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三国真实的兵力如何?

lla122510016


很多人对三国的认识,停留在《三国演义》的印象。小说在描写战争时,多有不实之处,特别是关于参战兵力,更是夸到无以复加的水平。比如官渡之战,说袁绍有七十万人,这绝对是不可能的。那么,在正史里,三国的真实兵力究竟如何呢?

第一,赤壁之战时三方的兵力

我从赤壁之战开始说起,因为此役是三分天下的基础。

在赤壁之战前,曹操写信吓唬孙权,称有80万大军。后来据周瑜得到的情报,曹操所率的中原部队,不过只有十五六万人,招降的刘表旧部,最多只有七八万人,因此曹操的实际兵力大约是在23-25万人之间。

当时东吴的兵力是多少呢?诸葛亮访问东吴时,孙权的说法是“十万精兵”,后来周瑜向孙权请求拨给五万精兵,孙权答说暂时只能凑齐三万人。因此,东吴参战兵力就是3万多。刘备加上刘琮的兵力,大约2万人。

第二,三国鼎立初期几次大战的兵力

曹丕篡汉后,标志历史正式进入三国时代。

三国时代的第一场大战是夷陵之战,是役东吴陆逊指挥的军队有5万人,刘备几乎以倾国之兵出击,估计兵力在10几万,伤亡数万人。

曹丕南征东吴,动用的军队有10几万人。

诸葛亮北伐,动用的兵力,一般都不超过十万人。十万人几乎是蜀国兵力的上限。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率领的人马正好是10万。

公元228年,东吴与魏爆发战争,魏国曹休的兵力是10万,陆逊指挥的吴军是9万,此役魏兵损失一万余人。

第三,三国中期主要战事的兵力

司马懿平定辽东时,使用4万兵力,当时辽东公孙渊号称“控弦十万”,实际上应该没有那么多,最多可能就6万或7万。

公元244年,曹爽伐蜀,以10万之众攻汉中,当时蜀国在汉中的兵力是3万,后来费祎率部救援,人数不详。

公元252年,魏国乘孙权去世,兵分三路攻东,总兵10余万,其中东路军7万人攻东兴。东吴诸葛诞率4万人马救援东兴,魏军大败,阵亡数万。

公元253年,东吴诸葛恪以20万众大举进攻魏国。司马师命令司马孚、毋丘俭率20万人马迎击。这是东吴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用兵,吴军战败,损失1万多人。

公元257年寿春之战,是三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交战。诸葛诞在寿春发动叛乱,反对司马氏。当时参与反叛的兵力达10万之众,诸葛诞又征召5万新兵。东吴先后投入约10万军队援助诸葛诞。为了平乱,司马昭动了26万的兵力。此次会战的总兵力超过50万,是三国历史上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会战。会战的结果是诸葛诞败亡,司马昭的权力得以巩固。

在这个时间段,蜀国姜维也多次发动北伐,兵力仅局限于数万。

第四,三国后期各国兵力

魏国发动灭蜀之战前,评估蜀国的总兵力是9万人。驻守首都及其他军事基地的部队有4万人,能机动作战的人数只有5万人。这5万机动部队,主要由姜维统领,驻扎在沓中。魏国兵分三路进击蜀国,其中邓艾3万人,诸葛绪3万人,钟会10万人,总兵力约16万。蜀国投降时,献上降表,总兵力是10.2万,包括新招募的士兵在内。

以蜀国相比,东吴的兵力还是比较雄厚的。在公元271年平定交趾之乱时,东吴动用了10万大军。

公元279年,篡魏后的晋国发动灭吴之战,动用的兵力超过20万,兵分六路。东吴投降时,总计有兵力23万。

第五,三个国家鼎盛时的兵力分析

魏、蜀、吴三国在兵力最盛时有多少军队呢?史书没有明确的记录,我们只能大概猜测。

魏国兵力最强。在寿春兵变时,10万大军叛乱后,魏政府仍然能调动26万大军镇压,同时在西线还要应对姜维的进攻。可以推测,叛乱前魏国的总兵力,不会少于40万,大约在45-50万之间。

吴国兵力次之。吴国灭亡时有23万人,最盛时应该有30万左右。

蜀国兵力最弱,灭亡时10万人,最盛时可能最多15万左右。


君山话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汉代曾经有过6000万人的人口鼎盛时期,公元157年东汉人口有近6000万。

但持续多年的黄巾起义,导致国内大乱。

除了死于战乱以外,因战争导致大量农田无法耕种,更多的老百姓死于随后的饥荒。

三国时期的220年,全国人口不过2361万人。,减少了一半还多。

其中蜀国、吴国和魏国的人口比例,大概是1:2:5。

也就是说,蜀国和吴国人口总和,也就比魏国的一半多一些,这也是魏国最终获胜的原因。

因为人口有限,其实各国兵力并不多。

蜀国可以使用兵力大概是10多万人,吴国20多万,魏国大概四五十万。

但是,古代打仗非常强调后勤,其中蜀国的后勤最差,必须依靠不亚于士兵的民夫,才能实现粮食的山地运输。相反,吴国和魏国的情况就好得多。

所以,蜀国军事实力最弱,吴国比蜀国强,魏国最强。

但蜀国因为盘踞四川,易守难攻,魏国也很难杀进去。

而吴国官兵的水军厉害,防御魏国的攻击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同样道理,魏国占据中原和西北,有大量骑兵,很擅长北方地区平原作战。所谓蜀国和吴国也不可能打败魏国。

赤壁大战后,吴国集中10万大军反复攻击魏国,也不能再有突破


太夸张了:官渡之战是袁绍70万打曹操7万?


汉末的官渡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三国演义说袁绍70万,曹操7万,两军一共近80万人。那么,此战到底有多少人参战呢?

简述官渡之战的过程

史书记载袁绍率领大军南下攻打许都。而曹操刚刚击败了刘备,俘虏关羽,得胜回军官渡。曹操和袁绍各自连营数十里对峙了一百多天,期间袁绍堆起土山,弓箭手站在上面向曹营万箭齐发。曹操则用投石车摧毁对方望楼;袁绍又派人挖掘地道从地下偷袭,曹操也以堑壕来反制。相持不下,曹操发现袁绍的弱点,派遣徐晃率兵偷袭袁绍粮道,烧毁了几千辆粮车。不过,此刻曹操自己也军粮不济,军队接近崩溃。突然,曹操得知重要情报:袁绍新从北方运来大批粮草,由淳于琼率领一万军队接应,驻屯在袁绍大营后四十里的乌巢。

曹操大喜过望,败中求胜,亲自率领五千军队偷袭乌巢。此时已是小雪节气,放在今天官渡所在的河南省北部已经供应暖气了。袁军失去乌巢粮草,必将陷入冻饿绝境。得知曹军偷袭乌巢,袁绍却不听从部下立即救援乌巢的建议,反而命令张郃等率领重兵乘虚强攻曹营,仅派轻骑去救援乌巢。

大将张郃见乌巢火起,知道袁绍大势已去,临阵投降。袁军各部因补给中断,大多混乱逃散,袁绍父子只带着八百骑兵逃过黄河。曹操收降袁军,把俘虏军卒全都处死,前后杀死袁军七八万人。次年袁绍病故,袁绍儿子互相内讧厮杀。曹操乘机攻略河北,最终统一北方。

官渡之战双方有多少军队?

史书记载,袁绍是十万精兵,曹操只有一万人。

就这点人?这也算古往今来的大战吗?

曹操以不到一万军队,能和十倍于己的袁军攻守几个月?期间,曹操还能够两次主动出兵,偷袭袁军粮草辎重。

尤其是第二次出兵五千人,占官渡曹军的大半,营中只剩下三四千人。这点兵力,就能守住袁军重兵强攻?

袁军溃散后,曹操以不到一万的兵力能抓住七万溃逃袁军?还能把俘虏全部处死而不怕他们反抗?

显然,史书记载的有错误,曹操在官渡军队肯定不止万人。那么到底应该是多少呢?下面就从袁绍和曹操起兵开始,粗略梳理一下双方如何达到官渡之战时的领地和军队。以粗略估算双方军力对比。

袁绍有多少人?

袁绍出身著姓望族,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是当朝最有权势的大贵族之一。袁绍因出身背景和个人能力,在汉末十常侍之乱时已经成为监察京城百官和京畿三辅地区的司隶校尉。这相当于后世的锦衣卫和中央监察部。反对权臣董卓废立皇帝篡权乱政,袁绍愤然出走冀州。董卓为平息众议,授袁绍渤海太守职位。

袁绍就任太守后,积极联络各地州牧郡守,促成了小说家说的“十八家诸侯讨董卓”同盟,并担任盟主。

讨董同盟最终解体,袁绍回军河北,借冀州牧韩馥恐惧幽州公孙瓒的攻势,劝说韩馥把冀州让出。袁绍就此从地级市长渤海郡守,变成了省长冀州牧,逐渐兵强马壮。

初平二年开始,袁绍先后在冀州和幽州击败军阀公孙瓒,又击溃了河北境内以黑山贼为首的大小十多部贼寇,最终在建安四年占领了冀青幽并共四州,领地合计约三百一十二县。

袁绍收服冀州时,得到十多万户超过六十万人口。其余三州,幽州并州靠近边地比较荒凉,青州受黄巾荼毒严重,它们的人口都比冀州少。即便如此,四州合计依旧拥有壮丁数十万人,总人口超过百万。袁绍南征官渡出兵十万,也就是不到人口的十分之一,还是完全可能的。

曹操有多少人?

再看曹操,也是宦门之后,父亲曹嵩官至太尉,养祖父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曹操举孝廉出仕为官,因权臣当朝病回乡。后来曹操被征辟为典军校尉,相当于现在中央警卫师团长。董卓擅权乱政后,曹操不愿同流合污,弃官回陈留,散尽家财,招募豪杰,起兵讨伐董卓。

初平元年,曹操参加了以袁绍为盟主的讨董同盟,是一个兵微将寡的小角色。曹操和夏侯惇去扬州募兵四千多人,回河内路上士卒逃散了大半,最后只收拢了一千多人。这一千多人,成为曹操起家的最初资本。

初平二年,董卓入关后,讨董同盟内斗分解,黑山贼十多万人攻略东郡。曹操率兵救援,击破黑山贼白绕部,被袁绍举荐为东郡太守。有了自己的第一块地盘。

初平三年夏,兖州遭到上百万黄巾部众入侵,州牧刘岱战死。州中官吏迎请曹操来兖州救援。经过数次苦战,曹操打垮黄巾,收降卒三十万,男女老幼近百万。

兵在精不在多,曹操从中拣选精锐称为青州兵,大约五万人。

曹操自领兖州牧,坐拥今天一个“省”的地盘。

初平四年曹操率军打跑军阀袁术, 随后两次攻打徐州陶谦,攻占十多个城池。尤其是第二次为报“父仇”,曹操在东征路上大肆屠戮,杀害大量民众,徐州户口大减。

在曹操东征徐州时,陈宫张邈吕布乘机攻打兖州。曹操回军和吕布作战,次年击败吕布,收复兖州。

建安元年,曹操攻占陈地,又击破汝南黄巾,后前往洛阳迎天子,从此曹操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

之后的四年里,曹操分别和张绣、吕布、袁术、刘表、眭固、刘备等连年作战,胜多负少,分别夺取了南阳、徐州、河内、九江等地。

到官渡之战前,曹操拥有了兖州、豫州、徐州三个州加上南阳,淮南和司隶东部各郡,合计约三百四十个县。这是很大一块地盘了。

曹操和袁绍均是当年的所谓“大军阀”

曹操和袁绍地盘的面积都不小。

相比起来,袁绍在北方,曹操在中原腹地,后者应该更强大。如果这是在东汉,曹操地盘人口一定大大高于袁绍的河北四州,出兵十几万根本没有问题!

可惜,此时中国人口锐减约八成,尤其中原人口损失最重。曹操领地无年不战,又发生过徐州大屠杀和数次大饥荒,人口应该不足百万。

回到官渡之战前,即使曹操领地残破,毕竟拥有近百万人口,曹操至少有四万军队可以用于官渡。如此,他才能分兵拦击颜良文丑,才能阻止袁绍进行围攻,才能扎下和袁军相当的数十里连营,才能出动数千兵马偷袭袁绍运粮队。

官渡之战的双方兵力比,绝对不会是十倍那样悬殊。

曹军四万对袁军十万,是比较符合历史的。

也就是说,官渡之战双方总兵力是十五万左右!


萨沙


正史中,三国真实的兵力如何?

因为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三国三方的兵力是很多很多的。比如赤壁之战,罗贯中描写曹操共有83万大军屯兵赤壁。但真实是这样的吗?又有多少水分呢?

我们就以那几场重要的战役为例子,来看一看、分析分析,真实的三国历史上的兵力到底有多少。

讨伐董卓

  • 讨伐董卓的诸侯一共有十八路,按势力大的兵力估计有2万人左右,势力小的诸侯也就4,5千人,那么诸侯联军总兵力差不多也就20万左右。

  • 而董卓方估计在15万人左右。

官渡之战

  • 袁绍:袁绍方总兵力在11万左右,而三国演义中称袁绍有70万大军;

  • 曹操:曹操方总兵力才8000左右,不满一万;三国演义中称曹操7,8万人;

赤壁之战

  • 孙刘联军:水军加陆军一共5万人左右,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军吧,一个兵团都算不上;

  • 曹操:曹军20余万,相当于一个半兵团,曹操相当于兵团司令,而三国演义中则夸张的称曹军有80余万人。施耐庵的节操呢。

夷陵之战

  • 蜀汉:刘备军约4万人,加上五溪蛮夷约一万,总共5万人多一点;很明显比三国演义中写的少得多得多,那可是号称800里连营啊;

  • 东吴:差不多也是5万人,看起来和蜀汉旗鼓相当;

通过上面几大战役的参战人数,可以看出正史中军队人数规模其实是比较小的,与春秋战国相比少,与近现代更是少得可怜,归根结底是由于三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哪有那么多青壮劳动力和物资资源来养那么多军队呢?


比禾观史


汉末人口低谷约为2200万(参见葛剑雄编《中国人口发展史》),雄踞中原的曹魏人口最多,大约1200万。曹魏庞大的人口规模,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源,使曹魏始终保持兵力上的绝对优势。曹魏在遭到赤壁、汉中、襄樊、石亭等数次大败后,尚常备军约五十万之众(《晋书·文帝纪》记载,司马昭讨诸葛诞时上表所称:“今诸军可五十万”)。

吴国建国初期,人口约五百万到六百万(参见《中国人口发展史》)。吴国鼎盛时期,军队人数大概有三十万之众,这三十万大军是吴国立国之本。晋灭吴时,吴国尚拥兵约二十三万。吴军中少数民族兵员众多,南蛮、交州夷、山越等族十兵不下十六万,而山越在其中就至少占了十万之众(参见《试论三国时期山越的发展与演变》),一说为十三万(参见《魏蜀吴三国民族政策之比较》)。

三国中蜀汉人口最少不足300万(参见《三国人口辨析》),其蜀汉全国总兵力约十万两千,其中还包括诸葛亮从南中征迁的青羌劲卒万余,号称“飞军”。


折冲万里


《三国演义》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每一场战争都是动辄几十万大军团的PK,那么在正史之中,三国的真实的兵力到底如何呢?那么就由我来进行简单分析,如有不足请多多见谅。

首先先了解这些国家的人口情况,衡量一个国家的兵力如何?人口数量是完全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的。

魏:极盛时期570万,魏国灭亡时人口将近千万。(此时的蜀汉已灭,以及平定辽东公孙家族的政权,天下十四个州,魏占十州以上,统一天下已成必然)

吴:极盛时期250万,吴国灭亡时230万。

蜀:极盛时期104万,蜀国灭亡时94万。

三国总辖区(东汉天下分为14个州,一个西域总督府)

其次辖区的大小和区域,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兵力数量。

魏:青州 兖州 豫州 徐州 司州 雍州 凉州 并州 幽州 冀州 荆州北部 西域督护府

吴:扬州 交州 荆州大部

蜀:益州

综上所述目前基本公认的数据。

蜀国大约是10万,因为蜀汉政权总人口将近一百万。按照最大的10:1的民兵比例来看,已经基本属于全民皆兵。 但因蜀国地势险要有利于坚守,所以常驻军队可以较少一点,多为后勤补给,地区驻兵。则机动部队比例较高,大约能有七万人左右。

吴国大约20多万,因为其总人口不超过250万。也按照民兵比例10:1的话。而且吴国有长江天堑,所以依照长江作为防线,吴国的军队可以分为两部分:江东军团和荆州军团。而这些军队以守备部队居多,机动部队较少。估计机动部队在10万人上下。而且其中水军占很大一部分,少许步骑军马。

魏国总人口在500万以上,因此按照上面的比例计算的话,曹魏军规模在50万左右,但是将近几十年处于三足鼎立,魏国最盛,地理区位决定了魏国要受到多方的威胁,因此这些军队被分为三部分:雍凉二州西北军团(魏蜀前线)、荆襄-中原军团、扬州东线军团(魏吴前线)。

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简单明了的看到蜀汉政权和东吴政权,曹魏政权的人口,以及兵力差距,所以说无需进行大规模的征伐,只需静待时机,一个“拖”字就可以统一天下的,如果再加上曹魏占据的地区经济富庶,政治合法和文化主流等等这些因素,曹魏统一天下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可惜遇到了挥剑只有一次,磨刀用了十几年的司马懿,仅用就夺去了曹氏君臣四代建立的江山,真的是可悲可叹哪!


数据来源:《通典·食货·历代盛衰户口》 《晋书·地理志》《三国志·吴志·孙皓传》《续汉书·郡国志》


老王讲讲趣事


正史中,三国真实的兵力如何? 可以参考后汉书、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综合得出结果。

关于三国时期的兵力,陶元珍在《三国食货志》中已经有简略的论述,他称:“魏之将土,极盛时当不下六七十万人;蜀之将士,极盛时当不下十数万人;吴之将士,极盛时当不下三十万人”。

兵民的比列也是可以大概知道的。《三国食货志》说:“魏元帝时,魏蜀之户数合计口数合计,尚不过五百数十万”,而当时魏全国的兵力是六、七十万,基本是八个老百姓就要养活一个士兵,这还不包括皇族、官员、国家机构、日常用度的开支等等。不但魏是如此比例,蜀汉也是如此,〈通典-食货七〉记载:后主蜀汉后主炎兴元年,蜀汉人口94万,兵力是十余万,也是八、九个老百姓供一个士兵。吴国亦是如此,吴主皓天纪四年,吴有人口200万,而吴国灭亡后的兵力时二十三万人。也是这个9:1的比例。但这是国家正常情况下的,因为三国时期虽然中国还是分裂,但三国均是国家机器,其运做已经基本合理化,部队和劳动力的分配比较平衡,但汉末群雄基本是横征暴敛,后期还好点,前期的拉壮丁是家常便饭,要知道曹操在建安二十四年左右,为了应付蜀、吴的轮番出击,还在强行征兵,结果发生侯音叛乱,建安初年估计情况更严重。所以汉末兵民比例基本保持在七、八比一的比例。要知道八比一已经是个相当高的比例了,七比一的就意味着,青壮年男子基本在民间消失,大部分都出现在部队中了!这还不考虑家属随军和强征女子随军的情况。汉末,史书上多出现动辄“十万”“百万”的字样,实际是有浮夸,或是流民,非纯粹军队。而“甲兵”也未必是真正招募到部队中服役,有“预备役”的性质。

汉桓帝、永寿三年(一五七),中国户口数达千六十七万七千九百六十户,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口……至晋武帝太康元年(二八○),则降至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户,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口。人口减少达四千多万人!要知道这还是在三国末年人口大增长之后的结果,中间人口的减少可以用“惊人”来形容!而这么大人口减少主要就是在汉献帝时期。对于这一点,《三国食货志》列举了四条历史记载说明问题:后汉书仲长统传载昌言理乱篇:「汉二百年而遭王莽之乱,计其残夷灭亡之数,又复倍乎秦项矣,吕及今曰,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此则又甚於亡新之时也。」 更一步的分析表明:若以亡蜀的人口数计算,当年蜀亡时约九十四万口,魏则有四百四十三万口,再以吞吴的人口数计算,吴亡时约二百三十万口。考虑三国时期屡年战争,人口死亡、逃亡、隐匿的数字是相当高的情况,反推建安年间,全国人口最多七百万左右,部队八、九十万(其中能有一半是“精卒”都值得怀疑)。

这样推算史书上记载的三国著名大战实际兵力如下: 官渡之战,曹操三四万,袁绍“众十余万”; 赤壁之战,曹操十五六万,孙权五万,刘备一两万.《三国志》记载详细; 夷陵之战, 陆逊统率的吴国抗蜀军:兵力5万。

(《资治通鉴》、《三国志吴主传》、《陆逊传》均有记载);蜀军的总兵力在7.2万左右(不包括赵云军),其中在夷陵地区作战的有5.9万人。战败后,刘备退回永安有2.3万兵防守。 六出祁山,每次都不超过五万人。 三国志中找不到七擒孟获的内容。“七擒七纵”的最早由来是《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另外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也有简要的记载。但《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及当时率军首领《三国志·蜀志》卷十三《李恢·吕凯传》均没有直接记载。而北宋的《资治通鉴》则提到:孟获被“七擒七纵,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显然是采纳了《华阳国志》的记载。究竟是陈寿以后的史学家发现了新资料,弥补了《三国志》的不足,还是他们仅仅根据传说而记入史册的,有待史学家进一步深究。


生活360x


三国时期,魏国的实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魏国的面积最大,天下大部分为魏国占有而且又是中原地区,人口重多。而吴蜀两国则处于南方边缘地区,蜀国一直到灭亡的时候人口才不过百万。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263年,蜀国有1082000人 ;魏国有4432881人 ;公元280年,吴国有2562000人 ,总计郡县编户人口为7672881人 。现代学者考虑到被世家门阀荫庇的佃客、部曲还有屯户、兵户、吏户、逃户、漏户、隐户以及居于汉地的少数民族等等不纳入户口统计的人群,故认为三国末期约有3000万人。

总体来看,曹魏立国中原,地广人多,在三国之中国力最强。曹魏的军队有陆军、水军两个军种,其中以陆军为主,水军为辅,陆军中又分骑兵和步兵。

其中数量最多的为步兵,战斗力最强的则为骑兵。曹操在赤壁之战时,号称80万,显系夸大之辞,但据当时的吴军统帅周瑜的判断,水陆步骑亦有20余万之众,连同中原地区各地镇守部队,总兵力当在30万人左右。

刘备起兵时,仅有少量步骑兵,占领徐州时得陶谦兵18万,其后屡战屡败,所剩无几。赤壁战前,得到刘表一部军队,兵力有所增长。

赤壁之战后,收荆州降卒约数万及庐江雷绪之数万口,这时已有众20余万,占益州后,吞并了刘璋的军队,加上马超等归附的部队,兵力大大增强。

夷陵之战失败后,蜀汉的兵力骤减,经诸葛亮努力经营,至建兴五年(227年)兵力才又增加。他上表刘禅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说明兵力已经充足。

孙吴的军队,由水、陆军组成。陆军又有步兵和骑兵两个兵种。由于孙吴地处东南沿海,北控长江中下游,辖区内又河湖纵横,所以水军是孙吴的主要军种。


孙策渡江南进时,兵力仅千人,占领会稽后,得刘繇部曲3万余人。赤壁之战时,已拥兵10余万,仅参加作战的精兵即达3万


独秀文苑


正史后汉书记载,汉顺帝时期全国共有郡国105个。此后因胡人侵扰,失去上郡、云中、五原、定襄、朔方五郡,张掖属国下落不明,尚余99郡国。

顺帝时期人口约为4900万,到了三国中后期人口:魏 440—450万 蜀90—100万,吴230万。其中蜀国以百万人口长期维持不足20万的军队。

而在三国时期最大规模战役—淮南三叛最后一次平定诸葛诞战役中,双方军马云集,近60万人(其中司马氏兵力近30万,诸葛叛军十五万,东吴援军十余万)这是后期三国的大致情况。

人口:据《三国志》记载,蜀国灭亡时,口数为94万,吴国灭亡时,口数为230万。 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魏灭蜀前,口数约443万。

兵力: 据《三国志》记载,蜀国灭亡时全国士兵10.2万人,吴国灭亡时全国士兵23万人。魏国不明,据《晋书》司马昭所言淮南叛乱时全国兵力50万。 据《三国志》记载,李傕、郭汜鼎盛时拥兵10余万人,袁绍拥兵数十万人,刘表拥兵10余万人。



图影观史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曹操有80万大军。夷陵之战中,刘备有70万大军。但是,这仅仅是小说而已。还是正史《三国志》的记载比较可靠。三国鼎立时期,曹魏有五百万人口,四十万左右军队;东吴有二百三十万人口,二十万左右军队;蜀汉最弱,人口不到一百万,军队约十一万左右。小说里动不动就几十万大军,这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有没有想过,一支十万人的军队,假设有骡马两万匹。每人每天至少消耗三斤谷物,一斤蔬菜;每匹马每天消耗豆类10斤,草料10斤。这些加起来就有80万斤,约400吨。再加上作战时的箭支、油沥、火药等消耗,一天就需要用掉十节火车车皮的物资。这还只是一天而已。在没有公路、没有铁路、也没有火车汽车,后勤供应仅仅依靠马拉人推的古代,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一次性出动二三十万陆路纯作战部队,已经是一个大一统王朝国力所能承受的极限了。如果是蜀汉这种偏安一隅的割据势力,一次性出动6~8万陆路纯作战部队,就是极限了。当然有一种情况比较例外,那就是水军。船只的承载量巨大,完全可以供应一支超大规模作战部队的消耗,所以陈友谅可以出动五十万人沿江而下,进攻朱元璋。但是刘备时代,整个蜀地的人口总数也仅仅有不到一百万,所以能有五万人进攻孙权,已经是兵力极限了。



幄龙岗主


封建政权拥有的兵力和人口数量呈正相关,也就是控制的人口数量越多,拥有的兵力也越多。

据《三国志》记载,蜀汉灭亡时共有“户数二十八万、民数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人口94万,兵力十万多一点。东吴灭亡时共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人口230万,兵力23万。

可见蜀汉和东吴的兵力与人口数量的比例基本保持在1:10的水平,也就是10个老百姓养活1个兵,这也基本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一旦超过这个比例,百姓将不堪重负,封建政权就有随时崩溃的危险。

曹魏的体量就比蜀汉和东吴要强大许多了。263年(曹魏灭亡的前一年),曹魏有人口430多万,用1:10的比例换算,曹魏拥有兵力为43万左右。所以正史中,三国末期的真实兵力为:蜀汉10万+东吴23万+曹魏43万,大约80万左右。如果是三国鼎盛时期的话,各国的兵力可能会再多一些,但我估计不会超过100万(加上公孙渊的燕国),这已经是极限了。

各国的兵力数字也就决定了当时的战争规模。

蜀汉的极限兵力约为15万左右,可以推算出用于主动出击的兵力大概为5万,这也基本符合历史记载中的数字。如诸葛亮北伐时“步卒数万,长驱祁山”,司马懿“乃部勒兵马步骑五万拒亮”。姜维被费祎限制时“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费祎死后,姜维“将数万人”进攻陇西。可见蜀汉和曹魏之间的战争规模基本在5-10万左右(双方总兵力)。

曹魏灭蜀之战是双方规模最大的战争,曹魏动用兵力18万,蜀汉举全国之力对抗,双方投入兵力近30万。

东吴和曹魏之间的场面就比蜀汉要强多了。石亭之战,曹魏投入10万人,东吴投入9万人。孙权病逝后,曹魏发兵15万分三路南征东吴,其中司马昭督军7万进攻东兴,被诸葛诞的4万人击溃。可见双方的战争规模基本是10万+起步的。而曹魏为了强化魏吴边境之间的防御,则在淮南一线常年驻扎十多万人屯田。

而三国时期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战役则是曹魏的一场内战。257年,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以淮南军15万人反抗司马昭,东吴则派出10多万人为援军,司马昭动用26万人平叛,总投入兵力超过50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