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丨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島民心態”遭遇“天朝情結”:

韓國近代的悲情民族主義是如何形成的?

薦讀丨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冬奧會韓國女選手摘銀當眾下跪道歉/

歷史悲情主義(Historical Sentimentalism)

是對歷史上本民族

發生的不幸、悲劇和屈辱的一種

傷感的非理性的集體記憶

在塑造民族心理和激發民族精神方面

利用歷史悲情主義進行教育

並非韓國才有

東亞國家多數因為近代史的不幸

或多或少均受這種教育觀念的影響

關鍵是這種思想一旦成為集體共有的意識

並貫穿決策系統的話

則會對國家的對外關係產生重大效用

在這種集體情緒中

人們會拘泥於對歷史問題的片面的、選擇性的記憶

而不能全面正視過去

對自身的不幸歷史和現在的身份過於敏感

因此也極大的影響到反觀自身和觀察別人的視角

從而構成現實層面的諸多問題癥結

能否走出這種情結

影響到民族心理的現代性

薦讀丨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於韓國而言

歷史悲情主義在其對外關係方面表現為

任性的道德主義(Petulant Moralism)

受害者情結和極端民族主義

由於中國和韓國曆史上的緊密關係

韓國的歷史悲情主義

直接對中韓關係產生極大的衝擊

韓國的歷史悲情主義

來自韓國與中國的特殊的歷史關係

地緣政治上的夾心地位

以及近代被日本殖民的歷史

鑑於統一後的朝鮮半島

可能會進一步加深這些情緒

而韓國的民族心理的現代轉型

還需要中國方面的合理回應

也就是說

中國有意無意介入了

韓國現代民族國家心理形成過程

因此,作為最重要的鄰國

中國有必要正視這個問題

薦讀丨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薦讀丨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一個民族形成國家的過程

首先面臨的問題是

挖掘獨立於其他民族的個性特徵

以此辨明身份,加強民族心理認同

而民族心理認同是本民族形成的情感基石

其中最核心的問題

是其來源問題

神話通常構成民族心理的源頭

民族心理的內核一經形成

就自然地支配了本民族的情感和認知

在當今公眾外交(Public Diplomacy)時代

包括韓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顯然認識到

民族心理作為一種內在的精神力量

對國際關係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由於大多數人(無論中國人或韓國人)

對“檀君”朝鮮、萁子朝鮮、衛滿朝鮮

三韓、高句麗、 新羅、百濟、高麗

和李氏朝鮮之間的關係不清楚

由此導致韓國官方和學者在敘述歷史上

具有很大的選擇性和導向性

薦讀丨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韓國官方和學者普遍採信

關於“檀君”的神話傳說

作為自己民族的來源

這和中國有歷史明確記載的“箕子朝鮮”的故事不符

韓國的這種選擇性敘述

旨在剔除其民族國家形成上的他國因素

凸顯本民族的主體性

薦讀丨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檀君崇拜/

尊檀君是出於彰顯民族精神

以團結整合民族的需要

1910年至1945年

朝鮮反日獨立運動期間開始尊檀君

並以“檀紀某年”紀年

此間

朝鮮民族還把檀君建立國家的10月3日定為開天節

舉行盛大活動祭祀檀君

1961年朴正熙發動政變上臺後

檀君紀年自1962年1月1日起被廢除

1990年以前

朝鮮一直主張“檀君神話說”

但七十年代以後韓國經濟騰飛

滋長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導致韓國史學界爆發了空前規模的“國史論爭”

新興民族主義者主張檀君為史實

應寫入正史和教科書

如韓國 1990 年編寫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國史》

其中就有“檀君和古朝鮮”一節

明確斷定“古朝鮮為檀君王儉建立”

薦讀丨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韓國繪本:檀君神話/

直至 21 世紀初

檀君逐漸被直接以韓民族的創始人的身份

被寫進教科書

此段歷史說明

韓國塑造民族身份的過程

是伴隨著國家獨立、經濟騰飛和歷史的重新書寫的

薦讀丨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除了在韓國民族形成源頭的選擇性敘述外

韓國在朝鮮歷史演進過程中

高句麗歷史的歸屬問題上

也凸顯其強烈的主觀選擇性

由於高句麗存在的700年曆史中

至少在公元427年遷都平壤之前

一直是中國古代邊疆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

高句麗的發源地是在中國吉林集安市

主要歷史也在中國境內

集安高句麗王城、王陵和貴族墓葬遺址

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已於2004年獲得了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的批准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所以,中國進行的研究無可厚非

薦讀丨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高句麗壁畫/

但是,由於歷史上

中國至少在《明史》以前

把高句麗和高句麗滅亡 250 年後

朝鮮半島的“高麗”王國混同

導致韓國的部分學者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證明高麗是高句麗的繼承

但是,無論是從語言 還是從政權建立

擴張的歷史記載和現代考古結論而言

都已經證明二者並非繼承關係

即高句麗不是韓國曆史的一部分

薦讀丨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高句麗歷史地圖(612年)/

儘管如此,2003年12月9日

韓國古代史學會、韓國考古學會

韓國近現代史學會 第17個學會

要求中國應立即停止

把高句麗史編入中國歷史的行為

薦讀丨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高麗歷史地圖(1111年)/

對中國古代少數民族邊疆政權

高句麗的歷史歸屬問題

韓國方面一直窮追猛打

不放棄稱高句麗是韓國曆史的說法

從2003年一直延續到2008年

2008年2月12日, 韓聯社報道說

《紐約時報》2月11日第18 版的廣告

稱高句麗是韓國曆史

該廣告刊登的是

一則以《高句麗(Goguryeo)》為標題的英文廣告

附上了公元412 年

高句麗佔領滿洲(中國東北)時的韓半島周邊地圖

並稱“毫無疑問

高句麗是韓國曆史的一部分

中國政府應承認這一事實”

此廣告由韓國傳媒宣傳專家徐慶德(34 歲)登載

此消息被中新網、鐵血論壇

天涯論壇、 anti-cnn 等廣泛轉載

廣告中高句麗的面積非常大

包含了整個中國東北、內蒙古東部和河北

令人吃驚

薦讀丨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高句麗王城遺址/

薦讀丨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常識判斷

一個國家的國民性和民族氣質的形成

是與這個國家的地理環境

以及與此相關的歷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的

朝鮮民族國家的形成是在半島上完成的

背靠實力強大的大陸中國

隔海與日本列島相望

半島居於兩強之間

其國家之存續必然受到兩強的影響

薦讀丨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明朝,夾在中國與日本之間的朝鮮/

忽必烈於公元1274年和1281年兩次遠征日本

均從半島出發

因戰艦之粗劣和颱風的影響失敗

而日本在唐朝、明朝和晚清的

三次侵略大陸的過程中

均以朝鮮為首先打擊對象

這種半島經驗

會給朝鮮民族形成夾縫中生存的受害者情結體驗

並對當代韓國的對外戰略產生重大影響

韓國盛行“三國志”的研究

希望在當代韓中日、韓美中、韓朝中、韓俄中

等一系列的三角關係中

佔據反客為主的核心地位

即是這種地緣政治的典型思路

薦讀丨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本文無法全面展開

對一個民族的心理特質的全面分析

在此僅指出一個受地緣政治影響深刻的特質

即韓國人的激烈情緒問題

在抗議政府

進口美國牛肉 和日本與其“獨島”(日本稱竹島)

的民族情緒表達中

韓國人的表現居然上升到自焚和斷指的程度

學者們把韓國的這種激烈的情緒釋放特質

叫做“半島性格”

對於同胞的一些激烈之舉

主辦在韓華人內部刊物《北京通訊》的

韓國學者慎榮樹先生說:

“實在沒有別的辦法

這是韓國人面對危機時的應激反應

尤其是面對大國時

以韓國之弱小

一般的抗議是不會引起重視的”

在北大歷史系讀博士的李周美小姐說

“韓國男人是激烈的,韓國女人也一樣……

為了國家,我相信韓國人什麼事都會做出來”

而李元燁先生則將“急性子”

命名為“半島性格”

薦讀丨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韓國的反日遊行/

有的學者認為

韓國既不是大陸也不是島國

她位於二者之間

擔負著橋樑和通路的作用

所以總是受到強大文明的侵入,這是宿命

在這種宿命的關係裡

半島人總是按強大國家的臉色行事

在順從和反抗的不斷往復中

培養了既不是“大陸德行”

也不同於“島國德行”的一種“半島德行”

總的說來

這種半島德行

有一些心靈上的封閉性

也有在主張自我的同時控制自己的心理

可以說是“淚水與笑臉”同在

還有對大陸文化的自卑與對島國文化的優越感

韓國的現代文化

即是在半島所特有的地緣政治環境下形成

其典型特徵是吸收東西方三大文明成果

韓國學者認為:

“韓國現代文化就是深厚的儒教倫理

日本的殖民文化

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的複合互補”

這三者“相互影響、相互聯繫、相互融合

共同構築了富有韓國特色的現代文化模式”

這種吸收外國文明優秀成果的歷史

在半島性格因素的催化下

容易使韓國對本民族的身份認同產生強烈的敏感

甚至是過激的反應

它會使韓國對歷史和文化的敘述

由悲情主義轉向英雄主義

相當固執的堅持文明的首創性和獨立性

薦讀丨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而中國作為對韓國傳統文化產生最大影響的國家

對於韓國方面的提法和說法

同樣因為近代以來歷史悲情主義因素作用

產生強烈的反應

這是中韓雙方在一系列文化-歷史問題上

產生強烈對抗的主要原因

薦讀丨為何韓國人總覺得中國仗勢欺人?

建交以來

中韓雙方在中韓關係和韓國曆史-文化問題上的爭論

本質上屬於韓國身份認同的爭論

此外,在中醫針灸、活字印刷、書法等問題上

也存在爭論

上述可以確認的爭論中

除了領土問題之外

其他問題都屬於所謂“軟權力”的問題

其實質是

由於韓國構建自身民族身份

牽涉到中國的文化和歷史認同

因此引起中國方面的強烈關注

由於韓國在其民族認同問題上

對歷史的選擇性敘述

導致中國認為

其東亞歷史文化的話語權地位受到衝擊

而韓國方面自認為其行為與中國沒有關係

這就使雙方的觀念衝突成為必然

那麼,韓國民族身份的認同

到底和中國有沒有關係呢?

或者說

一國的民族身份認同和他國有沒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