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迪:沒有母親,我何以至此?

常言道: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

這個女人可能是妻子,但更多的是一個叫“母親”的人。

李雲迪:沒有母親,我何以至此?

成長、成功都離不開學習,離不開教育,一個人受學校老師的培養可以是十幾年、二十幾年,甚至博士後的近三十年,而我們的第一任老師卻是:父母親。

他們的教育伴隨我們的大半生,直到他們終老。

李雲迪:沒有母親,我何以至此?

父親/母親的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優秀父親/母親的良好的教育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孩子成長成才的高度。

李雲迪的成功無不得益於他母親的優秀教育。

俗話說得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母親本身就很優秀,孩子若獲得正確的教育又會差到哪去?


李雲迪:沒有母親,我何以至此?

李雲迪,著名鋼琴家,被譽為“鋼琴王子”“中國的肖邦”

龍年、蛇年的春晚,分別與劉謙合作《魔琴》,與王力宏合作《金蛇狂舞》成為春晚經典節目之一。

李雲迪的媽媽,年輕時學芭蕾,輝煌時擔任《紅色娘子軍》的女主角。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放棄了跳舞,但音樂成了她舞蹈之愛的延續。她常常聽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成了小云迪的胎教音樂。

在小云迪一歲多的時候,母親發現了小云迪有音樂天賦。

在小云迪四歲生日那天,家境不太富裕的情況下,他媽媽堅持給小云迪買了一架小型手風琴,從此,讓雲迪與琴接下了不解之緣。

李雲迪:沒有母親,我何以至此?

仍然是小孩子的雲迪,與別的孩子一樣,對新鮮事物“三分鐘熱度”,手風琴成了擺設,這時候,雲迪媽媽下定決心改變孩子的這“三分鐘熱度”,果斷送雲迪去少年宮。

此後,雲迪成績直線上升。

李雲迪:沒有母親,我何以至此?

後來,雲迪投到了四川省音樂學院附中著名鋼琴教育家但昭儀的名下,雲迪母親為了孩子,毅然辭去了工作,專門跟到深圳陪讀,從此以後,再也沒找過工作。

終於,李雲迪在2000年,也是他18歲的年紀,一舉奪得了堪稱音樂界裡的奧運會一等獎,從此一舉成名天下知。

大多數媽媽都能做到全心全意照顧孩子,比如陪讀,換作任何一位母親,相信都會放棄工作,去陪兒子創造奇蹟,但是有有幾位母親能像雲迪媽媽那樣,做一次兒子的伯樂,發現孩子的樂趣與長處,而不是以自己的功利之心強加於孩子向某個方向發展?

李雲迪:沒有母親,我何以至此?

德才兼備的人才,是社會永遠稀缺的資源。任何一個成功的教育者都不會忽視道德品質的培養。

2000年,18歲的雲迪一夜之間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年輕的雲迪似乎也有些飄飄然了。

在從華沙回家的途中,他媽媽發現,雲迪爸爸大包小包地扛著行李,而兒子卻兩手空空地同行。她立刻叫住爸爸,並讓他放下行李。喊住兒子,用無可置疑的口氣說:“別以為你現在是大明星了,就讓別人伺候你,你的行李自己扛。作為兒子,你還得把爸爸的行李也扛上”。

幾句話讓飄飄然的兒子如夢初醒,認識到自己仍然是個普通人,仍然是個普通人的普通兒子。

李雲迪:沒有母親,我何以至此?

華沙比賽回來後,大量的採訪和演出,讓兒子云迪喘不過氣來。但是在2001年的元旦前夕,雲迪媽媽“強制”兒子擠出時間,為親朋好友寫賀年卡。

她說:“你能有今天,別忘了許多人對你有巨大的幫助,新的一年到了,你要親筆給那些幫助你的人送去祝福。我不管那些收到賀卡的人心情怎樣,關鍵是咱們得對每一個幫助過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只有成為人格上的大師,才可能成為真正的大師”。

李雲迪:沒有母親,我何以至此?

眾所周知,李雲迪和朗朗同為青年鋼琴家,李雲迪的處事風格卻更為低調,謙虛。這與他母親的教育有著莫大的關係。

李雲迪:沒有母親,我何以至此?

百善孝為先,懂得感恩,是每一個人基本的品質。

但對於成功人士,或是因功名,早已忘乎所以,或是早年時候,只顧了學藝,缺失了素質教育。這些人終究只是暴發戶,終有一天從雲端跌落時,未必有重新振作起來的勇氣。

李雲迪:沒有母親,我何以至此?

李雲迪處在雲端,有優秀的母親時時刻刻提醒他,教育他,使他努力向人格大師發展。

父親或母親對孩子的良好教育,不只是對他學業、事業的全力支持,更多的是在他事業的順風順水的時候,給予指導航向,或稍加調整,使他始終認識自己,提高自己。

李雲迪:沒有母親,我何以至此?

當有人問及雲迪媽媽培養孩子成功的經驗時,她說她只是比別的母親更主張堅持,不輕言放棄。她認為,堅持,其實就是考驗母親的耐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這就需要家長學會觀察,學會發掘,學會引導。如果家長把孩子的潛能都挖掘出來了,那大多數孩子都是人才!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我覺得這道理同樣適用於教育子女,父母親不能只做孩子的勤務員,還得做好孩子的將領,揚其長避其短,把他們像儲備人才一樣培養!

李雲迪:沒有母親,我何以至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