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中多種紋飾與古人生活息息相關(二)

什麼叫象紋?

象的形象比較明顯,頭部有一個向下或向上的長鼻,鼻下有嘴。

一般體軀巨大,並有四足。在青銅樂器鉦、鐃上,象紋一般作為邊緣紋飾,體積很小。著名的九象尊在腹部用簡單的線條勾出九隻象,首尾相接的排列。

青銅器中多種紋飾與古人生活息息相關(二)

河南洛陽出土西周成王時期的士上尊、士上卣,西周康王時期的邢侯簋,腹部均飾對稱的象紋。北京琉璃河出土的乙公簋,腹部是對稱的大象紋,足部亦是象的造型,非常形象。

象紋除作為紋飾外,還有象尊,是以象的整體造型作為青銅酒器,如湖南醴陵出土的象尊。

象紋盛行於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以前有些學者,將長卷鼻的動物都歸人象紋,實際上象還應有巨大的身軀和粗壯的足。

如果缺少這一條件, 應列入變形動物紋,而不應歸人象類。


什麼叫蛇紋?

小間蛇是一種軟體動物,在青銅器上的蛇紋,頭部比較寬大,還有一雙突出的眼睛,曲折形的軀體有鱗節的裝飾,尾部上卷。這種紋飾舊稱蠶紋,實際上蠶是沒有眼睛的,而且頭部與體軀為等寬,尾部平直不能上卷。

蛇與蠶在形象上是大不一致的。形象的蛇紋出現在商代中晚期,大多作對稱式排列成帶狀紋飾,尚沒有作主體紋飾使用。

西周時期很少見有蛇紋,到春秋戰國再度盛行,但結構趨向自由,個體精小,有的作體軀捲曲和交連狀,則成為卷體龍紋和交體龍紋,舊稱蟠虺紋。

青銅器中多種紋飾與古人生活息息相關(二)

什麼叫龜紋?

龜是一種水生動物,在青銅器上的龜紋,頭作蛇形,大多作側面爬行狀,有的介於龜、鱉之間的形狀,背部隆起,大多裝飾在水器上。

在青銅器上最早的龜紋是在商代中期獸面紋疊的頸部,龜作俯視式,龜的背部是火紋圖案。

在商末周初的盤心內有龜紋作為裝飾,春秋晚期的龜龍紋盤,側面有形象的龜紋作為圖案。龜的主體形象在西漢時期已開始出現,作為四靈之一的龜,是漢代以後的事了。

後續文章中繼續介紹青銅器相關內容,幫大家更好的學習,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