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兵、夫妻檔、姐弟組……走近“疫”線法院陣地不同身影

閱讀提示

在這場舉國參與、全員戒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可以說沒有誰能置之度外,尤其是法院,從退休老法官和90後幹警,每個人都展現了河南法院人的責任與擔當,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是,法院陣地上另一組不同陣容的故事!


父子兵、夫妻檔、姐弟組……走近“疫”線法院陣地不同身影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1

在南陽市唐河縣文峰街道辦事處新春社區設立的聯防聯控第11檢查站,有這樣一對特殊的“戰友”:一位是唐河縣法院的幹警,另一位是河南大學19級的大學生。在卡點,他們是並肩作戰的戰友;在家裡,他們還是一對父子。

父子兵、夫妻檔、姐弟組……走近“疫”線法院陣地不同身影


王文彬,唐河縣法院機關服務中心副主任,一位有著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疫情爆發後,王文彬第一時間就來到文峰街道辦事處新春社區報了名,就這樣,他又成為了該街道聯防聯控第11檢查站的臨時黨支部書記。看見父親每天起早貪黑忙於疫情防控工作,兒子王嶽十分敬佩,便挺身而出,也要為抗疫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於是便向社區申請了和父親一起參加疫情防控值班工作。於是父子倆成了並肩作戰的戰友。


父子兵、夫妻檔、姐弟組……走近“疫”線法院陣地不同身影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父子倆一直堅守在一線,從沒有缺席過一天。每天往來的人們對他們這對父子兵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值班的“戰友“們一提起“王氏父子”,也都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查看詳情請點擊疫情阻擊戰 上陣父子兵


2

父子兵、夫妻檔、姐弟組……走近“疫”線法院陣地不同身影


鄭州中院民七庭副庭長鬍忠宇的兒子胡千誠,正在鄭州大學讀大一的胡千誠,這段時間一直在家上網課,看到父親下沉社區參加疫情防控忙碌的身影,課餘他主動提出與父親一塊兒值勤。查看詳情請點擊你擔當的樣子,就是戰“疫”中最美表情


3

父子兵、夫妻檔、姐弟組……走近“疫”線法院陣地不同身影


李沂洋是北京師範大學大二學生,是一名00後姑娘,她的父親李向舉同志是河南省唐河縣人民法院的一名員額法官。疫情爆發後,李向舉積極響應黨委政府號召,主動到濱河街道辦事處報名參與社區疫情防控。他每天上午七點準時到崗,對出入人員進行體溫測量、身份證信息登記及核實等工作。


父子兵、夫妻檔、姐弟組……走近“疫”線法院陣地不同身影


參加抗疫工作以來,李向舉每天都堅守在其所在小區卡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保障小區居民的健康安全。這些點滴小事都被李沂洋看在眼裡,她不止一次向父親表達自己想要去參加志願活動的決心,可是愛女心切的李向舉開始一直沒有同意。經不住女兒軟磨硬泡,最終父女倆成了“疫”線戰友。查看詳情請點擊【在疫線】“00”後女孩,和法官爸爸一起去戰鬥


夫妻齊上陣,“疫”路向前衝


法院戰“疫”陣地上,夫妻檔“疫”路前行的事例很多,之前本公眾號曾報道過不少如 執子之手“疫”路前行——致敬戰“疫”法院逆行者、法院90後夫妻“疫”線對話:待疫情結束,我們帶孩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但之前的報道都是在不同的崗位,今天給大家講的這兩對夫妻是同崗作戰的故事。


1

當大多數人還窩在溫暖的被褥裡不肯起床時,居住在郟縣南大街社區的程銀娟和劉昊傑夫婦二人卻靜靜地戴上口罩,早早地出門直奔疫情防控主戰場,他們兩人與全縣疫情防控第一線的戰友們一道,用實際行動給了千萬群眾最溫暖的依靠,傳遞著健康防護中最珍貴的愛。


父子兵、夫妻檔、姐弟組……走近“疫”線法院陣地不同身影

程銀娟是郟縣融媒體中心的黨務工作者,曾被授予“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統戰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她的丈夫劉昊傑是郟縣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長,2018年起就堅守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先後在郟縣長橋鎮和薛店鎮任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員,曾被授予“小額訴訟先進工作者”、“辦案能手”、“調解能手”以及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父子兵、夫妻檔、姐弟組……走近“疫”線法院陣地不同身影

父子兵、夫妻檔、姐弟組……走近“疫”線法院陣地不同身影


在2月5日那天,程銀娟看到縣直工委在工作群裡發出通知後便和丈夫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他們把7歲的女兒送給另外居住的父母照顧,就這樣,夫妻二人直奔疫情防控指揮部,成為並肩作戰的“夫妻兵”。讓他們感到愧疚的是,十幾天沒有看望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女兒在爺爺奶奶的教育下也很懂事。有空視頻,看到女兒笑著向爸爸媽媽問好時,兩眼不經意間閃著淚花。。


2


法院陣地上還有一個故事,鄭州市二七區法院一對黨員夫妻幹警“搞特殊”,要求調換值班時間,卻引起他人紛紛點贊,原來是這麼回事。


父子兵、夫妻檔、姐弟組……走近“疫”線法院陣地不同身影


同為二七法院幹警的鄭洋洋、丁銘瑄夫妻二人,自1月27日以來就響應組織號召,投入到社區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中來,恰巧被安排到同一社區。隨著防控形勢逐漸嚴峻,防控工作實行24小時四班倒,社區工作人員並不瞭解他們二人是夫妻關係,分配工作時將他們兩人分到同一時間同一崗位值班。


之前不同時間段值班還好,這同一時間上崗,可難住了這對夫妻。家裡兩個孩子,沒有大人,兩人都去值班,孩子怎麼辦呢?況且,還有一個孩子還在哺乳期。不得已,二人不得不向社區領導說明了情況,向組長申請“搞特殊”,分開排班。瞭解到夫妻二人的實際情況,帶班組長將二人的值班時間及時進行了調換,讓他們值班時間能夠錯開,確保一人在家能照看孩子。


姐弟同堅守,演繹最美逆行


父子兵、夫妻檔、姐弟組……走近“疫”線法院陣地不同身影


為群眾講解防疫知識,教大家正確佩戴口罩,對村裡的出入人員進行測溫、登記……這是近段時間以來,張纖、張博姐弟倆每天的例行工作。姐弟倆是內黃縣法院幹警。張纖說,作為“95後”的她,對於當年的非典只有零星的模糊記憶。但對於這次疫情,她選擇了衝上一線。疫情發生後,她和弟弟張博在積極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志願來到內黃縣張龍鄉張也羊村卡點義務值班、守夜。


父子兵、夫妻檔、姐弟組……走近“疫”線法院陣地不同身影


隔離病毒不能隔離愛。工作期間,姐弟倆還從微薄的工資中拿出1280元,為村裡購買了6箱水果、4箱食品和消毒液。當有人問他們為什麼這麼做時,姐姐張纖笑著說:“雖然我們去不了抗疫一線,但是我們姐弟倆願意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鄉親們做些實實在在的事兒。”



看了他們的故事,讓人想到了一句話:哪有啥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當國家面臨危難時,總有一些普通人挺身而出、奮勇拼搏,他們很平常也很普通,然而正是因為他們的值守,更多的人才能安然無恙,讓我們發自內心地對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所有堅守“疫”線陣地可愛的人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