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銀行降低首付比例,房價又要漲了嗎?

抖個土


凡是降低首付比例,房價必漲。

1、舉個極端例子,如果像美日一樣首付降到零,相當於白給房子住了(只付月供就可以),買房人多了,房價上漲。

2、如果首付是0,按照和原首付30%的情況比較,房價理論上應最高上漲=原房價*30%。

3、另外,首付到0後,原首付下降的30%部分要支付利息,這塊利息也應加入原房價中,促成房價上漲。


衛傑1415926


多家銀行降低首套首付比例,並不是要刺激房價上漲。房價其實一直在上漲趨勢週期裡,只不過因調控壓力頻繁,房價處於穩中波動

1、近期多家銀行降首付比例的市場背景

在國際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下,因防控隔離措施,經濟社會活動處於半停滯狀態,特別是服務行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全民抗疫,人流被限,全國大部分城市售樓部都在響應”抗疫“號召,售樓部停止營業,各行業開工復工全被延期。一個年銷售額16萬億元的房地產業,在2月份銷售幾乎近零,許多人面臨失業或歉收,樓市剛需市場雖然在那兒擺著,可是居民

剛需購買力短期出現了較大的下降

針對樓市現狀和居民生活狀況,在”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的樓市政策指導下,部分城市的商業銀行出臺了激活樓市需求端的政策,以浙商銀行為代表,將”非限購“城區首套首付比例從30%下調到20%。



2、房價將在上漲趨勢週期裡,呈穩中波動走勢

在疫情期間,房地產市場也遭到了較大沖擊,各地也出臺了許多扶持房地產的相關政策,從這些政策內容看,都是從緩交或延期土地款和稅費之類,並沒有刺激房企的金融信貸方面的措施。

同時,近期銀保監會、央行都公開明確地指出:信貸資金不得違規流入房地產,”房住不炒“、”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發展的手段“不動搖

儘管疫情對樓市短期影響較大,但是在政策和市場發展定位上,依然連續著2019年調控態勢。疫情畢竟是短期性的,我國經濟發展的中長期向好格局沒有改變。

據統計70城房價,1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3.8%,漲幅與上月相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2.2%,漲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6.9%和3.4%,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4和0.3個百分點,均連續9個月回落。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6.4%和3.7%,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3和0.2個百分點,均連續10個月相同或回落。

從數據看出,房價依然呈現環比、同比上漲,只是漲幅收窄,房價呈現高位穩中波動特徵。

💕謝謝閱讀!


野馬和尚


2月房價同比繼續上漲!這行情房價都沒影響,可見抗通脹,還是看房子!

中國指數研究院3月1日發佈最新報告顯示,2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5173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24%,同比上漲3.05%,漲幅較上月收窄0.34個百分點。按中位數計算,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價格中位數為9604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15%,同比上漲5.07%。

很多人被環比同比弄暈了,環比,是和1月比,2月房價的確跌了,但是跌幅不到1%,這算跌嗎?

同比,是和去年2月比,上週3%,中位數漲5%,都漲了。說明房價還是在漲,去年2月份買的,依然是賺的,你現在買,也要比去年2月份貴。

另外還有一一個數據,2月樓市銷量數據也出來了,確實下滑不少,百強房企單月全口徑銷售金額環比降低43.8%,同比降低37.9%。恆大是逆勢上漲,但萬科和碧桂園都有30%以上的跌幅。

雖然跌幅巨大,但是價格沒怎麼跌。

再拿汽車做個對比,其實發現地產算好的了。2月汽車銷量下滑在8成以上,都是受影響,汽車受的影響更大。即便是疫情,也阻止不了大家買房的決心啊。

長期看,推動房價的最主要動力就是M2,過去7年,M2翻倍,房價呢,翻倍了吧。

未來10年,M2預計還會翻倍,房價是受影響最大的資產。


趙冰峰財經


從目前的情況看,房價上漲只是時間問題,但是上漲阻力明顯,不會出現大漲,關鍵看貨幣政策。

房價上漲的主要因素就是貨幣政策原因,從宏觀經濟看,放水是必然的,貨幣一旦寬鬆,資金會從多種渠道彙集到房產領域,從目前房地產的庫存看,一二線城市的庫存並不高,因此一旦放水,資金會推高房價,一旦一二線上漲三四線也不會閒著,水漲船高嘛。

從微觀上看,首付比的下降,房貸利率的變化也會促使居民部門的多餘資金過多的投入到房地產上,因此也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在多數中國人的心中,房子才是財富的錨。

不過,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看,房地產上漲的阻力較大,大的阻力包括居民的槓槓較高,居民的生活壓力變大,城鎮化已經到了後期,還有包括國家內部對於製造業的考慮等等因素都會對房價上漲產生抑制作用。

目前多數開發商由於疫情出現了一定的資金壓力,會在一定程度影響新房上漲的動力。說實話,房地產上漲多少,製造業的壓力就有多少。




枝涯


確實,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於樓市的衝擊很大。很多城市,到現在工地還未開工、售樓處關門,房產交易量更是幾乎為“0”。

在這種背景下,無論是恆大7.5折促銷,亦或是銀行降低首付比例,我個人認為,這不是政策的放鬆、也不意味著在“救市”,而更多的是通過適當降低投資門檻、甚至降息的手段,來刺激樓市的交易,緩解房企資金緊張的狀況。畢竟,如果再有1個月“零成交”,或許會有更多的房企,將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咯!

不過,雖說政策的初衷是“救”房企,可一旦首付比例下降,所帶來的後果,除了成交量回升之外,恐怕房價也會有所上漲的!

首付比例由30%將至20%,意味著購房門檻下降了1/3,這就使得原本不具備買房能力的人,能大大刺激人們的購房需求。

一旦樓市交易量有所回升,房企資金變得更為充裕、樓市去化程度較高。此時,面對一片火熱的市場,房企會降低售價、讓利於民麼!

前幾天,央行發佈的2020年1月份金融統計數據顯示,M2(廣義貨幣)餘額已達到202.31萬億元,正式突破200萬億,歷時7年翻了一番。在這種情況下,你覺得未來的房價可能是上漲、還是下跌呢!


小稅官談稅事


多家銀行首付比例的降低,對房價確實有比較積極的影響。但首付比例的降低,房價是否一定會上漲?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分為長期走勢和短期走勢。

1、從短期走勢來看。恆大網上賣房最低七五折的消息想必大家都看到了,不管大家是否實際拿到七五折?但這個消息是實實在在的,說明由於疫情的影響,短期內房價已經開始下跌。

一般來講,經濟的負面因素都會導致房價的下行,比如03年的非典過後,房價也有一段低迷時期。由於這次疫情,很多大公司都生存困難,小企業生存更困難,降薪裁員隨之而來,老百姓手上的錢越來越少,流入房產的資金也會減少,房產將持續下行。多家銀行的首付比例降低,是國家短期的金融政策,為了減緩房地產的低迷走勢。

2、從長期的走勢看,房產一是人們的必需品,特別是這次疫情,人們更加認識到有一套房子是多麼的重要。據說在蘇州崑山市的外地工作人員,本地有房子的才能進入小區,沒有房子的或租房子的一律遣返。

另外子女的教育資源仍然和房產綁定,你買的房子學區好,表示房產所在區域的學校就好,子女就可以在這些好的學校裡面讀書。

醫療資源的分配對於老人來說至關重要 ,對於老人來說,走路都成問題,還要搭兩個小時的公交車從農村坐車到城市醫院,那是多麼悲哀的一件事啊!不可能每次生病你都打120吧?120也要成本的啊!

安得廣廈千萬間,歷來都是老百姓的訴求和夢想。從長期來看,按經濟運行規律和人們的實際需求,房價會溫和上漲,一直到人口紅利結束。


東哥評論


目前大家比較關心的是,2020年以來,由於受到疫情影響,今年的房地產市場會表現出如何。總體看,這次疫情對整個中國的經濟走勢影響是很大的,影響面也是很廣的,現在關鍵在於這樣的局面還要持續多久。房地產近年來在資金鍊方面的防控能力一直處在高風險位置,如果這樣的情況下去,潛在的風險會放大,近期央行發放1.7萬億的流動性,顯然對防範風險提振信心,做好了充分的評估。

預計在疫情結束以後,房地產企業為了完成今年的任務,會積極進行各種促銷活動,前期積累的一部分購買力會得到釋放,所以,在樓市方面可能會迎來一波打折促銷的熱潮。但是由於流動性的刺激,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價格泡沫,因此,大概率情況下是先抑後揚,到年底價格會有一次比較大的上揚,這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那從房價構成來看,房價不會下降?

房價=房子本身價值+供需,房子本身價值包括房子的地段、配套、房屋具體情況等要素。疫情發生對房子本身價值並沒有影響。疫情影響的是供需。我們都知道,當供大於求的時候,價格就會降低;當供不應求的時候,價格就會升高。房地產市場的產品包括增量房(新房)和存量房(二手房)。疫情發生,很多開發商延期開工,會導致增量房(新房)供給數量在下降。同時,疫情發生,資金壓力大,很多開發商今年已經放棄拿地,未來的供給也在下降。新房貨量下降,二手房貨量不變。2020年,房地產總體貨量在減少,市場上的房源的供給量在減少。

疫情過後,2020年房地產市場的變化

變化一:商業性質產品成交量下降

疫情發生,對實體經濟,尤其面對面的實體經濟影響較大。

很多企業都在考慮遠程辦公、線上辦公,線下轉線上等模式。

所以公寓、商鋪和寫字樓等商業性質產品,需求量將會減少。

疫情之後,影響了一些依託門店經營的行業,比如快餐店、批發市場等商鋪。

很多投資客戶對投資商鋪、公寓還有寫字樓的需求會下降。

投資客有可能會把目光放到投資住宅。

變化二:直播看房將成為常態

從2月6日開始,很多開發商已經開始線上直播,在線為客戶講解樓盤情況,包括區位、沙盤、樣板間、購房政策、近期活動,參與直播的人數都在幾千人以上。

甚至一些開發商不惜重金邀請網紅來直播,網紅本身自帶很多粉絲和流量,大大增強了樓盤的影響了和傳播力。

疫情期間,很多人已經養成了在線看直播、看短視頻、關注大V的上網習慣,很多平臺網站會通過大數據和算法,向用戶提供精準的直播內容。在線上對客戶進行了攔截。

所以很多開發商也在抓緊佈局線上直播宣傳領域。作為二手房交易為主的中介公司,也會加緊佈局二手房的直播。房地產互聯網平臺安居客目前已經為經紀人開通了直播入口,其他直播平臺也在佈局直播領域。未來不排除會出現專門做二手房直播的房地產互聯網平臺。

疫情已經對開發企業形成了極大的挑戰,樓市在上半年全面啟動的概率不會太大。疫情會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全面控制,樓市則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等待疫情帶來的心理影響逐步消除以後。那麼,能夠給開發商帶來希望的,可能只有兩個方面:一是下半年,一是選擇降價。 下半年樓市會慢慢啟動、慢慢復甦,是肯定的,也是必然的,更是必須的。否則,開發商真的會出現比較嚴重的資金鍊斷裂問題。畢竟,幾個月的無交易,或交易寥寥,對主要依賴資金堆積起來的開發商來說,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不僅開發商,為開發商墊資建造房屋的施工隊,也會因此而受到嚴重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開發商自身還是管理層,都需要認真思考這個問題,需要想辦法解決。調控並不是將市場調死,而是把房價穩定下來,讓市場能夠更加健康的發展。所以,下半年可能是房地產市場的一個小小的轉折點,也是一個新的利益博弈機會。

那麼,對有的開發商來說,是沒有條件等到下半年再通過售房回籠資金的,他們真的已經等不起。因此,一定會有部分開發商選擇疫情得到控制後,就立即通過降價來回籠資金,且降價的幅度會比較大。與其等待資金鍊斷裂,等待讓財務成本消化利潤,甚至擴大虧損,不如降價售房,還更主動些,更有利於企業正常運轉。如果降價的幅度較大,預計部分居民會選擇出手。那麼,市場的啟動就會提前。顯然,這叫以價換量,也是開發商被迫無奈的選擇。

從中長期來看,房價在一定的時間內還是能夠保持一定的上漲趨勢的,總體看大概在2025年左右是一個拐點,這是根據宏觀經濟,行業形勢以及地方發展狀況,市場存量,人口結構,消費狀況等諸多指標分析出來的一個趨勢,這個階段大概跑贏整個經濟增長或者是通脹水平是沒有問題的,預計年增長在6%~8%這期間,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數據,也比較符合於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 。

從總體上講,疫情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對開發商的考驗也是比較嚴峻的。就市場的整體而言,應當是在疫情過後的三個月左右才能比較好的恢復。除非開發商選擇降價,不然,能在疫情過後三個月內得到恢復,就已經相當不錯。尤其不要指望調控政策會放鬆,這是不可能的。從決策層的角度來看,疫情過後,最核心的問題是振興實體經濟、尤其是製造業,出臺更多的政策讓製造業復甦,讓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如果支持房地產,就等待給實體經濟雪上加霜,給中小微企業添亂。所以,不可能出現樓市調控放鬆的現象的。相反,會進一步優化樓市調控政策,更好地理順房地產與其他產業、尤其是實體產業的關係,讓更多社會資本流向實體經濟領域。


是時傾沒錯


我個人覺得房價未來2年內都不會大漲或大跌,原因主要是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1.國家一直在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政策不變,短期內不會利用房地產來刺激經濟。所以房價不可能出現大漲現象。

2.最近多家銀行下調首付比例,以及部分城市的房產的寬鬆政策的出現,主要是考慮到

房企的一些還款壓力,為了救房企而出,當然房企也會出一些自救的政策,比如最近的一些房企的促銷手段,都預示著短期內房價還會有一些小幅下降的趨勢。

3.考慮到國家疫情後會出臺一些列的刺激經濟的政策,雖然這些政策是一些定向政策,來確保資金流到一些中小企業和金融市場中去,但總歸還是會慢慢的通過其它的渠道流向房地產市場,所以長期來看,房價還是會出現小幅上漲的可能性,我預估在今年的最後一季度到明年的年初房價會出現一個小幅上漲。

最後,我建議如果是剛需的用戶可以考慮在今年疫情後買入,此時的房價應該會有一些小幅的下降,同時銀行方面也會有一些房貸的利好政策。


小波談管理論經濟


銀行降低首付比例,對本已漲幅巨大的房價走勢影響不小; 短期影響或許不顯,中長期影響巨大。

我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轉型,但經濟增速逐年放緩,面臨不小挑戰; 2020年疫情對經濟是雪上加霜,嚴重影響經濟增長,所以央行果斷降息將準,釋放巨量流動性,地方政府也接連出臺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政策,主要的目的均在於穩定經濟。

政府對房地產行業或許持中性微偏積極的態度,房價既不能大跌,產生重大經濟和社會風險;也不希望房價過快過高上漲,影響經濟結構長期轉型。

綜合經濟長遠發展前景,房價小幅調整後,或將繼續緩慢上漲,特別是一二線城市,人口持續流入增長,經濟發展前景廣闊,房產保值增值功能(或潛力)猶在。








星城財經


我現在是不明白市場是希望降低首付還是不希望,如果降低首付比例了,那麼擔心房價上漲,但是如果不降,首付利率太高,購房有壓力。

在網上查了一下,通過官方媒體有報道的降低首付比例的,筆者只查到了浙商銀行,而且浙商銀行是在非限購城市,針對首次購房的居民家庭執行的是首付比例不低於20%。看到其他的自媒體說是在杭州的臨安,有兩家銀行將首套購房首付比例調整為不低於20%,但是這個消息筆者沒有通過官方媒體看到相關消息 ,當然也有可能是我查找信息的能力不行。

這個不去追究了,大家關心的問題是房價會怎麼走?如果降低首付比例是否會促使房價上漲?

1、調控的目的是什麼?

要弄明白房價的走勢,首先我們要明白樓市調控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很關鍵,如果調控的目的是為了讓房價下跌,甚至是為了把房地產市場打殘,那麼相信有很多的手段可以實現。降低首付比例肯定不是其中之一。

而如果調控的目的是為了讓房價上漲,那麼降低首付比例倒是有可能,但是房住不炒是反覆強調的,違反調控大方向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做的,駐馬店之前發文說要降低公積金買房的首付比例,後來被約談了,所以,讓房價漲不是調控的目的。

那麼既不能漲,也不能跌,平穩行不行?這個是可以有的,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也是當時的調控方向之一。比較穩定才是大局,房地產行業關係重大,相關的產業鏈太多,保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對於穩定整體經濟是很有作用的。

2、降首付,房價會如何走?

居住是我們的基本需求之一,所以就註定了這個行業會一直存在,而且對一個家庭來說,比房子更重要的事情也不多了,既然這個行業一直會存在,是消費的大頭,而調控的目的又是為了穩定 ,那麼在什麼情況下可能降首付?

那就是在房價有下跌的風險的時候,通過降低首付,降低購房的門檻,達到交易的量上來 ,達到穩定房價的目的,而當期疫情期間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在這種情況下,某些承受能力弱的城市,那麼就可能通過給房地產一些鬆綁,來穩定房價,穩定房地產市場。

而對於那些小銀行來說,當期的經濟情況,自身的競爭力較弱一些,想一些辦法去穩定自己的業務也是情有可原的,而個人房貸業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業務,這個時候在政策的範圍內進行一定的調整也是可以理解 的。

但是這個調整並不是為了引導房價上漲,而是為了穩定房價,為穩定房地產市場。

3、降首付對購房者有益處嗎?

降低首付可以降低購房的難度,對購房者當然是有利的,筆者更鼓勵通過增加供應來平抑房地產的價格,而非通過提高首付的方式,提高二套房的首付比例當然是有必要,可以減少非剛需住房的需求。

但是在市場的房源數量供應不足的情況下,通過調整首付的比例來達到穩定房價的目的也可以,只是這個並非是持久之計。

老百姓有改善住房的需求,滿足這種需求才能徹底解決問題,通過壓抑需求只會導致需求被積壓,而不會徹底解決,2015年的房地產牛市除了棚改的原因以外,也有兩個原因,其一就是之前限購導致需求被積壓了,在去庫存的動作下,這些積壓的需求 一下子被釋放了,另一個就是當時土地供應的速度降低了,尤其是一線城市,北京最甚,土地供應是負增長的,嚴格限制了城市的空間增長 ,導致供不應求,房價大漲,帶動了二三線城市的房價上漲,全國樓市其實是一盤棋。

有錢的人首選在一線城市購房,一線城市房價大漲之後,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就成了價格窪地,資金就流過去了,帶動了二三線房價的上漲,同樣,當二三線房價漲起來以後,更低級別的城市的房價也會被帶動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