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他力”——得力的副手及全体员工的力量


1. 得力的副手(搭档)


“本田技研”的本田宗一郎的专长是开发和制造,因为有了精通财务、善于经营的藤泽武夫作搭档,两人珠联璧合,才有了今天“本田”这个世界级的企业。


同样,松下幸之助既懂制造又会经营,同时理解人心,但也因为有高桥荒太郎这位财务专家鼎力相助,才有后来的顺利发展。


经营好比重担,如果只有经营者一个人单肩独挑,弯着腰走向上坡,未免太吃力。如果把这副重担放在中间,有两个人一起来扛,“嘿哟嘿哟”互相鼓劲,自然轻松得多。


借助“他力”——得力的副手及全体员工的力量


我创办企业时没有本田、松下那样幸运。我是搞技术出身,但又必须学懂财务,事无巨细都要亲躬,是不得已,不足称道。


在繁忙和苦恼中我想到孙悟空,拔毛一吹,就会出现许多小孙悟空,好比自己的分身,这位帮我去跑客户,那位帮我算账搞财务……希望有许多与我理念相通的人尽力帮助我


这就是后来想到的“阿米巴经营”,尽量划小核算单位,实行各部门独立核算制度,让各部门负责人都成为经营者,共同经营企业。


我是在事必亲躬、繁忙之极的苦恼中,才意识到个人的力量即“自力”的局限。独木不成林,“人”这个字就靠相互支撑,经营也一样,靠个人单打独斗,难成气候。


借助“他力”——得力的副手及全体员工的力量


经营者需要好搭档。搭档关系不能基于利害,重要的是同心同德。话是这么说,但在美国要找到可靠的合作伙伴相当困难。大家发言中谈到了这一点,有美国朋友邀请你出资合作,说有赚钱的商机。但你一旦出资,他又不认真经营,经营不善,资本金又不肯返回。


人种不同、宗教不同,又只谈金钱上的利害得失,在这种人际关系基础上进行商业合作,就是美国式资本主义。所以在美国寻找信得过的合作伙伴十分困难。


然而日本也有类似的情况。昨天还很信任的干部,竞争对手出高薪就可以拉过去,越是有技术、有能力的干部,对手就越拉拢。一旦被拉过去,昨天为止还一起共事的同僚,明天突然成了竞争对手。


他们还会把企业的重要情报全部带去,让对方抢得先机。这种情况日本虽不及美国严重,但这样尴尬的事情同样存在。


尽管如此,经营者个人力量总有限度,小企业或许管得过来,一旦做大,无论如何都需要可靠得力的副手或伙伴相助


借助“他力”——得力的副手及全体员工的力量


在美国常用出让原始股等办法,就是用金钱刺激来巩固人际关系,最近日本也在学。但这种以满足物质欲望来构筑的关系,归根结底难以持久。


可靠的伙伴关系一定是心连心的信赖关系。当然利害也应当一致,但根本还在人心。“京瓷”的发展靠的就是这种心连心的人际关系。当时我虽然有一点技术,但经营企业根本上还要靠志同道合的伙伴,我坚信企业经营必须“以心为本”


虽说人心难测,人心易变,但翻阅历史,对自己信服、尊敬的人不惜以死相报,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刎颈之交”这类故事不胜枚举。难测的是人心,易变的是人心,但人的心和心一旦相通,心心相印,又无比可靠而且强大


创业之初,我已经领悟到这个重要道理,决定要以这种心心相印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去经营企业。


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自己对企业经营必须抱有崇高的使命感,然后将这种使命感用明确的语言,告诉可能成为自己的搭档或助手的干部:“我要以这种人生观度过自己的人生,我要以这种哲学来经营企业,您能赞同我的观点吗?


我这样真心诚意,谆谆相告,对方就会说:“如果您真的这么想,那么我愿意相助到底。” 结成这种美好的心心相印的关系,除了要将自己的观点坦诚相告之外,经营者自己必须言行一致,为人可靠,值得别人信赖


在具体工作中,在日常的待人处事中,用行动清晰地体现自己的信念。你真心待人,别人也会真心相报。也就是说,首先是经营者构建自己的哲学、理念,然后用它来感化干部,引发共鸣,促使他们成为可靠的合作伙伴。


这种心心相连的伙伴出现一个,增加到两个、三个。如果经营班子有六人,六人都有同样的理念,彼此心心相印,团结奋斗,企业就能顺利发展。


对于能够实践经营12条也就是具备“自力”的经营者而言,这些可靠伙伴就构成“他力”,支持、支撑经营者共图大业。


2. 取得全体员工的信赖和协助


不仅是干部,而且要全体员工同心协力。要在公司内营造一种气氛,让全体员工都能自觉地积极地工作。


办法是通过酒话会等形式,把公司的经营情况和企业的方针告诉员工,提高透明度,同员工们推心置腹:“我按照这样的理念经营企业,对员工们有这样的要求,结果就能为大家带来这样的福利。”


让员工们理解并产生共鸣:“为了这样的社长,我们拼命工作,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