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军杨成武领兵入朝作战,指挥志愿军三天歼敌1万7千人

说到杨成武上将,那是我军著名的“三杨”之一,曾被称赞为“三杨开台”,都给派去入朝领兵作战。在“三杨”之中,杨成武是继杨得志之后第二个率军入朝的,指挥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坚守中部战线金城地区。当时以美军为首的联军大举发起“秋季攻势”,金城地区成为重要战场。美第9军驱动5万余兵力,在200余辆坦克、14个重炮营和上百架飞机支援下,在27公里正面向志愿军防线发起猛扑。

上将军杨成武领兵入朝作战,指挥志愿军三天歼敌1万7千人

杨成武指挥第二十兵团部队采取运动防御方针,顽强抗击,昼失夜反,与敌人浴血争夺。同时边打补充,边打边组织,集中有限火力大量杀伤敌人,节节迟滞美军推进。经过11天激烈战斗,美军在金城以南地区推进6-9公里,已经付出较大伤亡,不得不停止进攻。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下令部队不要吝惜弹药量,最大限度地集中空地优势火力打击中国军队阵地,以致消耗了大量炮弹,被新闻界曝光后还引起了美国上层的不满。

第二十兵团统计在作战中毙伤俘敌2.3万余人(美军记载损失4497人),其中前三天就杀伤敌军1.7万余人,这一战绩当时被宣扬为创造了战场日歼敌的最高纪录,因而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通电表扬。杨成武作为第二十兵团的领军首长,自然是颇为风光。

上将军杨成武领兵入朝作战,指挥志愿军三天歼敌1万7千人

杨成武1929年在闽西参加红军,正宗的“双一”(红一军团、红一方面军)出身,长期在林彪领导下南征北战。特别是长征途中杨成武和黄开湘率领红四团飞夺泸定桥,抗战时杨成武指挥晋察冀军区一分区部队在黄土岭击毙阿部规秀中将,这都成了杨上将的终身谈资。比较有趣的是,晚年的杨成武脾气很容易激动,对于泸定桥和黄土岭战斗不容其他意见,大家说不清道理便只能相顾莞尔。

平型关大捷之后,杨成武跟着红一军团老政委聂荣臻去了五台山,艰苦创业开辟了晋察冀根据地。当时聂帅手下兵微将寡,当过红一师师长的杨成武则一枝独秀,成为晋察冀的头号战将,稳坐在最重要的一分区司令员交椅上。当然杨成武也很给老政委长脸,一分区部队一直是晋察冀的主力军。直到抗战结束后杨得志被聂帅截下来留在晋察冀,这一情况才发生了改变。

上将军杨成武领兵入朝作战,指挥志愿军三天歼敌1万7千人

1949年建国的时候,北京被定为首都,以晋察冀干部为主组成的华北军区地位陡然上升。因此,华北军区两位首长徐向前、聂荣臻分别担任了总参谋长和第一副总参谋长(因徐帅养病,聂帅改任代总参谋长),而杨成武指挥的第二十兵团则驻防首都附近,负责警卫任务。在当时全国大进军的形势下,第二十兵团的特殊地位便显得分外突出。后来组成第一批志愿军部队入朝作战时,除了精锐的四野第十三兵团外,又冒出来一个第66军也加入其中,便是第二十兵团近山近水的缘故了。

从此,杨成武便走上了步步高升的军中坦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