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崗起義始末

1911年4月27日,黃興率120餘名敢死隊員發動了同盟會的第十次武裝起義——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後,72位烈士的遺體被葬於黃花崗。因此,史稱“黃花崗起義”。

黃花崗起義始末

籌備廣州起義

1904年,清政府著手改革軍制,聘用德國教習,組建新軍。新軍裝備新式武器,採用嚴格的徵兵標準和西法訓練,軍官多由學習軍事的留學生擔任。

倪映典,安徽人,畢業於江南陸師學堂,廣州新軍排長,是同盟會安插在廣州新軍中的革命代表,他和趙聲發展了3000多名會員,引起了協統(旅長)張哲培的警覺。

1910年正月初三,倪映典帶兵沖人炮兵一營,打死了管帶,宣佈起義。但兩廣總督梁樹勳早有準備,分三路圍攻起義軍。兩軍在廣州東門茶亭對峙,清軍提出談判,當倪映典起身上前時,當場被殺,年僅26歲。

這是一次雖敗猶勝的起義,黃興從此對新軍寄予厚望。5月13日,黃興給孫中山去函,詳陳了自己的計劃。6月7日,黃興由香港秘密抵達東京。10日,孫中山也由檀香山到達橫濱。黃興由東京趕到橫濱迎接。

1910年11月13日,孫中山在馬來亞檳榔嶼召開秘密會議,商量捲土重來的計劃。參加會議的有同盟會的重要骨幹黃興、趙聲、胡漢民等人。會議決定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廣州起義。

1911年4月8日,省城內外及各省革命力量大體聯絡就緒。統籌部決定發難日期定在4月13日,趙聲為總司令,黃興為副司令。

黃花崗起義始末

血戰廣州城

就在統籌部開會當天(4月8日),同盟會會員溫生才在廣州東門外開槍擊斃了廣州將軍孚琦,後被捕就義,同時吳鏡運炸藥被捕,廣州全城戒嚴。美洲的款項也遲遲未到,發難日期不得不推遲。4月23日,黃興留下了一封寫給孫中山的絕命書後,由香港潛入廣州。

黃興在兩廣總督衙門附近的小東營五號設立了起義指揮部,決定於26日舉義。

這是一次傾全黨之力準備的起義,動員人數之多,籌集款項之巨,前所未有。大量軍火歷盡千難萬險從各地買來運入城內,同盟會中不少女會員假裝辦婚禮,將武器藏在嫁妝裡,大搖大擺地運到目的地。

黃興決定起義延緩一日,定在4月27日,將原定十路進軍計劃改為四路:黃興率一路攻總督衙門;姚雨平率軍攻小北門,迎接新軍和防營入城;陳炯明帶隊攻巡警教練所;胡毅生帶隊守南大門。

1911年4月27日下午五點半,黃花崗起義打響。黃興帶領自己這一路“選鋒”120餘人,臂纏白巾,足踩黑麵膠鞋,手執槍械炸彈,吹響海螺,直撲督署。督署衛兵負隅頑抗,革命軍擊斃衛隊營長,衝入督署。

隨後,黃興把所部分為三路:川閩及南洋黨人攻督練公所;徐維揚率花縣黨人40人攻小北門;黃興自率方聲洞、朱執信等出南大門,接應防營。

黃興率領十多人衝出了總督衙門,剛走到東轅門外,正巧碰上水師提督李淮的親兵衛隊,兩軍相距僅50米。當時,林時爽聽說李淮部隊內有自己人,上前高呼,不料被敵人一槍擊中頭部,當場犧牲。

另外一路,由喻培倫率領70多人進攻總督衙門西北的督練公所,途中遇到防勇,不能前進,乃繞道攻督練公所背面的觀音山,準備先奪取制高點,再居高臨下俯攻。戰至深夜12點,喻培倫見寡不敵眾,退至一個米店裡。清軍放火燒店,起義軍被迫突圍,喻培倫被俘遇害。

徐維揚的一路也很快遭遇清軍,經過一夜激戰,徐維揚率部突圍,被敵俘獲。

起義打響後,陳炯明、胡毅生臨陣撤離,衝鋒陷陣的只有黃興這一路100多人,其餘三路都沒動靜。原計劃起義一開始,廣州新軍便立即響應。但後來得知,新軍準備響應時,發現一發子彈都沒有,而且營房四周,嚴陣以待的清軍正把槍炮對準了他們。新軍起義的計劃泡湯。

黃花崗起義始末

浩氣長存黃花崗

廣州起義失敗後,清政府下令,街上只要有穿洋裝、剪短髮的人,就立即抓來審訊。革命黨人在這種情況下,紛紛躲避各地,連黨人的家屬也不敢出來認屍。此時,一個叫潘達微的人,走進了歷史。

潘達微的父親做過一品武官,解甲歸田後在廣州是大戶之家。潘達微通過父親的關係,周旋於朝廷要員之間,並利用自己是《平民日報》記者的身份到處奔走,終於通過當地慈善機構善堂,冒死向清政府領回了被處決者的遺體,又一一收斂了暴露於街市的烈士遺體。

潘達微一共收斂了72具烈士遺體(實際犧牲86人),用自己的房產做抵押,買了東郊白雲山下的一塊荒地紅花崗,將72位革命志士合葬在了那裡。潘達微覺得紅花太嬌弱,就將這片墓地改名為黃花崗,用黃花來象徵烈士們不屈的革命精神,黃花崗由此而得名並流傳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