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勸學生當廚子的化學老師不是好老師

大學裡,有沒有一堂課你從不缺席,有沒有一位老師讓你覺得整個學科都興味盎然,有沒有一門作業怎麼做都不夠、想要去探索更好的答案

【未名人物誌】迎來第三期——楊娟老師

不勸學生當廚子的化學老師不是好老師 - 北大化學課

天之驕子也學不懂化學?

北京大學的學生往往被稱為天之驕子,北大每年招收的本科生,絕大部分來自全國各大重點中學;北大化學院招收的學生裡,三分之二以上都曾在化學奧賽中取得過省級一等獎以上的成績。

但這些“天之驕子”在進入大學之後,卻總有一小部分難以適應大學的學習,課程難度大、理論複雜、高中的化學知識和大學無法銜接,很多人甚至產生轉專業、轉系的想法。

楊娟老師也遇到過相似的問題,16歲考入北大的楊娟,本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在剛入學時也非常迷茫,中學時期名列前茅的她卻在班上成績偏下,“我們班有很多競賽生,他們在高中時已經學過一遍大學化學,跟他們比,我大一的時候覺得自己怎麼這麼笨,處處被碾壓。”

正是因為有著相似的經歷和體會,楊娟更懂學生,她開這門課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同學們在初入大學時順利地過渡。《普通化學(英文班)》應運而生。

想做廚子,就早點去try

化學的英文是“chemistry”,它的一半是try(嘗試),“我希望同學們在年輕的時候就意識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我們也不是要把人人都培養成科學家,但要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楊娟分享了一個故事,一個國外的小男孩從初中開始發現自己特別喜歡美食,他開始嘗試做各種各樣的好吃的,從高中開始就認定自己要做一個美食家、做一個大廚。進了大學後就直接去學習廚師,還把主動嘗試創新,去增長他的廚藝。“我覺得這是很幸福的事情,他在那麼小的時候就找到了想要為之奮鬥終生的事業。”

楊娟是天生具有超強自我驅動力的人,剛進北大時,各種不適應、跟不上,但她一直相信這是她的興趣所在,即便困難重重也很努力地在學,從剛進來的名次靠後到大四時成績前三,這種內在的自律是她的主旋律,科研如此,教學也不例外。

《普通化學》課2014年開始,採用全英文授課,而在開課兩年前,楊娟就開始準備了。她先去同系的老師那裡取經,就搬個小板凳在班上旁聽了一個學期;她還積極向後輩請教,聽說有學妹在哈佛專職教學,楊娟專程去向她請教在教學方面的經驗和方法。

自學最重要,學生作主角

通過結合自身經驗和科研經歷,楊娟認為,“大學希望培養研究型人才,剛入大學,學生們常帶著中學的思維慣性來學習大學課程。“這時候培養自學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楊娟的課堂上,通過抽籤的方式,學生們要就相關專題做報告。不僅要準備10-20張PPT,報告內容還不能侷限書本,必須有所拓展,全程用英語演講。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鍛鍊了口語和PPT製作水平。

“和別的大班授課不同,在咱們班上,每個人都獨立完成報告的全部內容,從查閱文獻、做PPT、講報告。楊老師的教學給了我們每一個人上臺發表自己想法的機會,這是鍛鍊自信的很好方式。” 榮自超同學說。

不勸學生當廚子的化學老師不是好老師 - 北大化學課

完美主義的楊娟會制定課程時間計劃表,所有內容均嚴格依此執行

在學期初,楊娟的課上就以抽籤的方式成立了8個作業批改小組,這項工作佔總成績的2%。為了獲得滿分,小組成員們進行交流討論,最終達成統一的評分標準,然後依據標準批改作業,最後講解作業並組織全班進行分析討論。如果有對評分出現battle的情況,楊娟會擔當調停者的角色。這不僅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創新和自主學習積極性,還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團隊協作能力。

班裡的大多數同學都很喜歡這樣乾貨滿滿的教學方式。劉靜嘉同學說:“我對楊娟老師佈置的作業印象最深,題目很有挑戰性,沒有標準答案,做起來興味盎然,非常有趣。需要我查數據、文獻,我有空的時候就會再想想有沒有更好的答案。”

學生們的眼睛是雪亮的,楊娟老師的普化英文班自2014年秋季開設以來,得到了化學院學生的一致好評。開課後的首次課程評估中,即獲得了96.3分,是化學院的最高分;在2015年的課程評估中獲得了97.5分,成為當學期北京大學的最高分。

2018年化學院裡發起了“我最受喜愛課程”投票,讓畢業生選出他們四年中最喜愛的課程。共評選出三個,楊娟老師這門課是其中之一。

不勸學生當廚子的化學老師不是好老師 - 北大化學課

楊娟老師的課程獲獎記錄

互動話題

還記得你的化學課什麼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