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高血壓的“坎兒”,天氣越來越冷,高血壓要如何養生?

每到冬季,隨著氣溫的降低,醫院裡老年患者就會明顯增多,主要集中在心腦血管相關的疾病上。而導致這些疾病發作最明顯的誘因,就是高血壓。在每年的冬季,寒冷氣溫造成的血壓驟升,就是高血壓患者的一道“坎兒”,需要小心提防。

冬季是高血壓的“坎兒”,天氣越來越冷,高血壓要如何養生?

一、血壓在夏天與冬天不一樣

平時養成記錄血壓習慣的高血壓患者,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血壓在夏天與冬天不太一樣。夏天的時候血壓偏低,而冬天則偏高,這種情況在我國北方地區尤其的明顯。其原因,就是在於氣溫對人體血壓有影響。

人體的血管也會“熱脹冷縮”,寒冷會刺激人體外周血管收縮,迴心血量增加。其生理意義是為了減少散熱,保證人體核心的溫度以及重要器官的供血,以對抗嚴寒。但這種機制會造成血壓升高,有統計表明,人體冬天血壓平均會比夏天高出12mmHg,對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產生不利影響。

冬季是高血壓的“坎兒”,天氣越來越冷,高血壓要如何養生?

二、高血壓患者如何冬季養生

1、監測血壓:監測血壓是所有高血壓患者最需要重視的事,所有的治療以及生活幹預,都是服務於“血壓”這個目標。“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高血壓患者不能只知道吃藥,還要做到對自己血壓的瞭解。建議每天早起在排空尿液後,吃早飯之前測量一次血壓;以及在晚上臨睡前測量一次血壓,並做好記錄。

2、藥物的調整:在夏季血壓自然降低,所以很多高血壓患者會進行藥物調整,減少了藥物劑量。所以在冬天氣溫下降血壓發生變化的時候,別忘了及時調整藥物劑量。但要記住,無論增加或是減少藥量,或是更換藥物,都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才能確保安全。

冬季是高血壓的“坎兒”,天氣越來越冷,高血壓要如何養生?

3、謹慎進補: 動物們在秋冬季節會多吃食物,以獲得足夠的熱量抵禦寒冷,所以傳統觀點認為冬季人也應當多進補,在身上貯存熱量才能平安過冬。但現在社會物質極大豐富,即使在北方萬物凋零的冬天,也能吃到品類齊全的新鮮食物。人類已經不需要依靠自身貯存脂肪來過冬,所以在冬天,要謹慎進補,每一口多餘的熱量,都可能成為疾病的根源。

4、不妨晚些睡:冬天晝短夜長,如果過早入睡,就會在凌晨早醒。有高血壓的老人血壓自我調節敏感性下降,需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晝夜節律紊亂導致的血壓波動。所以在冬季,也可以遵循夏季的睡眠時間,可以適當晚睡晚起,保證每天7、8小時左右的睡眠。

冬季是高血壓的“坎兒”,天氣越來越冷,高血壓要如何養生?

5、適當運動:運動對高血壓患者很重要,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控制血脂,保護心臟和平衡血壓。但冬季運動時,要注意時間不宜太早,要等到“日上三竿”之後再外出運動。但運動的前提,是要把血壓穩定控制在160mmHg以下才可以進行。如果血壓控制不穩定,則要避免勞累,以免發生危險。

6、注重保暖:有高血壓的人,在冬季要注重保暖,尤其是有寒潮來臨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增添衣物。還有要注意的是,要重視頭、頸部的保暖。溫度刺激造成的血壓波動,是高血壓患者在冬季發生腦卒中的重要誘因。

7、情緒安寧:無論任何季節,高血壓患者都要注意保持自己情緒的安寧。及時調整出現的激動、發怒、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 。避免因為不良情緒造成自主神經張力增高,引起血壓升高。

冬季是高血壓的“坎兒”,天氣越來越冷,高血壓要如何養生?

高血壓患者的冬季養生,最重要的是長期堅持自我健康管理,堅持規律服藥,不隨意停服或是更改用藥劑量,才能平安度過冬季這道“坎兒”。如果出現頭昏、頭痛、胸悶、胸痛、氣促等症狀,經休息也不能緩解時,要及時就醫。在用藥時發現問題,要及時諮詢醫生或是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