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摄影是艺术?

慧画派


我们有句俗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艺术也是一个道理。美院的学生在画一副人体,有人说这是艺术,有人说这是伤风败俗。摄影作品也是一样的,同样一张照片,有人说是艺术,有人说这不就是张相片么。


如今这个大众摄影的时代,人人都能拍,随时随地都在拍,大家更多的给摄影赋予的是记录,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摄影也确实就是记录。而对于某些人来说,摄影确实是艺术。同样的东西,同时间拍摄的,为什么你拍的和他拍的就是不一样?为什么别人拍的就是要好看些?这里面有艺术。首先是审美。一个人对美的认识不仅仅是看着觉得美,还和他的学识,人文底蕴是分不开的。


下面这几张,你认识是绘画作品还是照片呢?答案是照片。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位摄影师的作品,他叫郎静山,是我国最早期的一批摄影师,他的作品也富有极高的国际声誉。百度就能知道,这里就不多说。我认为这些照片是艺术。


路小朵


为什么摄影是艺术?那么,为什么摄影不是艺术?我认为摄影是艺术,这是因为::一、摄影是创作艺术。什么是摄影?摄影是摄影师用光影绘画。摄影是摄影师有目的的活动,不是简单的纪录与拍照。是通过摄影师的明确的摄影主题,突出的摄影主体,简洁的摄影画面,并寄予了摄影师的很多思想情惑,构成一幅优美的摄影作品。所以说,摄影是摄影师的体力与脑力劳动的结合,是一种创作过程,是创作艺术。

二、摄影是光的艺术。观察、捕捉光线是摄影师的基本功。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有表现手段,摄影师表现手段就是光。通过用光,形成了摄影师的自身造型方式,决定其拍摄的画面的表述意图。通过用光,不仅区别于其他艺术,就是在摄影家之间,也产生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光也有多种表现形式,摄影师就是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作要求的光线来达到特殊目的。所以说,摄影是光的艺术。

三、摄影是构图艺术。摄影创作就是一个构图的过程,面对精彩的画面必须根据自己的创作思想进行取舍,这就是构图。在构图过程中,拍摄者就是处理好画面的空间关系。从而达到突出拍摄主体,增强作品的纪实、艺术效果。在摄影构图中,摄影师通过运用对比、均衡、黄金分割等形式,创作出赏心悦目的摄影作品。

四、摄影是减法艺术。摄影要求画面简洁。要对画面元素进行取舍,滤掉一切影响画面主体表现力的景物。极简摄影、大面积留白等摄影创作方法都是摄影减法艺术的体现。

所以说,摄影是艺术。





张卫国手机摄影


摄影之所以被称为一门艺术,就是因为它需要的是一颗平静的心,任何浮躁与虚荣都是要不得的。

我相信,虽然进入了数码时代,但摄影的基础知识还是需要掌握的。我看来,既然接触摄影,要学会看懂五本书。

第一本要认真看的书,当然是产品说明书!在摄影论坛里,如果有人问产品说明书上本来很醒目的答案,是会遭到痛殴的。你只有在充分了解产品和基本操作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发挥系统的优点。也只有这样,相机才能真正成为你的工具。

第二本要看的书,是《纽摄》。是的,很多人说,纽摄老了,没错,纽摄是老了,老了就抽抽了,抽抽得只剩下精华了。人们对照片有不同的追求,咱们不说,追求亮丽明快,或许纽摄不适合,但我看来,它仍然是摄影圣经。开篇三个要求,主题、主体、简洁,自始至终都是我们评判片子的依据。看明白了纽摄,相机就会成为你的左右手。你会开始为光影而喜悦,为色彩而快乐。

第三本要看的书,就是感情。太浮躁的人是用不好相机的,因为他看见的只有服装和表情,他拍到的是漂亮或者丑陋,而不是喜欢或者厌恶;拍到的是笑容或者眼泪,而不是快乐或者悲伤。那样拍的片子,我们叫快门机器。单纯拍片子不是摄影,更不是艺术,摄影是藏在片子后面的感情!很遗憾,大部分人都还在看这本书,我也是。但是知道了方向,我想我们会突破的。等到突破了这一步,相机就能成为你的感情,你能很容易在打开一张片子的时候,迅速回到当时的现场,伴随一杯茶,半包烟,和一个宁静的下午。

第四本要看的书,是人生。太年轻的人也是无法理解摄影的真谛的。没错,现在市场上的相机种类繁多,也不乏索一类的时尚机型,但是,如果把摄影定位成那种时尚,那就错到家了。摄影不是时尚,在这两个字后面蕴含着前辈们多少年的积累和精华,从取景框看出去,转动对焦环,在景物开始清晰的同时,你能隐约看见大师的身影飘然而过,翩若惊鸿,矫若游龙。

镜头表达的,是你眼中的世界,是你对人生的理解。摄影大师们,在拍风光的时候,他会充满了敬畏;在拍花鸟的时候,他洋溢着喜悦,在拍人文的时候,他骨子里刻着悲悯。镜头便是人生,你的片子便是你对大千世界的理解,走到这一步,镜头就是你的伴侣,你已经感觉不出它的存在,但它确实开始融进了你的生命。第五本要看的书,便是你自己的心。世间万事万物,其实都是你内心的投影,心无挂碍了,从此得了解脱,自在啊!那时,你不再以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为意,繁华起伏,俱是浮光掠影,一头一机,从此笑傲江湖。


COLDSAND寒沙


早期的摄影更多地偏向于“记录”的功能。而现在,随和数字化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摄影越来越大众化了,但其对美感的追求,却始终如一,甚至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手机,大多数手机都有照相功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拍出优秀的作品,这就是摄影的专业性。之所以说摄影属于艺术,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摄影讲究构图



这就跟画素描一样,摄影对构图有严格的要求,一幅构图较好的作品,往往给人美的享受,也比较耐看;

2、摄影讲究用光



摄影是一门关于光的艺术,在什么样的光线下,用什么样的参数设置以及拍摄技巧,都是有讲究的,所以,不是说随便拍拍就可以称为摄影,它是有一定的艺术理念的;

3、摄影追求美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摄影也不例外,好的摄影作品往往使人印象深刻,甚至给人美的感受;

4、摄影讲究用色



在色彩美学的指导下,优秀的摄影师总是很会用色,他们拍摄时不是乱拍的,而是对色彩有严格要求的,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所以优秀的摄影师拍出来的作品总是有一定的色彩艺术感,给人带来非常好的视觉感受!


一笔一画硬笔书法


艺术,从狭义的定义上并不包括摄影。但是广义的延伸,艺术也指用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来表达形体、生命、故事以及生活的态度。

所以摄影也是艺术,是一幅动态或者静态的画作,是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一幅美景的照片,需要良好的构图,找到作者最想表达的意境,忠实还原作者眼之所见、心之所想。壮美的河山、凄冷的秋雨、活泼可爱的孩子、秋日午后静物的闲暇,哪怕只是挂在车窗上的雨滴,都可以体现作者的思想、态度,甚至可以一窥作者的心灵。美与丑、动与静、光与影都可以带动欣赏者的感情。

当你看到一幅如诗如画的摄影作品时,你就会感叹,这就是艺术。











心向而往


摄影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和艺术脱不开干系。

从1850年之后,画肖像的,给杂志画插画的一大堆数不胜数的传统职业画家其实已经逐渐在转变角色了。再加上那个时代的资产阶级的兴起,新的信仰体系的发展,很多中产阶级开始出于兴趣画画,原来专门给贵族老爷们服务的那些画匠们慢慢的也就失去了市场,一来二去,绘画就在艺术领域被拔高到相当崇高的地位,王尔德也就是在这段时期讲了一个“art for art'sake”。

抽象艺术其实和摄影艺术有过一段并列发展的时期。在19世纪中后期,西方社会在社会和科学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拿破仑三世重建巴黎,弗洛伊德出现了,量子物理学也出现了blabla,这进一步催生了抽象艺术的发展。反过来抽象艺术也是对1850以前旧社会的崩溃和新社会重建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反映,并且在科技的加持下,它开始具有诠释科学的功能。

但是私认为抽象艺术的发展不能简单被看作是艺术的发展。说到底它为什么会快速发展仅仅是因为它是为数不多的契合那个时代的绝佳标的物。抽象艺术家们也不全是天才,大部分人是受过专业训练后而对艺术产生敏感。现在回到摄影这个话题,摄影充其量就是一个照相的过程。一种商业化的科学技术要想转变为艺术难度是相当大的。然而技术进步和暗房后期的出现让摄影成了一种创造性更大的工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摄影不仅仅是一种捕捉信息的工具,它能让我们窥探到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的另一面。这就是摄影的价值。至于艺术不艺术…真的重要吗?


周神奇的笔杆子


这类似于问为什么绘画是一种艺术形式。

如果你看一幅幼儿园老师画的他们家的画,你会把它看作是艺术吗?如果是的话,那就有你的答案了。如果不是,那么一定有一些品质和/或价值,你发现在一个人创造的作品,花时间学习,完善,并磨练他们的技能,到了值得你赞扬的程度。

在今天和这个时代,摄影已经变得如此文化饱和容易做,它很容易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媒介。话虽如此,仅仅因为你的手机上有一个镜头,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给你提供了模仿真实摄影师可能使用的效果或风格的能力,这并不能构成这些“快照”艺术。就是这样,快照。

就像画家在画布上创作图像,或者雕塑家选择某种材料作为媒介一样,照相师为了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也做出了许多相同的决定。没有太多的技术,有这么多的变量,去得到一个完美的镜头,这等于是作出的决定时,盯着一个空白的画布。就像选择画笔一样,摄影师必须选择镜头;焦点必须选择,就像选择画中强调的东西一样;照片的点亮方式让人产生某种情绪,就像绘画或绘画的颜色和线条质量一样。

总之,我觉得大多数人认为其他形式的艺术是“艺术”,因为艺术家使用某种工具来制作他们的作品,而这些工具对于一般人来说似乎是陌生的,而拍照是一个对普通人来说非常容易理解的过程,以至于大多数人都不会三思而后行,才能真正拍出一张好照片。

画家使用画笔和颜料,插画家使用石墨/油墨/标记等。为了表达他们在某一主题中发现的情绪、情感和感觉。唯一不同的是用来表达这一愿景的工具。仅仅因为摄影师用照相机而不是用画笔或铅笔来表达他们的视觉,并不能使它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而不是艺术家选择用来表达他或她自己的任何其他方式。





慧画派





高处宜赏景


摄影出现得晚,几乎是绘画、雕塑几经变革,摄影才开始流行。然而摄影的目的,和传统艺术是一致的。最初是为了表现美,表现理想化的美好的事物。记录贵族美丽的人像和隆重的节日活动。虽然摄影工业化之后,相机走入寻常百姓家庭,但人们依然渴望记录下家人美好的影像留作回忆中不可或缺的纪念。

之后,有些人开始逐渐拿着相机拍摄一些自己看到的东西,不光是人,是街道,是风光,是任何东西。摄影开始脱离主流的主题表达,企图传达一些其他感情,和超现实主义、抽象艺术一起脱离subject,尝试感觉和非真实画面。

但当现成品艺术出现的时候,摄影才显示出其真正的传统性。每一幅摄影作品都由摄影师拍下,其中蕴涵了摄影师个人的审美,捕捉的技巧和想要表达的画面。 本质上和绘画一样,都是艺术家本人的表达。在现成品出现之前,艺术主要是表现美和展现艺术家的个人风格。而当代艺术却走向了“真”,在这一点上,摄影是远远做不到的。现成品艺术很真,因为其本身就是真的东西,更易于表达真。而现实是有时间维度的。摄影截取了某个巧妙的瞬间带着太多个性化,来表现摄影师想要展示的“真”。更何况创作时为了视觉效果,带有冲击力或者某着吸引人的“刺点”,在构建的过程中已经失去真实了。

因此就艺术按目的分类,摄影只能归为传统艺术。


石雕界康高为


因为摄影漂亮,像一首好诗一样漂亮,请看官们只用无力的眼睛欣赏,无需猜测。可怜的人们,将把一切称为艺术,仿佛什么都难得、可贵了,都稀奇、很值得另眼相看了。我们家中用了五年的扫把是艺术品,五年来从未换过位置的灶台,是艺术品。还有什么胜得过这两样?不多。譬如还有发了霉的豆腐,热好的牛奶,清蒸的红薯,一天天的晚霞,似乎有微妙变化的水滴声,扩散开来传到此刻耳际的拉长的汽笛,总也放不坏的橘子、甚至颜色也不变地顽强屹立在,它的位置上,什么都没有的高远的夜空,终于盼来有白云成形的无垠的天幕。

为什么摄影是艺术?这个一点也不关心。只要是健全的生命,已拥有一切。当你怀疑无知的人是否少了什么时,也许你更多了什么,过犹不及,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我见过的并不时髦的老人正不需要艺术,被天地风物的广漠和三餐一宿中闪烁着的烛光亲切、和厚道承载得了光阴及周遭的人情,所包围。也许,他们退守了人生,人生必定也不会放弃,这些本就自然可贵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