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丸計劃”vs”敵意收購”

前言

2020年2月25日,據外媒公開報道,惠普公司啟動“毒丸計劃”以對抗施樂公司第三次併購計劃。自2019年11月5日,施樂第一次披露向惠普發出的收購要約,便正式拉開了這場併購戰的序幕。惠普2019年經評估,市值約300億美元,將近是施樂市值的4倍,施樂將如何打贏這場實力懸殊的收購戰?

“毒丸計劃”vs”敵意收購”

施樂的敵意收購計劃

2019年11月27日,惠普第2次公開拒絕了施樂的收購邀請之後,施樂宣佈將把其收購計劃直接提交給惠普股東,即開展敵意收購戰略,這意味著雙方之間的併購戰升級。

施樂表示惠普的業務轉型效果不及預期,無力阻擋自己的收購計劃。隨著打印機和複印機市場的萎縮,惠普對市場成本的把控力持續下降——惠普2019 財年第4財季財報顯示:惠普打印機部門收入49.8億美元,同比下滑6%。

同時施樂將尋求對惠普董事會進行徹底改革,並進行全面收購要約,其2月10日宣佈,將報價提高至每股24美元,共約合340億美元。

綜合而言,施樂在不斷向市場散佈惠普競爭力下降,發展預期降低的利空信號,希望惠普的大小股東們紛紛拋售股票。

“毒丸計劃”vs”敵意收購”

惠普的應對措施

股票回購計劃

惠普表示,施樂的併購提議存在根本的價值交換缺陷,高估了兩家公司合併能帶來的成本節約和生產力提升。惠普認為,與施樂的交易只會節省10億美元的成本,而不是施樂高管承諾的20億美元,因為雙方只有10%的業務重疊。不僅如此,施樂335億美元的報價大大低估了惠普的實際價值,且兩家公司合併之後新公司債務水平過高,因此惠普才多番拒絕施樂的收購請求。

在2020年2月,惠普披露了一項重要的股票回購計劃,為了施行這項股票回購計劃,預計2020年年會之後的 12 個月內回購至少 80 億美元的惠普股票,該計劃的目標是在 2020 年至 2022 年期間向惠普股東返還約 160 億美元的資本。該公司還將其股票回購授權總額增加到 150 億美元,高於 2019 年 10 月宣佈的 50 億美元的股票回購授權。股票回購有利於改善資本結構,利用企業閒置的資金回購一部分股份,提高每股收益。其次,還能穩定公司股價,如果公司股價過低,會降低投資者對公司股票的信心。

“毒丸計劃”vs”敵意收購”

毒丸計劃

為對抗施樂公司的惡意收購,惠普於2月21日採取股東權利計劃(俗稱“毒丸計劃”),讓施樂的收購變得更加困難。惠普在一份公開聲明中表示,如果有第三人收購惠普20%或以上的股份,該股東權利計劃會讓原有股東提高他們的投票權和股息以弱化前述第三人的權益。聲明中強調,該計劃旨在“防範收購方採取脅迫手段獲得控制權,而不需要所有的股東另行支付適當溢價”。

毒丸計劃正式名稱為“股權攤薄反收購措施”,是美國著名的併購律師馬丁·利普頓(Martin Lipton)於1982年發明的經濟策略。當一個公司一旦遇到惡意收購,尤其是當收購方佔有的股份已經達到10%到20%的時候,公司為了保住自己的控股權,就會大量低價增發新股,目的是讓收購方手中的股票佔比下降(攤薄股權),同時也增大了收購成本,讓收購方無法達到控股的目標。毒丸計劃一經採用,至少會產生兩個效果:其一,對惡意收購方產生威懾作用;其二,對採用該計劃的公司有興趣的收購方會減少。1985年,毒丸計劃在美國特拉華法院被判決合法化。

簡而言之,惠普管理層希望能增強惠普大小股東對自己的信心,抵制施樂的敵意收購。即便施樂一意孤行,也將為此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

結語

當下,惠普與施樂之間的收購戰進入白熱化階段,難以預測最終的結果。儘管我們認為施樂目前的市值可能無法負擔320億美元併購成本,但我們對事件未來的走向仍持保留態度。不過,根據惠普的兩項反擊措施,就算其抵禦施樂收購計劃成功,也將為此付出不小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