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貓和老鼠》(Tom and Jerry)是米高梅電影公司於1939年製作的一部動畫,該片由威廉·漢納、約瑟夫·巴伯拉編寫,弗雷德·昆比製作,首部劇集《甜蜜的家》於1940年2月10日在美國首播

1939年期間,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繼影片《加洛潘女孩》之後第二次合作。兩人採用了“貓”和“老鼠”的原型,為《貓和老鼠》這部動畫片創作了第一部劇集《甜蜜的家》,當時動畫片中的貓叫“賈斯珀(Jasper)”,而老鼠叫“金克斯(Jinx)” 。但是,米高梅電影公司的老闆並不喜歡動畫片中這兩個主角的名字,於是便採取讀者投票競選的方式,將兩位主角的名字改成了現在的“湯姆(Tom)”和“傑瑞(Jerry)” 。

1957年,米高梅電影公司在沒有給予任何提前通知的狀況下,解散了公司的動畫部,《貓和老鼠》這部動畫片第一次停止製作生產。1960年,米高梅電影公司突然覺得原來“湯姆(Tom)”和“傑瑞(Jerry)”這一對貓鼠是可以賺錢的。於是便重新啟用公司的動畫部,繼續開始製作《貓和老鼠》。公司指派吉恩·戴伊奇擔任這部動畫的製作人。在1961和1962年期間,米高梅電影動畫部製作了13部《貓和老鼠》的動畫片 。

1963年,米高梅電影公司在華納兄弟公司關閉了動畫部後,接納了從該公司走出來的查克·瓊斯。查克·瓊斯在進入米高梅後,接替吉恩·戴伊奇擔任《貓和老鼠》的製作人。在製作過程中,查克·瓊斯開始重新設計兩位主人公的主要形象。對於“湯姆”,查克他給了它一對更粗更大的眉毛以顯示它的兇樣,並畫大了在動畫片中經常給湯姆帶來麻煩的大尾巴。而對於“傑瑞”,查克則賦予了它日本卡通人物式的大眼睛。原先的片頭被更換成了新片頭,那個帶有米高梅標誌性開頭的“獅子吼”被改編成了“湯姆叫” 。


1967年,米高梅在查剋制作了34部《貓和老鼠》動畫片後,第二次關閉了動畫製作組。1975年,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決定再次創作這一對銀幕最佳搭檔。於是,他們決定為《星期六晨間卡通》電視臺製作《貓和老鼠》。然而,這並不是一個很容易的想法。首先,電視臺的負責人是這部動畫片的粉絲,由於而早期的《貓和老鼠》動畫有些地方過於暴力,他要求兩人減少動畫片中的暴力畫面。於是,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減少了“湯姆”和“傑瑞”兩位主角在動畫中的敵對現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貓和老鼠》出版封面


你有看過《貓和老鼠》嗎? (多選)
0人
0%
小的時候經常看
0人
0%
有偶爾看過
0人
0%
沒有看過,僅僅聽說過
0人
0%
其他
<button>投票/<button>


那麼《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Hanna-Barbera時代(1940-1958)的貓和老鼠製片人。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好萊塢長久以來被認為是一個仙境,我們可以想象到的火災,洪水,地震,都可以由一些最熟練的技術人員在5分鐘內將它們展現出來。在好萊塢所有在技術和創造想象方面都取得了獨特的成就,但是沒有什麼能夠比得上當今的卡通(本文涉及的書的出版於1950年,請參考該時間來理解“當今”)。動畫是一種不受限制的媒介,它只會被創作者的想象力所限制,擁有允許很廣泛的題材和方式。
在米高梅動畫工作室裡,150位動畫工作者將他們的全部時間都用於創造加工那些歡樂,音樂,混亂的混合物——米高梅彩色動畫。(technicolor cartoon,technicolor指好萊塢早期的拍攝彩色電影的技術)傑瑞在屏幕上智勝湯姆雖然只有7分鐘,但是全體工作人員花費18個月才能做好一集。


接下來的部分將講講一部貓和老鼠的動畫從點子產生到影片完成的一些過程與細節。


1.該圖是製片人Fred C. Quimby(中間)和兩位導演William Hanna(左)和Joseph Barbera(右)在討論一部彩色動畫的想法,也叫劇本會議。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2.在一次劇本會議上,William Hanna導演正在表演角色的一個動作。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3.動畫師最早進行作畫的方法之一就是將這些畫放在一起然後快速翻動。(圖中為米高梅的動畫師Preston Blair)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4.動畫師助手(animator's assistant,按工作內容來看比較像現在的動畫師)在一個特別的臺子上工作。將全部動畫紙放在槽口(現在用定位尺),確保前後的紙張不發生偏移。他在原畫上面蓋了一張新的動畫紙,繼續畫接下來的一個動作,將角色的手或者腳移動一英寸,直到角色的一個完整的動作分解為數十個獨立的動作。

(圖中人物:Tom McDonald assist. Animator)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5.這是一個故事板(story board),上面有一些粗略的草圖(看樣子很像現在的分鏡圖),主要內容就是動畫裡將要講述的故事,導演和製作人員可以改變這些草圖,添加新的搞笑內容,以及抽出一些他們認為可以刪掉的部分。(書上的原圖不是很清楚,另外搜了一張清楚的,雖然不是同一張,不過都是同一類東西)

該圖是《小孤兒》故事板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6.動畫師助手們正在畫中間幀,平均一部動畫需要15000張的中間畫,耗時18個月,最終在熒屏上播放時只有7、8分鐘。(這一段有待考證,詳細的可見

@馬小褂

的回答)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7.在動畫師們完成了原稿後,送到上色與描線(painting and inking)部門,她們用黑墨水(india ink)在賽璐璐片上描線,併為角色上塗上特製的不透明顏料。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8.動畫檢查負責人正在檢查和對比每一張動畫原稿的準確性、細節、尺寸等。

(Max Maxwell:動畫檢查部門的負責人)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9.動畫師正在用自己的表情來作為一個角色表情的參考。(動畫師:Irv Spence)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10.這位年輕的女士正在用不透明的顏料給賽璐璐片上色。顏色的出現為動畫電影打開了廣闊的新局面,它使動畫創作變得更豐富。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11.所有被用在賽璐璐上的顏料都被仔細地逐一混合在一起,那些完美的色彩通過這道工序得以呈現。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12.這位年輕女士的工作就是檢查上色的位置以及色調是否準確,她專業的眼光可以看出細微的色調以及明暗度的變化。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13.背景畫師正在準備動畫的背景畫。因為同一背景將會用在不同的鏡頭中,所以還需要準備另外的一張背景畫。(背景畫師:Johnny Johnson)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14.這是動畫的音效部門,每種可能用到的音效都在這裡出現,例如火車的轟隆聲、蜂鳴、斷裂的樹木等。(音效師在挑選需要的音效)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15.並不是所有的音效都能在音效庫裡找到,此時音效師就會親自上陣配出音效,如果有需要他甚至可以現編一個音效。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16.音樂在每部動畫裡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即使在動畫劇情發展時觀眾未必知道到音樂是如何展開的。

Tex Avery(導演,站)和Scott Bradley(坐)討論音樂方面的問題。Scott Bradley為米高梅動畫提供全部的音樂。(米高梅的Scott Bradley和華納的Carl Stalling均是早期的動畫配樂大師)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17.這張動畫細節表(detail sheet,也叫bar sheet)作為動畫中動作,音效,音樂的大綱。通過這張圖表,每個動作都可以和對話與音樂在千分之一秒內同步。(這裡的表述有些誇張,實際上同步的較小的單位就是一幀,也有一種更小的單位就是按照一張35mm底片上孔的位置來區分)


(書上的表有些模糊,找了個相對清楚的圖,這張表就是音樂能夠同步的原因,現在不多提,以後有機會試著寫一寫)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18.這是一臺用於檢查聲音與圖像是否同步的剪輯機(editing machine,也叫做moviola)。時間是動畫裡最為重要的因素。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19 .剪輯師通過機器上的音畫一起播放的特寫鏡頭(close-up),來獲得影片在電影院播放時畫面與聲音的基本印象,就像小型的電影預覽一樣。他可以據此來決定片中一些變化,如果有需要,他也可以反覆地看這部電影,並且可以開始或者停止在任意一點。

(站著的) 動畫師, Mike Lah at movieola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20.每個場景的細節都要記錄在律表(exposure sheet)上。

通過這張表,動畫師們把將要設計的角色個動作與預設的動作吻合。動畫的每一幀都進行編號,沿著這些編號對動作進行描述。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21.攝影室是動畫推上熒幕的地方。賽璐璐通過氣壓被固定在攝影機下面,開始攝製動作。一幀畫面拍一次,出現在屏幕上的人物雖然很大,但是在所拍的圖片上只有幾英寸大小。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接下來以《貓兒協奏曲》中的某一張賽璐璐為例講講上色過程。)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A.動畫師畫完原稿後,描線員用黑墨水(black india ink)在賽璐璐片上描出tom的輪廓。B.描線(inking)完畢後,將賽璐璐片翻到反面,上色員根據前面描好的輪廓上色。C.再將賽璐璐翻個面,馬上就可以看到需要的畫面了,終於要拿去攝影了。D.這張是jerry描線後的賽璐璐片。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E.像tom一樣,將賽璐璐片翻到反面進行上色。F.再將賽璐璐片翻回來,接下來要拿去攝影。G.這叫做“背景”,通常來自於風景畫或者是一些真人電影片段,在動畫中背景首先要用鉛筆畫在半透明的銅版紙上。接下來將副本(copy)畫在heavier paper上。


H.將前面貓和老鼠的賽璐璐片放在背景上,準備一起攝影。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這一張僅僅是動畫中的一幀,平均一部動畫的賽璐璐片加起來要有650-750英尺(198-228米)長。


=========================一個疑問===========================================

(特意去《貓的協奏曲》這集截個圖,發現jerry的姿勢不對,難道是書裡放錯圖例了,還是貓和老鼠的這一集被剪輯過了?)

這一幀,jerry是跳到鋼琴上面一段才擺的poss,此時tom也沒有伸手的動作。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而這一幀,tom伸手後,jerry的pose也不一樣了。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難道書中的例子是樣片,正式版動畫還加了一個pose?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最後放個貓(鼠)設圖吧。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注:

1.括號裡的內容為一些補充,並非原文信息。

2.上面的一些認人的信息以及本文的掃圖來自於這個blog:Michael Sporn Animation


最後的最後獻上TOM男神的形象年鑑

81歲年齡的《貓和老鼠》是怎樣做出來的?來自1939年背後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