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小骆驼174875897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是中唐诗人卢纶《塞下曲》组诗其中的一首。

卢纶是中唐进士,十大才子之一,著有《卢户部诗集》十卷。

才高志远的卢纶一生不得志,没做过什么象样的官,只是在咸宁王浑珹出使边塞时,点封卢纶为元帅府判官。这段苦乐的边塞军旅生涯,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热情,他写了很多边塞诗,数这首“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的名气最大,流传最广。

这首诗描述了一场边塞夜战。作者用由高而低、由远而近的视角,将本是一场气势庞大的战斗场面,定格在一个缩小的画面中,其手法与电影特写镜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作者在全诗的谋篇布局中,用一个“逃”字提纲携领的扣住全诗,承上启下,使全诗围着一个“逃”字展开,让读者通过短短的二十字,产生好奇,产生遐想。

古人曰:“诗言志”。这首叙事诗,是作者通过描述景场描述,渲泄出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和壮志未酬的感概。作者自喻为远飞的大雁,被茫茫无边的黑夜所困住,他向往着月亮出来指引方向。又把自己喻为立马提刀、随时准备大显身手的壮士,却被满天暴雪阻挡。作者通过这首诗展示出了自己奔放、豪达的个性,也流露出作者对命途多舛的迷茫和无奈。


晓岸漫步2018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是唐代卢纶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抒发了作者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也抒发了作者勇往不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卢纶写此诗时,正处于人生极为不顺之时,历经仕途坎坷,于朱泚之乱后成为一名镇守边塞的元帅府判官,开始了其充满豪情的边塞生活。金戈铁马、大漠孤烟的边塞生活听起来豪迈辽阔,但无数戍边将士的真实体验却是戍鼓断人行无家问死生、故园东望路漫漫的辛酸与无奈,是远在家乡的亲人“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的相思,因此,保家卫国功成名就之后的荣归故里显赫朝堂便成为大多数戍边将士的渴望,卢纶概莫能外。

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月黑之夜,大雪纷飞,胡雁惊天,一场杀敌之战在某个苦寒之地展开,敌方首领仓皇遁逃,后边是我一员大将大刀快马追杀而来。刀满寒光,马盈杀气,这是一场胜负已分的战争,“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读诗至此,一股豪迈之情迎面扑来,一股必胜的自信迎面扑来,一股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迎面扑来。


猪悟空


表达的是边疆将士,于酷寒严苛的北方边疆,不畏艰险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单于夜遁逃”,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的必胜信念,令读者为之振奋。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不仅仅因为轻骑快捷,同时也显示出了一种高度的自信。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虽然站立不过片刻,刹那间弓刀上却落满了雪花。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他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满怀着必胜的信心。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蜃海楼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彩遮掩,一片漆黑,在这漆黑的夜幕下一阵激烈的战斗声,惊起夜宿的大雁,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经过激战敌军不敌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宏大。“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溃败,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形象地衬托出“大雪满弓刀”的战场景象,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意境高远,浑然天成。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个“逃”一个“逐”敌我双方的紧张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我们的想象是丰富的,无限的。

 



wu9259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托尘


此诗是《塞下曲》六首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所和的张仆射原诗今已不传,而和诗竟流传千古,可见其价值。卢纶曾任元帅府判官,亲历行伍生活,因此描写此类生活的诗内容充实,情感真挚,风格雄劲。本诗描写将军在雪夜准备率军追敌的壮举,气势雄放豪迈。

前两句写月黑风高之夜,单于逃遁的情景。“月黑”写出了夜晚光线暗淡,漆黑无所见,“雁飞高”并不是实景而是想象中的场景。也许是敌人的行动惊起了大雁,因此大雁夜半惊飞、振翅和鸣叫,大雁的惊飞使将军发现了单于的动向。此句凝练简洁,寥寥数字,就营造出一个紧张的环境。单于是古时匈奴的最高统治者,这里代指入侵者。单于在夜间逃离,可见敌军已经全线崩溃。

后两句写了我军发现单于夜逃,准备策马追敌的场景。将军发觉单于夜逃后,立即骑上快马追击;一场大雪骤降,落在将军斜挎在肩上的弓和身边佩带的闪亮锋利的大刀上。场面如画,巨细毕现,气势雄壮,写出了将军的英勇,也写出了作战的艰苦。

本诗构思精巧,场面和环境极富代表性,气势雄壮,激动人心。


花拾间文化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塞下曲》组诗共六首,这是第三首。卢纶虽为中唐诗人,其边塞诗却依旧是盛唐的气象,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

  一二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写敌军的溃退。“月黑”,无光也。“雁飞高”,无声也。趁着这样一个漆黑的阒寂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单于,是古时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察觉了。三、四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我军准备追击的情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试想,一支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弓刀上就落满了大雪,这是一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

  从这首诗看来,卢纶是很善于捕捉形象、捕捉时机的。他不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艺术效果的时刻加以表现。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并不是战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时刻。这个时刻,犹如箭在弦上,将发未发,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许觉得不满足,因为没有把结果交代出来。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引逗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神龙见首不见尾,并不是没有尾,那尾在云中,若隐若现,更富有意趣和魅力。


请问填写什么龙飞凤舞


该诗句出自唐代卢纶的《塞下曲》。

唐代是古代文学盛行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顶峰时期。

我国诗歌源远流长,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起,至今也有2500多年历史了。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诗歌是一个人情感极致的体现,再加上一定的创作技巧,或即兴,或修改最终成为包含思想情感、方法技巧、社会反映等等内涵的文学体裁。

所以要想深入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必须了解作者。

一、卢纶其人。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卢纶一生不得意,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只是因为权贵的推荐,才作了很短时期的官。著有《卢户部诗集》。

可以说卢纶为官得利于社交。其交往的人物,不乏权贵大僚,

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有宰相元载、王缙,也有常衮、李勉、齐映、陆赞等大权在握的人物。他还结交其他朝臣、封疆大吏,各级官员和名门子弟等等,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社交家。

二、卢纶的诗。

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这首《塞下曲》是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此外他年轻时因避乱寓居各地,对现实有所接触,有些诗篇也反映了战乱后人民生活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萧条,如《村南逢病叟》。其他如前期所作七律《晚次鄂州》,写南行避安、史乱的旅途夜泊心情和体验,真实生动,感慨深长。今存《卢户部诗集》10卷,收入《唐诗百名家全集》。


三、《塞下曲》的思想情感。

唐代大历十大才子冠冕的卢纶,诗名远播,但却屡试不第,人生与仕途都极不顺利,所以其人生的经历或多或少的体现在他的这首诗歌当中。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1、一组紧张的雄劲画面跃然脑海。这首诗的大体意思是: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多么雄劲有力的画面,“月”“黑”“雁”“大雪”,单于夜逃。轻骑欲逐,弓刀落满大雪。一组紧张,清冷,人心沸腾的景象跃然心头。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的这种占地紧急的突发情况十分逼真,可以说内容充实,风格雄劲。

2、一组振奋人心的情景展现出来。单于逃走,轻骑逐,是追兵将发而未发。但是刀弓已备,大雪纷飞,将士们威武、自信,心中期待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心境,和即将大败单于的振奋情景一下子出现了。

“大雪满弓刀”一句,更是惊采,将全诗意境推向高潮。在茫茫的夜色中,在洁白的雪地上,一支轻骑兵正在集结,雪花顷刻便落满了他们全身,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他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早就满怀着必胜的信心。

在漆黑的夜间,勇士们被白雪勾画出的英姿仍然是“焕尔触目”。

3、一切早已感染了作者和读者。卢纶是很善于捕捉形象、捕捉时机的。他不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艺术效果的时刻加以表现。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读者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并不是战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时刻。这个时刻,犹如箭在弦上,将发未发,最有吸引人的力量。虽然没有把结果交代出来,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引逗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神龙见首不见尾,并不是没有尾,那尾在云中,若隐若现,更富有意趣和魅力。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早已被感染。

卢纶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人生和仕途都极为不顺。朱泚之乱过后,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提拔卢纶为元帅府判官。在军营中,卢纶看到的都是雄浑肃穆的边塞景象,接触到的都是粗犷豪迈的将士,故而这首诗也蕴含着,在不顺的人生中也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心结和报复。


小猕猴桃子


你好笔者我是文化领悟的创作者颠强时代

首先呢笔者所说的这首诗呢是出自大诗人卢纶的《塞下曲》,主要表达了诗人卢纶描写的边疆战士们守卫边疆,塞外的凄凉的夜景。以此来表达对战士们守卫疆土,那种艰难的生活,对边疆士兵的敬佩和崇敬之情。

如果想了解一首诗的创作意境,想要了解诗人的索要表达的感情思想就必须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的社会背景,当时诗人处在一个社会动荡不安得社会中,国家战争不断,百姓生活痛不欲生,而诗人卢纶呢当时也处于在边塞流浪的生活,目睹了边塞将士们的艰难生活,对将士们的艰难生活感有所触,看见了将士们在严寒、凄冷得寒夜里,不惧辛苦顽强训练的场景所折服。

而“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这两句诗呢,是诗人卢纶对边塞夜景的描写,其中一动一静的结合写法,更加表达了诗人卢纶期盼将士们黑夜作战,胜利而归的场景。在这里诗人卢纶也引用了联想的写作手法,对于外敌的入侵,将士们顽强作战不惧生命,为了国家,为了自己远在家乡的妻儿,流尽自己的每一滴血,抛头颅,洒热血,无所畏惧。打的外敌单于连夜仓皇而逃。

在这里面呢诗人卢纶也希望将士们能像“飞将军”李广一样,每次出兵作战战无不胜,百战百胜,打败外族的入侵,国家早日的和平稳定,百姓们也不用处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盼望国家一派祥和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

小编呢多说几句体在之话,由这首诗呢我感觉到我们现在国家的强大,也在能处于这个和平的年代感到欣慰,正是由于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我们的生活才非常的美好,不用面临妻离子散的痛苦场面,生活不管有多艰辛只要有奋斗的动力自己就会有美好的生活。

以上是我的拙见,各位读者和笔者有什么意见可以评论出来,我是颠强时代,如果喜欢能否留个关注。






颠强时代


卢伦(748一约800年),唐代诗人,大历十大才子之一,早年家境不好,身体又多病,虽诗名远播,但屡试不第,可谓人生与仕途一直不顺。后经时任宰相元载与王缙举荐,方得入仕为官,但好景不长,随着的元载.王缙获罪,卢伦也受到牵连入狱。朱泚之乱发生后,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户伦被召入军中任元帅府判官,多年的边塞军旅生涯,使他的边塞军旅诗写得极为生动。卢伦虽为中唐诗人,但他的边塞诗依旧呈现出盛唐气象,字里行间充满着雄壮豪迈的英雄气概,至今读来仍让人振奋不已。

《边塞诗》共六组,其为第三首。一.二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描写的是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匈奴首领单于想率领自己的军队趁着夜色,悄无声息的遁逃,“月黑”,形容夜的漆黑,“雁飞高”,连大雁都飞的高高的,形容一点声音也没有;三.四句,描写的是单于的遁逃被我军察觉,骑兵手持弓刀,列队准备出击,“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轻骑列队,正在等待号令,连手持的弓刀上都落满了雪。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20个字,却把一场将要进行战争的场面描写的扣人心弦。

这首诗既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写追击的场面以及追击的结果,只描写了一个准备出击的列队的场面,就完全把当时战争前的紧张气氛有力的烘托出来。因为没有把结果描写出来,更能让人产生无限想像,虽不是战争高潮场面,但是把迫近高潮的时刻刻画的非常生动,让人感觉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达到更富有艺术魅力与感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