東西都沒有帶,他們和譚嬢嬢還專門搞個了微信代購,奶粉、尿不溼等母嬰用品,洗面奶、剃鬚刀、手機充電器等生活用品,只要你講一聲他們就去幫你買來送到你手裡,我們想什麼他們都幫我們解決,他們對我就像親人一樣。”臨走前胡明遠用草稿紙寫下對縣委黨校醫學隔離觀察點醫護人員們的感謝。

在來縣委黨校隔離點之前,胡明遠已經在高速路上“流浪”了許多天,“他怕自己感染了,就不能再去上班掙錢了,他的家裡有還有一家人要靠自己養活,所以很急躁焦慮,有時會對我們發火,我們理解他,安慰他說,“全國現在疫情形勢都好轉了,你第一次測試是陰性擔心啥,你去公司上班也是要隔離14天,這裡無線電視啥都有,就當來松桃度個假唄”。護士饒習琴的反覆開導起了作用,胡明遠終於打開了心結,很快融入到這個臨時的大家庭裡,通過14天的隔離觀察,正常回歸單位。

隔离的“家” 隔不断的爱

餐廳的服務人員譚平英,看到有些還帶著幾個月的小孩十分不容易的,為了方便他們,她專門建立了隔離人員微信代購群,奶粉、尿不溼、洗面奶、剃鬚刀、牙刷、手機充電器等生活用品,只要留觀的人講一聲,他們的譚嬢嬢千方百計幫忙購買來,並送到他們手裡。

家人的理解支持,很貼心

“你是醫者,更是黨員!一直在踐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曾經,逆行者是你的夢想。今天,夢想成真!注意安全,加油!我與兩個孩子等你凱旋!”看到老公龍黎峰在微信朋友圈給自己的留言,為自己加油鼓勁,楊舒雯很感動。

楊舒雯剛生產僅4個多月,當她得知黨校留觀點缺少護士的消息時,主動放棄產假,申請到最缺人的隔離點工作,她的老公龍黎峰是縣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員,從1月底起就一直在一線排查疫情。楊舒雯20多天沒有回家了,未滿5個月的小寶寶白天由自己的13歲的大女兒和他們的舅媽照顧,晚上則由丈夫照顧,而晚上正是寶寶最容易哭鬧的時候,幾天下來微信視頻中的丈夫明顯消瘦許多。

隔离的“家” 隔不断的爱

一張身著嚴密防護服的醫護人員抱著幾個月小寶寶輸液的照片,引起眾多網友熱評、點贊。

“那天,從武漢返松的一家三口來到我們這裡進行醫學隔離觀察,由於孩子的母親和小寶寶體溫偏高,需要進行治療,小寶寶才4個多月一離開媽媽就哭個不停,我自己也有兩個孩子,看著他這樣哭很心疼,就去抱著他,沒想到我一抱他他那一雙水汪汪的小眼睛就一直看著我,立馬不哭了”談到與這個小寶寶的故事和在長興堡鎮醫學隔離治療點的那些事,縣人民醫院護士楊念眼中泛起淚花。

作為首批前往長興堡鎮醫學隔離治療點的醫護人員,楊念已20天沒有回家,家裡最小僅3歲的兩個小孩都由在縣高中當教師的丈夫一人照顧,由於在隔離點工作過,楊念又主動請戰前往支援鄂州,說到家人的支持他的丈夫對她說“每個職業都有自己的職責和使命,你放心去,家裡有我”。

“感謝貴州政府和松桃隔離點,為工作人員點贊”“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大家開開心心迎接明天。”這是盧巍、程豔、盧娟等人,在離開隔離觀察點時,留下的一封封感謝信。是的,有那麼多的人在堅守,有那麼多人在互相鼓勵、互相幫助,我們完全有理由堅信,病魔終將被打倒,勝利的日子就在不遠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