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職業“哭喪”的,你見過嗎?“哭喪”是什麼樣的風俗?

阿斌的生活VLOG


我是濟寧地區的,過去我在電視上見過,前幾年我在濟寧幹門衛時,親眼看到了真有哭喪的,哭的比真的都傷心,我都感到心酸。

那是一家集團公司老總的母親去逝那三天裡,僱了戲班,和哭靈的。場合辦的比較大,僱傭的人也不少,唱了三天大戲,哭靈哭了三天,怎麼講哪,有錢,一般花不起。

哭靈是個專門職業,從古代就有。過去常聽老人講,過去孔家(孔老二)就有專門養的“哭戶”,一旦孔家有喪事,就去哭。

“哭靈”,是一門專業藝術,就象演戲一樣,得裝的像。該哭哭們鼻涕兩行,淚兩行,乾哭不行,得拿出表情來。幹這一行得專門培訓,一般人給他多少錢,哭不了。看起來幹麼不專業不行。





老年之光


“哭喪”一般在農村比較流行,我的老家在湖北農村,從小時候開始就看到過各種“哭喪”。

每當鄉親或親戚家裡有老人去世的時候,都會辦喪事,辦喪事少不了的就是“哭喪”,負責“哭喪”的人一般都是女性,而且是死者的直系親屬。另外,死者的親戚過來祭拜的時候,女性在祭拜之後大多也是需要哭的。

“哭喪”的時候主要是通過聲音來表達,就像唱歌一樣,把對死者說的話哭喊出來。

這就是我們湖北老家的風俗,不知道其他地方的風俗是什麼樣子,也希望朋友們分享出來~


促知


關於在農村的職業哭喪和哭喪是什麼樣的風俗,我也來說說我個見解!

哭喪是古時儒家的一種禮儀,出自於《周禮》是以“哭”的形式來寄託親人離世的哀思,又以“唱歌”的形式來紀念長輩的平生事蹟。在古代的時候出殯時候的哭喪儀式是非常隆重的。哭喪在最開始的時候是由家裡男人來哭唱的,後來有的地方改成由家裡婦女來哭唱。

在民間習俗中如果家裡長輩親人去世了卻沒有人來哭喪,就會被人視為不孝順。還有就是哭唱聲音的大小也是有說道的,如果沒有哭的天搶地的哭聲也會被人們說是大逆不道!在民間習俗中“哭喪歌”一般都是分成三類分為:"散哭"· "套頭"· "經"。散哭的特點就是想到什麼了就哭什麼,想到什麼就唱什麼,沒有限制。主要是對死者的思念之情,自責對長輩的不孝,悲嘆自己的苦難身世。套頭是要有內容限制的,比如"抱娘恩"、"十二個尋娘"、"十二月花名"“十八層地獄”等。經是結合喪葬儀式來唱的。病人死後,由女兒或者媳婦唱"買衣經"、"著衣經"“開門經”和"亭子經"“擺靈經”等等。其實在喪禮方面的習俗很多但是都是用來紀念已經去世親人的一種方法·一種寄託!

在後期的社會中慢慢的有些人為了自己的面子不願意在別人的面前大聲的哭喊,但是又怕被人說成大逆不道和不孝順丟了孝子賢孫的美名也是頗費心思的請人來替自己進行哭喪所以就產生了專業的哭喪人並且很賺錢!

如今的社會基本上不會看到還有哭喪的習俗了,歷史在進化!一些老的習俗已經被淘汰了!其實不管是什麼樣的方式和方法都是在懷念已故的親人,現在的我們更多的是每逢清明時節帶上一束鮮花到已經故去的人的墓碑前懷念和哀思!


九氣人生


“哭喪”本來是家人對親屬的離世表示哀悼的一種方式,是“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哀傷。

那料到,近幾年來,卻日漸興起一個專門幫人“哭喪”的行當來,一些婦女兼職做起了“哭喪女”。

初見到哭喪女,還是三四年前。一個遠房大娘去世,回去幫忙辦喪事。天快黑的時候,忽然有一女子,頭纏白毛巾,撲倒靈前放聲大哭,俄而唸叨有詞且抑揚頓挫;俄而悲歌起來,只聽得讓人忍不住涔然淚下。


因老家回的較少,有些親戚是不敢認識的,就問傍邊的堂兄,是什麼親戚。他看著我,很詫異地說:這你不知道?城裡沒有嗎?這是專門哭喪的,哭一場四百塊錢,外帶一包煙、一瓶酒、兩條毛巾。

聽堂兄一席話,很是為蝸居小城的自己見識短淺而慚愧。


嗚呼!正所謂:座中泣下誰最多?唯有那個哭喪女。


一株吊蘭



吉安村網通


媽的你覺得請別人來哭有意義嗎。就感覺你是一個孝子。你父母在天之靈很感激你是一個好兒女,讓別人來看你心裡感覺很高興,轟動那麼多人來看,你心裡什麼感受,高興傷感。說你是一個大孝子,你可以出名,,一派胡來,,罵名千秋,無聊


用戶76117929705


買面子。


開心的聽診器


現在兒女們不會哭了花錢找專業的哭了


張玉友3


職業哭喪是一種喪失良知,極不文明的現象。哭者為了賺錢而裝腔作勢,披麻戴孝哭爹叫娘慟悲不已。其實是在演戲,並沒丁點的真情實感。事實上,花錢讓別人替自己哭喪,只能表明僱主對失去的親人並沒有什麼孝敬、思念、痛悲之情。花了錢,也只是自己少嚎兩聲,讓圍觀的人看個熱鬧罷了。總之,無論是哭者還是僱者,都榮耀不到哪去!


手機用戶6695330916


農村有吹洋鼓吹洋號的一支隊伍,也帶幫人家哭喪的女人的!因為孝子孝女哭不出什麼名堂,女人可幫人家哭出樣子與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