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亮剑》是抗日神剧的开端?

静候佳音yyy


在《我的团长我的团》还没大热的时候,《亮剑》一直是国民心中最经典的抗战剧,其实直到现在它俩依旧是中国最优秀的两部抗战剧。

有很多人观看了《我的团长》之后,觉得现实残酷的它才是真实的历史,《亮剑》成了抗日神剧。我非常反对这种说法。

这二者其实是不同的类型,我们无法拿一个的长处去跟另一个的短处比。

《我的团长我的团》着重刻画抗战背景下流落的士兵精神,将战争时局的残酷与他们坚韧抗争的精神突出刻画出来。可以说着墨在心里描绘,并且是战争中残酷一方的心里描绘,以个人士兵遭遇与精神反映时局的模样。

而《亮剑》则是描绘了一个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将军形象,通过大战事、大时局的视角描绘。其中在李云龙以及独立团上增加许多戏剧性、艺术性的描写与处理,是为了增强人物的丰满性与剧情的观赏性,并且刚刚好,不过度。

并且其中悲情与残酷很多,和尚的死、秀芹的死、包括删减版后段。

很多人觉得《亮剑》是抗日神剧,这种说法是对《亮剑》的侮辱,是对艺术性的侮辱,也是对浴血奋战的前辈先烈的侮辱。

所以,我们应抱着欣赏并敬仰的眼光去看,并且我们已经用这种眼光看了很多年了,《亮剑》也成为大家心中的抗战经典,亮剑精神也成为激励很多人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食粮。

“狭路相逢勇者胜,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于柏十


《亮剑》可不是抗日神剧,更不是抗日神剧的开端,如果有人非让《亮剑》背抗日神剧的锅,李云龙和赵刚绝不答应。





《亮剑》不神,基本如实表述了八路军华北抗战史、与晋绥军摩擦史,以及国共淮海战役战史。李云龙和赵刚率领的八路军某部没有手撕鬼子,甚至还多次吃过鬼子的亏,当然也有小胜的时候。从这个角度看,《亮剑》比较写实,与抗日神剧挨不上边。



但《亮剑》虽然不神,却有传奇的地方,比如魏和尚这个角色的设置。如果仔细深究的话,魏和尚这个前“中央军”的设定,未必能够站住脚,关键武功还超强,这也太传奇了。



再有,李云龙和楚云飞相约去县城来了一次艺高人胆大的“单刀赴会”。吃席期间两人手拿盒子炮向《英雄本色》致敬了一次,还边开枪边聊,这虽然够不上神,却也够传奇了。











好在,《亮剑》的传奇恰到好处,也适可而止,对剧集的魅力加分不少,与抗日神剧完全是两码事。


南瓜报告


我不认为亮剑是一部神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何为抗日神剧。抗日神剧是指将战争游戏化,我军偶像化,友军懦夫化,日伪白痴化的一种电视剧,质量参差不齐,出现夸张雷人的虚构场景。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亮剑这部剧符不符合这些标签。在亮剑剧中,我军艰苦突破日军围剿,特别是张大彪带领的骑兵英勇对战兵力远多余自己的日军骑兵,即使战到剩下他最后一个人也是勇往前冲,绝不后退一步,最后全部牺牲。这一幕甚至让日军骑兵深感敬畏。这一点可以看出我军并非偶像化。

在抗战期间,国共合作,李云龙部与国军楚云飞部精诚合作,两人甚至一起共赴日伪生日宴,搅了个底朝天。在李云龙率部攻打平安县城时,楚云飞也是带着部下英勇抵抗来援日军,阻击其支援平安县城。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出友军并非懦夫化。

在剧中,日军队长山本一木带领其特种小队打败我军一个团,差点袭击成功我军指挥部,后来逃到平安城以自己为诱饵打算中心开花,打败我军主力,幸亏我军殊死抵抗英勇奋进。才使其计划落空,虽然没成功但仍对我军造成很大打击,一个民兵连打没了一个团剩了不到一半人。在这里可以看出此剧也并没有对日伪军做白痴化的表现。

综上,我不认为亮剑是一部抗日神剧,相反展现出我军逢敌敢亮剑的的民族气概,是一部优秀的战争类电视剧!


左左爱电影


该剧的后革命叙事,史传性,传奇性无疑开拓了抗日题材的新境界,以树状结构记录了李云龙传奇的一生,李的最终自残修复了青春叙事片段式断裂式叙事修辞,突破了宏大叙事的局限,而具有了完整时间长度,也恢复了中国人文主义感伤主义美学,而具有了生命美学向度。所谓神剧,它的定义应该与中国神魔小说一脉相承,但与前传奇,传奇和后传奇是有别的,在大众化和世俗化当下,它以商业化操作,吸睛,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神话化,游戏化和娱乐化了抗日史实,它是新历史主义的必然流向,也是一个时代特有的文化印痕,它表明一种失序的时代病症。

显然,亮剑有上述因素,但它的传奇性,艺术性和悲剧美学都是抗日题材中的上作,把神剧的账算在它的头上是不合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