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毋驕,輸不起的前秦苻堅大帝墜落堪比自由落體

前秦,一個因為淝水之戰而出名的歷史割據政權,留下了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等諸多耳熟能詳的成語。前秦之所以成為一個歷史笑柄,是因為其從巔峰墜落得太快,跌落得太慘。然而前秦並非就是一個歷史笑柄,它也曾風華正茂,也曾盛氣凌人,也曾氣勢磅礴,它是東晉十六國時代,除了晉末劉裕之外,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的國家。在東晉十六國的亂世期間,能存在這麼一個強大的國家本就是一件極不容易之事,而這麼一個強大的政權,基本就是靠一對歷史上堪稱最佳之一的黃金搭檔所創下的,他們就是苻堅大帝和“功蓋諸葛第一人”的丞相王猛。

巔峰毋驕,輸不起的前秦苻堅大帝墜落堪比自由落體

肥水之戰

前秦巔峰有多強,橫掃涼州,滅掉了諸涼;揮師東進,滅掉不可一世的前燕;舉兵北伐,滅代;而後滅仇池,駐兵西域;南收巴蜀和夜郎,退東晉,破襄陽,佔盱眙,兵鋒踏過淮河。四方小國盡數來朝,如朝鮮,新羅等。當時天下,前秦已經拿下了三分之二,也就南方的東晉一隅還沒有統一。而東晉面對帶甲百萬,呈泰山壓頂之勢的前秦,卻用一場名垂青史的決定性勝利“淝水之戰”,將那個巔峰不可一世的前秦與苻堅大帝打落神壇,從此一跌到底,從戰無不勝到破鼓萬人捶。最後一代明主苻堅落得身死國滅的下場,這一切發生得太快,只是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內。任誰也想不到,當世第一強國,內有一代明主,外有精兵猛將,竟會崩潰得如此之快。

前秦作為歷史上,佔據整個北方和巴蜀最後卻沒有能統一全國的少有個例,為何會在巔峰時期的一場大敗之後,國家仍然具有絕對實力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就分崩離析。遙想三國時期,絕對實力尚不如苻堅的曹操在赤壁一場大敗之後,雖然暫時無力統一全國,但至少可以輕鬆平定國內矛盾,保證國家平穩向前發展,最終經過兩三代人的努力重新找回了一統天下的資本。

巔峰毋驕,輸不起的前秦苻堅大帝墜落堪比自由落體

巔峰前秦


巔峰毋驕,輸不起的前秦苻堅大帝墜落堪比自由落體

前秦瓦解

而比魏武帝曹操更加勢大的苻堅大帝卻在兩年多的時間裡,眼見國家四分五裂,自己兵敗如山倒,被擒囚弒殺。這到底是為何呢?那我們就來說說自淝水戰敗後,前秦迅速墜落的原因!

總結原因就是:

一人身死,和三大不可緩和的矛盾。

首先,一人身死,這個人自然就是王猛。

王猛,這個文可安邦定國,武可配享武廟的千古奇人。前秦和曹魏不同,曹魏強大源遠流長是因為曹操廣羅天下人才,手下能用的超級能人極多。而前秦苻堅手下可用之超級人才卻並不多,幾乎能堪大任的就只有王猛一人耳。而苻堅能一統北方西域,收納巴蜀夜郎,有一大半功勞都應該歸於王猛之手,而且也只有王猛能管住那個容易驕傲的苻堅,不然絕不會數十萬人在淝水被去去五六萬人大敗,所以說巔峰莫驕。

王猛太強了,這點與齊桓公手下的管仲類似,正是在王猛的經手下,前秦整頓吏治,推行法治,選地方人才,勸課農桑,使得前秦在短時間內府庫充盈,百姓安居。從一個西部小國,一躍成為當世強國。而後蕩平西部邊陲,將帝國疆域一直延展到西域;然後剪滅東方超級強國前燕,收河北河南膏腴之地。平鮮卑代國(北魏前身),將領土延伸至大草原。一舉平定仇池和巴蜀,十分天下,前秦獨佔其七分。

正因為王猛是一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全方位超級人才,所以他幾乎一人包攬了全國所有大事,所以前秦能達到超級大國的巔峰,這中間並沒有太多苻堅的功績,苻堅當時所有的缺點都被這個超級王猛給補全和掩蓋住了,而且,王猛之後,前秦再無這樣的人才,也沒有一批像樣的人才。這一點苻堅和齊桓公極為類似,舉國託於一人之手。所以管仲死後,齊國迅速衰落,而王猛死後,前秦也迅速覆滅。

然後,就是前秦內外存在的三大不可調和的矛盾。

1、東晉與前秦之間國際的矛盾

苻堅即位之初,蝸居關中之時,肯定是沒有想過要統一天下的,但是到後來,滅了前燕,平了代國,一統北方之後,形勢已經將苻堅推到了那個位置,他就不得不想統一天下,成就千古盛名之事了。畢竟秦始皇和漢高祖的功業事蹟擺在那裡,作為一代雄主,不羨慕是不可能的。然而要想一統天下,就不得不跨過橫亙面前的天塹(古代之所以稱長江為天塹,那是因為東晉南北朝時期長江的寬度遠非現在可比,那時長江下游達十幾二十公里寬,渡江如渡海。)長江,滅掉東晉。

而自五胡亂華之後,中原大地除了冉魏基本都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而以華夏正統自居的東晉自然會拼死守住這份血脈和氣節,東晉求存的意志必定是十分頑強的,這就引發了東晉與前秦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前秦必然想統一,東晉一定要求存,決不能妥協,雙方必定會有一場大戰。

另一方面,東晉自司馬睿建國開始,朝廷上就一直有北伐的聲音,祖逖等勢力也曾嘗試北伐的努力。所以,一旦北方形勢有變,東晉定然會出兵吞食中原。於是在苻堅勢在必行的一戰戰敗之後,正是因為兩國的這種矛盾,東晉迅速北上,前秦面對著很大的外部壓力,威脅著前秦的心腹之地河南陝西。

巔峰毋驕,輸不起的前秦苻堅大帝墜落堪比自由落體

前秦立國時期疆域


巔峰毋驕,輸不起的前秦苻堅大帝墜落堪比自由落體

苻堅即位創業初期疆域


巔峰毋驕,輸不起的前秦苻堅大帝墜落堪比自由落體

前秦最巔峰時期疆域

2、國內民族之間的矛盾

前秦乃是氐族建立的國家,氐族在當時的北中國並不算一個大族,遠沒有羌族,鮮卑和漢族強大。所以前秦王族、貴族和皇室在國內都不算強大,必須依託其他民族的協作才能支撐起一個強大的統一國家。但是前秦大敗之時,北方尚未平定太久,國內也未安穩下來,星火燎原,異己分子必然會趁你病要你命,一舉推翻以武力強橫而支撐起來的前秦帝國。

鮮卑慕容和拓跋各部,羌族各部都是被苻堅和王猛以武力強行壓服的,所以一旦戰敗,中央失去威信,這幫人自自然然會舉兵反叛。於是在苻堅戰敗之後,鮮卑的慕容垂、拓跋珪,羌族的姚萇迅速反叛。鮮卑二部自自然然在原有領土上建國,輕輕鬆鬆的建立北魏和後燕,而姚萇的羌族在關中明顯比氐族勢大,於是很快打敗氐族貴族和皇室,取前秦而代之,建立了後秦政權。

國內民族矛盾對於前秦來說是致命的,猶如一把刀子直接插入前秦心臟,一個超級大國頃刻間支離破碎。

3、文教政策與民族特點之間的矛盾

前秦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氐族本就是陝甘青海川西一代的強橫民族,苻堅和王猛為了實現國家迅速的強大,在國內強行推行了儒家文化。儒家君子文化明顯與氐族貴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民族特點和習俗是矛盾的。這一政策雖然在很大程度上照顧了北方漢人,卻引發了多個少數民族的不滿。儒家文化嚴重約束了少數民族人人皆兵,及戰力強的特點。也激發了其他少數民族,特別是貴族的牴觸情緒。

少數民族漢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連強大的北魏孝文帝漢化,都給國家埋下了滅亡的禍根。何況是一個剛統一北方,內部並不穩固的前秦。

巔峰毋驕,輸不起的前秦苻堅大帝墜落堪比自由落體

苻堅王猛這對黃金搭檔

也正因為此,一代強國前秦最終只是在歷史上曇花一現,泛起了點水花,就此煙消雲散。只留下了淝水之戰的千古笑柄,還有一個超級大能人王猛的傳說。實在是可惜,這個興盛得快,卻也跌落更快的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