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让贫困群众充分就业——西秀区就业扶贫惠民生促脱贫

2014年以来,为实施好大扶贫战略,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脱贫,西秀区创新工作思路,采取积极措施,

围绕“脱贫攻坚中心”,抓住“就业扶贫核心”,创新实践“就业岗位我给你、就业信息我送你、就业技能我教你”的“三个我和你”就业扶贫模式,对贫困群众进行“造血式”扶贫,千方百计让他们实现充分就业,增收脱贫。千方百计让贫困群众充分就业——西秀区就业扶贫惠民生促脱贫

23580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西秀区扎实做好劳动力调查,提高脱贫政策知晓率,延伸人社服务窗口,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就业创业,零距离服务园区企业,落实创业政策,推进城镇新增就业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展“菜单式”就业创业扶贫。

同时,根据人力资源市场以及企业的用工需求,改进培训方式,扩大培训范围,让贫困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精准就业。2014年至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4758人,其中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201人。

千方百计让贫困群众充分就业——西秀区就业扶贫惠民生促脱贫

彩虹社区(易地扶贫搬迁)专场招聘会

2014年以来,西秀区城镇新增就业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3.5%以内。新增创业户、带动就业人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各项指标每年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于2016年5月顺利通过省级专家组评估验收。

西秀区2014年贫困劳动力24021人,目前采取各种措施累计帮扶就业23580人(省外5262人、省内区外410人、区内17908人)。其中,通过实施春季攻势、大比武等战略以来,仅2017年就帮扶就业9146人,剩余未就业441人。

就业宣传招聘帮扶模式不断创新

西秀区通过开展“就业政策进万家”等宣传活动,创新宣传就业创业政策。

定期收集全市企业用工信息,采取“互联网+就业”模式,与黔中人才网、安顺市人才网、微蓝图广告公司长期合作,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以及区、乡(镇)、村(居)人社服务平台等进行动态宣传。制作“就业创业政策口袋书”、政策宣传袋、“就业指南”,喷绘“用工信息”,分发到各村各户进行宣传,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相关政策和就业信息。

千方百计让贫困群众充分就业——西秀区就业扶贫惠民生促脱贫

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檀木世家)

坚持以“家门口”就业为原则,除举办各类大型招聘活动外,还组织园区周边乡镇劳动力分期分批到园区企业进行观摩,通过面对面交流达成就业意向。同时,充分利用各乡镇赶场时间节点,制定招聘活动方案,组织园区企业、布产业引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到乡镇“赶乡场·送岗位”每周3至6场次,不断满足企业用工需求,让贫困人员、易地搬迁群众等不出远门就可实现家门口就业。

创新就业帮扶模式,通过采取每村明确一名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对未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上门跟踪服务送政策、送岗位的每月不少于1次的“一对一”帮扶模式,引导参加各类招聘活动、职业技能培训或政策推介,帮助其实现就业,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人员“一卡、一库、一平台”。

构建就业扶贫“大培训”格局

就业培训方式的创新亮点在于“分类别、提技能”,通过多轮次培训,让贫困人员掌握1至2门技能,提升就业脱贫能力。

这方面,西秀区整合全区培训资源,构建全区统筹的“大培训”格局,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人、带动一片、激励一方”的目标。

千方百计让贫困群众充分就业——西秀区就业扶贫惠民生促脱贫

彩虹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实操展示

分区域、分年龄、分类别有计划开展“点单式”培训;根据企业、产业发展及市场技能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开展“订单式”培训。按区域及产业发展在部分乡镇开展种养殖培训;在小城镇示范镇开展建筑行业、家政服务等培训;在旅游业发展乡镇开展导游员、家政服务、烹调等培训;在少数民族集中乡镇开展傩雕、黔绣绣娘、苗族蜡染等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和就业机会。

同时,结合农村贫困劳动力的特点,制定全员培训方案,合理设置课程安排,灵活选择培训方式。培训课程有专业技能学习,也有基本素质培训,基本素质培训主要是开展“扶贫扶志”等提高思想认识的培训。培训方式更加灵活,培训密度更加密集,采取送教下乡、白天夜晚相结合、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等方式进行培训。

创新推行“一村七岗”促就业

西秀区结合区情和电商发展需要,将政务服务窗口向村(居)延伸,给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在省市对西秀区公益性岗位指标控制数计划内,调整109个公益性岗位指标专用于全区109个贫困村便民服务点代办服务工作。不仅解决了部分贫困人员就业,还为村民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人社、民政、卫计等综合业务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得到村民好评和认可。目前,该区按省人社厅要求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1393人,工资按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每人每月1680元。

千方百计让贫困群众充分就业——西秀区就业扶贫惠民生促脱贫

为帮助更多农村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西秀区设“七岗”、助就业,创新开发公益岗位。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193个行政村每村开发7个公益性岗位(含环卫保洁、林业护林、水务河道保洁、交通道路护路等),解决建档立卡未就业人员就业问题。

“七岗”人员由各乡(镇)和两郊区办结合村寨实际情况自行调剂安排,优先解决贫困户中零就业家庭劳动力,每户贫困户最多安排1人,无贫困人员或贫困人员不足的村,可延伸到贫困边缘户。目前,全区共吸纳1908贫困人员就业,每人每月劳务费800元。

拓宽残疾人和中职贫困生就业渠道

为打通残疾人就业增收通道,让他们重拾尊严和自信,真正融入到社会生活中。西秀区依托残疾人托养中心联合体(简称“托联体”)资源,引进适合残疾人就业的爱心企业到托养中心办厂,并分区域、分类别有计划开展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推荐他们到西秀区轿子山镇鑫茂源农民专业合作社、檀木世家、黔艺贝公司、铭康盲人按摩院、蔡官镇聚财竹编工艺厂等就业。

千方百计让贫困群众充分就业——西秀区就业扶贫惠民生促脱贫

通过采取“康复+托养+就业+教育+文体+培训”的“就业扶贫”帮扶模式,共带动3811户3836名残疾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12户721人),将“社会兜底”转变为“就业脱贫”。

该区还设法拓宽中职学校贫困学生就业帮扶覆盖面。根据安顺机械工业学校提供的所有在读贫困户学生信息,西秀区就业局分别与128名贫困学生签订了就业帮扶协议,根据他们的毕业时间实施重点跟踪帮扶,引导或推荐到园区企业、政府部门平台公司以及见习岗位就业。

此外,以劳务输出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渠道。西秀区人社局先后3次到青岛考察洽谈,开展培训劳务合作,促成安顺机械工业学校与青岛海尔集团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就劳务输出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达成合作意向。还与合肥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签订了“就业扶贫劳务输出工作协议”,每月定期收集、筛选对口帮扶城市企业用工信息广泛宣传、发布,动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易地扶贫搬迁人员等各类求职人员积极参与,有计划组织劳务输出,拓宽就业增收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