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亲外甥,跪舔武则天,曾经的才情少年,如何沦为史上最恶诗

庄严无比的大殿之上,唐睿宗俯视着跪倒在地的宋之问。此时的宋之问双腿颤抖、大汗淋漓,他明白这是他的生死劫。

玄宗怒斥道:“宋之问,你可知罪?”

宋之问回想起自己的一生,越想越觉得恐惧,自己所犯的恶行一本书都记载不完。他不知道当初那位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少年郎怎会变成了一位十恶不赦的罪人。


唐睿宗接着说道:“朕赐汝流放钦州,算是予汝最后的体面了。”

杀死亲外甥,跪舔武则天,曾经的才情少年,如何沦为史上最恶诗

· 壹 ·

出身卑微,挡不住才情四射

殿外的士兵驾着瘫软的宋之问朝钦州行去,他看着自己离权力中心越来越远,心中反而觉得释然。太阳慢慢地往上移,他隐藏着的黑暗在阳光下终于无所遁形。

他出卖自己的人品,换取了荣华权位。可是到头来,他要为自己失去的人品而买单,代价是惨重的。宋之问不禁反问自己:这一切都值得吗?

事已至此,再想前尘往事已然没有了意义,他唯一能做的只有说声对不起。人性本善,而宋之问的恶要从他入仕途说起。

杀死亲外甥,跪舔武则天,曾经的才情少年,如何沦为史上最恶诗

唐高宗上元二年,宋之问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她选拔官员特别注重官员的颜值,没有颜值的官员是不可能在朝为官的。那时的宋之问正值青春年华,跟如今演艺圈的男明星差不多。所以宋之问很受武则天的喜爱,不久就与杨烔一起出任为崇文馆的学士。

天授元年秋,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很喜欢文词乐章,官员们纷纷通过赋诗,从而得到武则天的赏识与提拔。宋之问年纪轻轻,出身又较为低微,写诗无疑是他的终南捷径。


于是宋之问在跟随武后游行之时,为武后写下了多篇诗赋。武则天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很快就将他从九品殿中内教提拔为五品学士。

·贰 ·

初次谄媚的甜头,恶之花萌芽


宋之问尝到写诗谄媚的甜头之后,完全忘记了为官者的责任与本分。他不理政事,沉迷于各种宴会之中,逐渐变得堕落。当一个人无法掌控诱惑与欲望的时候,那就成为了行尸走肉。

宋之问陷入了谄媚的深渊,心中充斥着对于权力与地位的渴望,将做人的基本道德抛之脑后。

武后晚年的时候,十分宠幸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宋之问掌握了谄媚的精髓,立即写下了多篇诗作歌颂这两兄弟。张易之两兄弟看完之后,觉得宋之问挺会来事,便让武后提拔他为司礼主簿。

再次尝到了写诗谄媚的甜头,他变得更为得意,背靠张易之两兄弟,坐享着荣华富贵与纸醉金迷的生活。可是他的心里还是有一丝恐惧,他怕朝堂之上出现另一名诗赋高手,夺走属于他的一切。


杀死亲外甥,跪舔武则天,曾经的才情少年,如何沦为史上最恶诗

· 叁 ·

棋逢敌手,恶之花绽放

宋之问之后遇到了对自己有威胁的对手,此人就是刘希夷。刘希夷是宋之问的外甥,虽中过进士但是无心仕途。可是宋之问并不了解他的外甥,他怕自己的外甥献诗于庙堂,于是处处防范着自己的外甥。

有一次,刘希夷写了一首名为《代悲白头翁》的诗作。宋之问看过之后,尤其喜爱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因为这首诗还未曾发布,于是宋之问请求刘希夷将这首诗让给他。刘希夷起初答应了,可是不久就反悔了。

宋之问害怕自己的外甥凭此诗进入庙堂,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才华不及外甥,这对于他的终南捷径威胁很大。于是宋之问暗自命令家奴将装满泥土的袋子压在刘希夷的背上,随着袋子数量的增多,刘希夷最终撑不下去,被活活地压死。

正因如此,《全唐诗》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刘希夷的名下收录了题为《代悲白头翁》的诗作,宋之问名下也收录了这首诗,只是将标题改了一下,并将原本的“洛阳女儿惜颜色”中的“洛阳”二字改为“幽闺”,其余的诗句与刘希夷的原作一模一样。


杀死亲外甥,跪舔武则天,曾经的才情少年,如何沦为史上最恶诗

· 肆 ·

恩将仇报,卖友求荣

俗话讲恶有恶报,宋之问很快迎来了自己的报应。唐中宗神龙元年,太子李显复位。新皇上任之后,立即整顿朝堂风气,将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杀死。宋之问作为张氏兄弟的党羽,被贬为泷州(广东罗定)参军。

宋之问到达泷州之后,难以忍受岭南蛮荒的生活,便偷偷逃回洛阳。当他快要到达洛阳之时,看着自己的家乡竟然变得胆怯了起来,并作了一首《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游子临近家乡的心理到底是怎样的呢?千百年间无一人能够准确地刻画游子的心理,唯有宋之问将游子纠结矛盾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一个“怯”字就足以让此诗成为千古佳作。

游子长期漂泊在外,对家乡肯定充满着数不尽的牵挂。可是世事无常,时光荏苒,家乡到底变得更好还是更坏了,这一点是天下所有的游子想知道又害怕知道的事情。

害怕满心欢喜面对悲苦变故,害怕满心期望面对天人永别,害怕满心思念变为哭声连连。时代在变,但是游子临近家乡都会变得胆怯,这是千百年以来游子的共情。

可是宋之问的胆怯中,还藏着他以戴罪之身、潜逃回家的恐惧心理。当他逃回到洛阳之后,好友张仲之收留了他,他才平复了心中的恐惧。当时武则天虽已去世,但武姓的残存势力还在,其中的武三思更是声名显赫。

于是张仲之与人密谋杀掉武三思,宋之问偷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不久之后,宋之问便将此事告诉了武三思。武三思派人将张仲之的全家杀死,而宋之问卖友求荣,不仅擅自逃回洛阳一事不被追究,还被提拨为考功员外郎。


杀死亲外甥,跪舔武则天,曾经的才情少年,如何沦为史上最恶诗

· 伍 ·

墙头草最终要被踩在脚下

宋之问再次进入朝堂,并很快找到了自己的靠山——安乐公主。景云元年6月,临海郡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力诛杀了韦后与安乐公主,拥立唐睿宗。站错队的宋之问被睿宗流放于钦州,之后又赦改为桂州。

桂林山水甲天下,可是那时的桂林除了山水还是山水,蛮荒无比。宋之问这次没有选择逃回家乡,他想用自己所受的苦难偿还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他对不起刘希夷,更对不起张仲之。如果他曾经有人品的话,又何需落到这般境地。

可是唐玄宗继位之后,并不想宋之问这般的小人苟活于世,于是以一道圣旨赐死宋之问。宋之问所犯的罪过终究无法偿还,他将受到后世之人数不清的不齿与唾弃。

以史观今,金钱与地位是世人永远无法抗拒的诱惑,特别是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之中。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数人为了钱位,一遍又一遍践踏着人类的道德观念。


原始森林中的丛林法则和国家法律是他们唯一准守的原则,而只具备“软约束”的道德观念是不存在于他们的思想之中。

也许丢弃人品,心狠手辣的人确实比一般的人能获得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地位。

但是人品才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唯有握着人品钥匙的人,才能打开生活的幸福之门。


丢弃人品的行尸走肉,打开的门不过是一扇“罪恶之门”罢了。他们将在自己的余生的每一日中,活在黑暗与恐惧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