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看书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会这1招,让你效率提升100倍


工作、看书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会这1招,让你效率提升100倍

01

我们公司曾经来过两个实习生,一个从来不加班,一个每天忙到10点多,可月底业绩表现一拿出来,发现不加班的那个年轻人反而干得更好。


后来,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原来总是加班的那个实习生,经常白天不是对着电脑刷微博、逛淘宝,就是愁眉不展地看着文档发呆,拖拖拉拉,日子很难熬。

可另一个同事,经常把自己关进小黑屋,工作起来,不接电话,不回微信,反倒是很快就能完成任务。

日本作家山梨广一在《终结低等勤奋,麦肯锡精英教你有用的努力》这本书里说过,终结低等勤奋,最简单的方法是准时下班。


工作、看书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会这1招,让你效率提升100倍


当你的目的不再只是“工作做完就好”,而是“必须在几点下班”,你就不得不想办法找出一条脱困之路,有了这样的压力,人才能够进行高效努力。

这种努力,其实是心流带来的专注力。而这种专注力的差距,直接导致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巨大差别。

02


在前段时间的平昌奥运会上,日本花样滑冰天王羽生结弦再次圈粉无数,也成为66年来蝉联奥运冠军的人中最年轻的一个。


很多人都说,正是因为平时无休止、废寝忘食的练习,才能有了羽生结弦的成就,但其实真相却并非如此。

羽生结弦从小患有哮喘,根本不能在寒冷的冰面待太久,所以和其他运动员一天8个小时的冰上训练不同,羽生每天的上冰时间只有2小时。但在这2个小时中,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里,抓住每一秒认真感受,结合场下的思考,所以,每次训练都能得到异于常人的效果。


其实,这就是心流在起作用。心流可以帮助我们极大地提升效率。

工作、看书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会这1招,让你效率提升100倍


巴菲特在和大学生交流的时候也曾经说过:“如果你们和我有任何不同的话,那就是我每天起床后都完全沉浸在我手里的工作中,天天如此。如果你们想从我这里学到什么,这就是我对你们的最好忠告。”

其实,巴菲特这种工作状态也是一种心流状态。

好了,说了半天,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才是心流?


所谓心流,就是通过制造平静有序的心态,给人带来真正的乐趣,从而让人感受到幸福,并且能够提高注意力,使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更加高效轻松的一种状态。

03


那么问题来了,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产生心流呢?

米哈里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书中提到,要想达到心流状态,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首先是,一个清晰的目标。

其次是,及时的反馈

第三是,挑战与能力的匹配

清晰的目标是产生心流的第一个要素。


目标,也就是动机,简单来说,就是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是心流产生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个人之所以能在心流中全情投入,就在于目标明确。


就像一个网球选手很容易沉浸在心流中,因为他永远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他们的目标就是把球打回到对方场上。

工作、看书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会这1招,让你效率提升100倍


前段时间,朋友要出国留学,一向头疼英语的他,居然背单词成瘾,整天抱着单次书不撒手。


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她自己算了一笔账,只要考过了英语,就可以申请到全奖,相当于背一页单词就赚200块钱,每天给自己设置了赚400元的目标,看着自己一路从0不断积累,一整本单词很快就能背完了,不仅仅不头疼学英语了,还变成了每天的期待。

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意识才知道要把焦点放在哪里,而不是到处发散,这其实是一个聚焦的过程,非常有利于我们维持意识的有序状态。

相反,如果一个人在面对挑战的时,目标过于笼统,注意力根本不知道朝哪里集中,就无法进入心流状态。比如弹钢琴,很多人小时候都弹过钢琴,却没有几个人真正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都是被父母逼着学的,完全不知道我们到底学它有什么用,所以学习的过程就变得很痛苦。

可以说,目标越是明确详细,越有利于开启心流状态。

04


产生心流的第二个要素是,及时反馈。

朝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及时的回馈也相当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玩游戏就停不下来,一关一关通过,每一个关卡其实都是一个即时的回馈,回馈不仅仅带来满足感,还会时刻提醒你调整策略,如果没有反馈,人就会逐渐丧失与目标的连接,而迷失方向。

有些家长总是发愁,自己家的孩子不爱学习,其实究其根本,是很多孩子都没找到学习的乐趣,说白了,就是没意思。而这种没意思,有时候会来自于缺少反馈。

工作、看书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会这1招,让你效率提升100倍


美国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两组,每天进行随堂测验,测试后使用不同的反馈方法,第一组学生可以知道自己每天的测验结果,另一组什么也不知道。两个月后,再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每天都能得到反馈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更好,而且学起来更有劲头。

这就是反馈的作用。一次心流体验带来的深度幸福感,会激励一个人继续努力。设立目标、努力完成挑战和获得积极反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坚持下来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05


产生心流的第三个要素就是,挑战和能力相匹配。

想要达到心流的状态,你所面临的挑战,一定要与自己的技能相匹配,也就是说,挑战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的挑战,容易带来太大的压力,让人焦虑紧张,而过小的挑战,就会让人觉得无聊,失去乐趣。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亲戚,这个亲戚和很多家长一样,望子成龙,给自己的孩子报了各种辅导班,孩子每天一放学回家,既要写作业,又要学英语,还要学习钢琴绘画,今年刚读三年级,却开始学四、五年级的东西,孩子根本学不会,不堪重负,厌学情绪越来越重,小小年纪整天垂头丧气。

这就是挑战与自己的技能不相匹配,想要一口吃个大胖子,行动起来才发现,真的做不下去。就好比你跟一个人打乒乓球,如果对方球技碾压你,两个人压根打不了几分钟。

面对一个挑战,当你感到了焦虑或者无聊时,其实就意味着,挑战与能力不相匹配,焦虑意味着挑战过大,而无聊往往意味着挑战难度太小。这个时候就应该及时作出调整。


06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充实不是每天24小时持续不停地工作,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每一分钟,把自己的工作效率最大化,这样才会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希望我们大家,能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发挥心流状态,收获最好的人生。


与你共勉。



作者:五块钱,领英专栏作者,多平台签约作者。每天给你一点有料干货,欢迎关注@不讲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