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白岩松:医生的五重价值

前言:央视主持人白岩松2014年曾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医药卫生管理论坛暨北医医院管理高级研修项目百期校友会”做过这样的演讲,他指出:医生这个职业在社会中有五重价值:

生命价值、社会抚慰价值、情绪价值、信心价值、科普价值。考虑到大家工作繁忙,时间紧张,我简单总结后和大家一起分享:

关于“医者仁心、治病救人”的含义:

患者到医生这儿来,往往是带着苦痛,带着绝望,与其说是到医生那儿来看病,不如说是到医生那儿来寻找希望。

医生是治病救人。其实治病就够了,为什么还要说救人?治病只是治疗病状,但是救人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医生面对患者和家属的时候,不光要强调生命的因素,还要关注心灵的因素。

从事医生这个职业,看到的总是一颗又一颗苦痛的心,一张又一张苦痛的面孔。而医生最大的幸福就是:病人来的时候是苦痛的表情,经过医生的诊治,一段时间之后,他带着笑容离开了。

因此,心灵的抚慰和支撑是这个行当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不是仅仅五年六年学到的医术本身。只有把生理上的治疗技能和心理上的抚慰加在一起,才构成“

医者仁心、治病救人”这八个字的全部含义。

医生这个职业所具备的五重价值:

人这一生要经历 生—老—病—死 这四个阶段,哪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医生,需要医生的参与。从医德到医者仁心,再到治病救人,都体现了医生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价值——生命价值

除了生命价值,医生还具有——社会抚慰价值。患者有很多的痛苦,有很多的折磨,释放往往来自医生的抚慰。因此,一位好医生的标志是治好病,也包括让很多人感受到希望和温暖。这与美国的特鲁多医生的名言“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Always”相一致。

医生的第三个价值是——情绪价值所谓情绪价值,打个比方,社会上戾气、抱怨几乎到处都有,如果大家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状态,医患冲突就会减少。

第四个价值就是——社会的信心价值。所谓信心价值,简单点来说就是信任和信心。医患关系失衡的核心就是信任缺失。如果这个行当的改革能够进行得更加彻底,恢复信任,就会对社会产生巨大价值。

医生的最后一个价值呢?那就是——科普价值。写一篇论文和医生的晋升是有关系的,但是写十篇科普文章却对晋升没有影响。请问有多少医生愿意做这样辛辛苦苦的事情?除非他有极大的道德追求和责任。但是每一个医生都知道,科学常识的指导,会帮助相当多的人不得病、晚得病、得小病,得了急病不转化为慢病。科普价值,在当下越来越彰显出其重要的时代意义。

随着健康中国这一国家战略的全面推进,疾病预防和健康素养的提升愈来愈受到重视,关口进一步前移,特别是2019年7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被列为十五个专项行动之首,医疗机构、医生作为健康传播的主力军,肩负起了这一时代使命。

我是一名医生,也是健康传递者中的一员,职业所带来的责任感让我将更多有益的知识传递给微信公众号的那头的你,你准备好了吗?

如果您对此话题感兴趣,欢迎留言和转发。

赵桂宪,临床医学博士,2000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院。2008年博士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至今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工作,长期工作于临床一线,擅长“中枢神经系统多发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专长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的等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同时进行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及科学研究,对周围神经病和神经遗传变性病也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白岩松:医生的五重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