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看他们,咱有啥理由不好好学习

自律

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

对得起每一寸光阴。


自律者出众,

不自律者出局。


孩子,看看他们,咱有啥理由不好好学习

网课结束后,两极分化时,有的孩子竿头日上,而有的孩子则一落千丈。

同样的上网课,为什么有的孩子效果很好,而有的孩子下滑厉害呢?

原因就在于孩子是否自律,是否把网络教学当成课堂教学一样,认真对待。

有的孩子躺在被窝里上网课,上的时候迷迷糊糊,上完了,接着睡,不及时复习和巩固。

有的孩子,因为上网课,老师批改作业和在学校时也不一样,在完成作业时就会应付。

一点一滴的偷懒,终会积懒成笨,然后跟别人拉开差距。

01

前几天,被一位藏族小伙的精神感动。

因为疫情原因,大二学生次仁曲桑只能在家上网课。他家在珠穆朗玛峰脚下,村子网络信号很不稳定,发送信息都有延迟。为了能正常上网课,他决定骑车到扎西宗乡“寻找网络”。

为了赶早上8点的第一堂课,他凌晨4点就得起床,从家骑摩托车出发。西藏的天亮得比较晚,早上9点才能见太阳,温度最低的时候有零下13摄氏度。

沿着土路,次仁曲桑得一路骑行近三个小时,才能到扎西宗乡,来回在路上就得耗时六个小时。疫情原因,乡上很少有吃饭的地方,他就从家带一些水和干粮。

孩子,看看他们,咱有啥理由不好好学习

因为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没有学过语文,次仁曲桑的基础比较差,初中只能上中专。后来参加专业对口考试,被江苏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录取。

他立志当医护人员,很珍惜学习的机会。他说:“我觉得在这里学习是一个很不容易的机会,我不想落后,想和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这也是我为什么每天跑这么远去上课的一个原因吧。”

艰苦环境下,他能保持这种学习的决心和吃苦的精神,怎能不让人动容。有条件努力学习,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认真学习。次仁曲桑这样的孩子,别说是疫情期间,任何时候都不会让自己松懈。在上网课的这次“大考”中,他以自律为自己赢得了掌声。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实现梦想的基石,努力和自律就是在为梦想铺路。

02

还有一则新闻,也是让我感触颇深:客厅方舱医院C区,高三学生杨一帆(化名)一边治病,一边积极地准备高考。

孩子,看看他们,咱有啥理由不好好学习

杨一帆的爸爸最先被感染,住进了长航医院。随后,他和妈妈也查出核酸阳性,分别住进了方舱医院的A区、C区。因为上高三,妈妈不主张给他买手机,而妈妈要跟密切关注爸爸的身体状况,所以他没有手机,不能上网课。但是他把考试的课程资料全带进了医院,每天给自己安排得满满的,预习、复习、自学、做题,片刻都不马虎。

他说,要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进行最后的冲刺,不能掉队。

没有手机没有成为杨一帆的借口,不能上网课,那他就用书本、资料、练习题自己复习。他心志坚定,自律性很强,因为他知道未来要努力学习来实现。

孩子,看看他们,咱有啥理由不好好学习

疫情期间,人多少都会受影响,而杨一帆还只是个孩子,他边治病边学习,丝毫没有给自己放松的理由。要是放到其他人身上,可能单就对疾病的担忧就已经把人的精神压垮了,而他却能静下心,专注地复习功课,着实令人佩服。

举止不前,和奋勇向前的区别,就在于放纵和自律。剧作家萧伯纳说过:“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平时,孩子之间的差距并不那么明显,但是遇到问题之后,每个人的差异就出来了。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有怎样的突发情况。

当意外发生的时候,父母得告诉孩子:“越是自由的生活,越不自由。因为你得自己为自己安排,自己为自己导航。不是说没人监督了,就可以随心所欲,想干嘛就干嘛。而是趁这个机会,磨练自己的意志,掌控自己的未来。”

都说越努力,越幸运;越自律,越优秀。虽然做起来不容易,但是做好了,会拥有更好的人生和未来。

03

最近,一份假期作息表,也在网上刷了屏。

这是武汉高二学生朱政给自己制定的假期安排。我们能从这份详尽的作息表中看到,他对时间的严格管理和安排,从早上7点前起床,到晚上12点前睡觉,每件事情都安排得清清楚楚。

孩子,看看他们,咱有啥理由不好好学习

下面三行红字更是直击人心:

自律者自强也!坚持才能使计划有意义!

松弛的琴弦弹不出时代的强音!

千万不能碰手机!

孩子,看看他们,咱有啥理由不好好学习

这是一个非常自律的孩子,他出生在贫困的务工家庭,从小就知道体谅大人,午饭从来不超过4块的生活标准。他住在学校为贫困生提供的宿舍里,为了不打扰其他同学的休息,每天夜里都在楼梯的灯下学习。作为一个少年,还没有踏入社会,便能有这样的自律意识难能可贵。

《认知突围》里有句话:越自律,认知识能力越强,人和人的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一个人的自律中,藏着无限的可能,你自律的程度,决定着你人生的高度。

04

自律说起来简单,要做到并不容易,有时候大人也很难坚持。拿起手机刷剧便忘了时间,熬夜打游戏,定好的健身计划坚持不到三天,无数个减肥的念头止于“明天再开始”……说到底,行动不起来,梦想便只能成了空谈。

好在我们的孩子还小,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尽早培养他们的自律习惯。这样孩子长大以后,对自己的时间掌控和行为约束的能力便会更强。

孩子,看看他们,咱有啥理由不好好学习

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告诉孩子规则的重要性

规则的约束,能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哪里是界线,哪个是标尺。帮孩子建立时间规则,几点读书,几点背英语,并监督他按要求完成。这样孩子会渐渐明白,什么事该怎么做,该什么时候结束。进而,做事的时候,会给自己设定规则,培养自律的能力。

教孩子做好自己,不随波逐流

有很多时候,孩子容易受身边人和环境的影响,这是典型的从众心理。

不能因为迟到的同学特别多,老师没有批评,就可以迟到。规定的几点到校,是准则。而“法不责众”只是一种侥幸心理,该几点上学,还是得几点。按要求做好自己,是自律的首要原则。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交给孩子的事情,不能因为孩子不想干,不愿意干,就退步和妥协,或替他去干。要让孩子明白:这件事情是他必需要完成的,既然交给了他,那他就得为这件事情负责。

这样,孩子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才不会为自己找理由推脱。才不会出现,作业没完成,怪妈妈没提醒他;早上迟到,怪爸爸没叫他……

教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没做好的事情,不要着急数落他为什么没做好,而是告诉他正确的解决方式是什么,这样孩子才会知道哪里错了,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下次该怎么做。时间长了,孩子会养成习惯,遇到问题和困难,第一时间去想解决办法,而不是给自己找理由和借口推卸责任。

知道怎么解决问题,会让孩子不惧怕困难,敢于迎难而上,这样对养成自律的习惯很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