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周瑜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历史聊聊号


谢邀!70后大叔讲历史替你解答。

赤壁之战,是孙权、刘备两方势力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可说是影响深远。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主导这场战争的是诸葛亮,真实的历史诸葛亮仅是促成了了孙、刘联合,但真正主导指挥这场战役的是周瑜,《三国演义》只是小说家言,不能当史书看。

赤壁之战周瑜能够以少胜多的原因,到底为何?且让我们看看史书的记载:

《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从史书上,很明显的看出两点原因:

1、“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驱北方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后世分析,曹操大军在赤壁之战战前因水土不服染病甚多,致使大战时战斗力低下,不堪一击。

2、借东风,火烧赤壁。这就属于计谋一类了。在洞庭湖一带,因为地形风的原因,当天气放晴时,可能会逆吹东南风。这一点是北方长大的曹操所始料未及,而成为东吴的地利,周瑜用一把火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除此以上两点,还有一点是此战胜利的关键,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指曹军)所长; 曹操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希望的是用荆州水军对抗吴军,可惜他错了,赤壁之战前那场接触战的惨败证明了一切。所以曹操才会索战船,只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才被敌人火攻。说到底还是投降过来的荆州水军战里不济造成的。他希望以荆州水军为主力,进而利用绝对的兵力优势渡江,只是他高估了荆州水军,低估了吴军战力和誓死一战的决心,长江天堑的地理因素也不可小觑。


70后大叔讲历史


在赤壁之战爆发前,曹操已经占领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州郡,掌握了数十万的精锐部队。当曹操的大军到达荆州的时候,荆州牧刘琮率众投降,江东的士族惊恐万分,纷纷劝说孙权投降曹操,孙权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最终在鲁肃的建议下,孙权将周瑜召回,周瑜给孙权分析了曹操军队的弱点,并且主动请缨带领军队迎战曹操。

周瑜分析了曹操军队的三个弱点,这三个弱点都是周瑜能够战胜曹操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曹操的军队劳师远征,战马没有足够的草料吃,战斗力已经大打折扣。其次是曹操军队是北方人,不擅长水上作战,也不能适应南方湿热的天气。

最后一点是曹操的军队人数被高估,赤壁之战爆发的时候,曹操刚刚平定北方,很多地区的人口都没有恢复。曹操拥有的实际兵力只有十五六万人,再加上荆州刚刚投降的几万士兵,曹操军队只有二十多万人,还需要防范马超和韩遂的突袭。

孙权非常赞同周瑜的分析,派遣周瑜带领3万军队联合刘备对抗曹操。周瑜带领军队到达赤壁,曹操的部队也已经到达了赤壁,双方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小规模的水战,曹操的军队不熟悉水战,很快就战败撤退到长江北岸的乌林。

曹操退到乌林之后,周瑜驻扎在赤壁和曹操隔江对峙,没过多久曹操军队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大量士兵因为晕船和天气潮湿而生病,战斗力严重削弱。不过由于周瑜的兵力有限,曹操仍然在战场上占据一定的优势。刘备名义上支持周瑜,实际上只派遣了关羽和张飞带领几千人助战。

曹操为了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将战船用铁索连接到一起,训练士兵练习水战。面对敌强我弱的局势,周瑜和黄盖定下了火烧赤壁的计谋。周瑜佯装虐待黄盖,黄盖給曹操写信请求归降。曹操接到黄盖请求投降的书信后非常的高兴,立刻让人去迎接黄盖。

黄盖带领数十艘装满干柴的战船北上,在冲到曹操营寨的附近时候,黄盖命人点燃战船。数十艘火船冲到了曹操的营寨,曹操的战船全部被烧毁,大火蔓延到曹操陆地上的营寨。周瑜趁机发动攻击,曹操军队死伤不计其数。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实力大大受损,丧失了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三国的局面最终形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周瑜能够在赤壁之战击败曹操,一方面是因为周瑜摸清了曹操的真实实力,对于击败曹操充满了信心。另一方面是周瑜指挥得当,曹操军队被周瑜的火攻下彻底崩溃,最终狼狈的退回了北方。


史海泛舟摆渡人


我是抽烟侃历史,我来回答一个。

关于赤壁之战在此后各种兵书中都有记载,甚至大多都是作为典型案例。这到并非全是因为吴、蜀联盟军在赤壁之战中战胜了曹操,而是此战具有绝对的划时代意义,他不仅实际性的结束了东汉的政权,更是开启了之后370多年的分裂混战时局。所以说周郎于东吴政权有功,但于整部中国历史周郎却是实实在在的罪人。今天我们来着重分析下周瑜的赤壁之战为何能够以少胜多。

第一, 东吴占据了天时之后,才真正发起了对操之战。

曹操击败袁绍,平定北方之后,还军到邺城。在邺城铜雀台南八公里处修筑玄武池,操练水兵,准备南侵。208年曹操率军南下,瑟瑟发抖的刘表竟然在这个时候病死了,他的小儿子刘琮继任了荆州牧。懦弱的小刘琮迫于曹操势大,投降之后,曹军直逼刘备屯兵的新野。

刘备好容易有了拥护自己的百姓,舍不得放弃,带着满城百姓往江夏刘琦处逃亡。曹操一路战略大追击,长坂坡一役打出了名动天下的常山赵子龙。刘琦接走刘备之后,曹操驻军在江陵,并给东吴的孙权下战书。

此时已是隆冬之际,江风凛冽、湿气严重,士兵大多为北方人,虽经玄武池操练,但很难适应南方气候,故而病者极多。马匹此时也是无蒿草、少细料,战斗力大大降低。反观东吴这些久在南方的将士对这种气候却是习以为常。

第二, 周瑜长期镇守巴陵,对两岸地理占据了绝对优势。

此时的孙权手握十万雄兵,自然是不甘心投降的,况且连刘备那种什么都没有的人都像是顽强的小强,一直和曹操对着干,曹操竟然还对他无可奈何,这也让孙权对曹操的实力有了基本的认知。但此时自己的下属只有鲁肃一人主战,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请回了他哥哥孙策的好朋友周瑜,也就是此时的东吴水师大都督。

周瑜是东吴的忠实拥护者,况且敌方曹操还有个好淫人妻的癖好,东吴若亡,二乔岂不是都得入了铜雀台。主战的周瑜回来之后力排众议,同鲁肃、孙权迅速议定了作战战略。

周瑜领兵沿着长江西上,到达巴陵,占据了有利的陆路关卡。北岸的曹操得知周瑜竟然主动应战,并占据了有利地形之后,双方便陷入了僵持状态。

对于东吴主动到周瑜的迅速布防,这是在曹操意料之外的。曹操水师新练,本就不及东吴水师精良,现在南岸周瑜布防又占据要地,若贸然进攻胜负难料。

第三, 吴、蜀首次联盟破敌,并就此开启了吴、蜀长久联盟。

就在曹操举棋不定、双方隔江僵持的时候,有一个号称凤雏的人出现在了曹操的军营之中,进献了“铁索连舟”的妙计。曹操采纳建议之后,并力排众议,坚信隆冬季节不会出现东南风,而中了周瑜、黄盖的苦肉计。一把大火结束了赤壁之战,把曹操烧回到了北方,刘备趁着火势取了荆州西部地区,周瑜占了南郡(南郡有个军事重地江陵,后来被孙权借给了刘备),大火烧灭了东汉政权,烧出了此后长达370多年的分裂混战格局。

这是诸葛亮下山之后首次参加的军事活动,作为说客,说服了孙权联合抗操。此次联盟也正式开启了吴、蜀之后长久战略联盟,促成了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

爱抽烟、好读史,我是抽烟侃历史。点击关注,与您一起分享不同视角的五千年文明史。谢谢点赞。


历史话光年


因为赤壁之战并不是陆地决战,而是水陆联合作战,周瑜面对的也不是曹老板的20多万大军全部,而是水军部队。此战曹老板并没有带上张辽于禁等五子上将,也没有带上曹仁等亲族大将,主力是新收的荆州水军。战役结束后,双方的实力对比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大战结束后的南郡之战,周瑜等人在张飞关羽的帮助下还用了一年时间才击败曹仁。荆州其他地方的刘表集团的根基本来就不深,官渡之战前后荆州南四郡一起造反,让刘表花了数年时间才搞定。曹老板进攻荆州时,荆州南部的数郡并没有驻军,刘备孙权等人需要对抗的就是当地土著势力。荆州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北部,仅仅是南阳郡就集中了荆州人口的三成多,这一地区早就被张绣送给了曹老板,看在南阳等地人口众多的份上,曹老板才原谅了张绣,忘记了杀子之仇。周瑜等人拿下了南郡,但南郡的首府襄阳还在曹魏手中,所谓的借荆州,实际上是刘备借了孙权统治下的南郡。曹魏在赤壁之战后还占有荆州四成左右的人口,他们失去的是掌控长江进而吞并江东的机会。


李从嘉的战争茶室


方圆论坛在线

三国时期有三大以少胜多的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而这三大战役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决定性的。周瑜通过“赤壁之战”一举奠定了后来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而“赤壁之战”周瑜之所以能以少胜多的原因有三。第一曹操轻敌。第二曹军不擅水战。第三周瑜多智。下面我们一一来分析一下三个因素。


先说曹操轻敌一方面。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称为中国北方势力最大的诸侯之后便有些飘飘然了。在曹操基本平定北方之后都没有巩固地盘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南征。曹操对第一站就是荆州之地。当时刘表身亡,刚刚继位的刘琮一没主见,二没能力,三没有威信。所以在荆州众臣的建议下对曹操举手投降了。曹操不废吹灰之力就占据了荆州。之后又击败了依附于荆州的刘备。本来此时曹操就应该巩固笑话地盘了。但曹操大声之后得意忘形便想要一鼓作气占据江东。但急功近利之下中了周瑜之计遭遇惨败。

其次,曹军本身就多是北方人。军队都不习水战。虽然曹操在玄武湖训练士兵水战良久。但交起手来完全不是水上长大东吴士兵对手。好不容易在拿下荆州之后收拢了两位水军悍将蔡瑁和张允。但其二人在赤壁之战根本没有发挥出任何的作用。本身懂水战的没受重用。而曹军其他将领对于水战皆是一知半解。这也难怪会被周瑜轻易击败。

在说周瑜方面。曹操南下东吴之前曾给孙权写了一份信,信中曹操表示自己率领八十万水军前来,希望孙权识时务主动投降。而周瑜一顿分析之后得出曹军最多不过二十万。而且曹军常年征战肯定疲惫不堪,在加上其军不善水战。东吴还是有很大机会战胜对手的。在曹操出昏招以铁锁连舟之际,周瑜知道机会来了。所以周瑜找来了黄盖两人设下了苦肉计来骗曹操。结果曹操果然上当了。一场大火下来曹军损失惨重。之后曹操狼狈逃窜才得以逃生。赤壁一战周瑜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此这般焉能不胜?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公元208年,东汉丞相曹操与地方割据势力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进行的一场战争。

曹操水陆兵马约20万,刘琮投降的水陆马约七、八万,总兵力约30万,号称80万。

东吴孙权水陆兵马3万,刘备兵马2千,孙刘联军由周瑜任都督,合计兵马3.2万。

战争结果曹操大败,损失兵马近半,孙刘联军取得胜利。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自此形成三国鼎足相立的政治格局。

赤壁之战,周瑜之所以能以少胜多,有几方面原因:

一、东吴有长江天险作为屏障,易守难攻。孙刘联军依托长江南岸,退可守,进可攻;沿江布防,以逸待劳。

二、曹操兵马大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战,虽然南征前在邺(yè)城(今河北临漳邺镇)玄武池练习过水兵,但与东吴自小生长在水乡相比,犹如小巫见大巫。

三、新近投降的荆州牧刘琮的七、八万水陆兵马,虽然编入曹操的南征军队,但改编日短,内部矛盾较多,难以协调作战,故战斗力较低。

四、曹操在朝廷内的专权和排斥异己,使其朝政不稳;马超、韩遂的西凉兵马环伺于西北。所以,曹操时刻担心北方有失,故希翼以速战速决尽快赢得南征胜利。导致其轻敌冒进,急于求成。

五、征伐东吴准备不足。

东吴本来不在此次南征之列,南征的目标是荆州牧刘表。只因刘表突然病死,其子刘琮继位,并随即投降曹操,让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荆州。随即,曹操在当阳县的长坂坡大败刘备,顺利取得江陵。这次南征胜利来的容易。曹操被胜利冲昏头脑,在没有作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就贸然要渡过长江,攻打东吴,无论是思想准备、战略准备、兵力准备、物资准备等各方面,显然是准备不足的。

这从公元279年,晋武帝灭吴也能看出来。当年为了灭吴,经过征南大将军羊祜和继任者杜预精心准备了十年,在巴蜀制造渡江战船,看准时机,才派遣二十余万精兵,分六路攻打吴国,战船从巴蜀顺流而下,水陆并进,一举灭吴。而今,曹操平定荆州后,几乎没有什么准备工作,显然是很草率的。

六、曹军农历7月份出发,赤壁之战是12月,中原地区的士兵远道跋涉来到江湖地区,不服水土,战士中发生瘟疫,战马在严冬天气也缺乏草料。这也导致战斗力降低。

七、曹操为解决战士不习惯乘船的问题,把战船从头到尾用锁链串联起来,并在船上铺上木板,让人马在船上如履平地。这样,稳定性是满足了,但机动性则丢失了,犯了战术上的错误,给了周瑜可趁之机。

八、周瑜派遣黄盖实行诈降计,以麻痹曹操并顺利接近曹操的战船,突然发动火攻,打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大败曹军。曹军战死、烧死、溺水、瘟疫而死的近半数。

这次战争过后,曹操的攻势被遏制,转而采取守势,三国局面形成。


南宫外史


周瑜是三国时代璀璨的将星,赤壁之战换了别人,恐怕连打都不敢打。也只有像周郎这样的大才,敢勇担大任,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赤壁之战前,周瑜对此战就有了精准的论述,《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

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揖,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战争并不是简单的士卒数量交换,影响战斗胜负的因素有很多。

曹操后方不稳,所以这一战曹操必须速胜,不敢长期对峙;而北方的精锐上了战船,和东吴水师对抗,完全是以短击长;寒冬天气,后勤无法保障;再加上水土不服,士兵会生病,进一步影响战斗力。

曹操作为进攻方,犯了这么多兵家大忌,东吴军队本土作战,保家卫国,所以曹军数量再多,都只是纸老虎。

其实除了周瑜说的这四点,笑谈君认为,还有第五点,就是知己知彼。曹操南下,对东吴军队的战斗力认识不足,因为双方没有交过手;而周瑜是和刘备同心协力,刘备和曹操打了无数战斗,曹军虚实刘备一清二楚。所以,在情报方面,曹操吃了大亏。

以上这些,算是周瑜以少胜多的根本原因

后来曹操为了减轻士兵在船上的不适,把战船连了起来,抵抗风浪的颠簸,这个想法倒是不错,但被黄盖抓住了破绽,一波诈降计+火攻,曹军惨败,这个可以看作是获胜的直接原因

之前笑谈君也写过一篇文章,分析了赤壁之战中曹操犯下的兵家大忌,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关注一波。


历史都付笑谈中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为重要的三场战役之一,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曹操的败北也宣告失去了全国统一的最好机会。在这一战中,周瑜凭借着东吴五万人马,以少胜多,一举成名,那么他是如何胜利的呢?

第一点,北人在船上极度不适应。

曹操的军队以北方人为主,我们都说“北人骑马,南人乘船”,因此到了河流众多的荆州之地,曹操的军队很不适应。再加上赤壁之战需要渡江作战,乘船必不可少,而北人在水上掌握不了平衡,曹操不得不将战船相连,这个就为周瑜火攻奠定基础。

第二点,疫病的问题。

此外,南方气候潮湿,蚊虫众多,曹操带兵南下之时又刚好是7月,经过几个月的战斗,最终在11月份与江东军对峙在赤壁。曹操军虽然经历了荆州之战中的数次胜利,但是水土不服的现象严重,军中疫病众多,士气也不是十分高涨。

第三点,曹操对于南方的气候不熟悉。

诸葛亮说过“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而曹操这次赤壁之战就是输在不识气候。赤壁之战爆发前后是在11月份,曹操之所以将战船相连,就是为了让北方将士们有着更强大的战斗力,同时连环战船拥有更强的破坏力。同时曹操认为当时正好是冬季,根据经验来说以西北风为主,这个风向下,江东没法使用火攻。但是曹操不知道,冬季的江东偶有东南风起,而正是这场东南风带给了曹操一场败北。

第四点,曹操的过于求成。

曹操夺下荆州后,贾诩曾经劝说过曹操巩固当前的胜利成果,先行班师回朝,正好天气渐渐转冷,待到来年开春之际再来一鼓作气。而曹操刚刚拿下河北之地,战胜乌桓,又趁势拿下荆州,可以说是志得意满,这个时候的曹操完全听不去劝,只想顺利战胜江东一举奠定一统天下的态势。一统天下这个诱惑太大,大到连英明的曹操都深陷其中。

如果,曹操先行撤军,回去做好南征的准备,让北人适应船只,适应南方的气候,做好除疫病的准备,再两路夹击,江东完全不可抵抗。

注《三国志》的裴松之说:“至于赤壁之战,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

周瑜以少胜多,最终拿下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不是赢在了江东的实力比曹军强,完全是赢在了天时和地利。没有曹军的疫病,没有这场东南风,就不会有这场三分天下的大火。


秋心谈历史


三国时期有三大以少胜多的战役。

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而这三大战役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决定性的。周瑜通过“赤壁之战”一举奠定了后来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

而“赤壁之战”周瑜之所以能以少胜多的原因有三:

第一曹操轻敌。

第二曹军不擅水战。

第三周瑜多智。


公益新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东坡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写尽了当年周瑜在赤壁的英姿。周瑜当年在火烧赤壁,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石。

那么,周瑜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同样是久经沙场的军事家曹操呢?我个人的看法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1、周瑜认真备战,曹操轻敌无备。

曹操进军荆州,首要的目标是刘备。恰值刘表之死,他为了防止荆州落入刘备的手中,不待水军练成,准备充分就发动了进攻。因为刘琮无能,投降于曹操。曹操取荆州实有侥幸因素。而轻易取得荆州,滋长了曹操的骄傲轻敌的心理。

而周瑜对形势判断很冷静,他向孙权说明了双方的利弊,决策了胜利的计划。在战役开始前,双方的优劣已定。

2、曹操战略战术错误,给了周瑜可乘之机。

曹操在占领荆州北部之后,没有趁机占领南部,占领全部荆州,巩固胜利成果。就想趁热打铁,一举席卷江南,在战略上操之过急。这样,就迫使孙刘两家联盟,一起对抗曹操。

在战术上,曹操的部队重心在江陵一带,只是转用部分主力进攻孙权。本来想用虚言恐吓就让孙权投降,但是这一招破产后,曹操反而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依靠的北方主力只有一部分参战,而这些人马不擅长水战。收编的荆州水军没有磨合,不可靠。这样,在真正的能够使用的兵力数量上反而占不了上风。

周瑜充分利用了曹操的错误,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军优势,控制住曹操的软肋,使得曹操始终无法制约周瑜,反而被周瑜所制约,失去主动权。

3、周瑜充分利用天时地利的优势。

周瑜利用自己熟悉地利的优势,在水战中先挫其锋芒,然后和曹操隔江对峙。曹操的部队不服水土,爆发疫病,严重削弱了战斗力。

在天时上,周瑜利用自己掌握的气象经验,在冬至一阳生的时机,抓住难得的刮东风的机会,用火攻打败了毫无防备的曹军。

4、巧妙运用计谋,使得曹操遭受失败。

周瑜和黄盖的苦肉计和诈降计,已经成为了军事计谋里面的经典。曹操善于用兵,多有谋略。周瑜能够玩弄曹操于股掌之上,可谓技高一筹。

我是历史笑春风,喜朋友,爱交往,希望能够和大家分享历史的乐趣。希望大家关注我和我的文章,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