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孩子不想学习也特别不听话,我该不该发脾气训骂?

散淡人生15


首先冷静思考发脾气有没有用?如果有用,就发吧!如果没用?我们就要思考下为什么没用!

看题目,估计不是一次两次的了,肯定不是第一次生气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孩子为什么不想学习,为什么不听话?哪些方面不听话?讲话的人讲的对不对?这些问题都要分析清楚才能知道孩子问题在哪?

不过,通常看来,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孩子不想学习,试问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在哪?在做什么?是陪着他写作业吗?还是喝令之后在一旁看手机?

8岁孩子通常是在建立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只是今天说一句,去写作业,就不管了,孩子识字量不够,很多作业也是超过他能力的,家长的陪伴非常重要的!

只要家长对孩子足够了解和给予足够的陪伴,两年之后就轻松一点了,家长要先行动起来[加油]


大马陪读生活日志


8岁的孩子不想学习,也特别不听话。是这样吗?如果但是不想学习,他可能就是不爱学习。但是特别不听话,我就觉得他是有点叛逆了。为什么会叛逆,我觉得一定与你施加在他身上的行为有关。

1.你是不是经常的批评他?让他认为他在你眼里一无是处。

2.是不是有朋友到你家,别人说你家孩子怎样怎样。你却竟挑一些孩子缺点跟朋友说,而且孩子就在旁边听着。

3.你是不是经常揍他?而且有时明明不怪他,你却冤枉他,挨了揍。

如果上面的这几条你占有一条,那么,原因就找到了,我们就从这里开始补救。

孩子犯了错,我们必须得训诫,不然他都不知道自己犯了错,又怎么改正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优点的,在训诫过后,你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积极的说出来,让孩子知道,你看到了他的优点,表扬他,肯定他,你再看他的表现一定是不一样的。

虽然说当面教子背后训夫,但现在的孩子开慧的比较早,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千万不要在有外人的情况下说孩子的缺点和毛病。不然他觉得很丢脸,他认为他在你心里很不争气,而且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所以他就会很泄气。

孩子轻易不能揍,更不能让他受冤枉而挨揍,不论什么事情,尽量用言语训诫。一定要问清楚,不能冤枉他,但是,他真的犯了错误,你又觉得非得揍他不可,你就让他一次长记性,终生不忘。不能让孩子白挨揍。但当事情过去之后,一定要记得往回拉一拉。发现有进步,赶紧夸奖。也给他挽回点面子,增加点前进的勇气,也可以拉近你们的亲子关系,让他觉得你是爱他的。

说了这么多,就是不让孩子丢面子,不要伤他的自尊心。不要伤了他们上进的心,要记得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家长身上的问题解决了,或许孩子的问题迎刃而解了。如果孩子还不爱学习,就经常带他参加劳动,让他知道劳动的艰辛,赚钱的不易,我们用辛苦赚来的钱供他去上学,不能让这个钱白花。也让他知道,靠辛苦赚钱,永远都是糊口钱,只有用知识赚来的钱,才能足够享受生活。孩子明白了这些,只要我们稍加规劝与监督,他就一定会努力学习的。希望我的话对你有用。

谢谢你看到这里。我是冬天里的雪4075,如果我说的对,就给点个赞吧,如果喜欢我,就关注我,我会经常与您分享,教育孩子当中的点点滴滴,需要回关的,给个信儿。


冬天里的雪4075


如果你发脾气训骂有效果,我支持你。但如果没有效果,或者只有短期有效果,你发一顿脾气,什么都没有改变,又气伤了自己的身体,何苦呢?

八岁孩子不想学习,也特别不听话,这其实是两个问题。让我们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再来看如何解决:

首先,八岁的孩子进入到了第二个叛逆期,这时他会有小大人的成人感。

所以八岁的孩子不听话,甚至有的时候故意跟你顶着干,这是他心理发育的正常阶段。进入小学了,他的见识也多了,思维也成熟起来。他希望独立做一些事情,但是能力又没有发育起来,这时候他也容易郁闷。如果你再吼他,只会让孩子更加没有自信心。

其次,孩子是真的不喜欢学习,还是不喜欢学校里的学习?

如果你对学校里的学习稍微了解一下,你就知道:不仅孩子不爱学,如果你是他,你也不爱学。

虽然教育一直在改革,但现在学习的模式依然是枯燥重复的。孩子不爱学是正常心理,这时需要家长来引导,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途径,以及相应的奖励方式,孩子才会把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还有,吼骂短期有效果,因为你是家长,是权威,你吼孩子就怕了。但这样的方式并没有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你不在他身边时,还能保证他自觉吗?

对于八岁的孩子,如何管教?如何引导他学习?

第一,多讲故事,少讲道理。

你讲道理,他就烦。讲一些他爱听的故事,他自己就会受启发。

第二,和他商量,而不是去说服他。

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家庭成员来对待,跟他相关的事,要提前商量,你对他的尊重会换来他对你的尊重。

第三,先完成学业,才能去玩自己想玩的。

比如孩子喜欢看电视或者打游戏,可以,但前提是:先完成学业。

越快完成学业,就有越多时间属于自己,干自己喜欢的事儿,这样孩子效率也高了。

总之,对于八岁的孩子,吼或者打的教育方式短期有效,长期会损害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等他真的进入了青春期,你就会发现吼和打种下了很多后遗症。根据这个阶段孩子心理发育的特点,把他当成一个成人来平等对待,他会感受到你的尊重和支持,也会更加自信,成熟起来。

我是心理咨询师莲君,为你的教育加点阳光


亲子故事莲君说


小孩子犯了错要不要教训?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我们都不赞成以前那种教育孩子的方式,比如棍棒教育,或者说体罚等等类似的教育,那些教育方式虽说起到了一个威吓孩子的作用,但也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一些阴影,严重的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但是小孩子犯了错误就一定要接受教训,让孩子知道无论是谁,做错了事情就要承担责任。那么,对于犯了错误的小孩子,或者说不听话的小孩子,我们该如何给予适当的教训呢:

1.以孩子性格为基础我个人不是很赞同学习

那些所谓的妈妈经或者爸爸经之类的,我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每一个家庭也都有自己家庭的特点。对于每一个孩子接受的教育不同,身边环境的不同,所以就会造成孩子认知与思维能力的不同,那么就不能一概而论的教育孩子。在孩子不听话或者犯错的时候,作为家长不可听取别的家庭的教育方式,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而决定相对应的教育手段。有些家长喜欢在一起取取经,相互交流一下教育孩子的办法,我个人是不赞同的。

2.给出的教训一定要及时

当孩子出现不听话,或者犯错误的时候,父母给出的教训一定要及时,不能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无动于衷。却在哪一天想起来了,于是劈头盖脸的教训孩子一顿,这是万万不可去的。孩子不但不能接受你的教训,更会滋生出叛逆心理,也会对家长“权威”发起自己的挑战,或者质疑,那个时候教育孩子更会难上加难。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给出相应的教训。

3.就事论事不能东扯西扯

这是很多父母教育孩子出现的问题。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们会一顿责骂,或者连说带哭的对着孩子絮叨。本来孩子是因为没写完作业你教训孩子,结果最后成了孩子的批判会,什么孩子不理解爸妈的辛苦,不懂父母的操劳,不懂事白眼狼等等等等,甚至有的家长会说出后悔生养了这个孩子的话,等等。这样的教训方式只会让孩子迷糊,更会反感父母的做法。

4.教训孩子的时候让孩子明白为什么

有些孩子不听话或者犯错误,完全是在自己无意的情况下出现的。孩子自己并不觉得这是不听话的表现,或者说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行为,如果这时候家长什么都不说上前就是一顿教训的话,孩子不但会吓坏,更会莫名其妙,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怎么了。所以说作为父母,特别是那些年纪较小的宝宝出现不听话的时候,一定要先告诉孩子哪儿做错了,我要给你如何的教训等等。这样教训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会心服口服,并且会牢记。

5.每一次教训都让孩子记忆深刻

我家宝贝自小和我就像是一对朋友,我的父母都说我“没有个妈妈的样子”。平日我虽然和孩子像朋友那样友好、平等的相处,但只要孩子犯了错,或者出现不听话的行为,我一定会给予相应的教训的。我并且会让孩子牢牢记住每一次教训,具体做法是孩字犯错的时候,干搜孩子那样做的错误性,并且告诉孩子我要如何教训你,教训结束之后,和孩子好好谈谈,让孩子明白妈妈不是胡乱发火,因为他犯错了,所以必须承担后果,这样孩子才能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错误。

6.教训的时候不要有外人干涉、参与

我记得在我家宝贝几岁的时候一直在我姐姐家的幼儿园里上学,我们天要忙着挣点工资,对于宝贝的照顾全部交给我爸妈。因为孩子年纪小,所以对于孩子的学习方面比如写字啊算数啊等等并不是要求很严,只是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以及性格方面。当孩子出现该接受教训的时候,不管是我还是我的爸妈,都不会进行干涉,或者说护着孩子,明明心疼孩子的厉害,却也要等孩子明白自己做错了之后。而有些家庭教育孩子就不是这样,爸妈在教育孩子,可能家里的老人赶紧上前护着孩子,甚至会反过头来教训孩子的爸妈一顿,这样是绝对不行的。还有一点就是教训孩子的时候,家里人一起七嘴八舌,那样也是不对的。

7.以身作则绝不可粗暴教育

我一直认为,天底下就没有一出生就是所谓的坏孩子。每一个生命都是天真无邪的,可后来为什么就会出现谁家孩子很乖、很懂事听话,回家孩子调皮不听话不懂事还有好多坏习惯?因为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对,还有家长自身的问题,让孩子在日常中潜移默化学上了。所以读与那些所谓不听话的孩子,做家长的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好自己,不要交给孩子坏习惯,然后对于孩子不听话或者故意犯错,基础以“谈”为主,“教训”为辅的教育方式。

8.不同年龄不同教育方式

孩子每个年轻段不同,家长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就要不同,就比如孩子不听话或者犯了错,小的时候家长可以进行批评教育,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教训方式,比如面壁思过几分钟,或者不准玩玩具几分钟等等,但如果孩子大一些,比如到了小学、初中,你要还是采取这种方法教训不听话的孩子,我估计收效甚微。那时候的孩子不是单纯的一点“批评”就能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他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叛逆心理,那么你给他们的教训就不能单纯的批评甚至吓唬小宝宝那一套了。不同年龄的孩子,再出现不听话或者犯错的时候,教训方式一定要根据孩子性格以及接受能力去考虑。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廖福超老师


你好,感谢你提的这个问题:

8岁孩子不想学习也特别不听话,我该不该发脾气训骂?

这个问题是所有幼儿家长所困惑的问题。当然,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不该发脾气训骂!

我来表达一下我的观点和亲身体会。

首先,孩子只有八岁,而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毕竟是幼儿,天真无邪,不辨是非,不学习,不听话,贪玩好动,尤其喜欢看电视动画片。这是每个儿童的本能和天性,是很正常的一种充满快乐和童趣的行为,我们的童年何曾也不是这样?

其次,我们把儿童的这种行为定性为,不听话,不学习,这就是隔代人的观点问题。因为在人才竞争激烈,适者生存的新时代,作为家长望子成龙的期盼和要求,凸显的郑重其事,严肃对待。比如:胎教,启蒙教育,入学双语幼儿园,报音、体、美等,许多多的课外兴趣班,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目的只有一个,绝对不能让孩子输在学习的起跑线上!

其次,家长自认为,自己不惜代价,包括高额的经济投入,更包括在时间和生活上,家人无数的付出。殊不知,这种过度严格式的教育,以及五花八门极端的教育行为,正在严重地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使儿童在幼小的心灵中,就对学习产生了无形的压力。看看现在有多少的儿童,早早地戴上了眼镜,也有多少的儿童因为压力过大,不是离家出走,就是发生事故!

再其次,当然了,并不是说8岁孩子不想学习也特别不听话,我们就听之任之,任其自由发展,后果不可估量。8岁的儿童也有自己认为“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有自己独立生活的空间。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循循诱导孩子,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以身作则,说话一掷千金,不谎言,不失言,不失信,让孩子深深体会亲情,融会贯通,日濡月染,一步一个脚印,由浅入深,逐步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最后,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千万种,而发脾气训骂,手脚相加,是一种“棍棒之下出孝子”腐朽观念的教育行为,是一种无知的教育行为,更是一种家庭暴力教育的行为。这种行为既伤害了8岁髫龄儿童的身心健康,更严重地损害了孩子幼小的自尊心,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以上的观点,谨表自己作为幼儿家长的观点,若有不同观点,可以分享共勉!



冰雨朦朦


不应该,你要知道发脾气和骂孩子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虽然短期内可以让孩子变乖,但是,那种乖只是孩子“装出来”的乖,要想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想学习,要想让孩子真正的变乖,家长必须要先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乐意倾听孩子的心声。

就比如不听话这件事,你要知道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有叛逆期,而叛逆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爱听父母的话,这时候父母能做的就是合理的引导孩子回归正轨,如果你选择臭骂孩子一顿,那我只能告诉你,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当你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你就能够理解孩子,也就能够包容孩子的某些叛逆的行为,就有了解决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倾听孩子的心声也很重要,孩子为什么不想学习?孩子为什么听不进去课?等等,只要你能够学会倾听,你就能够找到应对的办法,而不是武断地用暴力的方法解决问题。


天下金钥匙


老王观点:训斥、责骂孩子,在当时看起,似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不仅一点作用也没有,而且还会对孩子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孩子为什么会比较难管教

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随着人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思想也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在改革开放以前,很多家庭都还是受到旧社会观念的影响,男人在家里面占据着绝对的主导权。孩子长时间目睹父亲的强势和母亲的顺从,导致孩子也习惯了逆来顺受、忍气吞声,表面上看起来,就是非常听话,对父母言听计从。

鲁迅先生文章中机智聪明的少年闰土,到麻木寡言的中年闰土,就体现了过去社会对孩子成长的深刻影响。

二、父母的言传身教

如今,家庭关系已经完全改变,父母在家里的地位差不多,孩子再也不会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同时,父母关系的好坏,平时的言行,对孩子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经常吵架,互相之间说话毫不客气,从不考虑对方的感受,任何事情都一意孤行,孩子也会慢慢成为这样的人。所以,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不像自己童年那么听话懂事,并非孩子天生就如此,只是潜意识中复制了父母的言行而已。

三、物质条件优越,孩子失去了感恩的心

与过去艰难困苦的生活不同,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好,不必常常为了生计而奔波,父母上班的时候,孩子多数都在上学。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辛苦,反而常常抱怨学习太累。

四、生活中的因素

1、家庭关系的破裂

原本和谐完整的家庭,遭遇到某些变故,对孩子的心灵会造成严重的创伤,导致孩子性情大变,难以管教。

2、电子产品的影响

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让孩子能够接受到巨大的信息量,这些信息里面,有太多对于孩子来说新奇未知的领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而有些孩子因为接受到太多的负面信息,导致孩子思想发生转变,逐渐失控难管。

3、交友不慎

有些孩子从小接受父母的教育,一直以来都中规中矩,在别人看来也是乖宝贝的模样。这类孩子比较单纯,特别容易被不良思想侵蚀,一旦长时间离开父母,接触到几个不良少年,很容易就被同化,性格脾气都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变化。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孩子不听话,越来越难管教的原因,大多来自孩子自身以外的事物。

家长发脾气、训斥、责骂孩子,对孩子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一、孩子的价值观出现偏差

孩子在被责骂的时候,表面上停止了错误的举动,甚至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但多半是因为害怕更加严厉的责罚,不得不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长此以往,孩子会逐渐失去正确的价值观,只会选择轻松的、对自己当前有利的东西,而不会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二、孩子自我价值的缺失

家长在发脾气的时候,孩子是非常害怕的,他们可能会在心里想“我又错了”“我是不是做什么都是错的”“我真没用”......当孩子心里的负能量越来越多的时候,孩子会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真的是个没用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得不到认同,导致自我价值缺失。

一旦孩子的自我价值缺失了,想要弥补起来,非常困难。

孩子不想学习也特别不听话,应该如何处理?

孩子表现得不听话的时候,不要急于发脾气或者责骂孩子,先冷静下来,从长计议。

想要扭转孩子的脾气和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体验到自我价值。

一、孩子在家庭的自我价值

很多孩子在家里面的地位比较特殊,什么事都不用做,似乎每个家庭成员都比较看重他们,但是,孩子在家里面却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不用赚钱养家,也不用在家里做任何家务劳动,仿佛寄生虫一般。

孩子在家里体验不到自我价值的存在,就会在心里产生疑惑,从而表现得比较异常。

为了让孩子体验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家务活:孩子参与家务活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成天指使孩子做这做那,一定要控制好这个度。比如自动清洗需要手洗的衣物、整理私人空间、打扫公共区域等。

家庭事务:一些简单的家庭事务决策,可以让孩子参与,比如让孩子通过查阅,制作出营养又可口的食谱、给家里制作值日表,同时让孩子担任卫生监督员。

家庭关系协调:父母工作通常比较繁忙,在家稍有不顺心,可能就会引发矛盾。可以让孩子担当家庭关系协调员,对家长的矛盾进行调和。

主持召开家庭会议:想要家庭关系和谐,成员和睦共处,定期召开家庭会议是比较可行的方案。可以让孩子主持家庭会议,家长帮忙制定议题,增加家庭成员的互动与粘性,加强沟通交流。

二、孩子在学校的自我价值

除非孩子成绩比较好,或者某方面表现突出,否则孩子在学校的自我价值难以体现。但是通过提升孩子在家庭的自我价值,孩子会逐渐恢复自信与活力,在学校也会主动参与到班级的活动,积极思考老师回答的问题,与同学间的沟通交流也会越来越顺畅。

1、家长要与老师多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情况,对于孩子优秀的表现进行肯定与赞扬,对于孩子的错误做法,及时帮助孩子寻找原因,共同想办法来更正。

2、同时还要鼓励孩子在学校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上课积极主动发言,多结交朋友,和同学沟通交流要注意礼貌。

随着孩子积极主动的表现,成绩稳步地提升,孩子在学校、在班级的自我价值感和存在感就会越来越强。

三、孩子在社会的自我价值

虽然孩子还小,对于社会的认知比较弱,但是依然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感。

1、积极参与社区环境保护

社区的环境,不仅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维护,每一个社区的成员也要尽一份义务。

家长可以在周末带孩子去社区对不文明的现象进行劝导、带孩子一起清理一下草地里的杂草、一起捡拾路边的烟头等。

2、鼓励孩子参与志愿者活动

经常会有学校或者社团组织志愿者做活动,比如文明劝导、监督公交车排队、红绿灯斑马线引导人们按指示灯通行等。

3、做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通常也是由学校或者社团组织进行,比如调查街头错别字现象、调查公共设施使用情况、调查共享单车停放情况等。

通过这些社会活动的参与,提升孩子的社会价值感和存在感,让孩子志向远大,明理懂事。


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而又繁杂的工程,训斥、责怪、打骂都只能在当时体现一定的效果,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成长只有负面的影响。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要孩子体验到自我价值感,让孩子主动地想要去解决问题,这样,才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让孩子成为一个愿意主动学习、明理懂事的好孩子。


老王陪娃


个人认为所有的批评或者强迫都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

①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上表现的过于强烈,甚至有的家长会和孩子说:你只要搞好学习,其他什么事都不用管,这样一方面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孩子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或者作业没做好就暴跳如雷,这是直接导致孩子厌学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会让孩子觉得学习不是为自己学的,而是为家长学!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学习是为自己学,而且尽早灌输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在幼儿园时期不断的灌输。

②中国家长有个普片的现象就是太含蓄,总舍不得表扬鼓励孩子,看到孩子有进步或者好的表现就是不说,不用端着,一定得表扬孩子,这样孩子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因为学习本来就比较枯燥,都说喜怒不形于色,中国家长是喜不形于色,怒表现的淋漓尽致!大部分孩子沉迷游戏就是因为能在游戏中找到存在感,这种存在感是现实中没有的!


济南儒林教育


对于孩子的这种情况,向您分享几个建议,希望对您有启发:

1、家长对孩子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打骂。孩子都有自尊心,当孩子的点滴成绩被大家认可时,他们倍感自豪。家长不要放过每个值得表扬的机会,当孩子取得一点成绩后要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要让他知道成功是多么快乐,于是他下次会照样去做的。这种温和的表扬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会因一次成绩不好而失去学习兴趣。

2、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言传不如身教。父母热爱学习是最大的鼓励。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家长和孩子一同学习。初小阶段的孩子自我约束力差,家长可陪读一段,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并及时帮助改正错误。

3、设法提高孩子成绩。提高孩子成绩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家长应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哪怕是某一科的成绩。

4、从孩子的某一特长出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优点、特长和成功,趁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毅力,取得较好的效果。带孩子去科技馆或博物馆。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5、家长要有耐心,不要急功近利。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时,一定要有耐心,因为孩子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稳定性不够,所以多好动爱玩,所以不要过于急于求成,以避免造成负作用。


萤火虫的天空


你好!教育的最大死敌就是父母的脾气,父母的脾气越大,孩子就会越顽劣。

若孩子不听话,肯定是有他自己的想法,所以要亲近孩子,和孩子成为朋友,让他对你说出心里话,只有你理解了他,他才能听进你的教诲。若只是打骂,一两次有效果,经常性就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听不进父母的话。

其次,还要让孩子承担自己不听话做错事的后果。孩子不写作业,就告诉他,写作业是他自己的事,若不完成作业,是他自己被老师批评。

有些老师会把孩子不写作业的责任推给父母,其实就是间接让父母承担孩子的错误行为带来的后果,这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误解,觉得父母应该为他们的学习承担责任,不会认为学习是为了自己。只有当孩子明白,学习是为自己而学,他才会主动去学。

孩子要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比如,孩子打翻了饭碗,不要急着去打骂,而是告诉他,饭碗打翻了,就没有饭吃了,还要让孩子自己去收拾残局。

孩子做错事,可以让孩子做其他事来弥补,比如让孩子去做家务,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就应该付出应有的代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