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百姓百封家书:皮革专家王毓琦的与妻情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王毓琦毕业于上世纪 30 年代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拥有博士学位,是中国皮革行业的翘楚和奠基人。40年代任国民党中央工业试验所皮革试验室主任,建国后在轻工业部皮革研究所工作,1958起任北京轻工业学院皮革教研室主任,1972年含冤谢世。

民国百姓百封家书:皮革专家王毓琦的与妻情书

前排左起第七人即为书信主人王毓琦(中年时期)


笔者收藏的两封信札,是王毓琦在民国时期写给分居两地的妻子的家书。其一是新婚不久,丈夫工作的薪金是交给夫妻小家庭还是交给父母大家庭的争议而书;其二是孩子入托后,丈夫告之妻子的一些家庭琐事。王毓琦谢世较早,他的妻子保存着夫君的所有来信,直至本世纪之初也逝去。笔者从市井故纸堆里捡来一阅,仍透露出那一丝民国书香之家的温馨。

民国百姓百封家书:皮革专家王毓琦的与妻情书


民国百姓百封家书:皮革专家王毓琦的与妻情书


慈爱:

近段好吗?工作忙吗?一人住安全否?均一一为念。我已分别给函父亲与姊姊,姊姊的态度是有习惯上的误解,因为她结婚以及菊妹结婚,她们都是丈夫的钱养家,太太的钱自由(所谓家当然是指她们的小家庭,所谓太太就是菊妹与梅姊的钱可以自由)。那末,梅姊的意见就是您赚的钱可以由您自由用,我的钱给家(大家庭)。现在是有大家庭与小家庭之别。本来这是一种不合理与苛待男人的意见。现在您离开(大家庭)另外住,那末您的生活费就应当由我负担,事实我们两的感情与作风不是如此。您深深的体谅我,所以我们是无您我之别,您就是我,我就是您,您的一切是我的,我的一切是您的。我们根本不分彼此。所以梅姊那一封信是她思想与作风上的错误,不是来分解我们,您看懂我的意思吗?

不过无论如何,我得努力争取前程,待我有办法,总算我们可以出气了。上海物价日涨,便宜百货也多,就是钱少,样样都想购,但没这些钱来购。

我叔父们待我不错,但我也十分自尊,除端节去了一趟外,迄今未去,但他们终来请我。明日星期天或者去一趟,到叔父处吃午饭。我人日壮,望勿念。

吻您、拥抱您好妻

六、廿四


国荫:

昨日今晨均发一函,下午接到你廿四日信,你要的《新世界》及《金融日报》都可抽暇找出给你寄去。关于你买俄文书籍的钱可以寄的,需多少写明。本月补发专任薪金,我把钱是改成了卅日的定期存户,到下月十七日收利一万七千元。下月也可以补发十月份下半月薪水钱,是较富裕的。冬冬上学了,我一人的生活甚简单,用费有限,你需用钱也可寄一点去。

今日下午我到托儿所给冬冬送棉背心去(很大,夜间穿的,我才做的)。偷偷的从小洞向托儿所游戏场看冬冬一步一步爬上最高的梯子上,后来又下来打秋千,一边荡一边站起来,可以荡的很高。学生慢慢的少了,大概还有十来名,恐怕都是全托的了。我问先生冬冬如何?她说乖极了,只要是没病,全托对冬冬各方面都好,自小可以养成良好习惯,在家里夜间交给人家带是带不好的,每个星期日早八点钟接出来,星期一送进去。

关于我生病,我再三考虑,现在冬冬已上托儿所了,我打算住院去了,大概在五医院。到那时我决定了,我再告诉你,并且告诉姑姑,并且将冬冬的托儿所也告诉姑姑,将你的通信地址告诉托儿所,免意外。

你写的关于学习情形,我看了几遍,觉得用浅显的例子证实理论是对,故意卖弄玄虚是显表自己。但他们不见得懂得。

红叶红了吧?请寄几片。

专祝

愉快!

十月廿八日晚


民国百姓百封家书:皮革专家王毓琦的与妻情书

民国时期国民党中央工业试验所旧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