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宁武县,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尾字得名,汉明两朝重要边关

山西省宁武县,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尾字得名,汉明两朝重要边关

宁武县,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总面积1987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

一、历史沿革

1、秦置楼烦县,属雁门郡。两汉、三国魏因之。西晋废。唐末曾置宁武军,后废。

2、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置宁化县,于县置宁化军;熙宁三年(1070年)废宁化县,元祐元年(1086年)复为宁化县;崇宁三年(1104年)再废宁化县为镇。

3、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改军为州,复置宁化县,为宁化州治。蒙古太祖十六年(1221年)废宁化州、县入管州。元大德五年(1301年)建宁武屯,次年立万户府,属大同路。

4、明景泰元年(1450年)立宁武关;嘉靖十九年(1540年)置山西镇,统宁武、雁门、偏头三关。清初改宁武关为宁武营。雍正三年(1725年)设宁武府,并设宁武县为府治。

5、1912年废府存县。1914年属雁门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

6、1949年属忻县专区,1958年属晋北专区,1961年属忻县专区。1983年属忻州地区,2000年属忻州市。

二、地名来历

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先后治此,唐置宁武郡,始用宁武之称,取广宁、神武二郡尾字而得。或说其地有旧宁文堡,取文武对应之义,因有此称。

三、风景名胜

山西省宁武县,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尾字得名,汉明两朝重要边关

1、万年冰洞。位于宁武县涔山乡麻地沟村东,海拔2300米的山上,万年冰洞的奇特在于以本地洞外的气候条件论,根本构不成结冰的环境,而洞内一年四季冰柱不化愈往深处冰层越厚。特别是夏天,洞外碧草如茵,鲜花盛开,而洞内寒气袭人,冰笋玉立。

山西省宁武县,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尾字得名,汉明两朝重要边关

2、天池。天池景区位于宁武县城西南20公里的管涔山麓地马营村北,是一处高山群湖,桑干河和汾河分水岭上的东庄村附近。

山西省宁武县,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尾字得名,汉明两朝重要边关

3、汾河源头。位于宁武县东寨镇西北约1公里处,据《山海经》云:“管涔之山,汾水出焉”,所以后人认为这里就是汾河水的源头。

山西省宁武县,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尾字得名,汉明两朝重要边关

4、芦芽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宁武县东寨镇,是汾河、桑干河、阳武河、岚漪河、朱家川五条河流的源头区;景区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水利旅游风景区。

山西省宁武县,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尾字得名,汉明两朝重要边关

5、宁武关。位于宁武县城区,战国时,赵武灵王曾在此置楼烦关,以防匈奴。宁武,秦汉为楼烦县地,置有楼烦关,今县南的宁化村,即为楼烦关南口,县北的阳方口,即为楼烦关北口。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先后治此,隋时先后属崞县、静乐县。唐置宁武郡,始用宁武之称。宁武关始建于明宪宗成化年间,是为了抵御北方蒙古族的入侵而修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