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擔心紙、塑料、蔬果傳播冠狀病毒?

為了預防2019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感染,大家現在觸摸物品時都倍加小心,洗手、噴消毒劑、通風靜置等各種方法都能見到。


病毒存活時間(保持感染人的能力)在不同物質表面有所區別,快遞包裝、門把手、電梯按鈕、蔬果鮮肉之間差距懸殊。雖然關於新冠病毒的研究結果還有待補充,但可以從其他冠狀病毒的特點來推測安全處理各類物品的具體方法。


要不要擔心紙、塑料、蔬果傳播冠狀病毒?

圖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


病毒在吸水錶面活得短


關注停留在物體表面的新冠病毒,是因為病毒可能長時間存活,在人拿取時大量轉移至手上,而後通過手觸摸眼口鼻進入人體,造成感染[1]。

對於這個傳播鏈條的後半段,手攜帶病毒的概率和量,目前沒有針對冠狀病毒的研究結果。現有研究表明,手接觸物體表面5秒,即可轉移大量甲型流感病毒,由此可推測,新冠病毒也有經觸摸傳播的可能 [2] 。

至於病毒在物體表面的存活時間,由於新冠病毒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冠狀病毒比較相似,可通過SARS 病毒的特性來推測。

一項研究模擬了SARS患者對著快遞包裝打個噴嚏的情況:配製病毒濃度接近患者鼻咽分泌物的液體,取用等同於較大呼吸道飛沫的量(5微升,半徑1毫米),滴在紙或塑料上。

SARS病毒的感染能力在紙張乾燥後(約5分鐘)即消失,但在塑料上可保持1小時。如果將病毒濃度增加100倍,病毒可在紙上存活24小時,塑料則長達2天[3]。另一項研究中,SARS病毒在木板及土壤表面的存活時間明顯短於玻璃及金屬等材質。所以,相對於防水材質,SARS病毒在吸水材料表面更快失去感染能力[4]。


要不要擔心紙、塑料、蔬果傳播冠狀病毒?

圖丨pixabay


快遞及外賣包裝在投遞過程中被大量病毒汙染的可能性較小,運輸過程中病毒感染能力也會降低,其中乾燥的紙質比塑料更為安全。對於衣物來說,病毒在吸水的棉質衣物表面存活時間明顯短於防水面料。

玻璃、陶瓷及一般金屬材質與塑料類似,較高濃度的SARS病毒可於室溫下在物體表面存活4~6天。僅含銅量高的金屬表面不利於病毒存活[5]。無論什麼材質的物品,拿取後避免用手接觸眼口鼻並規範洗手都能有效避免新冠病毒感染。


要不要擔心紙、塑料、蔬果傳播冠狀病毒?

圖丨pixabay


食物上的病毒活得長


除了通過手觸摸,一些停留在食物上的病毒可以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如甲型及戊型肝炎病毒等。此前發現的兩種冠狀病毒,SARS及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病毒都存在這樣傳播的可能[6]。

MERS病毒感染中間宿主駱駝後,人食用未完全烹飪熟的肉或未經消毒的奶製品,可能會感染。目前冠狀病毒在生肉表面的存活時間還不明確,MERS病毒在冷藏奶中可存活3天以上[7]。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還有待研究,但已在患者消化道檢出病毒,食物有可能成為媒介之一[8]。

至於蔬菜水果,還沒有人類冠狀病毒相關研究。牛冠狀病毒BCoV-88與人類冠狀病毒HCoV-OC43接近,也可引起牛的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將BCoV-88汙染的生菜葉冷藏於4℃,病毒感染能力至少可保持14天,並且用水清洗不能完全清除病毒

[9]。

雖然新冠病毒的特性還不明確,但其他冠狀病毒可以在食物中長時間存活,提示預防新冠肺炎也需要注意飲食安全,蔬果生食前去皮,肉蛋奶充分加熱後食用。


要不要擔心紙、塑料、蔬果傳播冠狀病毒?

圖丨pixabay


環境和病毒濃度影響大


病毒的存活時間不僅決定於物體表面材質,也受到環境溫度、溼度及病毒濃度的影響。

在接近室內環境的條件下(20℃,相對溼度40%~50%),SARS及MERS病毒可在塑料或金屬表面存活2~4天[1, 10]。降溫至4℃時,MERS病毒存活時間可延長至28天,一些動物冠狀病毒甚至長於28天。升溫至30℃,病毒存活時間則縮短至8~24小時[1, 11]。

在溼度方面,MERS病毒在相對溼度30%條件下存活時間長於80%溼度條件[1, 11]。而對於另一種人類冠狀病毒HCV-229E,50%的相對溼度比30%和80%更利於存活[12]。

由此推測,新冠病毒可能更喜歡低溫,感染能力保持時間最長的溼度還有待明確

除了環境,病毒本身的濃度也可使存活時間相差數十倍。病毒濃度接近患者鼻咽分泌物水平時,SARS病毒可在一次性防護服上存活1小時,將濃度提高100倍則時間延長至2天[1]。

所以物品沾染病毒越少,可以造成感染的時間越短


要不要擔心紙、塑料、蔬果傳播冠狀病毒?

SARS病毒存活時間受溫度及溼度影響丨參考文獻[10]


如何滅活物品和食物上的病毒


雖然冠狀病毒可能在物體表面存活很長時間,但對消毒劑、紫外線及熱都比較敏感,可以通過很多方式消除其感染人的能力。

消毒劑在接近實際生活的場景下效果顯著:將含人類冠狀病毒的液滴置於不鏽鋼表面,乾燥後用消毒劑處理。只要濃度適當,乙醇及含氯消毒劑均可在1分鐘內將病毒滅活,苯扎氯銨及氯己定效果稍差[2]。因此預防新冠肺炎時,較小物體表面可用75%乙醇消毒,大面積消毒時可使用含氯消毒劑

很多人除了消毒劑,還購買了紫外線燈預防新冠肺炎。紫外線確實有效,照射15分鐘後SARS病毒活性就顯著降低,60分鐘後基本消失[13, 14]。但紫外線只能消毒有效照射到的物體表面,並且直接照射傷害人體,主要用於醫療環境,沒有被推薦用於新冠病毒的消毒

對於食物來說,削皮及加熱是安全有效的處理方式。新冠病毒對熱敏感,56℃持續30分鐘即可滅活[15]。至於家庭烹飪常用的100℃甚至更高溫度,目前尚無針對人類冠狀病毒的研究。參考同屬於冠狀病毒的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加熱至130℃維持15分鐘可滅活幹燥飼料中的病毒[16]。食材水分充足時所需時間更短,如貝類中的甲型肝炎病毒,殼張開後在100℃下加熱2分鐘即可完全滅活[17, 18]。

預防新冠病毒經消化道傳播,保證飲食安全的方法包括生蔬果食用前削皮,肉蛋菜烹飪至全熟,不要食用未經消毒的奶及奶製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