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域版图中,广西的海岸线缘何越变越短

如果当代的科技水平能够支持我们穿越的话,我们穿越到宋朝时期的广西,就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广西的海岸线比广东长得多。这与如今的广西可谓是天壤之别,我们都知道如今广西只有北部湾地带沿海,它的海岸线和广东相对比,实在是少得可怜。

疆域版图中,广西的海岸线缘何越变越短

​广西海岸线缩减的背后,与广东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一对兄弟省份又一起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寻找到历史中的答案。

牢笼

春秋战国时期,岭南被称为百越之地,还未进入中原王朝的版图,而广西属于百越的一部分。公元前214年,大秦王朝率领虎狼之师征服了百越地区,并在岭南设置了桂林郡、南海郡以及象郡。今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当时的桂林郡和象郡,这是广西称“桂”的由来。

疆域版图中,广西的海岸线缘何越变越短

​到了宋朝的时候,朝廷以古地名“广信”为界,广信以东谓之为广东,广信以西谓之为广西。这是广西两字第一次出现于历史之上,也是广西与广东作为“兄弟”的起源,在接下来的历史中,这两“兄弟”展开了属于彼此间的“爱恨情仇”。

宋朝时期的广西海岸线可谓是当时的全国之最,包括今天广西的全部海岸线,以及今广东粤西地区海岸线(湛江、茂名、阳江部分)、海南岛所有的海岸线。到了元朝,广西的海岸线基本与宋朝时期一致。

疆域版图中,广西的海岸线缘何越变越短

​而到了明朝,广西的海岸线开始发生变化。朱元璋分别在广西和广东设置了宣布政使司,然后将广西所辖的所有沿海区域全部划给了广东管辖。广西从全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之一,瞬间成为了内陆省份。

明朝继承了元朝时期的诸多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指中央朝廷不直接管理西南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而是任命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官的形式进行管理。土司在自己领地内拥有绝对的权力,他们逐渐拥有了一批自己的军队,这对中原王朝而言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疆域版图中,广西的海岸线缘何越变越短

​广西的土司拥有比其它西南土司更具优势的地理条件,因为广西进可以肆虐中原,退可以到达辖区内的海南岛。一旦广西土司到达海南岛之后,明王朝将很难采取有利的措施消灭他们。为了防止这种状况发生,朱元璋便将广西的沿海地区划给了广东,成为内陆省份的广西就此步入了明王朝准备的地理牢笼之中。

另一方面,明朝初年,倭寇势力在东南沿海地区十分猖獗。为了对抗倭寇势力的骚扰,明王朝必须加强东南的海防力量,而统一两广地区的沿海区域有利于广东地区集合力量,巩固海防建设。

疆域版图中,广西的海岸线缘何越变越短

​广西的海岸线就此消失,成为了内陆省份。

从明朝到清朝,从清朝到民国,广西都是内陆省份。失去海岸线的广西在经济发展上与广东差距越来越大,广西的海岸线何时才能与广西相逢呢?

钦廉地区

钦廉地区主要指广西自治区北部湾沿海地带,包括防城港、钦州、北海等地。在明朝之前,钦廉地区一直是属于广西的,而在明朝之后,钦廉地区被划给了广东。如今广西的唯一沿海地带就是钦廉地区,广西能重新获得这一地区可谓是一波三折。

疆域版图中,广西的海岸线缘何越变越短

​清末民初之时,钦廉地区曾经三次被提出改隶于广西。清光绪末年,国外资本渗透到了沿海地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沿海地带极其附近地区的发展。而当时的广西因为处于内陆,发展大受限制。它虽然紧挨作为出海口的钦廉地区,但是它们之间的往来贸易属于跨省贸易,国内商业若想从广西走出去,或者国外资本进入广西,这一过程都会受到广东的限制,严重阻碍了广西的发展。

在此背景之下,两广总督岑春煊向朝廷上书《密陈南服筹边大计》,建议将钦廉地区迁入广西省。他认为:“苟广西能以全省之力起而代粤人经营其地,使滇黔川桂之物产得通其出海之道,则中国南部之富力必大发展,此实关系今日国计民生之最急者也。”

疆域版图中,广西的海岸线缘何越变越短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让广西拥有出海港,这样西南地区的物产就可以通过钦廉地区出海,中国南部可以借此取得快速的发展。

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这个提议遭到了诸多反对的声音,最终清政府以迁省经费负担过重为由,驳回了岑春煊的建议。岑春煊认为单人力量无法改变钦廉地区,唯有钦廉当地的人民上书请愿,事情才会发生转机。

岑春煊与时任钦廉镇守使隆世储商议之后,命钦廉地区吴则浚等15名代表向广西当局请愿,要求将钦廉地区划入广西。之后吴则浚等200余人又将此事上书广东省议会,他们想通过两省之间的沟通协调解决钦廉地区划归广西之事。

疆域版图中,广西的海岸线缘何越变越短

​广东省议会对此事审议时,结果遭到了钦廉地区议员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钦廉地区长期属于广东,与广东已经融为一体,广东人又怎么可能背叛广东,加入广西省呢。另外,当时两广正忙于护国战争,也不是改隶的好时机。

1920年,时任钦廉镇守使陆兰清等人又上书请愿,并将广西怀集、贺县作为交换钦廉地区的筹码。中央朝廷对此还未表态之时,钦廉地区的议员最先站出来表示反对。之后广东省各旅外团体、广东旅京同乡大会、上海粤侨商业联合会、潮州会馆等团体都加入了反对的浪潮之中。

疆域版图中,广西的海岸线缘何越变越短

​同年的5月21日,钦廉地区的士绅阶层组织了公民大会,到会者约有5000余人,全体表决否认改隶。在民众以及当时粤军的巨大压力之下,广东省召开了议会,最终让省长取消了改隶之事。6月24日,广州军政府发表歉电,宣布撤销钦廉地区改隶一事。

1921年后,粤桂战争爆发。至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人再提议将钦廉地区改隶广西。

回归

钦廉地区归属广东省的历史已有数百年,如此长时间的影响之下,钦廉地区已然形成了对广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广西想要重新获得钦廉地区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但是广西却从未放弃,坚持是唯一的选择。

1951年3月,经过广西省的努力之后,广东省人民政府向中南军政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递上了一份呈报,其中便提出将钦廉地区委托于广西省进行管辖。中央人民政府出于经济、国防等方面的考虑,批准了此次提议。1952年1月,钦廉地区再次回归了广西的怀抱,广西终于从内陆省份变为了沿海省份。

但是故事还未结束,到了1955年,钦廉地区又重新划给了广东。而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钦廉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人留恋广东,无法接受广西人的身份。时任广西自治区主席韦国清曾经就此说道:“由于历史的习惯和经济发展的差异,有些人留恋广东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即已划了过去,那就从长计议吧,相信总有一天会得到妥善处理的。”

行政区域的变革肯定会影响到所在区域内的资源分配和百姓的心理认同感,所以在变更行政区时,必然会引起区域内民众的高度关注。对于古代的封建社会而言,中央朝廷的行政命令下达之后,百姓只能选择遵守。而到了民国之后,百姓们的意愿对于行政改革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时代的步伐和社会的进程不断地向前推进,广西的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有一个出海口,将省内经济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在一起。1965年6月26日,国务院根据广西自治区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的请求,正式将钦廉地区划归广西建制。从此之后,钦廉地区彻底与广西融为了一体,曾经的广东人也变为了广西人。

广西通过钦廉地区这个窗口,让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增涨。虽然它被广东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但是它们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广西成为第二个广东也说不定。

在钦廉地区一系列的变化之中,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时代和社会的诸多变化。历史的进程推翻了每一个昨天,将我们带到了今天,又让我们朝每一个崭新的明天走去。其中变化不断,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不管是广东人,或者广西人,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内,我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这个大家庭发展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旺。

参考文献: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史记》

《中华民国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