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近日,各地区生产生活企业复工开工,新冠肺炎疫情好转,但,并没有结束。

一起接一起的扎堆聚集,究竟是为什么?


有人说无知不可怕,可怕的这些人无知又无畏。


仔细想想说的对又不对,全国人都知道新冠肺炎爆发,几万人得病,几千人死亡,甚至人数还在不停上涨。说不怕吗?也不可能,大家都怕死,不然口罩也不能到现在都买不到,对吧?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其实呢,这是人最普遍的侥幸心理。


根据百度相关解释,侥幸心理是指偶然地,意外地获得利益,或躲过不幸,引申为人们贪求不止,祈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的心理活动。


人人都会有侥幸心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脚踏实地的人不会在意自己这种心理,因为他们更注重的是能看得到的实干的,真真实实取得的成就。

反而是一些存在投机取巧心理的人,更容易相信自己的侥幸心理,因为他们相信所谓的运气。


生活中常见,尤其在这次疫情中尤为突出。


01


2月23日,江西萍乡,大量游客聚集武功山景区,景区人数达到5000人。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相关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人是没有戴口罩的,很多把口罩摘掉的。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从之前有人瞒报得病之实,就不难发现,这种侥幸心理无独有偶。


2月21日,在四川广元,大量市民聚集晒太阳,打牌,聊天,扎堆喝茶,视频拍摄者称“人山人海,满是脑壳。”视频中可以看到很多市民已经摘下口罩,甚至不带口罩。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现在真的到了可以摘下口罩,惬意的喝茶的时候了吗?


不!疫情还没有到达拐点!


四川广元虽然没有确诊病例,但这个时候也万万不可掉以轻心,一旦这一群人中有一个人是潜伏期,危险的是一群人。


得知此事政府便第一时间连夜叫停,也因此多名负责人被追究责任!

2.21日,江西解禁后的第四天,在江西赣州,网友拍下集市上大量来往的人群,大部分人都没有佩戴口罩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拍摄视频的网友说基本已经恢复了往昔的繁华,在过年之前都没有像现在这样拥挤过。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店铺基本都开门做生意了,但是隐患极大,很多人依旧没有佩戴口罩。


2.21日这样的,还有广东广州,有名的餐饮企业陶陶居,人山人海排着队,就为了吃?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但仅仅不到半天,就被市场监管部门紧急叫停。


由于大家防疫情绪逐渐松懈,不少人着急的摘下口罩,并且呼朋唤友出门聚餐聚集,在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不仅屋内坐满了食客,就连店外也是一桌一桌的排队等待的人群。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相比其他城市扎堆来说,好在是带了口罩,但这样的密集人流,一旦有潜伏期病例,被传染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同样,还在河南郑州,一家知名胡辣汤店“方中山”也恢复营业,同样引来了人山人海长队,网友也调侃说:这是“用生命在喝胡辣汤”,不无道理。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有网友说:“为了方中山,负了钟南山。”

是啊,不要为了贪欲,负了千千万万个“钟南山”。

2.22日浙江杭州,因为天气晴朗温度适宜,西湖周边车辆游人爆满。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环卫说当天游客比昨天多了一倍,停车处收费员称中午12点过后就没有空车位了。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当天中午12点,植物园已有2000多人,下午4点时,西湖断桥游客量达到5100人次之多。

虽然浙江把控疫情非常硬核有效。可众多人员聚集,一旦其中有一人染病,就应了那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国家为何撤销卡点?


疫情控制有一些效果,在这基础上为了保证国民可以正常生产供给生活,吃穿用度。

并不是让我们有侥幸心理,以为自己很聪明,可以躲避过病毒的侵害。


02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正在经历的,武汉除了众多的公立医院、雷神山、火神山十几座方舱医院,除此之外还在想方设法筹建更多的方舱医院。

多少有能力有魄力的医护人员,葬送于这场未完成的战争。

23日下午19:30分,孝感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黄文军永远的离开了,今年42岁,家庭非常幸福美满,他们的孩子今年11岁,而他的妻子也是一位抗战在一线的医生,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1月24日除夕夜当晚,他主动写下请战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我申请去隔离病房,共赴国难,听从组织安排。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妻子泣不成声地说说:离开那天,他让我早点接他回家。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妻子接到通知后,发出这样一句话:在这场战争中他选择了赴国难,抛下我和孩子走了。


让人泪目,舍小家为大家,你是我们永远的英雄,致敬!


03


同一天,协和江北医院/蔡甸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夏思思,惦记病人下班后返岗不幸感染,她的生命被永远定格在29岁。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奔赴在疫情一线的她还是2岁幼儿的妈妈,孩子直到现在也不知道妈妈的离开。


宝贝,你的妈妈是位治病救人的超级英雄,她把她的热血和青春都给了这个世界,是位超级英雄。

同事说心地善良的她,习惯会为病人记住出院的时间。

采访她的丈夫时,痛苦的说道:他没留下一句话,突然就走了。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感谢你的无私和无畏,坚定的奋战在第一线,感谢你把别人的生命高于自己的生命。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夏思思医生

可爱可敬的白衣天使思思,愿天堂没有痛苦,一路走好。

当天海南琼中阳江医院55岁的杜显圣医生,江苏启东市南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组长,48岁的朱峥嵘,因新冠肺炎抢救无效离世。

仅仅一天时间,我们又失去了4名医护人员。

同为29岁的彭银华,结婚请柬还未来得及发出,就永远欠下了爱人一场完成不了的婚礼;35岁的李文亮,留下6个月的遗腹子,没有机会再看到二宝的样子究竟是像妈妈还是像他;51岁的刘智明院长正值事业黄金期,上有老下有小……


面对他们的离开,我们说什么都显得苍白无力。


数不过来的为了战“疫”失去生命的医生护士警察志愿者……因为这场疫情,家庭不再完整,母亲没有了女儿,丈夫没有了妻子,孩子没有了父亲……

有人以命博命的时候,有人比你更珍视你生命的时候,不要因为内心小小的侥幸心理,就打破这场眼看就要胜利的战争。


不要让医护人员再去为我们买单,不要让一个个完整的家庭去替我们买单。

▼▼


24日,被称为“福尔摩斯”的天津疾控中心副主任张颖,在《新闻1+1》节目中做客,就复工复产复产疫情防护救治等问题,接受主持人白岩松的连线专访。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微博视频截图

问及一些地方出现“扎堆”现象,是否担心?

张主任表示,确实是非常担心,她亲身经历过天津宝坻百货大楼聚集,导致确诊病例数快速增长。非常担心大家对疫情掉以轻心。


谈到韩国日本疫情极速扩散说道,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对疫情没有产生足够的认识,没有做好自我防护。


从疾控专家角度看,怎样的数字可以真正令人放心?

28天以后,如果没有新增确诊病例,就可以百分之百的放心了。


张文宏医生一再强调:再等一等,目前还没到为所欲为的时候。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李兰娟院士曾说过病人不怕多,就怕漏。只要把传染源100%找出并且有效控制,把感染者隔离,感染人数就会降下去,外界就是安全的。

可是怕就怕漏,漏1个,就有可能传染10个或者更多人。


所以不获全胜,我们绝不轻言成功。不获全胜,我们绝不放松警惕,不获全胜,我们绝不“为所欲为”。


而我们,也真的承受不起疫情的反扑了。


当你想出去约饭聊天的时候,想一想那些8个小时不脱防护服不吃饭不喝水的医护人员,想一想因为疫情已经十几天没回过一次家的警察志愿者们。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从心里和行动上控制住自己,听从号召,万众一心,打赢疫情防控战,指日可待。


记住:战“疫”以来,我们所有听到的好消息,都是用沉痛的代价换来的。我们的侥幸心理,就是给病毒制造机会,是给病毒当帮凶,是对奋战在一线的战士们最大的伤害。


有一份热,发一分光。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每一个人自觉。


我保证,疫情完全结束前,不扎堆,不聚集。不给病毒留机会,不让一线战士寒心。

疫情结束前的“狂欢”:你的侥幸心理,是给病毒当帮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