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歷史的朋友,鮮卑領袖知多少?

不講歷史、只說故事,大家好!我是講故事的呂秀才。我們今天講述:鮮卑雄鷹——拓跋珪。

喜歡歷史的朋友,鮮卑領袖知多少?

從講述東晉王朝皇帝開始,我們的重心就一直在南方,當劉裕篡奪了東晉的天下在南方建立宋朝時,在中國的北方也陸續結束了分裂割據的局面,鮮卑人建立的北魏政權開始了統一中國北方的腳步,中國也就由五胡十六國時代過渡到了,北魏與南朝宋對峙的南北朝時代。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就是北魏王朝的建立者——拓跋珪。

拓跋珪的出身比較顯赫,他是當時鮮卑政權代國的君主——拓跋什翼犍的孫子,國君的孫子而且是嫡孫,即便以後不當國君當個王爺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拓跋珪生不逢時呀!因為在他出生的時候,在中國的北方出現了一個強者,一個猛人,他就是我們講過的前秦的氐族領導人、一度統一中國北方的天王苻堅。

苻堅志在一統天下,那自己的鄰居代國肯定就逃不掉了,公元376年苻堅的大軍來了,小王孫拓跋珪就親眼目睹了國破家亡慘景,更不幸的是,他的爺爺跑路了,跑路的同時也沒有帶上這個小孫子,那大家可能就要問了:“他爺爺沒顧上他,那他爸爸呢?爸爸去哪了?”拓跋珪從會說話起,就不止一次的問過這個問題:“爸爸去哪了?”因為他一生也沒有看到過自己的爸爸,在他出生前兩個月,他的爸爸就去世了,也就是說這拓跋珪他的遺腹子。

國家亡了,爺爺跑了,爸爸也早都不在人世了,那他身邊就只有唯一的親人母親賀蘭氏了。孤兒寡母相依為命,但他們是代國的皇族呀!按照前秦天王苻堅的規定,所有被滅國的王公貴族都要被強制搬家到前秦的都城——長安,我們說過,苻堅喜歡給人家蓋房子,淝水之戰前給謝安等東晉名流也在長安蓋房子。此時六歲的拓跋珪不知道去長安和在代地有什麼區別,但他的母親賀蘭氏清楚,去長安要麼被殺要麼被囚禁,自己一定要拼死把兒子留在代地,絕對不能去長安。

拼死也要救兒子的偉大母親賀蘭氏,思考再三,她認為能夠讓他們母子留下來的人只有天王苻堅,如何說服天王苻堅呢?她突然想到一個人,那就是代國的首席大謀士外交家——燕鳳。這個燕鳳可不是一般人,他幾次出使前秦,與天王苻堅有過多次交流,深的苻堅賞識,苻堅一直想讓燕鳳跳槽來輔佐自己,但是都被燕鳳婉言謝絕了,在此非常之時,燕鳳就成了挽救拓跋珪母子的唯一希望了。於是賀蘭氏找到燕鳳,她求燕鳳去向苻堅求情,讓自己和兒子留在代地。燕鳳看到賀蘭氏涕淚橫流的樣子,想起自己年少時被代王拓跋什翼犍賞識和提拔的恩情,他轉過身去,緩緩的拿起了案几上的一封邸報,邸報上寫的信息正是自己的恩人代王拓跋什翼犍在漠北慘死的消息,恩人已死、如今自己又怎能不去挽救恩人的孫子呢?於是燕鳳向賀蘭氏深施一禮,並承諾若我活著回來,你們母子便得救了,言罷星夜啟程去見苻堅。

和以往一樣,這一次苻堅依舊親切接見了燕鳳;和以往不同,這一次燕鳳是亡國之臣而苻堅是得勝之君。

苻堅:“子章呀!朕等你真是望眼欲穿呀!”

燕鳳:“有勞天王陛下掛懷,亡國之臣何至於此呀?”

苻堅:“子章不必感傷,朕滅代國,並不是為一己私利,而是要拯救天下蒼生,這世間豪強並起、戰亂不斷,根源就是沒有一統,待朕一統天下之後,定要讓百姓休養生息”

燕鳳:“陛下心繫天下,在下十分敬佩!但不知陛下對剛剛佔領的代國打算作何處置呀?”

苻堅:“派遣得力之人,鎮守。”

燕鳳:“那代國貴族呢?”

苻堅:“接來長安,朕已經給他們都蓋好房子了。”

燕鳳:“在下以為,代國不同於其他小國,如此處理恐有禍患!”

苻堅:“為何呀?子章快快說來!”

燕鳳:“如果在下所猜不錯的話,陛下打算在劉庫仁和劉韋辰中間選擇一位來鎮守代國,但陛下您不知,此二人是水火不容的,二者無論選誰,都將引發他們之間的爭鬥,這就是禍患的根源。”

苻堅:“那依您之建呢?”

燕鳳:“在下以為,不如將代國一分為二,讓這二劉分別掌管,這樣他們彼此牽制,都對您構不成威脅,同時將代王的小孫子拓跋珪留在代地,待拓跋珪成年後您早已一統天下了,那時您再封拓跋珪為代王,他必感激您的再造之恩,讓他幫您安定代地民心,則代地無憂矣!”

我們只能說燕鳳太厲害了,他不但挽救了拓跋珪母子,還給年僅七歲的拓跋珪在日後謀得了一個諸侯王。就在賀蘭氏和兒子拓跋珪期盼的眼神中,他們看到了遙遠天際邊燕鳳歸來的身影,這身影在夕陽的映照下是那麼有魅力,這魅力的名字叫做——希望。

苻堅按照燕鳳的建議,將代國一分為二,那麼拓跋珪和母親就來到了南部大人劉庫仁的身邊。劉庫仁心裡清楚天王苻堅的打算,而且自己也是代國舊臣,所以他對待拓跋珪母子也算是禮遇有加,就這樣拓跋珪開始了一段比較穩定的童年時光。但是漸漸長大的拓跋珪開始明白,有朝一日苻堅得了天下,他長大成人,那自己就要被封為代王了,他明白的事,劉庫仁自然也明白,所以這兩個人的關係就顯得有些尷尬了,從劉庫仁看自己的眼神中,日漸長大的拓跋珪就讀出了隱藏在微笑背後的絲絲殺氣。

公元383年,淝水之戰爆發,不可一世的天王苻堅慘敗而歸,前秦元氣大傷,原本統一的北方也就開始進入到了戰亂的狀態中。劉庫仁領命率軍平叛戰死了,他的弟弟藉機奪取了哥哥的統領之位,但是哥哥的兒子不答應,又殺了自己的叔叔,公元385年,劉庫仁的兒子劉顯成為了統領,劉顯分析了一下天下形勢,他認為:苻堅大敗,此時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自己要在代地稱王,北方以亂,苻堅根本無暇顧及,只有一個小問題解決了自己就可以稱王了,這個小問題就是殺了拓跋珪。殺了他代地的人民就失去了對拓跋氏的唯一念想,那自己建功立業就順理成章了。

興奮的劉顯把自己的計劃告訴了自己的弟弟,兄弟倆一邊喝酒一邊暢談著以後的美好江山,弟弟回到家裡,和很多喝醉了的老爺們一樣,就開始跟自己的媳婦顯擺:“我哥哥要稱王了,殺了小崽子拓跋珪,我哥哥就稱王,以後我哥哥一統天下當了皇帝,就封我為皇太弟,媳婦,等我登基了你就當皇后了。”跟媳婦吹牛完畢,他倒頭便睡,但他的媳婦卻火速趕往了拓跋珪的家,因為她是拓跋珪的親姑姑。得到了姑姑的幫助,拓跋珪就連夜出逃了,他逃亡的目的地是母親賀蘭氏的孃家——鮮卑賀蘭部。

在拓跋珪跑到自己姥姥家不久,她的母親也趁亂來到了他的身邊。賀蘭部也是當時鮮卑的大族,適逢天下大亂,他們也想自立為王,但拓跋珪的母親賀蘭氏對自己的孃家人說:“我們賀蘭家沒有群眾基礎呀,不如這樣,立我的兒子拓跋珪為王,拓跋氏是代國王族,在代地深得人心,這樣一來我們還可以得到拓跋氏族人的支持,至於咱們賀蘭家族的利益嘛,有我在,一定能夠保全的。”就這樣在各方勢力共同角逐中,16歲的拓跋珪就被立為了代王,代國復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