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的世紀也許可能開始,那時知識分子和有教養的階層會夢想著以種種方式逃避烏托邦返回非烏托邦的社會,哪兒並不那麼“完美”,卻更自由。——尼古拉斯別爾嘉耶夫
《美麗新世界》是英國著名小說家奧爾德斯•赫胥黎的傑出代表作,這是一部膾炙人口的科幻小說,與奧威爾的《1984》、扎米亞京的《我們》並稱為“反烏托邦三部曲”,給文學思想界帶來了深遠的哲學意義。
作者以其豐富的社會學和人類學知識,構造出富有濃厚寓意的未來社會圖景,一個慾望隨時能被滿足、沒有哀傷與痛苦,卻扼殺人類個性與自由、埋沒藝術與文學的新世界。在這裡,人們除了機械地工作,就是沉溺於感官的享受中,沒有思考、沒有情感、更沒有自我。
這個設想大膽、瘋狂,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不過,科幻小說一直是一種超現實的存在,它是在科學的基礎上,將現實放進”可能“的未來中,不是沒有成為現實的可能性。翻看過去的一些科幻小說,也都能找到一些已成為現實的畫面。
這本書或許也是如此呢?當下,人們每天瘋狂追求的終極目標不就是物質豐沛、隨心所欲地滿足自己的各種慾望的自由生活嗎?
既然人們正在這條道路上前進,那麼書中這種荒誕的錯誤也不是不可能發生:我們會獲得一種烏托邦式的“虛假的自由”。
那麼,今天我們就從作者對書中3類人物的設置,來解讀《美麗新世界》中烏托邦社會的“虛假自由”:
精神世界的不自由,即不自由的思想與不自由的情緒。01.【物質與精神的“二元論”】: 物質自由,填補不了精神自由的缺憾
新世界的格言是“社會、本分、安定”。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人們的慾望可以隨時被滿足的,吃喝玩樂,只要你想,就能獲得。毋庸置疑,這是一個快樂、安逸的社會,是“人人嚮往”的美麗新世界。
書中,列寧娜這個角色就是新世界中芸芸眾生的典型代表。
列寧娜,有著漂亮的皮囊、人人都喜歡她。她充分利用這個世界的規則,和各式各樣高職位的人廝混在一起,漸漸成了名人,四處演講,得意非凡。
她揮霍著自己的名利,以放縱為終極樂趣,隨時滿足著慾望,哪怕有一丁點兒痛苦的火花閃現,也會用唆麻這種類似毒品的藥物,讓自己進入完美的假期,幸福地舒享極樂世界。
以我們現在的文明來看,列寧娜不過是個膚淺的交際花,庸俗、空虛、無趣。她就像被困在籠子裡的小白鼠,穩定地邁著步伐,跑著圈,以“安於現狀”為擋箭牌,讓自己感覺到自由。
作者也正是通過對這類人物的刻畫,展現出自己寫此書的目的:“人類被給予的自由意志,不過是讓他們在混沌和瘋狂之間進行選擇。“
仔細讀來,就會發現,書中的自由,只限於物質慾望層面,但威力強大,能讓人蒙了雙眼,如吊線傀儡般,絲毫不見個人精神上的自由。作者對物質自由如此濃墨重彩的背後,也是意在引起讀者對生命精神自由的哲思。
那麼,精神自由究竟有多重要?它和物質自由,孰輕孰重?這是一直深受大家爭辯的哲學話題。
哲學家笛卡爾的“二元論”就曾解釋:“外部物質世界是存在的,精神世界也是存在的,但是兩者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存在,它們並立於這個宇宙之中。”
聯繫到我們的現實世界,捉襟見肘的生活,會讓人忙碌於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無法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因而導致瞭如今這個“一切向錢看”的世界,錢也順其自然地被大多數人定義為自由。
但你想想,光有錢,多空虛!一個人在家拿錢摺紙鶴玩嗎?
很多人在變富有後,因精神上的匱乏而鬱鬱寡歡,甚至抑鬱而終。因為他們的精神世界是空白的,沒有信仰、沒有寄託,和列寧娜一樣沉溺於醉生夢死般的感官享受中,虛度光陰。對他們來說,日積月累的不是財富,而是孤獨與枯燥。
作者表示:“真正革命行的革命不應該在外部世界進行,而應該在人類的靈魂和肉體上進行。”
物質的自由不能決定一個人生活的高度,更不該成為人們忽視精神世界的導火索。
所以說,真正的自由是需要物質自由與精神自由的平衡。少一些對物質自由的執念,多一些對精神自由的重視,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最明智的選擇。
02、【不自由的思想】:被給予的自由,終究不過是一種束縛
思想上的不自由,是精神上缺乏自由的表現之一。
在新世界中,人在未出生時就已被劃分等級,以希臘字母命名,音譯名依次為“阿爾法(α)”、“貝塔(β)”、“伽瑪(γ)”、“德爾塔(δ)”、“愛普西隆(ε)”。在胚胎時期,人還會被進行培養和刺激,產生特定的性質,確定一生的命運——樣貌、才智、思想,甚至包括應做的事情。
所以,每個人生來就不會有選擇的苦惱,他們享受被安排的一切,裹足不前,因為他們連認知都被設定為“這是我生下來就該做的事情”。
比如,阿爾法有漂亮的皮囊、聰明的大腦,高傲的性格,註定會從事“管理和技術”這樣高智商的工作。
不僅如此,為了禁錮人們的思考,在幼兒時期,他們在不自知的狀態下被給予潛意識教育,主要通過睡眠教育和條件反射刺激。例如,貝塔階層的孩子在睡眠教育中被灌輸:我為我是個貝塔而高興,因為阿爾法太辛苦,而其他人又太可憐。而條件反射則是利用噪聲和電擊讓孩子們從小就害怕和討厭書籍,只為防止他們這一生會因看書而思考,摒棄社會給予的定式思想。
讀到這裡,我不禁感到悲哀與可笑,人的認知都來不及通過思考,就已經被一條看不見的繩索給拴住,無法運作。思考,明明不僅是對自身思維的探索,更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珍貴財富。
正如叔本華在《思想隨筆》裡寫道:“從本根上說,只有獨立思考才是一個人真正的靈魂。他人的思想就像別人餐桌上的殘羹,就像陌生客人落下的衣衫。只有自主的思考,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
不過,可惜的是,新世界不允許思考。人們之所以像列寧娜一樣享受著新世界的物質豐盛,並對自己缺失的精神財富不自知,原因正是在於他們缺乏理性的思考,無法得出“命運不該被他人掌控”的結論。
當然,作者還是很有心地在故事中安排了2個角色伯納與赫姆霍爾茨,突破這種束縛。
伯納是新社會中最優秀的品種,阿爾法加,但因在胚胎時期受到了酒精的刺激,他的樣貌與身高都遜色於常人不少,因此他始終將自己視作這個社會的局外人。
然而,因為他總是以這樣的身份自居,才讓他以自己的聰明才智、以“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視角,認清這個社會的詬病。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和身邊人是不自由的,人們在社會各種隱形的框架下,享受著慾望與歡樂,卻在無形中失去一些無法挽回的東西,比如在這個以胎生為恥的社會,女人因為不用養育孩子而獲得不用生育與養育孩子的自由,但也因此失去了做母親的珍貴體驗、孩子的溫暖與家庭的愛。
無獨有偶,伯納的好朋友赫姆霍爾茨因智力過高也對這個社會產生了自己的思考,他曾因無法教授學生有思考、有意義的知識而痛苦,一直覺得自己被剝奪了他表達思想的自由,如行屍走肉般生活在被禁錮的牢籠中,沒有樂趣,只有孤獨與壓抑。
在看似自由的社會里,幸福的訣竅只是在於做命運規定的非幹不可的工作,所以,有自己思想的伯納與赫姆霍爾茨並不幸福。他們一邊吶喊:“我寧可是我自己,討人嫌的自己,不要當別人,不管他們多麼快活”,一邊被動地困於沒有自我的窘境裡。
事實上,思想,本是自由的,可以不同於他人,包括身邊任何人、宗教組織、執政黨的獨立思想。這是人權的基本組成部分。
從古至今,人類都是在成長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長。古希臘羅馬曾有許多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他們的思想是有高度的,能超越時空,誕生出巨大的力量,盛行於地球各國,影響著千千萬萬的人。如今,我們的腦海中每時每刻也會冒出成千上萬個想法。不同的思考,不同的價值。或許,其中的某一個就是實現我們理想的捷徑。
思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任何外在事物都彌補不了的。因為它只屬於我們自己,獨一無二、無可替代。回到書裡,天下終究沒有免費的午餐,人們被新社會給予了所謂的自由,社會也從他們身上拿走了獨立的思考能力,讓他們在受人尊敬、愛戴的同時,成為一種最為馴服、永遠不會反抗的奴隸。
也就是說,被給予的自由,終將是別人奴役你的工具。
個人真正意義上的自由,是用對文學、藝術、科學、生活的思考沉澱出的思想結晶,裝點人生,閃耀人性的光輝。
自由,是自給自足的,它能賦予一個人敢於設想,敢於表達,敢於分享的權利,在觀萬物、汲眾長的基礎上,思考並逾越他人。我們要做的就是,珍視自己選擇的自由,深思熟慮,不畏艱險、不財迷心竅,穿越重重誘惑,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物旁,幸福 。若人人都不失思考的自由,那麼我們也將擁有一個清醒的社會,一個能獨立思考的社會,一個快速成長的社會。
03、【不自由的情感】:困擾你的不是悲傷,而是對悲傷的恐懼,是對自己怯懦的痛恨,是喪失自由的無奈
理性的思考必定會帶來情感的波動。而悲傷與痛苦,往往是大多數人避而遠之的。畢竟,面對它們,需要很大的勇氣。
就像伯納曾多次設想不靠唆麻,而全憑內在的力量面對負面情緒,可當他真正遇到這種考驗時,他退縮、他恐懼,想象中的苦行主義頓時消逝不再。
他只能像呼吸一樣依賴唆麻,為自己與現實間增添一堵高牆,阻隔自己獲取悲傷難過的權利。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來自“野蠻人”約翰。他是印地安部落的居民,也是我們現代文明的象徵。他的母親琳達是新世界的居民,來遊玩時不慎墜下山崖,來到“蠻族保留區”生活,並生下了他。所以,看似毫無交集的兩類人,因這場詭異的機緣,讓約翰成了新世界最特殊的存在:成長於舊文明的新文明人。也讓兩類截然不同的文明相互碰撞,成為揭露烏托邦社會弊端的起因與開端。
約翰並非覺得無痛苦就是幸福。他說:
“我不喜歡舒服的東西。我要詩歌,我要真正的危險,我要自由,我要善良,我要罪惡。我要衰老,醜陋和性無能的權利。要求生梅素、得癌症的權利。要求食物匱乏的權利、令人討厭的權利,為明天擔驚受怕的權利,感染傷寒的權利,遭受種種無法言說的痛苦折磨的權利。我要求這一切。”
初讀到這裡時,我是不解的:悲傷的負面情緒到底哪裡好了?這不是人人都抗拒的東西嗎?為什麼會有人追求?
後來,我才發現,野蠻人對痛苦的渴望來自他與這個世界的格格不入,他沒有接受過這個社會的設定與洗腦,他會獨立思考,能察覺到自己的認知是被約束的。那些所謂的感官享受更是限制了他內心最自然的情緒表達,是一種情感上的不自由。
因此,他要求受苦受難的權利,追尋著能讓他體悟到痛苦的高尚文學、藝術與科學,並坦然接受自己的一切情緒。這份固執追求痛苦與思考的角色設定,在荒誕的新世界人物的襯托下,讓我們看到他固執和倔強背後所堅持的意義
:因為悲傷,快樂才更有意義;因為痛苦,歡樂才更具意蘊。親情、愛情、友情,也因為種種多樣的情緒,更顯珍貴。《奇葩說》有一期主題是“如果有可以消除悲傷的忘情水,你要不要喝”,才女詹青雲一語中的:“悲傷是一種證明我們愛過、恨過、認真過、全情投入過。那些曾經使我悲傷過的一切,也是我最熱愛過的一切。”
有時候,人生的意義只能從痛苦和不幸中獲得。痛苦能引發思考,能成為我們避開危險的警鐘,也能為我們烙上生活的印記,就像馬爾克斯所說:“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住的日子。”
如果,沒有悲傷的幸福是廉價的,那麼,悲傷一點又何妨?
其實,悲傷與痛苦真的有那麼可怕嗎?我們又真的那麼討厭它們嗎?我們真正討厭的,難道不是我們在面對悲傷時,一直逃避的自己嗎?
我們討厭面對困難時,無能為力的自己;我們討厭面對挫折時,膽小退縮的自己;我們更痛恨,那個因無法跨越障礙而選擇丟失自由的自己。
奧賽羅說:“要是每一次暴風雨之後,都有這樣和煦的陽光,那麼儘管讓狂風肆意弟吹,把死亡都吹醒了吧!”
或許,我們需要的是,如同奧賽羅一樣的勇氣與瘋狂吧!
儘管這個世界上多多少少都有些憤怒、悲傷、難過等負面情緒,但樂觀、成長、信念、勇氣仍是大多數人所堅持選擇的美好。“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歌。”遇見困難是常事,但困難也是讓人重獲新生的機會。決定我們如何面對的,只能是我們自己:為 照亮自己的生命,不惜嘗試黑暗的苦楚,文明終將一躍而過,救贖自己,活出自我。
結語
《美麗新世界》雖然是本科幻小說,但我們卻能通過真切的文字,獲得共鳴與思考:我們追求的自由不是烏托邦式的虛假自由,而是物質自由與精神自由並存的個人自由。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人,首先要在人生中留下自己。”
自由人生的真正意義,並不在於,隨時隨地滿足慾望,亦或是時時刻刻享受歡樂。而是無論生活變成什麼模樣,我們都能坦然面對、冷靜思考、用愛與被愛的力量,與其美好的一面或糟糕的一面和平相處。這,就是《美麗新世界》帶給我關於“自由”最大的收穫,理解我們自身隱藏於內心深處的意義與價值
願大家都能珍惜自己當下的自由,用個人獨一無二的價值,締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閱讀更多 小宇的閱讀日記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