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曾刚」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银行业风险管理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曾刚」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银行业风险管理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曾刚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与此同时,随金融市场化改革加速,金融业外部环境快速演变。为应对内外部的冲击,银行的业务模式和资产负债结构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在信用风险之外,非信贷业务和表外业务快速发展,使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开始愈发突出,相关的风险事件也时有发生。此外,处于银行转型的需要,由金融科技推动的新兴业务(尤其是互联网贷款)在近几年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与之相关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总体上看,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环境日益复杂化,及时提升对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创新业务风险的管理能力,是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现银行长期稳健发展的必然选择。

银行业风险日益复杂化

经济结构转型与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导致银行业外部经营环境出现了深刻变化,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压力也在持续加大。

1.信用风险持续上升。

2009年以后,中国的债务水平持续攀升,尤其是企业部门的财务杠杆,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速。但与此同时,实体经济的增长则从2012年以后持续下滑。债务的不断累积,对应着的却是投资回报的逐步降低,企业的利润难以产生足够的现金回流以覆盖融资成本,导致企业的偿债压力开始增大。这对银行,这意味着违约风险的持续上升。

从目前来看,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经济结构调整,具有较强的区域结构、客户结构和行业结构特征。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的数据,截至2019年2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达2.24万元,较上季度末增长3.62%,不良贷款生成速度有所放缓。整体不良贷款率1.8%,与年初基本持平。但不同银行之间的分化也较为明显,大型银行和股份行不良率稳中有降,但中小银行不良率依然处在上行通道,城商行由2018年末的1.79%上升至2019年6月末的2.3%,上升了51BP;农商行一直维持在3.95%左右的高位,接近5%的监管红线。

从不良贷款的结构来看,关注类贷款占比为2.94%,较上一季度末下降了6个BP,已经连续12个季度呈下降趋势,潜在不良风险有所释放。

从地域来看,我国不良率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于西北、东北及西南等地区,由于中小银行相对缺乏通过地区分散资产和风险的手段,这些地方的地区性中小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压力可能会更为突出。

2.流动性风险显著上升。从2013年“钱荒”以来,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日益凸显,尤其是少数业务激进的中小银行,大量通过同业业务来实现资产负债规模的快速扩张,积累了大量的风险。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强化,个别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开始暴露,甚至危及到了机构经营的稳定性。

具体而言,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的上升,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影子银行”业务的无序发展。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得益于宽松货币政策下流动性的释放和金融监管套利空间的存在,中国的影子银行快速扩张。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的基本逻辑为:商业银行绕过传统存贷业务,利用资产负债表内外的其他项目进行业务创新,并通过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来达到信用扩张的目的。发展“影子银行”业务一方面可以绕过资本充足率等监管约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利润率,弥补因存贷息差缩窄导致的利润收缩。这也意味着利润驱动和规避监管是中国影子银行演进的主要原动力。

从业务模式来看,2008~2013年,影子银行处于新兴发展阶段,“理财产品—通道业务—非标资产”是其主要模式。随着《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8号文)的出台,理财资金投资非标业务得到严格管制,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主要模式由通道模式转变为同业模式。2013-2016年,影子银行发展不断深化,“同业业务—委外投资—债券等标准化资产”成为其主要模式。随着同业存单、同业理财等创新业务陆续兴起,买入返售、应收款项类投资也成为非标资产的主要形式。在影子银行兴起的同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和结构都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影子银行的资产端多为期限较长、风险较高的非标和债券等资产,负债端多为期限较短的理财产品和同业负债,这就需要负债端持续滚动发行来弥补期限错配。一旦短期流动性紧张,很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此外,影子银行具有跨业务、跨市场的高度关联性特点,与传统商业银行以及金融市场关系密切,从而导致影子银行的风险在不同金融主体间传递,放大市场反应。

二是其他经营风险的转化。现实中,很多流动性风险都是由其他风险事件(如,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或声誉风险,等)引发。从我国银行业看,虽然因为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导致机构流动性风险的事件也有发生,但基本属于个案,不具普遍性。多数的流动性风险,还是信用风险在银行流动性方面的体现。抛开对银行声誉的影响,信用风险意味着银行资产端流动性的丧失,信用风险越高,资产的流动性也就越差。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银行的负债结构较为合理,但如果负债总量不能够持续增长,以满足原有债权人的偿付需求,流动性风险就会出现。对信用风险较高的机构而言,维持存款的持续增长是缓解流动性风险的关键,一旦存款不能持续增长,就需要吸收其他类型的资金(如同业资金)来进行维持。所以,在实践中看到的,部分中小银行同业负债债较高,也有可能不是主动谋求规模扩张,而是因为信用风险较高导致的被动策略。

3.利率风险亟需重点关注。从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往往会对银行业,尤其是中小银行带来较为显著的冲击。这是因为,利率市场化会削减银行的净息差水平,加大银行的净息差风险,对于严重依赖息差收入,且缺乏足够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的中小银行,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01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改革完善了贷款市场利率(LPR)报价的形成机制。新LPR报价有三大改变:增加报价品种、增加报价银行以及改变报贷款报价机制(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的方式取代之前盯住贷款基准利率模式),目的是引导贷款利率定价从参考贷款基准利率转向参考贷款市场利率,打通政策利率和实际贷款利率的传导通道。8月20日,首个贷款市场利率公布,新LPR为4.25%,较之前小幅下降了6BP。9月20日,再次小幅下调5个BP。

LPR定价规则的变化,意味着中国贷款利率市场化又往前推进了一步,这必然会对以贷款作为主要资产的银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要有效应对贷款利率波动性加大和利率风险复杂度增加的冲击,商业银行需要及时构建与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

提升对主要风险的管理能力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制度,相关的提法早就不新鲜。但在信用风险为主的情况下,所谓的全面风险管理,更多地还是集中在信贷管理部门,对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等新型风险的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和表面,缺乏专门的风险管理制度、也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这类问题,在中小银行中尤为突出。随着银行业风险的复杂化,其他类型风险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在特定时点上对机构的负面冲击甚至超过了信用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尤为紧迫。

1.转变经营理念,聚焦主业。金融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换句话说,风险其实是银行经营管理的结果。因此,要从源头上实现对金融风险的合理有效管控,银行就必须要树立稳健、可持续的经营理念。从2012年以来,在实体经济持续下行的同时,金融机构出于对短期利益的追求,利用同业、理财等“影子银行”业务来规避监管、扩张规模,“金融空转”、“脱实向虚”愈演愈烈,埋下诸多隐患。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的频频暴露,就是部分机构之前脱离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约束,过度追求规模和利润增长的结果。在回归主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顺应经济、金融形势,及时调整经营发展理念,从规模至上转向质量至上,健全资本约束机制,制约风险资产的过快扩张,与此同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2.适应业务发展,提升特定风险的管理能力。笔者建议从信用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利率风险管理三个方面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

信用风险管理方面,预计随着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的持续,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还将持续存在,并成为银行信用风险最主要的来源。针对这类信用风险,银行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客户分类管理,优化行业客户结构。对于产能过剩行业客户,银行应根据自身行业政策标准和客户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夯实客户分类名单,加强对客户分类管理相关工作的监控和检查。同时实现对产能过剩行业的精细化分类,准确辨识风险所在,实现风险的有效分类管理;二是做好行业信贷限额管理,控制行业总量性风险。三是防范产能过剩行业相关行业风险。在产能过剩行业风险开始出现后,银行应当及时关注产能过剩行业的相关行业,及时采取增补抵押担保、总量控制和各种风险缓释措施,对严重产能过剩行业的上下游行业采取压缩融资,实现有序退出等方式以合理控制风险;四是关注产业政策的变动。产能过剩行业受政策变动的影响较大。银行应当及时跟踪产能过剩政策,对产能过剩政策所针对的行业和企业尽快采用压缩、转让、控制等措施防控风险。

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高度关注因业务结构调整(除之前的同业、理财等影子银行业务外,近期也应关注银行互联网业务创新)带来的流动性风险特征变化,并积极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和方法。具体而言,银行应及时将表外业务和其他创新业务所产生的风险敞口,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改进流动性风险估算方法,特别是应加强对极端压力情形的关注,并制定应急预案。针对风险特殊的创新业务,应尽快实行专业化管理,从组织架构设计上,将创新业务与传统业务进行区隔,在提高业务发展效率的同时,推进流动性风险管理专业化的提升。

利率风险管理方面,一是需要建立LPR与客户最终贷款利率之间分层管理机制,区分出最终贷款利率中的市场风险因素和信用风险因素,实现贷款利率风险和信用价差的分离管理;二是完善银行FTP体系,着手建立科学、成熟、完善的FTP定价机制,实现贷款利率的传导途径的自我完善;三是加强主动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有效管理利率风险。在负债管理方面,应提前规划缺口的期限、结构、价格目标,合理利用同业拆借、同业存单、金融债等主动负债方式,增加资金来源的灵活性和可控性,改善负债结构。资产管理方面,可在全行层面统一调度资产和负债,实现资产渠道与资金渠道的合理对接和匹配。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曾刚」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银行业风险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