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信息公开是最好的疫苗!还有谁能这样表述?

白岩松:信息公开是最好的疫苗!还有谁能这样表述?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很多人认为前期信息不够透明,才导致病毒在这样一个特殊时间爆发。就此,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发表评论:


相比SARS,新型肺炎防控提前3个月信息公开,这是值得肯定的。

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信息公开就是最好的疫苗!


信息公开是最好的疫苗”,这句话说得太好了。读写菌不从时政角度评论这句话,单从表达技巧上来分析,给大家缓解一下紧张气氛。


这是个比喻句,本体是“信息公开”,喻体是“疫苗”,这个喻体就地取材,十分巧妙,如果换一个喻体,比如说“信息公开是最好的门禁卡”“信息公开是最好的挡箭牌”“信息公开是最好的护城河”“信息公开是最好的铁布衫”,都不好,因为“门禁卡、挡箭牌、护城河、铁布衫”等,都与新型冠状病毒毫无关系,连五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读写菌把这种比喻称作“因境设喻”,其喻体往往就地取材,顺手拈来,主题和喻体都与事件有关,和情境呼应,妙不可言。


好的比喻,绝不仅仅停留在本体、喻体的相似点上,绝不仅仅表现在所谓的“生动形象”上,而是本体、喻体都吻合情境,浑然天成。这样精美的比喻句可遇不可求,在教材中也有出现,读写菌就十分欣赏孙犁先生在《荷花淀》中的两个比喻:


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把苇子比作长城,把荷花比作哨兵,不仅仅写其形似,更是取其神似。这样的比喻,真是妙极了!妙得就像儿时过年放的烟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