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宅家期間,敢不敢晒晒飲食及小運動?

用戶5528087620


我很慶幸,這次疾情期間我們小縣城無一例確診病例。但也不能掉以輕心。雖然沒有一例但也不能保證以後沒有,為了防止交叉感染響應國家號召呆在家裡。年前的存貨也消化的差不多了,整天大魚大肉也吃膩了,今天就吃個我們這裡的特色美食一一扯麵。

空閒之餘,在家呆久了也悶得慌,陽光明媚、風和日麗,今天出發幫老爸老媽去地裡幹活,也算運動了。

最後再給大家出道題[微笑]最後一張圖片中出現的是什麼農具?幹什麼用的?[what]





絕地蒼鷹


疫情宅家期間,每天都會去西瓜視頻和頭條學習大廚們高超的廚藝,汲取他們的廚藝精華,讓自己的做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我們家喜歡吃清淡一些的飯菜,我呢,做每頓飯就會琢磨著做一葷一素,我做的素菜好不好吃呢?反正每次吃完盤裡都是光光的!嘻嘻~~ 家人們給了我大大的支持,是不是可以這樣子想,俺滴廚藝突飛猛進了呢!

吃過飯一小時後,家人們排著隊,輪流去跑步機上走兩步,消化消化食兒,這有利於身體健康。感謝西瓜視頻和今日頭條平臺,讓我們疫情宅家不枯燥,讓我覺得生活更充實了呢!





麓麓老媽


我家是農村的,住在大山裡。疫情期間附近沒有賣菜的,只有自己秋天收回來的白蘿蔔,胡蘿蔔,南瓜,土豆,自己做的豆腐了。還有各種豆類。再就是自己醃的酸菜和鹹菜。大米白麵,小米,玉米等糧食還多。自家喂的豬的豬肉還有。就是新鮮蔬菜不多。

先曬曬我做的幾種粥吧:小米南瓜粥,玉米麵粥,玉米碴粥,大米小米玉米碴紅豆黃豆花生豆綠豆大棗八寶粥。豆沫花生碎粉條海帶芝麻青菜粥。

主食:用老面蒸的饅頭,花捲,包子,南瓜饅頭,土豆烙的土豆餅,紅薯糯米餅,蔥花餅。武安拽面,沙洺炒麵。五彩米飯,小米燜飯,黃米麵撒年糕,白蘿蔔羊肉水餃。

白蘿蔔紅蘿蔔炸的蘿蔔丸子,清燉豆腐丸子,酸菜豬肉燉粉條,幹豆角炒五花肉,鹹菜炒瘦肉。野蘑菇燉柴雞,醋溜白菜。香煎土豆,糖醋魚。蔥花炒笨雞蛋。

雖說疫情不能出村,但是我們住在山裡,附近沒有病毒感染者,還是能出門的。農村地裡的活也不少。每天戴上口罩,就去地裡,剪樹,鬆土。往地裡上農家肥。餵雞,餵豬。去山上拾柴,拾回的柴用鋸鋸開,再用斧子劈開,燒爐子取暖做飯。基本上不用在家做運動了,乾地裡的活運動量就夠大了。








陳三姐


不敢。原因:微信朋友圈曬吃的或者幸福生活會遭人嫉恨。曾經看過評論說:曬幸福的都是些什麼人?因為既然曬,肯定吃的質量比較高。我曾曬過吃食不挑,飲食簡單,當時是一碗米湯,一個饅頭,一碟鹹菜,都是家常便飯,家家常吃的,比較真實。結果被人說“故弄寒酸”“裝窮”“抹黑社會”啥的,嚇得我立馬刪了。



智慧童馨苑


話說我已經25天沒有出門了,平時都是老公三四天出去買一次菜,小區也管理的很嚴格,每兩天才能出去一人,做了土豆胡蘿蔔餅,用高壓鍋做蛋糕,話說手工打發蛋清真的好難呀,打了3個小時楞是沒發起來,只好放棄啦,就那麼直接蒸了,雖然沒發起來,但是做出來的蛋糕還算能吃,像大餅,哈哈哈哈哈哈





小乖乖的小小乖


做為防疫卡點工作人員,每天回家唯一想要做的就是給在家的孩子們做一些喜歡吃的飯菜,最近迷上了蛋糕甜品,雖然是小白階段,效果還算可以,味道不比外面賣的差哦,看著家人們邊吃邊說好吃,心裡幸福滿滿的,疲憊也煙消雲散






萌妞兒家的小飯桌


我是住在城鄉結合部的地方,防疫期間一家人宅在一起無聊咋辦?我們就統一方式,早上睡到八九點鐘才起床,早餐後休息一下,十點半到十一點半打羽毛球,中午喝酒毎人一杯酒多一點,也就是二兩左右吧,是泡酒(有冰糖、紅棗、枸杞等),下午還可以一家人打小麻將玩,晚上再喝一杯酒(二兩),我們家人多,六個人喝酒,每天消耗兩斤多酒,這個春節就是一家人喝酒,沒有客人來,已經喝幾十斤酒了,我不認為不敢曬出來,是正常的消費。


劉飄飄6


餡兒餅






梅梓635


防疫宅家期間收穫滿滿,除了整日24小時陪伴家人身邊外[偷笑][偷笑]就是吃吃吃,想法提高廚師手藝[大笑],品種多樣性滿足吃貨們的需要,還經常和朋友們交流廚藝彼此提高不少,比如能蒸開花饅頭(一般不告訴別人[靈光一閃])教會了很多朋友。會弄酸菜魚,麻婆豆腐,冷吃兔,糖醋排骨,青椒肉絲等等,粉蒸肉,涼辦黃瓜(很受歡迎),重慶小面(很地道喲)以上是我防疫宅家期間廚房手藝的收穫而且大受家人和朋友的👍。至於鍛鍊一事我是一個喜歡活動的人,開始防疫之初,大約有一週還是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裡不敢出門,後來身體受不了了,只有晚上夜深人靜時在小區內快走,我的運動就是走[呲牙]每天7000一10000步,在家跳過健身操,家裡人反對說干擾看電視[捂臉]就這樣還是長胖了3斤[淚奔]什麼時候防疫才徹底結束,恢復正確的生活喲[祈禱][祈禱][祈禱][祈禱][泣不成聲]






徐林碧149456976


來分享一下我做的美食[可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