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用小時候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管孩子嗎?(知道不好下意識做),為什麼?

竹林聽風2021


原生家庭得影響是深深烙印的,可能你對自己在兒時接受到的教育方式並不認同,也對自己說我以後不會這麼對自己的孩子,但是長大後,一旦情緒上來了,你就是曾經的父母。當然,自從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我就不斷的反思和剋制,希望努力成為一個好媽媽。


人間四月芳菲盡99


當然不想,可是真的很害怕自己會忍不住,今天教媽媽用優盤,是把電腦上的MP3音樂倒入進優盤裡,每一步媽媽都想親自上陣動手,可我有些不耐煩想要快點幫她弄完,然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看著她一點一點挪動鼠標🖱️,拖動文件音樂🎵,想起小時候她教我走路和拿筷子🥢的事情,大概也是把所有的不耐煩按壓在內心,還要一直誇獎你很棒,繼續加油⛽️……,她之所以想要自己學會自己弄,其實還不是害怕哪天我不在家,也沒人幫她弄。

我希望自己以後能夠少點不耐煩,不管是對父母也好對未來的孩子也好,其實父母現在的年紀就跟老小孩差不多,這次回來發現母親越來越依戀自己。






一珏文化


不能全盤否定當年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方式。一代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傳承,是一種揚棄過程。

我爺爺民國時就是小學校長,當年能把我父親綁在學校旗杆上鞭打,因為他總領著族中弟弟們頑皮,但對他學業確實是循循善誘,考進四十年代的鹽城中學。我父親也用鞋底抽過我一次,因為初一的班主任家訪告狀說我上課做小動作,他對我學業要求極嚴格,文化課不得低於九十。但又親筆書寫家鑑,裱了放置鏡框,掛在牆上,讓我們弟兄們注意執行。依稀記得有,推己及人,不諂強凌弱。息事寧人,不無事生非。我對兒子從沒有過一句粗話,更沒動過他一根手指,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平均每年要與他散步聊天一兩百次。我們這四代人都做過教師,知道點教育。時代在進步,教育也要更新。


牛小歪


8090後這代人,都不要跟著父母那樣教育,那時候的父母艱辛生活,還有思想各方面都不一樣,環境不一樣當然不能還像以前那樣的!像我媽媽一樣,太寵小孩子了,不管是孫子,還是外孫子,什麼都不用他們做,都順著小孩的意來,這樣子的小孩變的特調皮,一不合心意就哭鬧,其實每個小孩都不是天生特調皮的,很大原因都是家長教育方法不好!特別只有一個男孩的,把他寵上天,要什麼買,不願吃這個就換,他要幹什麼就讓他幹,到長大了,不合他心意就鬧,要不就打人,再不就自殺,離家出走等等,我都見好多例子!小孩為什麼會這樣子,還不是家長們教育方法問題!明知道這樣不好,他一哭鬧馬上就順他意,都是一步步把小孩這樣陪養出來的


廣東加益仔


我不會用小時候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管孩子。

因為,我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並且我願意改變自己的做法,同時我在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育兒和教育能力。

這裡面有三個關鍵:意識到、願意改變、提升能力。

這代表了三個層次:想到、改變和做到。

1、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就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我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教育方式是比較簡單直接的。我爸年青時,對待調皮搗蛋的我,採取的是暴力鎮壓的手段,打罵是常事。媽媽的做法則是說,不停的說,嘮叨講道理。他們愛我,卻用了不正確的方法,帶來的問題就是,我的性格從孩子王,變成膽小怕事內向懦弱的個性。這樣的影響直到今天,還殘留在我的個性之中。

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看到自己是活生生的反面例子,這也促成了我自我救贖、自我突破的決心。

當然,父母也一樣給予了我很多優良品質,比如責任心、獨立、善良等等。我們不能完全抹殺父母給予我們的一切。當然了,如果父母有更好的教育方法,我想孩子一定能得到更多更好的習慣與能力。


2、願意改變自己,不斷的突破

父母所給予的,往往也是沉重的。不論從成長之路上,還是參與工作以後。比如我媽,她的理想就是讓我趕緊讀完中專,去當個會計,按她的話說,“坐空調房輕輕鬆鬆,給人算帳,還是挺好的職業。”

可是這不是我要的方向,我害怕這麼幹下去,人就廢了,因為我的個性太內向了,最好笑的是,中專三年,居然有女同學一句話也沒說過的。真是又好笑又可憐。當個會計,一輩子就關在房間裡對著帳簿算帳,這樣怎麼行呢?

所以我要改變自己,推動我這麼做的,是強烈的自卑,和羞辱感。

於是去做保險,做業務,內向就專門去做要接觸人的事,越怕什麼就越故意去幹什麼。這種與自己過不去,對著幹。才讓我在10年以後,徹底的走出來了。


3、多麼痛的領悟,所以我不願意、也絕不要,把父母給予我的教育,帶給我女兒

現在回想起來,人生走的每一步,實際上都有父母所給予的個性所帶來的影響。那是一種潛意識下的挫敗,很多時候是絕望和無力的。

走過來,真的好難好難好難,如果有跟我同樣經歷的人,一定也會有這樣的感悟。

多麼痛的領悟啊!所以,我是堅決不讓自己的女兒也像自己一樣,過得這麼辛苦。但正確的育兒是什麼呢?什麼才是對的,這就需要我去學習和成長,否則,我一定還是會用父母教育我的方式,來教育我的女兒。

於是,有了女兒後,我學習育兒知識,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認知和能力。可以說,女兒多大,我就在育兒領域有多大的耕耘。下個月就是女兒8週歲生日,她的成長,是非常值得我嬌傲和滿足的。


好了,以上就是我自己做為孩子走過來的經歷。我走得太難了,所以我絕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我希望,她能在天性不受到打壓與扭曲的情況之下長大。我的父母受限於時代與自身認識的不足,所以他們無法給予我更多,雖然他們已經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了,我不恨他們。

但我希望,我女兒的父母,給予她的是更加自然的天空與環境。她在以後的成長中,只會有滿滿的自豪與快樂。


寫在最後

就一句話:不願意讓孩子跟自己一樣,那麼需要我們不僅僅只是想到,還需要做到,並且從改變自己來開始。

我想,這也許是我最想跟你說的。


庭爸,7歲女兒的奶爸,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70後大叔,有愛有思考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轉發、點贊和評論,如果想要育兒乾貨,可以關注我後私信:育兒秘籍,我將送你一份很落地和實用的育兒秘籍。更多育兒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育兒更輕鬆,讓教育更有效

庭爸談育兒


當然不會繼續沿用以前的套路。在這個時代不斷髮展的今天,一切都在發生變化,如果我們的教育方式不變,只會讓孩子對你越來越叛逆。

比如,小時候,你的父母可能經常對你打罵,認為棍棒底下出人才,這種教育方式,當時可能對孩子有效,但拿到今天,孩子一定會非常的不服。

其實,打不打孩子,要根據情況來區分。現在很多父母都講究非暴力管教方式,採用說理的方式,這無可厚非當然沒有問題。不過,在使用時得想想,孩子能明白這些道理嗎?盲目地說,只會讓孩子覺得你可能很囉嗦,因為他們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所以,孩子的年齡是很關鍵的。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很多事情,他們做錯後,根本沒有意識到已經錯了,或者傷害了他人的權益,他們不過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處理而已。這時,父母不要和孩子講大道理,這個對他們來說有點"高深",可以採用以身作則的方式,讓孩子自己意識到那個問題不應該這麼處理。比如,孩子玩完玩具後,總是亂扔或亂丟,那麼這時,我們就要給孩子做個榜樣,帶頭收拾玩具,可能剛開始,孩子會不願意去做,但是幾次下來後,他會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會做出改變,家長不要著急。

而如果孩子已經上學了,明白了事理,如果有些事情做得不好,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就可以採用說理的方法,給孩子講道理。讓他明白是非。當然如果孩子完全做錯了,適當的懲戒是可以的。但是懲罰不是目的, 最終是希望孩子能明白自己錯在哪裡,該如何改正等等。

因此,新時代孩子的教育,需要我們做父母的,隨時保持學習的精神,要與時俱進,不要總是持有老套的觀念。不斷,你會和孩子之間形成大的代溝,孩子大了,你是很難走進大的內心的。

要教育好孩子,其實就是一個交心的過程,以朋友的方式來看待孩子,比用上下級的關係去約束他,效果會要好得多。


教育新時論


其實,對於自己本人而言,我覺得從本性而言很可能是會繼承父母的所有教育方式的。但是在後續的成長過程可能會對好的教育加以繼承,不好的教育方式加以改正。

通常而言的話(當然,不排除一些特殊情況),人的生長環境真的很影響一個人的脾性,為人處事風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不是空口白憑的。在幼年時期,孩子的模仿能力強,父母是最容易被模仿的對象。那麼,父母的為人處事風格會極大程度地影響到自己的孩子。並且,這種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但是也是最根深蒂固的。

當然啦,很多孩子在後天繼續接受教育,樹立正確的三觀,以及懂得分辨是非黑白,孰是孰非的過程中會慢慢對父母已經影響到的自己的行為做出一個判斷,進行加以控制與修改。也會在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自己的處事風格,會持有一種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態度。


leisure好嘛


俗話說得好:不養兒不知父母恩。自己小時候的叛逆和不理解父母,當自己為人父母時,就都理解了。至於明知方法不好,也不自覺的去延續,只是一個原因:都是為了你好……



髙橋伊


偶爾會,比如屢教不改的行為,不打不行。


翻了天的兔子


現在的孩紙簡直不得了,不是我們小時候的味道了,基本上都缺少家教的,我們家還是老傳統的家風,小兔崽子不敢嘚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