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吃过的零食都有什么?

物业快资讯


无花果,小时候一直以为就是无花果果实,其实是萝卜丝。跳跳糖当年是女孩子的最爱,Q弹,每次一拉出来都要先甩两下玩儿。

魔法士干脆面,完全是冲着集卡去的哈哈。

还有南京板鸭(居然天真又执着的认为就是鸭肉)


卫龙辣条,辣条什么的真的是小时候的最爱,这款辣条甜辣适宜,老少皆可,现在的卫龙真真是走上了国际。



一根葱,吃起来不得停,一根又一根,从来没觉得葱也这么好吃哈哈。
还有拖肥


叉烧樱桃肉西瓜泡泡糖跳跳糖真的超多不一一列举了
(以上图片均来自页)


夏呀夏


70后的我小时候最爱的零食是爆米花和江米棍。每当村里爆米花时,妈妈总会让我们兄妹四个舀上两大茶缸玉米粒,去排队爆米花,还没轮到自家,别家爆跑出来的米花,我们一群小孩子都会跑去哄抢。当时想吃江米棍,只有去小卖部买1角钱一根,也可用玉米棒换。记得上小学时,每次路过一户人家,玉米棒挂在高高的房檐下,看到玉米棒,就想起江米棍,这也是我记忆最深的,直到现在赶集时,时不时都要买上5元钱。

除了主食馒头,烤红薯就是我们平时经常吃的小零食了。妈妈把蒸好的红薯放在煤火洞里,无论上学时,还是放学后,首先都要跑到煤火洞里找热红薯,特别是小红薯,吃到嘴里筋筋的,甜甜的,特好吃。每年红薯下来时,用烤箱来烤红薯,烤出来的颜色也挺好,但吃不出儿时的味道!

2分钱一支的薄荷冰棍,也是我夏天的最爱。每当看到推着自行车吆喝着卖冰棍时,我们小伙伴会围着他的车抢着买,咪上一口,凉凉的,甜甜的,真得劲啊!每次在打麦场辗麦时,听见冰棍的吆喝声,总会让卖冰棍把车推到打麦场,邻居各家都要买上几支,坐在阴凉处吃着冰棍有说有笑地歇息着,这也是我印象最深的。

烧麦穗也是我小时候喜欢吃的。每当麦子有九分熟时,爸爸总会去自家田头割几大把。妈妈烧火时,把捆绑好的麦穗放火口上燎,燎到麦粒发黄时,放到簸箕里来回搓,然后把麦壳煽掉,留下的麦粒妈妈会平均分给我们兄妹四个吃。

烤玉米,米花糖,薄荷糖,虾片等,吃过的零食虽然不多,但感觉特开心快乐!这种感觉会永远深藏在我的记忆里,珍藏在我的内心深处!


梦想成真230012811


小的时候记忆中总有一些味道是不能够替代的,就算是很多年都没吃过,但是一说起来嘴里好像还能感觉到那种味道。作为童年的回忆,我们也希望能一直流传下去,让子子孙孙都品尝得到,可是现如今超市里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却很难找到童年的记忆。

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太好,好不容易从父母手里拿到一些零花钱都用来买零食了,买一块糖都可以吃上半个月的感觉,那种小心翼翼,每次只舔一小口的珍惜感,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感受不到的。偶然一次去小食品批发城转转,想尝试找到小时候吃过的零食,却发现有的已经停产了,只能找些图片来怀念一下了!

大刀肉。这是一种辣条,味道比现在的卫龙还要好吃,以前看见别人吃,自己就想让妈妈给我买,可是妈妈却不让,只能自己偷偷地攒零花钱,买来一点,虽然那一点不足以让我满足,但是却也过了嘴瘾。

酸梅粉。小小的一袋,看起来好像是三无产品,但是吃起来酸酸甜甜的,而且很便宜,那时候大家人手一包,就像现在的手机一样,是大家衡量地位的一个标志,有酸梅粉的人都是昂首阔步的走路。

唐僧肉。这个可不是西游记里唐僧的肉,其实是一种辣条,一片片的装在一个袋子里,这个比较贵,有时候一个院子里的小孩一起凑点钱买来一袋,一人分上那么一小口,那种和朋友分享的乐趣是现在怎么也找不到的。

一根葱。现在小仓买里也有卖的,一包才几毛钱,条件好的就大口大口的往嘴里倒,但是像我们这种穷人家的小孩,买来一袋总是一根根的嚼,现在想想吃起来都是调料的味道,但是就是不舍得撒手。

果丹皮。现在超市里也有,按斤称,酸酸甜甜的,不论是小孩还是老人都非常爱吃,其实想来山楂那么贵,哪有那么多的山楂用来做啊,应该都是用添加剂和香精调的。

这些是童年的味道,许多90后、00后可能都没见过,或者是他们有了其他的零食,很多都已经停产了,也许童年的味道只能放在回忆里,再也尝不到了,你有没有什么爱吃的零食


大洪九世


1:方便面,那时候市面上刚出现方便面,平常根本都吃不上,对我们小时候而言就是奢侈品,记得小学是学前班去参加考试,回来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同学一人买了一袋,当时我们几个小伙伴就迫不及待的打开直接撒上一层调料,不到一会功夫就全部吃完了,当时就在想,我要是能天天吃到方便面该多幸福。

2:唐僧肉,也就是小时候吃的那个杏核,然后外面有一些加工过的,带点果肉的小食品,然后里面的仁也可以吃,有一次听村里人说1分的2分的这些硬币马上就不让流通了,然后我就马上在家里翻箱倒柜的找出了所有的这些几分的硬币,然后叫给发小,全部买了唐僧肉跟一些辣条,然后在回家的路上找到一块石头,吃完果肉,然后用石头砸开杏核,取出杏仁,那种快乐到现在无论如何是再也难找到了,



于大栓


我小时候的零食不是太多,但是都是自己亲自制作出来的

爆米花

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时,都会有师傅带着这套工具,到每家每户做爆米花,要说什么叫幸福,那个时候的我们,就会有很强烈的幸福感,满足感!

红薯干

每年红薯成熟,我妈都会用红薯来制作一些我们喜欢吃的零食,非常美味,如下图

烤红薯

这个味道,用重庆话说:好巴适!

烧玉米

从来了广州,就没感受过这种味道了,好想,再试一次!

板栗

很想说说这个,板栗,隔壁奶奶家的板栗,这是我儿时最深刻的记忆!他们家的板栗,每到成熟的季节,被风一吹,就会撒落一地,我和我同龄的兄弟姐妹们,总是偷偷的跑到他们家树下捡,那叫一个险呀!哈哈😄,不知道,这棵树,还有么?

回忆,真是美好!

感谢头条,我一直在回忆中度过!


私厨味社


小的时候吃过最多的就是辣条,无花果,牛尾巴泡泡糖等好多零食,那个时候刚刚读书,外婆每天都会给我一毛钱要我去买零食吃,我吃完早饭,跟着小伙伴们一起去上学,一到学校我们就跑去学校小卖部去买吃的,一人买一样,然后分着一起吃,那个时候生活的无忧无虑,不像现在物价太高,想吃的买都买不起


W你唯一的依靠


我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平台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是一个80后小时候的零食,现在回想起来给了我们太多的回忆,我相信大部分80后也和我一样,对于小时候的零食都记忆犹新,那是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的一段回忆.

小时候的那个年代家庭不是很富裕,能吃上零食就非常高兴,零食种类也相对较少,所以吃过的印象非常深刻.比如80后都吃过的大大泡泡糖,那时候人人嘴里吃上一块,心里那是真美啊,还有跳跳糖,放在嘴里好像放鞭炮一样.

亲亲虾条,有一种海鲜的味道.健力宝饮料,小浣熊干脆面、雪人冰棍、棉花糖、窝窝奶糖(有大公鸡的那种糖)、麦丽素,汾煌雪梅等等相信大家记忆中还有很多好吃的零食,80后的你记忆中有哪些记忆犹新的零食呢?欢迎大家评论 关注➕谢谢大家🙏








芒果日食记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儿时的记忆,有的停留在玩具上,还有一部分停留在吃上,也就是小时候吃的零食,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童年时的零食:本人80后,北京人,在北京我吃过的零食有:麦丽素,金丝酥,无花果,跳跳糖,秀逗,小浣熊干脆面,冰壶,萝卜丝,牛羊配,富力饼干,西瓜泡泡糖,喔喔奶糖,喜乐,哇哈哈,摩奇,酸三色,北冰洋,基本上就这些了,太高端的确实也没有!


私家美食日记


要说起小时候吃过的东西,那简直不要太多。但是我今天要说的,就是图片这两个美食。一个是槐树花,一个是凉皮。

小时候家里穷,没有现在美食多。和小伙伴去爬树,然后坐在树梢上撸着槐树花吃,真甜。开花的不要,只要未开的。那可能就是最好的零食了。后来我奶奶也会拿槐树花包包子吃。现在已经很难吃到了吧!

另一个零食就是凉皮了。五毛一碗,坐在路边的矮桌上!老板加辣椒油,糖醋的,多放面筋。哇塞,最好再来一瓶汽水,那就更好了。


苏州漂小刘


很高兴能为您解答!

作为一个70后,小时候吃过的各种零食现在几乎要绝迹了,今天在这里做一盘点,大家共同缅怀纯真的童年。

一、上海天山回民食品厂生产的长条泡泡糖。当时1毛钱一条的泡泡糖风靡全国,7岁时候的我当时已经能够帮着父亲在门市部卖货了,所以每天我都能在饭后享受一只美味的泡泡糖。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泡泡糖品种出现在市面上,大大、超大、比巴卜泡泡糖等等,但总也找不回这最初的味道。

二、5分钱一支的冰棍。小时候每当夏天烈日当头的午后,毫无睡意的孩子们总会在远处的树荫下发现推着自行车或者手推车叫卖冰棍的大爷或者大妈,一声冰棍的叫卖声是谁也无法抵抗的诱惑,软磨硬泡问父母要了一毛钱,就能美美的来一根,当时5分钱可以吃到一根纯冰棍,1毛钱就可以吃到奶油味、巧克力味的冰棍。记忆最深的就是没有零花钱的小伙伴会围在吃冰棍的小朋友身边,你一句“给我尝一口”,他一句“让我咬一口,我从后面咬”。大方的小朋友总会分享这一根5分钱的快乐。吃完的冰棍棒还可以收集起来玩挑冰棒的游戏,真是满满的幸福感。

三、宝塔糖。根据网上记载,70年代末,作为打蛔虫的药,宝塔糖应用而生,而且这个还是从前苏联引进的。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当时,能有这样一种甜甜的糖果吃,而且还是免费发给孩子们按时服用,其风靡程度可见一斑。不过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蛔虫病也逐渐减少,宝塔糖也随之退出了市场。

四、麦乳精。同样在物资不够丰富的80年代,麦乳精充当起了零食的角色。那时的我们挖空心思的找零食吃,麦乳精当时在普通家庭中属于比较奢侈的食品,偶尔才会拿出来给孩子冲一杯喝,而那时的我们会挖出一大勺,直接放进嘴里,然后等着它慢慢的融化,享受着这美妙的过程。

希望以上解答能够帮助你,有同感的伙伴们顶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