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 ——吝啬鬼


法国电影  ——吝啬鬼


刚刚看完这部电影,感觉非常不错,所以想要分享给你,我的朋友。


这是一部小制作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小人物的故事。男主戈蒂埃的父亲大手大脚挣一个花俩,家里的经济状况入不敷出债台高筑,他的妈妈因此总是提心吊胆忧心忡忡。或许是因为还未出生就经常的听见父母的争吵,感受到母亲的焦虑情绪吧,他从小到大都是个超级吝啬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他的家里几乎从不开灯,他出门全是步行,牙膏用完了还要拿钳子把最后一点挤压出来,甚至就是掉到下水道里了也得捡起来接着用,至于因为一分钱和超市收银员斤斤计较啦,时不时的吃点过期食品啦,从不参加任何社区公益活动啦之类,更是他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他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赚的钱其实不少,却一分钱也不舍得花,只是一面拼命的赚钱,一面拼命的攒钱,似乎惟其如此,才有安全感,生命才有意义。


这一切终于随着两个女人的到来改变了。一个是爱慕他的大提琴手,另一个是他从来不知道也从来没有照管过的女儿。在她们两个人的眼里,特别是在他女儿的眼里心里,他可是慈爱的慷慨的伟岸的顶天立地的大男人的。她们俩不仅都是如此的期待着,也是在督促着引导着帮助他走向了这个伟大的目标,这个美好的人设。


于是,经过了一番波折,他终于认识到了什么才是人生中更加重要的事情,懂得了什么才是生活中更加快乐的选择:得到是一种幸福,付出则是更加强大的幸福。


最初之所以选择这部电影来看,首先只是因为它十分简短,不到90分钟,不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近些年来总有点时不我待的感觉,不敢虚度时光,究竟是因为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虽然,其实几乎所有的日子都是光阴虚度。然后,也是因为这是一部法国电影。看过的法国电影其实没有多少,但是几乎都是精品,令人印象深刻。比如《放牛班的春天》,比如《四百击》,比如《这个杀手不太冷》。法国电影普遍的很接地气,很有生活气息,很细腻,也很文艺,看得出法兰西民族是有素质有内涵有历史有文化的,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场面,没有拯救地球解放全人类的宏大主题,却往往更加直面内心,更加感人至深。


就像这个小片子里讲述的这个小故事,只有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十数个场景片段,就不仅仅惟妙惟肖的刻画出了一个超级铁公鸡的形象,更是铺垫十足毫不突兀的展示了一个人心性的巨大转变,顺便告诉了人们一个生活的真谛。真的是相当的高明,特别的不容易。


戈蒂埃的极端吝啬当然是源于童年时捉襟见肘的贫困生活的耳濡目染,反复强化。这不能怪他,谁让他的母亲不当家他的父亲又是那么的没有正事不会过日子呢?只不过他的这种囤积型人格不仅没有给于他足够的安全感,反而节省越多越要节省,积蓄越多越觉匮乏。就像一个畸形的贪吃患者,吃得越多反而感觉越是饥饿。不是生理上的饥饿,而是心理上的空洞。他因为吝啬,蒙住了自己的眼,困住了自己的心,从而把自己封闭在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心理世界,于是更加感觉匮乏,更加感觉饥饿,这种感觉反过来推波助澜,进一步加剧了他的不安全感,加重了他的吝啬程度。


好在一个爱慕他的女人来了,一个素未谋面的亲生女儿来了,他们是召唤着,也是推动着他,慢慢的打破了那个恶性循环,敞开了心扉,接纳了周围人们的温情期许,也同时付出了从未舍得的付出,从而真正的融入了身边的世界,改变也升华了自己的人格。

爱情当然是可遇不可求的,亲情则是必须全力维护的。电影里促使他做出转变的主要因素是他的女儿,为了他的女儿,他最后不仅愿意付出所有积蓄,还愿意付出自己的肾脏,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只是为了去圆他在女儿心中的那个人设。最后,他总算是想开了,活明白了,付出了不少,也得到了更多。


孩子,是每个家庭中的主角,自从有了孩子,所有的家庭规划理所当然的都要照顾到他们的成长需要,即便是他们长大了,独立了,也永远走不出父母的牵挂。


父母,是孩子的来处;孩子,也是父母的归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