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復發,老在家不想出去怎麼辦?

用戶7727694866773


這個精神病說的太模糊,不知道指的是具體什麼問題,,,不知道具體的狀態。。。只是不管是什麼問題,又復發說明問題沒有徹底解決,,,還就要首先徹底解決問題,,然後出門參加社會工作、學習、生活,以適應這個世界,,在家裡面待著時間長了會距離個世界越來越遠,越來越不能適應這個世界,讓問題越來越嚴重。。如果是精神分裂症,問題嚴重就需要去專業精神病醫院接受治療,如果是抑鬱症、焦慮症等神經症性心理問題,也可以選擇專業心理諮詢服務機構,尋找水平高的專業心理諮詢師幫助指導徹底解決問題,迴歸社會就可以了。。。一定不能在家裡面待著。


羅桂田心理諮詢


我是一名精神科臨床工作十多年的護士,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如果是疾病復發的話見您去醫院找醫生,醫生會根據病情給予相應的處置。再給您順便普及一些康復知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患者病情緩解後,可以做一些康復訓練,幫助患者回歸社會。家庭干預對精神疾病患者也是非常重要的。簡單介紹一下家庭干預。

什麼是家庭干預?

精神障礙的家庭干預它是將藥物治療、家庭教育、危機干預等手段巧妙的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治療方式。

家庭干預是以患者的家庭為醫療服務的對象,治療工作的重點也集中在患者家庭的成員之間的人際關係之上。家庭成員患有精神疾病,患者的行為就不可避免地對其他成員產生影響,同時其他家庭成員之間也會互相影響,從而導致“病態家庭”現象。



家庭干預的內容?

  1. 促使家庭成員和病人掌握疾病的相關知識。比如;服用藥物的方法及副作用。
  2. 促使家庭成員瞭解如何進行家庭護理。比如:家屬瞭解疾病的症狀表現並能對病人進行識別。
  3. 認清家屬情感表達與患者疾病復發的關聯性,使家庭成員主動矯正不良的情感表達方式,在家庭成員間建立或者恢復正常的情感、思想交流和融洽關係。比如:家屬可以帶領病人做一些迴歸社會的訓練。
  4. 家庭成員和患者要認識到家庭干預是一項系統工程,應該做到循序漸進。

精神疾病患者堅持服藥是很重要的,也是減輕疾病復發的最有效辦法。家屬要正確對待疾病,多與患者溝通交流,也要鼓勵病人適當做簡單的家務勞動,也要保持良好的家庭氣氛,幫助病人戒除不良嗜好,參加一些社區活動,比如廣場舞、太極拳等運動,逐步提高病人的社會適應能力。

家庭干預是患者出院康復的重中之重,也是患者回歸社會的重要基石。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寫的不好,請多指教,手打不易,謝謝關注!


精神護理秦瑋


精神病復發,老在家不想出去怎麼辦?

這可能是某些精神疾病的常見症狀,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總想著出去也不見得就是好事。

大多數的精神疾病都具備易復發的特點

我們常說的精神分裂症,或者情感障礙中的躁狂症或者抑鬱症,都易復發。甚至還會根據季節的變化誘發疾病的進展。


通常來講,躁狂症容易在春末夏初復發;抑鬱症容易在秋末冬初復發;分裂症復發的誘發因素會更多和不可預知。

從疾病性質來講,抑鬱症和分裂症都可能出現不想出去的症狀。其中,抑鬱症是因為患者的負性情緒作用下,導致患者對事物缺乏興趣,同時動力不足,造成患者大多時間喜歡臥床,能動性差,從發病機理來說,目前認為與腦內五羥色胺或(和)去甲腎上腺素的缺乏有關。

分裂症的患者,我們可以籠統的將其分為陽性症候群和陰性症候群。其中陽性症候群時患者主要表現頻繁的幻覺、妄想,以及激越的情緒或行為;陰性症候群時則主要以孤僻、懶散、與外界接觸變少、對自己生活缺乏實質性規劃。


我們可以簡單從病程上分析抑鬱症或者分裂症的“不想出去”。長時間的,持續的、幾乎沒有明顯緩解期的懶散、淡漠,更可能是分裂症;對比之下,間斷的,緩解期和正常狀態接近的話語少、不愛出門,抑鬱症可能性更大。

為什麼要區分二者?

因為治療方向不同,治療效果就會不同,而初次的治療方案將直接影響病情的進展和最終結局。當然,抑鬱症需要抗抑鬱藥物治療,分裂症需要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除了用藥方案,還包括對於患者的發病信息檔案的管理等等。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第一時間向專業的醫生諮詢和治療。

為什麼說總想著出去也不見得就是好事?

雖然我們一直鼓勵讓精神患者回歸社會,但是,在我接觸的眾多精神患者之中,經常出門的,往往也並沒有收到預想效果。

我們的初衷是讓患者去參與社交,在社會之中找到自我歸屬感,然而,在這些患者之中,只有極少部分能夠勉強建立狹小的人際關係,其餘部分,有的出現走失行為,有的在缺乏監護人看管的情況下出現衝動傷人或者毀物的行為,有的則因為找不到食物而撿拾髒東西吃,導致軀體疾病,還有的因為長時間暴露與寒冷的氣候出現手腳的凍傷,嚴重者需要截肢。



之所以出現這些後果,一部分是因為患者受精神症狀(如幻聽、疑心等)的影響,另一部分是因為缺乏專門的監護人看管。

所以,對於這類患者,倘若監護人需要工作維持家庭開銷的,不妨將患者送往民政系統的精神部分進行救治,可以在保證患者安全的同時,又得到相應的治療方案。

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將持續更新相關醫學常識


汐煒醫生


精神疾病有多種,容易復發的精神科臨床疾病一般有偏執型精神分裂症和雙相情感障礙。

精神分裂症復發後,的突出表現就是迴避社會,拒絕見人。通常被稱作孤僻不群,生活懶散。

而情緒情感障礙中的抑鬱狀態,也是迴避社會,不願見人。

這兩種疾病的區別在於,不願意見人的孤僻和不敢見人的低落情緒。

分裂症不願見人,卻很少情緒低落。而情感障礙的抑鬱狀態,不敢見人,且伴有悲觀厭世。

要了解如何看護精神疾病患者,首先要明確其精神疾病的診斷,以便有針對性的實施心理干預和護理管理。


歷山耕夫569


不知道你具體是什麼精神病,如果是抑鬱症,有沒有用藥,如果有的話,請看醫生調整藥物,另外,心理輔導有幫助。抑鬱症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動力去做事,而沒有動力,就很難尋求幫助,這樣病情就更嚴重了,所以,如果是抑鬱症,請千萬千萬強迫自己一下求醫問藥。運動有幫助。

如果是其他精神病,不想出門,病情很難自動好轉,所以,找正規專業人士的幫助,是好轉的第一步


有事也不生非


發作期能好好平靜待家裡休息,聽聽音樂看看好電影,不出什麼危險,也算是好事。

如果發作期過了,精神感到愉快,情緒沒那麼低落,可考慮學習某項新技能,現在想學啥技術網上基本都有教學視頻。只有專注做好一項工作,服務社會,才會獲得適當回報。對於患者來說,一開始要求不要太高了,不要計較太多,能賺多少是多少。想賺大錢需要的條件可能是很多人並不具備的,比如你有某項獨特能力,或者你在競爭中能做到頂尖水平,然後遇到好的平臺能施展你的能力。或者。。。遇到貴人,也或者祖輩很多年積累的給了你,還或者。。。。天上掉下個大餡餅。

如果你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你要努力站起來,一切靠自己了。父母也會老去,為人子女,應該為父母減輕負擔,而不是一直想要得到照顧。

以上所說是在患者確實特別清醒的狀態下可以正常交流時需要傳達的信息。也是心理治療切入的好時機。一般來說,如果患者情況屬於不能自我和諧適應社會生存,那麼必須要儘早進行心理治療。完全靠其家庭醫院和自己,是不可能好的。

疾病復發,不想出門,這是精神疾病伴生的自閉症跡象。某種意義來說,如果由於藥物的好的作用,使某類精神病緩和了,人比較平靜了,對於自我生活認知能夠判斷為自閉或不自閉,能夠表達正常的行為喜好,比如愛出門或不愛出門,那麼,也是好轉的跡象。

精神病常常不只是一種病況表現,心理治療過程中對所有的偏差跡象,都需要一個一個進行處置,處置治療過程中也會經常反覆,非常繁瑣。想要痊癒,心理醫生和患者需要共同面對彼此的所有,共同協作解決共同的但角度不同的問題,患者想完全康復,那就得考慮怎樣能使他完全康復。對於所有人來說,有時耐心和沉澱或許是最好的良藥。




唐伊尹


建議你一定要多留意維持一切正常的衣食住行,作息時間飲食搭配得話要多留意口味淡,一些種情況就是說心理因素還是需要漸漸地改進缺鐵性貧血,能夠讓家人朋友都陪著你外出見一下下多外出散散心期待以上回應能夠協助到你。


杞縣妹子


安寧心境,穩定情緒,不著急,不緊張,一切都好好的。好好休息睡覺,好好吃飯。愛自己,愛親人,輕鬆愉快心情。


手機用戶2351845891


先配合醫生用藥,找自己喜歡的事做,不願意做,暫時在家休息休息,好好吃藥,自己調整很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