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並沒有拼音,那時全國各地是如何給同一個漢字定讀音的?

武漢修族譜


每個字都有讀音,我們上小學的第一課就是學拼音,不過在古代並沒有拼音,那當時的人們是靠什麼對字注音的呢?其實古人也有古人的智慧,而且注音的方法還挺多的,這次就為大家專門介紹一下。其實漢字的進化過程非常緩慢,往往是經過了幾百年的修改才能使其更加簡化,畢竟作為一項交流工具來說,如果每個字都太複雜必然會降低效率。我們目前使用的簡體字就比繁體字又容易了很多,也提升了溝通的效率和便捷度。

古代沒有拼音是怎麼對漢字注音的?

漢字雖然有大量的形省字,但是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樣,可以通過文字符號本身,直接表示出正確的讀音來。因此,為了便於傳授和學習漢字,自古以來人們創造了許多給漢字注音的方法。

古人對漢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下面兩類:

1.以字注字

(圖1見後附圖)

用一個漢字來注另一個漢字的讀音方法。比如“讀若”法:

儡,相敗也,……讀若雷。(《說文解字》)

比如“讀為”法:

父義和(《文侯之命》),鄭玄注:“義讀為儀。”

比如“直音”法:

“肇”注“兆” 。(《爾雅》)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知道“雷”“儀”“兆”字的讀音,也就順理成章地會讀“儡”“義”“肇”字了。

2.雙拼制

(圖2見後附圖)

用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聲”,用另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韻”和“調”,把它們拼合成被注字的讀音的方法。

其中,反切法是中國古代影響最大、流傳最久的一種雙拼制注音法。即反切上字取“聲”,下字取“韻”和“調”。比如:緩,胡管切。(《廣韻》)

“緩”字的讀音,就是取“胡”字的聲(h),取“管”的韻和調(uan),然後拼合成(huan=h+uan)。此外如:

哀,烏開切。

敖,五勞切。

收,式州切。

器,去冀切。

矣,於紀切。

我們的漢字雖然有大量的形音字,比如“奶”,讀作“乃”,“鯉”讀作“裡”,但是卻不能像某些拼音文字那樣可以通過文字符號直接表示出正確的讀法。別說今天很多字我們看了一些字會感到一臉懵逼,不知道都什麼,就是古代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那麼古人對於不易讀的字會作何處理呢?

(圖3見後附圖)

第一種是”讀若法“,或者叫”讀為法“,其實意思都一樣,舉個栗子:

在《說文解字》裡這樣標:“儡”讀若雷;

而在《文侯之命》中,有這麼一句“父義和”,劉備的老師鄭玄注:“義讀為儀”

還有更簡單粗暴的,比如在《爾雅》裡將”肇“注”兆“。

(圖4見後附圖)

第二種就是反切法,用一個漢字表示“聲”,另一個表示“韻母”和“調”,反切的上字為“聲”,下字為“韻”和“調”,

比如:收(shou),式州切——式取(sh),州取(ou);

器(qi),去冀切——去取(q)冀取(i)。

嗯,這種方法是不是很熟悉呢,想當年學英語的時候就經常用,比如I love you注——老虎油,apple——阿婆,看來我們不愧是真正的炎黃子孫,與自己的祖先血脈相連呀。

更多人文藝術簡談,請關注👉"泊然學書"







泊然學書


寫寫小悟空的邀請。我們先來說一下漢字,漢字是象形文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全世界兩類文字中的非拼音文字。作為非拼音文字的漢字,在注音上面有著眾多難度,古人們也是絞盡腦汁,找出了下面四種方法。

一、譬況法。這個方法主要是在秦漢以前使用。指具體描述某個字的發音情貌的方法。一般分為以口勢譬況,舌位譬況,送氣急緩和聲調長短譬況。這些譬況只是說明這個字應該怎麼讀,實際上不能算是真正的注音方法,會有很多不方便,慢慢的這個方法就不用了,尋找新的方法。

二、讀若法。是指用同音字或者音近字給漢字注音。比如“縕,女老稱也,讀若奧”這個方法,最常見的,就是《說文解字》裡的注音方法。這個方法比起譬況法,好上很多,但是,有些時候,讀音不夠準確,只是相近而已。

三、直音法。直音法產生於漢末,用了兩千年。這個方法,是用另外一個漢字來注音的。現在我們翻《新華字典》,同一個讀音有很多個漢字。這樣說,是不是更能理解?雖然如此,他還是有缺點的。當一個字比較冷僻,注音字也是冷僻字的話,就難辦了。比如,“然”的注音字有“燃”“髯”。這兩個字誰認識,誰就能讀出來。誰不認識,誰就讀不出來。


不過,古人的智慧,超乎你的想象。在這個方法上改進一下。如《唐韻》:劍,檢去聲“,這裡的去聲是用來定劍的聲調。


四、反切法。這種方法起源於東漢,盛行於魏晉。而且,這種方法,有聲部和韻部,跟現在的聲母韻母一樣。


先來舉一個例子。紅,胡籠切。這裡呢,胡字,取聲部h,籠字,取韻部,ong,同時去籠的聲調,第二聲。這樣,紅字的讀法就是,hong,讀第二聲。


反切法很容易掌握,但是到了宋代就難學了。語言也是在發展的,語音就發生了變化。《切韻》這本韻書,產生於隋末,書中很多字都是採用魏晉南北朝的韻書來注韻。而宋人讀這些字,感覺到彆扭。因為從唐到宋,漢字讀音已經發生了變化。相隔幾百年,加上各民族大融合,寫出了新的韻書。


總而言之,在給漢字注音,這是一個發展的過程。而且有些字的讀音也是在發生變化。說了簡單的例子,現在的普通話,不是古代的官方語言。唐朝時的語言,跟現在的粵語很像。而且,當時全國投票,普通話和粵語哪一個作為官方語言時,粵語只差了一票。


林伊琦寫字的地方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古代雖然沒有現在這種拼音字母,但是,給漢字注音也是有很多辦法的。

第一種就是直音法:用同音字表音,如有一些文言文中會出現“某音同某”這樣的說法,前者是別人不熟悉的生僻字,後者是大家都知道的常用字。記得“說文解字”就有這種標註法;找一個與要被注音的字的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漢代以前最常使用。如:笄,讀若急,甜,音田。

第二種是反切法:用兩個漢字來拼出另一個漢字的拼音,是名副其實的“拼音”。自東漢以來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找一個字作為反切上字,代表用的聲母,再找一個字作為反切下字,代表用的韻母和音調。即某字後面加上“某某切”,讀音時一般是採用頭一個字的生母,後一個字的韻母。就能讀出那個冷僻字。如:田,徒[t]年[ian]切,東,德[d]紅[ong]切。

第三種是按照韻法分類。如十五韻,這樣大致每個字的韻母讀音和什麼字相同就知道了。這是讀書人的基本功,科舉考試必考“試帖詩”,就是要作一首詩,會做詩就必須懂韻法。

第四種是注音字母(注音符號):是民國政府頒佈的第一套國家法定使用的漢字注音方法,注音字母採用獨體古漢字的筆畫式符號,在頒佈《漢語拼音方案》後停用。如京,ㄐ丨ㄥ,中,ㄓㄨㄥ。




歷史智慧之窗


我國原來沒有拼音字母,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給漢字注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

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用兩個漢字注出一個漢字的讀音。是一種傳統的注音方式,也是中國古代對漢字字音結構的分析。第一個字為反切上字,表示被切字的聲母;第二個字為反切下字,表示韻母和讀音。

中國人自己的漢語拼音運動是從清朝末年的切音字運動開始的。

鴉片戰爭以後,一些愛國知識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國的主張,梁啟超、沈學、盧戇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漢字的繁難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場“切音字運動”。

在切音字運動中提出的拼音字母方案是多種多樣、琳琅滿目的,大致可以歸納為三大系:

① 假名系:模仿日文假名,採用漢字部首作為拼音符號。1892年盧戇章的《一目瞭然初階》一書中提出的“中國切音新字”,1901年王照的“官話合聲字母”等都屬於假名系。

② 速記系:採用速記符號作為拼音符號。1896年到1897年兩年間出版的蔡錫勇的《傳音快字》、沈學的《盛世元音》、王炳耀的《拼音字譜》等書中提出的方案都屬於速記系。

③ 拉丁系:採用拉丁字母作為拼音符號。1906 年朱文熊的《江蘇新字母》、1908年劉孟揚的《中國音標字母》和江亢虎的《通字》、1909 年黃虛白的《拉丁文臆解》等書中提出的方案都屬於拉丁系。

1913年2月,讀音統一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審定一切字的國音發音”和“採定字母”。會議開了三個多月。在這次會議上,審定了6500個漢字的讀音,用各省代表投票的方法確定了“標準國音”;擬定了一套注音字母,共39個,這套字母採用漢字筆畫式,字母選自古代漢字,音節採用聲母、韻母和聲調的三拼制,對雙拼的反切法進行了改進,其用途僅在於標註漢字讀音,不作為拼音文字。這套注音字母後來減為37個(聲母12個,韻母13個,介母3個,比雙拼切音字的方案中的字母幾乎減少了一半。

注音字母通過之後,擱置了五年,才於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佈。1920年,全國各地陸續開辦“國語傳習所”和“暑期國語講習所”,推廣注音字母,全國小學的文言文課一律改為白話文課,小學教科書都在漢字的生字上用注音字母注音。從1920年到1958年,注音字母在我國使用了近40年的時間。這對於統一漢字讀音、推廣國語、普及拼音知識起了很大的作用。1930年,上層官員中有人覺得“注音字母”的名稱不好,改稱為“注音符號”,以強調這不是一種與漢字並行的文字。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就馬上著手研製拼音方案。1949年10月成立了民間團體“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協會設立“拼音方案研究委員會”,討論拼音方案採用什麼字母的問題。

1955年10月15日,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在北京舉行。葉籟士在發言中說:“從1952年到1954年這個期間,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主要進行漢字筆畫式拼音方案的研究工作,經過了三年的摸索,曾經擬定幾種草案,都放在《漢語拼音方案草案初稿》(漢字筆畫式)裡頭”。這次會議上印發給代表們六種拼音方案的草案,有四種是漢字筆畫式的,一種是拉丁字母式的,一種是斯拉夫字母式的。會議之後,當時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吳玉章向毛澤東報告,他說,民族形式方案搞了三年,難以得到大家都滿意的設計,不如採用拉丁字母。毛澤東同意採用拉丁字母,並在中央開會通過。

1955年10月,國務院成立“漢語拼音方案審定委員會”,經過一年的工作,於1957年10月提出《修正草案》,11月1日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60次會議作為新的《漢語拼音方案(草案)》通過,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准《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秋季開始,《漢語拼音方案》作為小學生必修的課程進入全國小學的課堂。《漢語拼音方案》是拼寫規範化普通話的一套拼音字母和拼寫方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拼音方案。


歷史的任意門


在中國古代人們拼音方法有很多,流傳下來的主要有:直若法、譬況法、反切法。


古代的人多半是靠一些啟蒙文章來識字 比如三字經 千字文 這些是基礎 等到有了基礎以後 再學新字就好辦了 你看說文解字上面 吹字如何解釋 噓也從口從欠(昌垂切) 這個昌垂切就是它的讀音 取前字的聲母 後字的韻母

用兩個漢字合起來為一個漢字注音的方法。是中國傳統的注音方法。有時單稱反或切。用作反切的兩個字,前一個字叫反切上字,簡稱切上字或上字,後一個字叫反切下字,簡稱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簡稱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則是上字與被切字的聲母相同,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包括介音)和聲調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讀音。例如,《廣韻》“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聲母、宗的韻母和聲調為冬注音。反切的產生,是為了補救讀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漢字注音方法的一個巨大的進步,標誌著漢語語音學的開始。但用反切注音,有很大的侷限性,雖幾經改良,始終沒有達到理想境地。



我國原來沒有拼音字母,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給漢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讀不出來。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反切上字與所注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注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周有光先生稱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這兩種注音方法,用起來都不方便。


唐代守溫在分析漢語聲母韻母和聲調的基礎上,制定了描述漢字語音的36個字母,說明當時我國的語音分析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他是用漢字來表示這些聲母和韻母,因此,這樣的字母沒有進一步發展成拼音文字。

1867年,英國大使館秘書威妥瑪(Thomas F·Wade)出版了北京語音官話課本《語言自邇集》,他設計了一套拼寫法,用拉丁字母來拼寫中國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稱,叫做“威妥瑪式”。


民國之後,拼音字母方案是多種多樣、琳琅滿目的,有模仿日文假名,採用漢字部首作為拼音符號的;也有采用拉丁字母作為拼音符號的。現在我們在一些字典中還能看到模仿日文假名的“注音字母”。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佈“注音字母”並進行推廣。從1920年到1958年,注音字母在我國使用了近 40年的時間。這對於統一漢字讀音、推廣國語、普及拼音知識起了很大的作用。注音字母的職能是“伺候漢字,偎傍漢字”。1930年,上層官員中有人覺得 “注音字母”的名稱不好,改稱為“注音符號”,以強調這不是一種與漢字並行的文字。



最終,中國在1956年2月12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表了《漢語拼音方案(草案)》,1958年2月間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正式批准了《漢語拼音方案》。中國在中蘇友好的20世紀50 年代設計的漢語拼音採用了羅馬字母而非俄文字母,當時考慮到全世界只有俄國、保加利亞和蒙古三國使用俄文字母,而使用羅馬字母的國家卻超過一百多個。拉丁化的漢語拼音出現,可以說是漢語的一個重大進步。多年來的實踐被證明是成功的。


石虎山大王


第一個創制用拉丁字母拼寫漢字讀音的方案的西洋人是意大利人利瑪竇,明朝萬曆年間,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就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

 古人給漢子注音主要有兩種方法: 

1.讀若法    用一個漢字來注另一個漢字的讀音方法。

比如“讀若”法:    

儡,相敗也,……讀若雷。(《說文解字》)    

比如“讀為”法:   

 父義和(《文侯之命》),鄭玄注:“義讀為儀。”    

比如“直音”法:    

“肇”注“兆” 。(《爾雅》)   

 2.反切法   

用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聲”,用另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韻”和“調”,把它們拼合成被注字的讀音的方法。   

其中,反切法是中國古代影響最大、流傳最久的一種雙拼制注音法。即反切上字取“聲”,下字取“韻”和“調”。比如:緩,胡管切。(《廣韻》)   

“緩”字的讀音,就是取“胡”字的聲(h),取“管”的韻和調(uan),然後拼合成(huan=h+uan)。   

此外如:    

收,式州切。    

器,去冀切。

1892年,近代漢浯拼音文字提倡者盧戇章提出“切音新字”;1913年“讀音統一會”制訂了40個“注音字母”;1926年錢玄同、黎錦熙、趙元任等制訂了“國語羅馬字”;1933年,瞿秋白、吳玉章等制訂的“拉丁化新字”誕生。這些都為“漢語拼音方案”的逐步完善起了推動作用。  

解放後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周恩來總理直接領導.在過去的拼音研究成果的基礎上,1952年起從事自創字母工作,後因效果不好,決定採用拉丁字母。1956牛文改會發表了“漢語拼音草案”,經多次討論、修訂,於1957年11月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60次會議通過,並於次年2月,由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准推行。最後簽字者是周恩來總理.這就是現在的“漢語拼音方案”。

1955年周有光調到北京,進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專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周有光的語言文字研究中心是中國語文現代化,他對中國語文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做了全面的科學的闡釋。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不戴緊箍的猴子


主要靠韻書和反切法,差不多歷代都有韻書存在,如廣韻集韻……。


邦訓


有帶注音的工具書,如《說文解字》《六書通》等,沒有這些書前,估計是口音各異,連蒙帶猜吧,現在遇見一位說方言的仍舊是個問題。


碧伶居士


模仿自然音,就是漢字的原始發音,如汽車鳴笛,笛笛,笛=嘀=滴,怎麼變音其韻不變,就算口誤也只是聲母改變,韻部保留的,如通假字就是口誤再造,或忘記正字代替的,其韻始終是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