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 丨 重庆2019年各区县经济数据排名及规划分析

重庆市整体GDP分析

2019年重庆市GDP达到了23548亿元,全国城市GDP排名第5位,

仅次于北上广深,同时重庆也成为了全国仅有的5个GDP总量超过2万亿的城市之一。人均GDP方面,由于人口高达3100多万人,重庆的人均GDP仅为75900元(10800美元),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0400元。重庆的人均GDP在全球范围内相当于俄罗斯和巴西的水平,排在全球第69位。

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重庆2019年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为28641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733元,与北上广深60000元以上的收入更是有不小的差距。人均GDP和可支配收入均排在全国20大城市最后一名

可见,虽然重庆GDP总量已经高居全国第5,但人均水平仍然较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仍会是重庆发展的重点课题。

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 是指居民家庭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包括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偶尔劳动得到的劳动收入。

下图为全国2019城市GDP20强排名:


经济数据 丨 重庆2019年各区县经济数据排名及规划分析

区县GDP和经济数据总排名

“一区两群”城市规划

2020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着力构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

“一区”指重庆主城都市区,该区域包括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渝北、巴南、涪陵、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21个区和万盛经开区,面积2.9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2009.9万人。

“两群”指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包括万州、梁平、开州、城口、丰都、垫江、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11个区县,面积3.4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818.8万人。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包括黔江、武隆、石柱、秀山、酉阳、彭水6个区县(自治县),面积2.0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237.1万人。


经济数据 丨 重庆2019年各区县经济数据排名及规划分析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区两群中各区县的GDP及其他关键经济指标的表现:

经济数据 丨 重庆2019年各区县经济数据排名及规划分析

名义GDP(Nominal GDP)也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名义GDP的变动可以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实际产量的变动,另一种是价格的变动。也就是说,名义GDP的变动既反映了实际产量变动的情况,又反映了价格变动的情况。

从区域总体来看,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主城区的经济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区域。但是其它几个区域的增长率都超过了主城,特别是都市区的发展。可见,虽然贫富差距仍然存在,但重庆在接下来都市区和主城区的协同发展会成为重点方向。

一区两群分区域分析

① 主城九区(渝中 北移)

重庆主城九区是重庆的都市核心功能区,人口875万,占全重庆28.2%。其中,渝中区一骑绝尘,人均GDP达到了19.72万元,已经达到或者超过四大一线城市水平。主城北部(渝北区和江北区)的GDP总量和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它区域,重庆主城中心北移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

② 主城都市区(均衡 高速)

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把重庆区域划分为一区两群,这里的“两群”分别指的是,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一区”指的是重庆主城都市区。一区也成为了重庆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最为重要的空间载体。

主城都市区,增强了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完善重要节点城市专业化服务功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区。

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和特色的效益农业的功能将由这个区域的城市来承接。可以看到区域整体的增长明显高于主城九区,超过65%的区域增长速度超过或接近20%,而且发展比较均衡,总体增长达到了20.21%。

③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市群(万州 渝西高铁)

渝东北一共11个区县,重庆的东北门户,处于三峡库区,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它曾经由于三峡工程从繁荣转向没落,又因近年来国家重点扶持而逐渐恢复生气。

2019年的经济数据显示,领先的万州和开州令人意外的出现了下跌,垫底的巫溪的城口,发展也仍然没有起色。国家级战略的成渝城市群打造,使成渝及他们中间的一些城市成为了发展的桥头堡,渝西和川南的部分城市收益更为明显。但作为重庆东北门户的渝东北则处于较为尴尬的地理位置。

由于重庆对于渝东北的辐射范围较远,

渝东北一定需要一个副中心来带动地区发展,万州当然是最佳选择。希望曾经成渝万之一的万州,能够肩负起他应有的历史使命。在2019年,西渝高铁(西安—重庆)也基本敲定东线方案,预计2024年开通,届时,将会较大的带动渝东北沿线城市的发展。

④ 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生态 旅游)

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是我市公认的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重庆市对于渝东南的定位也已经非常明确。将渝东南定义为生态保护发展区,就是进一步明确定位,让这些区县的工作中心从经济建设转到生态保护上来,把它们从以GDP为纲的热潮中解放出来,转而走上绿色、低碳、循环的道路。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也许注定了渝东南地区不适合与其它区域拼GDP,但是生态宜居,发展旅游,可能让渝东南的发展更为良性和健康。牺牲环境换取GDP是否真的合适,还不得而知,希望渝东北地区真的能够为重庆,为中国探索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的均衡发展道路。

让武隆仙女山、石柱黄水、酉阳桃花源、黔江小南海、秀山洪安边城、彭水摩围山等旅游景点真正成为重庆市民流连忘返的生态景点,让渝东南成为重庆人人向往的后花园。

一区两群协同发展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在国家多向开放战略中地位非常重要,是东西互济、海陆统筹重要的战略腹地、战略要地、战略节点”。

全国发展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对于我们大重庆来说更是如此。大重庆的规划已经非常明确。淡化主城区观念,“一区两群”成大方向。非常强烈的信号,既要大家一起走,同时也要有侧重点,主城都市区无疑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在全力打造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同时,拉动两大特色城镇群的发展,以实现大重庆的全面特色发展。(完)

延伸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