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工作盡力了但是老闆卻總是嫌棄你做的不好,你會辭職還是做到老闆滿意?

固執的安冉


請朋友們務必謹記一個原則:職場工作絕對不是以“是否盡力”為標準的!正如學生考試一樣!您總不能告訴判卷的老師:你已經很努力的學習了,能不能給個高分?

老鬼藉由此問題,談一些相關的職場規則供大家參考吧,以便於朋友們以更為理性的心態來看待職場。

一、“辛苦、努力、盡力、花了很多時間”等等,絕對不是領導滿意、獲得獎勵的要素!

老鬼和眾多朋友一樣,都是從打工族階段過來的。企業的經營、管理、獎金方法、評優、晉級等等,沒有哪一個是以上述要素為參考標準的!

老鬼拿伯樂作為例子吧!伯樂尋找千里馬時,才不管你哪匹馬奔跑時最拼命、最努力的!他只關注那匹馬能夠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能夠達到這個指標才是千里馬!你拼命跑累死了,如果達不到這個里程,伯樂也不會相中你!

學生在上學時代也是如此。清華北大絕對不會因為某個學生高中階段盡力了、努力了而錄取吧!只看考試分數,就是這麼“不講理”!

因此,從現在開始請接受現實吧!不要再談自己是否盡力了!

因為自己盡力了、非常辛苦卻得不到老闆的認可,馬上開始聯想到了“辭職”兩個字,是絕對不應該的哦!辭職與否根本不能拿這一點作為參考要素啊!

二、“盡力、努力”並不意味著你做的很好了!只能說你的態度還是不錯的!

第一點中老鬼已經將此含義表述的很清晰了,這裡老鬼要表達的是:

1、盡力、努力的情況下,如果對於工作的標準、目標達成的效果沒有合理的評判,往往會出現自認為很好與老闆認為不行之間的偏差;

2、當你的工作 成績、業績很好時,頂多才會拿“盡力、努力”來作為自己的一個成功要素!因為盡力、努力是做好工作的基礎!

3、冷血的現實:做的結果、效果好不好,絕對不是打工者定的!而是老闆說了算!別鬧情緒!這就是現實!況且自己認為“做的很好、不錯、可以交差了”的標準不見得就是客觀的!

並非老鬼在幫著老闆說話!而是希望朋友們更理性的看待此類問題。

三、職場朋友們一個重要反思:您在工作之前,有沒有和老闆有深入、準確的溝通、交流?

針對領導、老闆安排的工作,進行準確、有效的溝通——這是職場人的專業技能!除了每天進行的本職工作之外,領導日常交代、安排的某些工作需要我們在開始之前就搞明白領導的要求!如果對於工作效果、達成的標準不瞭解,單單靠自己的理解去辦事,往往會與領導的實際要求有偏差的!

你認為辦成什麼結果、什麼效果就可以交差了,而領導很可能認為你的標準根本不夠!距離領導的要求還有 很大的差距。甚至與領導的要求有不符之處!

別拿“我認為、我理解”和領導較真!誰讓你在接到工作之前沒有做很好的溝通呢?

四、準確辨別老闆不滿意的真正原因才是重點!

一種可能是自己工作的效果、結果確實與老闆的要求有差異。自己也未能在工作之前準確瞭解、掌握老闆的要求。

另一種可能性是:老闆本來就看你不順眼或者對你不認可,只是藉由一個個工作來排擠你、打壓你!

因此,職場人應該站在更全面的視角來看待、分析、評判自己所面對的職場環境為好!不要被單獨的某幾件事困住!分析單獨個案往往會出現判斷偏差的。


以上供參考。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如果是我,我會做到滿意後辭職。

我是一個倔強的人,不喜歡在離開的時候,被貼上無能的標籤。我記得我剛上班那會,在一家互聯網公司,自認為做得很好了,也做得很盡力,但老闆卻總是覺得做得不夠,總是挑刺。當時很生氣,很委屈,也想一走了之。但是我覺得,不能讓因為這些被逼走,即使走,也要讓老闆意識到,損失最大的是他而不是我。於是,我不斷去滿足老闆的要求,你會發現,你所謂的盡力,其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曾經有人和我說,要是不斷滿足無理要求,老闆就會提出更高的要求,沒有止境的。我說,那我就試試,我的天花板在哪裡,如果真的到了無法滿足的那一刻,至少知道自己的限制在哪裡。

所以,我建議,做到他滿意,再談以後。這樣做的好處是:

1.你可以知道自己能盡力到什麼程度

很多時候,人的潛力都是靠逼出來的,你過去覺得做不到的事情,或許逼一下,就實現了。以前你認為絕對不會做的事情,逼一下,你就做了。你可以通過這樣,逼出自己努力的極限,看看自己全力以赴的樣子。然後你會知道,很多事情,究竟是你做不好,還是你不願意做。

2.你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被這樣逼固然是痛苦的,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在經過被老闆不斷的挑刺後,你覺得自己做得越來越好,能力越來越強。也就是說,這件事中,受益的不止老闆一方,還有你自己。

3.讓老闆看到和認可你的價值

因為不能滿足老闆,立馬辭職的人,是不會受到重視的。很多時候,老闆的要求是無理的,但不是立馬拒絕,而是做了之後證明其無理,那麼老闆也不會過多指責。其實管理者們最怕的,是還沒有做就說不可能,還沒有試,就說沒辦法。他們更多時候,想要看到一個態度,一種精神。而這些,你離開公司後,依然會幫助你在任何地方都立穩腳跟。


職否


我曾經有個下屬,在做了一年後,就被迫辭職了。

很聰明的一個小夥子,可是,就是做事特別的懶。總是喜歡耍小聰明。

可這些在別人看來很不好的一些小動作,卻被他自己描述成了“盡職盡責”,他覺得自己已經為別人、為工作奉獻了很多,可外人就是不大喜歡他。

他從來不會找自己的原因。

有一次,部門有個大姐,找她幫個小忙。他表面很客氣地答應了,卻裝出一副很努力的樣子。然後,告訴那個大姐,沒做成。

畢竟大家只是同事,能幫就幫,也確實不會做多大的指望。

可他在告訴那個大姐,沒辦成之後說的那句話,才是真叫人不喜歡。他小聲嘀咕說:我憑什麼幫你,平時我也不求你。

就是這樣一個小心眼的人,卻成天裝出一副熱心快腸、工作盡職盡責的人。

所以,當領導告訴他,工作做得不好,績效評價不高,要麼改正要麼走人的時候,他滿肚子的不滿,覺得領導就是有意打壓他。

我想說的是,員工自己以為的極限,基本上不是極限,很多說自己盡力了的,都是在給困難找理由。

01

當你說你盡力了,我只會理解成,你想偷懶,不想再付出了

什麼叫做盡力?當領導覺得你盡力了,那才叫真盡力。這個時候是否滿意,領導說了算。

我們習慣性地會避開困難。當一個問題出現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怎樣迴避,而不是如何面對並迅速解決。

如果鼓起勇氣嘗試,但並沒成功,那麼自己想到的是我盡力了,沒成功也不能怪我。

可領導作為旁觀者,看得一清二楚,自己既然沒有盡力,領導又怎麼會滿意呢。

不滿意,員工就會覺得領導是在針對自己,進而產生不滿,覺得自己沒有找到一個好領導,心生退意。

可是,自己卻從來沒有去站在領導的角度審視一下自己,自己是不是真的如自己所說的那麼盡力。

有沒有為一個問題加過班?有沒有為一個問題放棄了自己雙休?有沒有一股不解決這個問題,就不罷休的硬氣?如果都沒有,又怎麼能說自己盡力了呢。

當自己真的已經窮盡了所有,依舊沒有找到出路的時候,再來考慮是不是碰到好領導、是不是應該另謀高就,那才說得通。

可即便如此,自己有沒有嘗試過與領導溝通,讓領導幫自己找出自己沒意識到的問題並加以改善呢?

都沒有。都沒有就不叫盡力了。

02

表現是做給別人看的,可有沒有盡力,是關乎自我成長的問題,容不得半點虛假

我們都需要圖表現。一個只知道悶頭做事的人,如果不被重視,自己要負很大的責任。畢竟領導不可能熟悉每一個員工的動態。

可如果沒有努力,只是圖表現,無非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不被領導所接受,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一個真的努力了的人,會客觀地評估自己的所作所為,並評估領導對自己付出的反應。當自己覺得不值的時候,自然就會選擇離開。

當自己還在猶豫,付出了但沒回報,要不要走的時候,內心深處有一部分不願承認的事實是,自己其實沒有那麼的努力。至少,還沒有全力一搏。

所以,在考慮走或留這個問題前,先問一下自己,究竟付出了多少。如果並沒那麼的多,多到足以引起領導的注意,那麼,先考慮做好自己,更重要。

我是@次等大叔,豆瓣讀書認證作者。著有《從零開始學招聘》,合著《HR軟實力》,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10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擅長生涯諮詢、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如果樓主的工作盡力了但是老闆卻總是嫌棄做的不好,樓主會辭職還是做到老闆滿意。我的答案是:樓主應該和老闆溝通一下,看看樓主所認為的工作盡力是不是跟老闆想要的東西背道而馳。

之所以會樓主認為工作很盡力,是因為樓主在這份工作中花了大量的時間,做了大量的修改,而這些花的時間和做的修改,讓樓主覺得這份工作已經做到了極致。但是實際上做到極致和給出別人心中所想要的是兩回事呢。

我有個朋友是做室內裝潢設計的。室內裝潢的審美是見仁見智的,有時候設計師覺得好看而業主可能覺得難看的要死。有一次我這個朋友接了一個案子,業主剛開始溝通的時候是很好溝通,業主夫婦年齡偏大,除了喜歡中國舊式的裝修外,他們對於如何裝潢沒有啥自己的意見,只是跟設計師說,只要設計師覺得不錯就可以了。於是我朋友選了幾個方案給業主看,業主表示都行,設計師看著辦就好了。


我這個朋友于是按照業主的選擇進行了整體的調配,把設計圖做完後拿出來需要經過業主同意簽字的時候,業主的女兒正好從國外回來看父母,當她看到這個設計方案時覺得設計師的品位很差勁,業主在女兒的勸說下也覺得設計師的方案都不好,於是讓我朋友更改設計方案。


我朋友進行溝通後按照業主女兒的想法更改了設計方案,業主的女兒喜歡偏歐式,傢俱要求簡單舒服。我朋友提交方案,業主覺得可以業主女兒覺得難看,業主猶豫,我朋友改方案。我朋友再次提交方案,業主女兒覺得可以,業主覺得不好看,業主和業主女兒猶豫。


按照這一家的猶豫個性,我朋友覺得自己永遠都完不成這個案子。而時間變長之後這一家人覺得設計師沒有好的提議,他們責備我朋友意思是做了這麼多年設計,既然連一箇中西合併的方案都拿不出來。


我的朋友很鬱悶,但是事情還是要做的,我朋友于是拿了一些日式的裝修風格給業主,業主和女兒都覺得很好,於是案子總算是有了起色。按我朋友當時的說法是,眼睛都熬紅了,改來改去累的半死,他們完全不會體諒,只是覺得你沒有盡力而已。還好沒有先買材料,不然的話不知道咋辦。


我朋友把自己弄得這麼辛苦的原因就是前期沒有進行完全的溝通, 因為不知道業主的確切想法導致他後面非常的被動,同時被業主認為不專業。

總結:無論是工作也好,家庭也好,溝通才能明白對方到底想要些什麼,前期溝通完全可以避免後期的很多不必要的工作。


職場力哥


『職同心合』為您答疑解惑:如果你的工作盡力了但是老闆卻總是嫌棄你做的不好,你會辭職還是做到老闆滿意?工作 “盡力”是基本的要求,工作“拿出結果”才是最終的目的。這要求我們在工作中不光要盡力,還要達到老闆的要求,給老闆拿出結果。只有拿出結果了,才能夠讓老闆滿意。

管理學創始人德魯克曾說過:“管理是一門藝術。”

在現實的職場中,不排除那些雞蛋裡挑骨頭,事事都不願稱讚員工,只會打擊員工的老闆。這樣的老闆說白了,就是不懂得管理的藝術。老闆越嫌棄員工做的不好,員工就越沒有信心,越就無法做好工作。

要想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讓員工拿出好的結果,就必須要進行“藝術化的管理”,懂得用大棒+蜜糖式的方式來進行管理。

職場中,有些人適合領導誇著,贊著,才能夠激發他的原動力,有些人適合領導批評著,敲打著,才能夠認認真真的去做好工作,還有些人適合領導既要鼓勵著,也要敲打著,才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才能。

作為職場人,在工作中被老闆挑毛病,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可以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藉此改進自己的績效,讓自己的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針對老闆對員工的工作挑毛病這件事情,我們將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論述,希望能夠幫助到有類似困惑的職場人。

一、工作盡力了,為什麼老闆還是不滿意?

1.員工確實沒有達成績效標準

根據題主的描述,只是說自己的工作“盡力”了,遭到老闆的嫌棄。在職場中,作為員工一定要明白,老闆一般要的不是你的工作過程,而要的是最終的工作結果。

很多員工在工作執行的過程中確實付出了很多,但是可能由於方法和技巧,以及努力方向出現了差錯,導致最終的工作結果未達成,遭受老闆的嫌棄。此時,很多員工就自感委屈,想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實際上,老闆是不會過多的看重你的苦勞的,他要的就是功勞,即結果。如果你的工作結果沒有達到績效標準的要求,老闆嫌棄你做得不夠好是正常的現象,不用過多的憂慮,也不要撂挑子不幹,你需要留下來做到讓老闆滿意,只有老闆滿意了,才能夠說明你的工作結果已經達到了績效標準。

2.老闆對員工的績效期望比較高

老闆畢竟是任務的發起者,是以結果為導向的,顯示在紙面上的績效標準大多數情況下只是平均水平,而非最優質的的水平標準。

當你盡心盡力的達成了績效標準以後,在老闆的內心中,他覺得你既然能夠達成平均水平的績效標準,就還能夠達成更高標準的績效。此時,老闆對你表現出的不滿,一是感覺你沒有發揮出自己的潛力,二是想刺激你,讓你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能夠超越平均水平的績效標準。

如果老闆是這種心理的話,我覺得這樣的老闆不要輕易的放棄,雖然他會讓你很不舒服,但他對你的態度都是以激發你的能力為出發點的,能夠極大的促進你個人的快速成長,使你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公司的核心骨幹,實現職場的大躍遷。

3.老闆基於主觀做出的績效評判

職場中,有些老闆在對員工的績效評判上也是比較主觀和隨意的,即使你做得再好,老闆都會覺得你沒有做好,給你進行各種的挑剔。

老闆的主觀評判,實際上是基於他們內心的“效益期盼”,這種效益期盼一般是高於市場的最高效益水平的。即使員工的工作結果已經超越績效標準很多,只要沒有達到老闆的“效益期盼值”,老闆就不會滿意員工的工作結果。

當你的老闆非常的主觀,且屬於“掌控型”領導風格時,你就不要試圖去改變他的主觀願望,因為他永遠不會覺得自己有錯。他作風強硬,有什麼話,都會直率地說出來,習慣發號施令。

格力董明珠就是掌控型領導風格的老闆,她曾說過:“我從來就沒有失誤過,我從不認錯,我永遠是對的。”

面對這樣的老闆時,如果你內心強大,就繼續的做下去,對你自身的能力提升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如果你不能夠忍受,且已經打擊到了你的積極性,你也可以選擇離開。

二、員工和老闆在各自的崗位上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不同溝通風格的老闆需要採取怎樣的彙報措施?

老闆與員工的角色:

職場人都基本上知道,老闆扮演了決策者,任務的發佈者,監督者,指導者,以及任務的接收者和評判者這些角色。而員工扮演的是任務的接收者,執行者和彙報者這3種角色。

老闆對員工的工作結果不滿意,一般就出現在員工向老闆彙報工作這一塊兒,彙報工作就是員工和老闆的一種雙向溝通交流。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頓於1928年發表的《正常人的情緒》一書中提出的人類行為模型——“DISC模型”。這套行為模型,把人的溝通風格分為4種傾向:掌控型、影響型、支持型、謹慎型。

作為老闆,屬於企業的領導者,在與員工的溝通中,這4種溝通風格呈現的更為突出和強烈。

接下來,我將針對題主的困惑,主要來分析老闆作為任務的接收者和評判者,員工作為任務的彙報者,如何根據老闆的溝通風格來採取有效的彙報措施,讓自己的工作結果能夠讓老闆接受。

1.掌控型老闆(D):

『特點』:愛冒險,為人處世大膽、直接、果斷,做事堅持不懈,有一種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韌性。

這種老闆一般不喜歡員工彙報工作時拖泥帶水,他並不想聽你的工作過程如何如何,而是想直接讓你告訴他結果如何,在彙報工作時,最好能夠站在他的角度,以他的目標出發點來進行工作的彙報。

這樣的話,他們才能夠感受到自己真正的掌控著整個工作的局面,自然而然就會對你的工作結果感到滿意,會對你大家讚賞,並且鼓勵你繼續按照他的目標出發點去做事。

2.影響型老闆(I):

『特點』:善於塑造個人品牌,很有魅力,他自信,熱情,樂觀,有情懷,令人信服,並且受歡迎,好交際,是可信賴的合作伙伴。

在向這種老闆彙報工作時,一定要參照他與人溝通時的方式,他善於通過過去的和未來的故事塑造自己的品牌,利用一腔熱忱來說服他人認同自己的理念,並通過行動力來影響身邊的人和他一同成就一番事業。

阿里巴巴的馬雲就是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在創業初期就是利用自己的一腔熱忱和強有力的說服力來共啟願景,吸引“十八羅漢”的加入,並且通過自己的行動來感染身邊的人,讓他們與馬雲並肩作戰。

在向影響型的老闆彙報工作時,因為他們具備強烈的情懷感,需要與他們建立感情的樞紐,已引起內心的共鳴,可以將工作的過程以故事的形式來進行呈現。在這裡,我建議用“SCQA模型”來進行工作彙報。

什麼是“SCQA模型”?

SCQA模型是一個“結構化表達”工具,是麥肯錫諮詢顧問芭芭拉·明託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來的。

  • S(Situation)情景——由大家都熟悉的情景、事實引入。

  • C(Complication)衝突——實際情況往往和我們的要求有衝突。

  • Q(Question)疑問——怎麼辦、怎麼解決?

  • A(Answer)回答——我們的解決方案是……

利用SCQA模型向老闆彙報工作時,可以先由你和老闆共同熟悉和認可的事情入手,由此就可以切入到既不突兀又容易讓老闆產生共鳴的事情中,然後,將工作的衝突從共鳴的事情中引出來,接著,根據引出的衝突從老闆的角度提出他所關心的問題,最後,針對老闆所關心的問題進行彙報,表達出你的中心意思。

這樣的話,就能夠與老闆形成良好的溝通氛圍,既能夠引出老闆的痛點,也能夠給老闆最滿意的彙報結果。試想一下,老闆還會對你的工作挑三揀四嗎?

3.支持型老闆(S):

『特點』:友善、親切、熱情,有耐心,善解人意,是好的傾聽者,善於和團隊一起做決策,而非獨裁者。

支持型的老闆一般在溝通方式上顯得比較溫和,不會有強烈的指責語言,他們不會將自己未考慮清楚的問題就公之於眾,會有所保留。

雖然具備此種溝通風格的領導不強烈指責下屬,但是你的彙報方式不正確,他們在內心也是會對你的工作不滿意的。

因此,我建議,在向他彙報工作時,事前應該做好詳細的規劃,在彙報時,不但要說明目前的狀況,還要描述將來的打算,工作細節上也不能忽略,好得到他們的指導和支持。

4.謹慎型老闆(C):

『特點』:冷靜,沉默寡言,一般喜歡從數據和細節發現問題的本質,思維嚴謹,重視邏輯,追求精確。

謹慎型溝通風格的老闆比掌控型的老闆更難以滿足他們對工作的要求,掌控型頂多是處事果斷,易利用自己的好惡來評判員工的工作結果。

但謹慎型溝通風格的老闆是基於客觀事實來對員工的工作結果進行評判的,他們不希望出現一絲一毫的誤差,對於員工的工作結果都會以數據的形式來呈現,好讓他們從數據的細節來發現解決問題的本質。

在向此種溝通風格的領導進行工作彙報時,要想讓他們對你的工作滿意,我建議,你要做到以下3個方面的工作:

(1)提前用“邏輯樹”梳理好邏輯思維,便於表達時的條理分明。
(2)在整理素材時,多羅列客觀事實和數據,好讓老闆獲取數據信息。
(3)語言表達上,不僅要精確,還要精簡。

如果這樣向老闆彙報工作,即使你的工作做的很一般,但老闆卻從你的彙報中看到了你的邏輯思維能力,使他能夠有效的找到問題的本質,他不僅不會嫌棄你工作沒做好,還會很溫和的對你的下一步工作做出指導。

三、針對這件事情,我個人還有以下這些想法

在分析題主的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想,到底是題主只是盡力而為工作,不關注有沒有達成績效標準?還是題主達成了或已經超越了績效標準,老闆只是憑藉個人的主觀臆斷來對題主的績效結果進行評判?亦或是題主沒有摸清楚老闆的溝通風格,在向老闆彙報工作時,沒有抓住老闆的心,從而導致工作彙報失敗?這樣的話,不管題主做得好與否,在老闆看來,都是不好。

除此之外,我還想到了另外一種極罕見的情形,那就是題主的老闆人品可能有問題,如果是老闆的人品有問題,我建議題主應該堅決的離開這樣的老闆。

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如果老闆的人品沒有問題,他對你的嫌棄只是一種口頭鞭策,內心其實還是挺器重你的,我覺得這並不會影響你的正常工作,我建議就不要在意老闆的話語,繼續你的工作。

如果你發現老闆並非口頭鞭策,也沒有人品問題,我建議題主需要冷靜下來,好好的觀察和思考一下看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只要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才能夠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結束語】:
職場中,作為公司的一員,我們每天面對的人很多,有自己的領導,同事,下屬,客戶,以及供應商,這些人的性格各異,做事風格也不盡相同,對他人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尤其是面對自己的老闆時,他是你的頂頭上司,是公司的掌舵者,工作任務的發起者,本來就肩負著工作興衰榮辱的重任,他如果對員工的工作容易滿意的話,可能員工對自己的要求就更低了,這是不利於公司的生存和發展的。只要老闆沒有壞心眼,為人正直,被老闆嫌棄,卻不放棄你,你就要多從自身出發,尋找自己的問題。

職同心合


我們一定要客觀的理性的對待這類事情,要有一個明確的認知,職說君不會只站在老闆的角度替他們說好話,我們通過站在多方的角度具體的分析一下。

工作盡力了並不代表就一定是做好了。

估計題主也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盡力做了盡到什麼程度?沒有質量和結果的盡力,只能說明還沒有做好,甚至讓人懷疑沒有盡力。

所謂的盡力只是一個說辭而已,不要指望著你告訴老闆盡力了,老闆就會誇你。

  • 假如老闆拿著不合格的產品給客戶說已經盡力了,客戶會簽單嗎?
  • 假如老闆發您一半的工資,說已經盡力了,您接受嗎?
  • 假如老闆要求員工996,說已經盡力為大家著想了,您認同嗎?

所以,通過一句盡力了就想得到大家的認同是不可取的,在我看來老闆批評您做的不夠完美,您對老闆的批評也產生了牴觸情緒,認為他嫌棄你做的不好。

當然每個員工都想聽到老闆誇讚自己這沒有錯,可總不能只想聽好聽的而不接受批評吧。

老闆的督促不只是壓榨,還可以促進成長。

老闆和員工之間存在著僱傭關係,所以大部分員工在潛意識裡自然的就劃成了敵對關係,認為老闆都是剝削員工、壓榨員工,恨不得讓員工多出力少拿錢。

不排除有這樣的人存在,但大部分老闆還是不錯的,即使對員工要求嚴格一點,也是想把工作做的更完美一些。

也許當時員工心裡會不舒服,但時間長了慢慢的也就養成了嚴謹、高效、高標準、高要求的習慣,有一個時刻督促自己成長的老闆挺好的。

等我們再換工作的時候,有這些做支撐會很容易找到好的崗位,也會很容易得到新老闆的賞識。到那時員工在心裡一定會感謝當初那位嚴厲的老闆和那麼努力的自己。

玻璃心要不得,沒人會慣著我們。

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職場環境裡,做不好或者挨頓批評就想著走人的想法是很不可取的,更何況離職只是從這個環境裡跳出來,不解決自身的問題再遇到老闆批評再離職再找工作嗎?這沒道理嘛!

工作不只是盡力做就行,就能讓老闆滿意。

工作盡力了只是一種態度,他還講究一個方式、方法的問題,同時這也是一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

作為員工不能只是說盡力了這種空話,更不能空想,真正的靜下心來研究、嘗試、改變,最終成績出來了還是自己的,心態、格局、眼界增長了都是自己傍身的硬功夫。

不排除借工作之名打壓下屬的情況。

我們的工作做的已經可以了,但因為某個人或者某件事得罪過老闆,他心裡過不去,借工作之名打壓員工或者老闆就是這種素質,覺得他花錢僱了員工,他說什麼就是什麼!要那樣的話,這樣的老闆不伺候也罷。

越努力,越幸運!


有話職說君


之前我看了白巖松老師的演講,上面將人進行了劃分,大概的意思就是人是有聰明的、愚鈍的、勤奮的、懶惰的。

第一類人,具聰明又勤奮,這類人在工作中能給公司帶來很大的推動力,老闆同事們是最看好的,這種人能當執行領導。

第二類人是聰明而懶惰的人,這類人能很好的想到工作要點及解決方案,這樣的人適合當大領導,比如老闆、董事長什麼的企業頭頭。

第三類人是愚鈍而懶惰的人,這種人笨懶,就像發條,你撥一下,他就動一下,你讓他幹什麼他就能幹什麼,多一點也不會幹。這樣的人可以被支配使用,這樣的人在職場也是佔大多數的,我拿一份錢,打一份工,拿多少錢幹多少活

第四類人是最糟糕的人,即勤奮又愚鈍,這類人挺笨的,關鍵是還非常勤快,想法還挺多,還願意去做,一做就錯,多做多錯。在錯誤的道路上正確勤快地做事,南轅北轍,越偏越遠,好心辦壞事說的就是這樣的。


當看到這些給我的感觸還是很大的,讓自己盡力往2.3類靠攏。所以身在職場第一件事還是認清老闆是哪類人,自己評估一下是哪類人。

是不是盡力去做的事情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好,要不就是老闆對你成見很深,可以通周邊同事幫你分析一下,看有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法。

首先通過自己努力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看結果,沒改觀直接辭職為好,自己何必太委屈自己?


文揪揪


職場中,工作不是來受氣的,而是來做事情,如果工作做不好,搞清楚標準,弄清楚為什麼,看看是老闆高標準還是專門針對你,如果專門針對你,那就走吧。

接受任務的時候把任務的驗收標準搞清楚

現在很多老闆也是懶,恨不得這個眼神就希望下屬知道要做什麼任務,而且把任務做好,然後員工做完以後,不如自己的意,就挑三揀四,這是常態。

這個會形成死循環,越不清楚,越不知道要做成什麼樣,越有可能出問題,然後就嫌棄你。

所以接受任務的時候,需要把任務搞清楚,還有就是把任務的驗收標準搞清楚,領導得時間是跟寶貴的,領導安排工作的時候,需要把問題問清楚。

對於任何一個任務,把問題問清楚,最後可以總結老闆的話,讓他確認,這樣把任務的驗收標準搞清楚,省的老闆挑剔。


如果老闆是要求高的人,可以繼續做好

對於老闆的行為,我們也要觀察,如果只是老闆要求高,對於員工比較嚴格,你可以跟著老闆,把事情做好,一直在高標準的環境下,可以促進自己的成長。隨著你的成長,你收到的不滿會越來越少。

公司有個實習生,剛開始做的不錯, 可是就是每次做出來的東西沒有自己檢查,重視能發現一些小錯誤,這些小錯誤在她看來無所謂,比如文檔裡面有錯別字,可是在公司看來這是大問題,因為這是不專業的表現, 所以實習生每次做完,感覺盡力了,可是差最後一道,自我檢查啊。

後來告訴他,可以使用Word的自我檢查功能查看下,還有就是把文檔讀出來,這樣就能發現自己的錯誤了。

做事情把事情每個細節都處理好, 交出一份完美的答案,這樣大家才能滿意。


如果老闆是針對你,那就辭職

如果老闆對別人都不錯,只是對你吹毛求疵,針對你,那你可以跟老闆談談。看看是不是自己有什麼不對的,有什麼改進的,如果老闆敷衍你,說明你在公司應該呆下去什麼什麼發展了,直接辭職吧


其實,在職場,如果老闆總是挑刺,這就是一個改進的信號,這個信號可以讓自己反省, 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給自己一點時間,做好覆盤,總結,然後做決定。


歡迎【關注】阿布,跨界理工男,每天分享職場乾貨,HR知識,認知成長。

阿布的分享


所謂老闆滿意,是沒有標準也沒有止境的,與其撅著屁股迎合老闆,不如干脆辭職換一家單位。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千萬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千萬不要跟一個不合拍的老闆槓上,想通過努力,扭轉一個原本對你有看法的老闆的想法,無異於水中撈月。而且你越努力,可能越吃力不討好。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就問了:你換一下單位老闆再不滿意怎麼辦?

那就再換一家!如果再換一家,新老闆對你仍然不滿意,那可能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因為事不過三嘛。

說實話,有些人喜歡幫老闆說話,因為面對這樣的問題,無形中把自己代入為老闆,認為老闆的說法一定是對的,老闆好像就是天然正確的化身。我對這種不問事實和青紅皂白只管下判斷的人很不感冒,真的是很不講邏輯。

無論你是老闆,還是員工,擺事實講道理,這總是需要的吧。老闆總是嫌棄你做的不好,這樣的描述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尤其是"嫌棄"兩個字。做的究竟好不好,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具體的事情擺出來,否則就成了空對空,就成了相互指責。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樣是沒有意思的。

平心而論,公司確實有一些員工做事不上心,做事不到位,這是讓老闆頭痛的地方。但是另一方面,很多老闆往往也是馬列手電筒,光照別人,不照自己,員工做事情,從來沒有一件讓他真正滿意過,即便心裡滿意,嘴上還是說不滿意,這就叫馭人術。說好聽一點,這樣的老闆要求嚴格,說難聽一點,這樣的老闆就是苛刻。

在苛刻的老闆下面幹活,需要打起12分精神,細心認真,甚至戰戰兢兢,為什麼呢?因為你幹得再好,很有可能被老闆的一句話給否了。老闆口頭上說:只講功勞,不講苦勞。但往往對功勞也視而不見甚至往自己身上攬。覺得自己是天下老子第一,你們這些打工的,都是跟屁蟲而已。

膨脹、自以為是、嚴於律人寬以待己,你能說老闆沒有這樣的心態嗎?你身邊就沒有這樣的老闆嗎?

這樣苛刻的老闆除了對你做事不滿意,而且對你自己的滿意狀態感到不滿意。比方說,讓你對自己的工作打分,如果你打了90分以上,不管你實際工作做的怎麼樣,老闆也會覺得你的自我要求標準太低,沒有追求,甚至覺得你是在糊弄他。像這種情況下,老闆一定會給你打低分,不為別的,就為你對自己的要求太低。

表面上看,老闆好像是為你好,希望你不自滿、積極、進取、向上。實際上老闆最擔心的是,給了你那麼多工資,你有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價值?有沒有相應的產出?

在職場中,很多東西都是冠冕堂皇的,你不要被老闆一些表面上的話所誆騙。在我眼裡,一個人滿意不滿意,完全是他自己設定的標準,滿意程度取決於他的期待值。

當你想成為更好的自己,想在事業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那你無疑要為自己設定更高的標準,然後按照這個標準去工作,至於別人和老闆怎麼看你,何必在意?因為你是有著自我標準的人,為自我原則而活著,不為他人的眼光和評價而左右。

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專著。

喻派職言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希望你能看清職場的本質,那就是職場上並不存在“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也就是說,不管你有沒有盡力,沒有達到公司或者上級的預期目標,那就是不達標。

記住,KPI裡從來都沒有一項叫做“同情分”。

所以,工作盡力後仍然被老闆嫌棄,可能存在兩方面的原因:

1. 你的能力和結果的確不達標。

很多公司招人的標準不太明確,比如招聘企劃編輯,很可能因為薪資水平等原因,實際招聘的人並沒有到達預期。

但這並不意味著此人不能勝任。

有一部分人具有很多可遷移的能力,工作悟性也高,能夠很快勝任;但的確也有一部分人能力欠缺又缺少靈性,或者根本不適合這個崗位,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也沒辦法做好。

這種時候,你就需要探索一下自己的職業發展期待:這是你想做的工作嗎?

如果不是,那你不如早一點放棄,去尋找真正適合自己,也與目標相符的那份工作;如果是,那你就需要藉助外力,不論是請教前輩,參加培訓,還是把更多精力花在工作上,都應該把工作做好。

2. 你的能力不差,但是老闆對你有不切實際的期望,甚至遠超於你的職能範圍。

每個人都希望“物超所值”,你的老闆也不例外,他自然希望能以實習生的成本,招到能勝任主管工作的人。

但是大多數人都能認識到自己的這種想法不切實際,並且及時校正,可我卻也見過一些小老闆,既不願意付出更多人力成本,工作要求卻積極苛刻。比如讓員工一人肩負兩三個人的工作,卻遲遲不肯加薪,還嫌棄對方工作不到位。

如果你不幸遇到了這種上司,那你一定得搞清楚,你的工作目標是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而不是做到老闆滿意。

也就是說,工作結果是客觀現實,老闆的滿意度是主觀評價,這個評價很有可能因為對方的私心而“失真”。

如果你遇到了這種情況,不如好好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和機會。能力很強又有其他機會的話,離開這家公司另謀高就好了,不必一定做到對方滿意。

你的能力是你的事,對方的喜好是他的事。

正如我們沒辦法強制一個異性喜歡自己一樣,遇到氣場不和的老闆,你也實難讓他公正的評價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